分享

【经验分享】计算能力该如何提高,这篇文章告诉你!

 刘老师数学日记 2023-10-02 发布于上海


2018.07.07

这是刘老师的数学日记推送的第221篇文章

最近几天,一直有朋友私信问关于如何提高计算正确率的问题,今天就集中回答一下。

由于小学阶段的计算学习占了较大比例,所以计算的正确率直接影响了部分概念、几何以及应用的正确率。这一点毋庸置疑,可不少孩子计算的正确率不够扎实,导致小学阶段的成绩不理想。

小学计算掌握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影响中学的学习。中学中还有分数的加减、乘除法;小数与分数的乘除法等等题目。这些都是以小学中的计算为基础。

究其原因,一般学生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有哪些?

基础不扎实:

这里谈论的计算能力,而不仅仅是口算能力,还包括笔算。当然到了高段,还有简便运算、递等式计算、文字计算等等。

对于低段来说,所谓的基础不扎实,就是20以内的加减法,尤其是进位加减法不熟练。还有学生的乘法口诀不熟练,记不住甚至记错。

为什么这个是基础?到了中高段两位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除了要理解具体的算理和算法外,拆开来看,是一个个20以内的加减法或表内乘除法。

换句话说,高年级的计算是以低年级的计算为基础的。

比如184✕96的笔算(竖式计算),学生容易知道具体的算法,数位对齐即可。

但真正计算的时候,又容易出错。原因是其中包含了很多步。每一小步都是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

6乘4,写4进2;6乘8得48,加2得50,写0进5;……  分开来看,全是一二年级的计算知识,有十几步,如果基础不扎实,当然易错!

还有部分同学由于基础不扎实,导致计算速度很慢,这也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所以,20以内的加减法及表内乘除法(根据乘法口诀计算)是基础!

写字不清楚

部分同学计算易错,原因在于数字抄写不清楚,6就像0,3写的像5等,写完了自己都不认识了,更不用说正确计算了。

当然,还有部分同学容易把数字抄错,原来是25,就抄成了35等等,这些看似“粗心”的问题,其实还是有解决的办法。

习惯不到位

计算要提高,还需要很多好习惯来帮忙。

学生们计算不好,低年级计算练习较少,不够熟练,误以为到了高段计算自然会好,这是一个误区。

另外,部分同学到了高段没有估算的习惯。一些很明显的低级错误时常发生。这个估算的习惯一直被忽视,其实很重要,尤其在数感的培养上很重要。

比如,19乘21,显然是在400左右,但有的同学算出来的结果和400差距太大,显然不可能正确。

还有学生没有打草稿的习惯。到了高段,尤其是多位数乘除法或小数乘除法,靠口算基本都不现实。

但学生怕麻烦不打草稿,错误很多。还有学生也打草稿,但没有一个正规的草稿本。桌子、手背、一张破纸等等都是“临时草稿本”,这样的计算显然正确率不高。

一个草稿本,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学问不小,如果这个习惯用好了,正确率大大提高。后面会介绍这方面的做法。

还有同学没有检查(验算)的习惯。其实小学计算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应该能够自己检查出正确与否。

举个简单例子,45+36,如果笔算可以摆成45在上,36在下计算;还可以摆成36在上,45在下计算;还可以用减法来验算81-45或81-36等。

其实,只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很多计算题自己就能检查出来。尤其到了高段,学生应该要有这个意识和方法。

具体怎么做?
1.计算需要练习吗?

答:计算当然要练。尤其上面说的基础练习尤其重要。但计算的练习也不是盲目的。贵在坚持!贵在理解!贵在巧练!

何为坚持?

计算的练习不在于一天练几百题,这样孩子能不烦吗?本来就枯燥的事情,如果一天多了,反而适得其反。

低段口答题,一天一面,限制时间即可。高段计算复杂了,题型变多了,一天10-20题也就足够了。但是要坚持。比如暑期就可以定好计划,每天打卡,到了新学期开学,肯定会有收获!

何为理解?

这里的理解指的是理解算理!比如低年级口算一般用凑十法或口诀等方法,一般老师都会在课堂中注重这方面的语言表达训练。在家里也是,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去说一下怎么算的。

比如15-9,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等。

只有理解了,算的才更容易。当然,到了高段也是如此。

何为巧练?

如何才能做到巧练呢?举几个例子。

(1)要做计算就要注意量和时间,注意奖惩措施。

比如低年级可以有听算、口算和笔算。现在app中都可以报听算,这个对于提高注意力和熟练度很有好处。

既然做了,就要限制时间,一般一年级有小的口算本,40题左右,如果是20以内加减法,5分钟以内需要完成,当然开始慢的也可以,但务必限制时间。

如果没有口算本,网络上的口算资源也很多,只要你想做,资源多的是。

如果今天的计算全对,当然需要奖励。具体如何奖励,自己去思考。现在辅导机构里很流行打卡,比如连续坚持21天,会奖励什么;连续做对3次计算,会奖励什么等,这些都可以参考。

那错了怎么办?应该是先自己找清楚错在哪?自己先订正!既然错了,应该错1罚2(或3等)自己去定,也提醒孩子注意做题态度和正确率。

(2)现在的APP很多,有很多口算闯关类的应用,比如作业盒子等家长(老师)也可以下载,除了笔算,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玩这类学习类闯关游戏,比玩其它游戏要好多了,当然注意时间限制。

这里的目的就是提高计算练习的兴趣,还可以弄计算比赛、趣味计算等。

还有家长问,这个计算批阅很麻烦,当然小学的计算其实还没有那么难,但高段的小数乘除法等的确不能一眼看出。

其实现在也有一些口算批阅软件或小程序。比如“爱作业”,“布克拍照批改”等,只要对着拍照就显示正确与错误。

(3)做题除了注意量还要注意质。著名特级教师张天孝研究的结果: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共369题,但其中对加法和乘法学习都有帮助的只有60道。练口算时让孩子多练这60道就可以做到。

这样花最少的时间既练了加法又练了乘法。

多位数乘法计算,涉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题

6✕6+(4,5);6✕3+(2,3,4,5)

7✕7+(1,2,3,4,5,6); 

7✕5+(5,6);7✕4+(2,3,4,5,6); 

7✕2+6;8✕8+(6,7);

8✕7+(4,5,6,7)

8✕6+(2,3,4,5,6,7);

8✕3+(6,7);8✕2+(4,5,6,7)

9✕8+8; 9✕7+(7,8);

9✕6+(6,7,8); 

9✕5+(5,6,7,8);

9✕4+(4,5,6,7,8)

9✕3+(3,4,5,6,7,8);

9✕2+(2,3,4,5,6,7,8); 

这里有66道题。

6✕6=4✕9; (+4,5)(2题)

6✕3=2✕9;(+2,3,4,5)(4题)

重复6题,合计:60题

(4)前面提到过验算的习惯。那如何巧练呢?可以把这个验算也用上去。

例如,高段中有小数乘除法的计算,练10道除法,但要求都要检验。

看似只布置了10题,好像也没有乘法。其实这里有20道题,除法应该用乘法验算。

这样的好处,孩子感觉题不多,另外让孩子感到验算也是计算的一部分,只要验算正确率会大大提高。

2.计算需要打草稿吗?

答:计算当然需要。低年级多为口答题,到了高年级,由于数变大,变复杂了,靠口算做题是不靠谱的。如何正规地去打草稿,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问题,其实在前面的推送中发过一篇。由于是亲身实践,所以效果很好。简单说几个好处:

1、孩子的计算都集中在一个本子上,这样就不乱了,也帮助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2、计算为什么错?到底错在哪?都能及时找到原因。一种是不打草稿出错,一种是打了草稿但不会算;还有一种是会算,但某一步错了等。这样就便于老师(家长)知道错误的原因,便于改正。

这个习惯,真的很好,在低段就应该坚持。看过一篇研究文章,说的是考试中草稿纸的不同打法,对考试成绩的影响都比较大。这也反映了打草稿也有大学问

具体请戳➤【经验分享】小小草稿本,要起大作用!

3.计算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答:计算题其实有口答、竖式计算、递等式计算,简便运算,文字计算等。这是纯粹的计算题。要想计算正确,就要把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给解决好,当然就需要养成一些好习惯。

好习惯之一:

把字写清楚,把数字抄对,这是最基本的。另外做题的步骤也要清楚。

一看,二查,三算,四验这是计算的一般步骤。

一看:看清题目和文字,高段中还要看数字的特点以及运算符号等,从而选择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进行答题。

二查:就是查看数字及符号是否抄错。

三算:就是真正的计算。

四验:就是验算检查。

好习惯之二:要会估算

前面已经提到过,会估算,就可以避免一些低级错误。

例如,289-27+173,学生容易和289-27-173这题弄混,错算成289-(27+173)=89.

但是只要简单的估算就会发现答案肯定超过300。

还有小数的乘法中也有,比如1.5×0.99,简单判断就是小于1.5。如果计算超过1.5显然是错的。

所以,在做题时,不要急着去写,先要估算一下。

好习惯之三: 学会打草稿。好习惯之四:先学会检验

前面都已提到过,不再展开了。

4.计算题有哪些类型?

答:前面已经说到了,小学中就会涉及到数的加减乘除,具体题型就是计算题。另外概念题,在分析题目意思后好需要去计算。几何和应用题,在抛去相关知识点后,最终还是计算的问题。

(1)每一类计算题都需要针对的方法,背后涉及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掌握规则意识都有帮助。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递等式计算和文字计算题的相关技巧。

递等式计算,一般分为简便运算和四则运算两类。

简便运算,就是根据数及符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及性质来简便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就是了解计算的规则,先算括号,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例如:

125✕32✕25;63✕36+36✕36+36

这里的解题策略:

首先,要熟知学过的各种运算定律或性质。(四五年级会学到)

其次,观察,这是学生欠缺的。

那观察什么?

观察两点,一是数字特点,二是运算符号。

以第1题为例,有特殊数字125和25,学生容易想到8和4;另外都是乘法,就容易想到乘法结合律。

第2题,通过观察,既有乘号又有加号,两级运算是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另外都有因数36,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征,从而可以巧算。

(2)在几何题中,比如求组合体的体积,学生们都知道用分别的方法去思考,都知道体积的公式;这些都清楚后又要面对计算了,现实就是很多同学就是计算的问题。

再比如,应用题,有些应用题的分析方法甚至一年级就会了,但是题目中的数的变化,也就出现在不同的年级了。

例如,工厂运来一批煤,用去10吨,用去的比剩下的少5吨,工厂原来共有煤多少吨?

这一题,题目分析的是谁多谁少的问题。

10+5=15(吨);10+15=25(吨),一年级的知识及计算就可以。

如果把数改一改:工厂运来一批煤,用去45.75吨,用去的比剩下的少5吨,工厂原来共有煤多少吨?

题目意思没有任何改变,只是涉及了小数,就变成了四年级的题目了。

其实,这里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应用题的思路,理清关系很重要;二是除去这个关系外,计算依然是基础。

计算不是小学数学的全部,但是重要的一环,也是基础。所以在小学养成好习惯,熟练计算,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好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