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荔浦话“大过贺县”、“仔大过娘”、“有好过未得”这类倒装比较句,是古汉语的遗存

 夫子303 2023-09-03 发布于广西
      我们知道,在古汉语中,有一种典型的倒装句,那就是“形容词+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翻译的时候,常可翻译为: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比+形容词。
      用通项公式来表示,就是:
      a.+于+n.

      =n+比+a.(句中a.表示形容词,n.表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例1: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翻译为:毛遂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比百万的军队还强

      例2:青取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翻译: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蓼蓝中提取的,却比蓼蓝更青;冰是由水遇冷凝结而成的,却比水更寒冷。

      如今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不使用这种“形容词+于”了,但却在荔浦话中大量存在着。只不过荔浦话已将字改为字了,但形式和翻译没有任何改变,用通项公式来表示就是:

       a.++n.

      =n+比+a.(句中a.表示形容词,n.表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其实,这种句式,并非荔浦人独创,只不过荔浦人将这种形式的比较句发扬光大而已。如古代曾有一副流传很广的对联,对联是: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译文:人经过大佛寺,寺里的佛像,比人还大。

     据说,这是清代大学士纪晓岚为乾隆拟写的北京“天然居”饭馆对联所作的下联。乾隆拟写的上联是: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过于,在古代曾有一个义项,有比较的意思,表示什么的程度超过什么。即在比较句中,就是就是过于合成一个词,与分开单用并无二异。

     “ 续之年八岁丧母,哀戚过于成人。(《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译文:周继之八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比成年人还要哀伤悲痛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荔浦话大量使用的“形容词+过”表示比较的方法,就是古汉语比较句的另一种变化形式而已。

      下面我们试举一些荔浦生活中常用见用“a.++n.”表示比较的句子。
      1、恭城大过贺县。
      这是荔浦的一句俗语,字面上的意思是,贺县比恭城大。
      比喻所做的工程难做,不合算,超出了预期费用,搞大了。
      2、冬至大过年。
      这也是荔浦俗语。字面意思是冬至这个节日比春节还有重要,过得还要隆重。
      在荔浦通常是讲的麻丐人(客家人)的一种习俗,但现实生活中,在荔浦,无论是什么人,冬至似乎都没有过得比春节更隆重。
      3、仔大过娘、
     这是荔浦一个俗语。字面意思是儿子比母亲还要高大。
      比喻借来的钱,所付出的利息,比本钱还要多。
      4、一分钱大过簸箕
      这是荔浦一个俗语。一分钱比簸箕还大。
      比喻一些人把钱看得很生,用他一点小钱,好像用了他的命一样。
      5、衰过粪塘鸡
      比跌落下过粪池的鸡还要倒霉。
      比喻人不走运,做事百般不顺。
      6、读书咧人蠢过牛
     这是荔浦一个俗语。读读的人比牛还野蛮、不讲道理。
      比喻一些人,有文化,没教养、没修养,为人处事比牛还蠢。
      7、滑过泥鳅
     这是荔浦一个俗语。比泥鳅还滑。
      比喻为人滑头、耍奸。
      8、懒过秋蛇
      这是荔浦一个俗语。比秋天的蛇还要懒。
      比喻人做事软绵绵、有气无力的,比秋天被冻伤的蛇还要懒得行动。
      9、雄过鸡公仔
      比刚长成的鸡还要雄健有力。
      这是荔浦一个俗语。比喻人刚劲威猛,像初长成的雄鸡一样。
      10、险过老鼠舔猫屄
      这是荔浦一个俗语。比喻事情非常惊险,但归有惊无险。

      “a.++n.”这类句子,在荔浦人的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闻的,稍加留神,你就会听到很多,听惯了,有时你也会脱口而出,用上这些句子。
      比如,你自已想砌一个堆杂物的小房子,你去问一个师傅要砌多高合适,他可能会给你一个最低的标准:
      那总要高过人头吧?
      也就是说,如果不比人头高,人进去做事就会很不方便。
      有人也经常利用尽人皆知的一些知识,自已造一些这类的句子,如
      我冤过窦娥哦!
      卖西瓜的则自创广告词:
      甜过初恋熟过老婆,爽过情人,生了你给我抱回来。
      荔浦还有很多这样的看似雷人,实则话粗理不粗的句子,都是用这种形式的,如:
      险过卵头肉。

      "a.+过"的后面,有时也可以是一个短语,这时,句首的形容词前面 往往也会相应变成一个短语,多数情况下,前后的短语往往是一个动词性短语。
      如你想去一个朋友家,正纠结要不要带点小礼物去,你咨询一个长者,可能他会给你一个这样的建议:
      那买点去总强过未买吧?
      又比如,长年在外打工的人,结婚有孩子后,回家种果了,你问他去打工好,还是在家种地好,可能他会这样回答你:
      在屋种果强过去打工,首先得个自已先,还能顺便照顾家里。
      你抱怨天天吃一样的菜,厌烦死了。如果倾诉的是一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他就会讲起他们那时经常什么菜也没有,有白饭吃就不错的事情来安慰你:
      有菜吃总强过打空吃嘛。
      以前爱抽烟的人有一种享受,那就是:
      饭后一枝烟,赛过活神仙

      生产队时,男人做工时,总爱借烟瘾发,要抽烟来躲懒,女人们找不到理由休息,就抱怨男的总爱偷懒,男的就讲一番歪理来塞搪:
      男人烧支烟,强过女人干半天。
      这里的“强过”前后,都是动词短语。

      a.++n.(或动词短语)用来表示比较,是荔浦人最为常见的一种比较句子,也是古汉语在荔浦话中的遗存,从这些例子中,再次证实了一个事实:荔浦话不是很土,而是很古!

      你还知道荔浦话中,有哪些特殊而有规律性的东西?分享出来,我们一起来感受荔浦话的丰富多彩!

关注荔浦,关注夫子,敬请锁定荔浦板路、夫子303公众号。
     如果你有什么见解,因系统暂未可留言,你可以添加夫子微信fuzi303讨论,也可以到夫子负责的荔浦板路公众号留言,敬请不吝赐教。
———————————————       
夫子公众号相关文章:

1、荔浦话语音变化规律

2、荔浦话字典

3、荔浦话不是很土,而是很古!

4、即将灭绝的荔浦话语音,你占几成?

5、荔浦话的一些特殊现象浅析

6、否定副词未(美)和没(门)在荔浦话中的特殊用法

7、程度副词“死”和“几“在荔浦话的用法浅析

8、in(星)/en(生)不分的修仁话恰与荔浦话音变相反q

     9、荔浦芋头,"粉"怎及"蓬(pōn)"丰富准确!

    10、谦虚的荔浦人,总是自降辈分称呼他人

    11、礼失而求诸野——漫谈秋社与丰收节

    12、二月社,做艾粑。哪天是社?什么人过社?为什么过社?

    13、荔浦人,不要再说我们是浦城、大浦城了,那都是人家的!

    14、你知道荔苑、京港、亚华这些展示荔浦人念旧情怀的地名在哪么?

    15、荔浦话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题及详解)

    16、落雨瀎溤mièmà,到处湿溤浇,跟大家聊点荔浦话用字

   17、知道蕹菜、荸荠、芫荽(盐须)是学名,你还认为荔浦话很土么?

   18、烧甲车、土狗、灶鸡,荔浦话这些名称你知道么?

   19、幪脸妹、羊咩咩、大水虫、蚜虫、屎𧊅荔浦话这些小动物你认得么?

   20、“莫过、未必”等看似土俗,实则古典的荔浦话句式、词汇知多少?

   21、瘦螂扛、肥咕鲁荔浦话这些词尾补语你一辈子也学不全

   22、荔浦话的刷刮、刷黑、搞刷、刷人的意思你分得清楚么?

   23、荔浦话中鬼、鬼老二、鬼脚跑断的“鬼”,都只是人称代词

  24、 菖蒲老艾配香芒,端午节或起源夏至,你知道么?  

   25、生薏米是新采摘的,还是晒干的?生的反义词你知多

   26、我屋有块田叫六工,一工田的面积是多产,你知道么?

   27、再论一工田、一担禾田(一挑禾田)的面积是多少?

  28、一塘路程是几远,为什么平乐有二塘,却找不到头塘和三塘?

  29、广西金秀、鹿寨县从头排、二排直至十排的地名怎么来的,你知道么?

  30、又到八月社秋,你们那还有过社的习俗么?

  31、荔浦人询问、恭维式的路遇打招呼方式,你那还兴么?

  32、用普通话来判断荔浦话读音对与错,是个极大的误区

  33、荔浦话经典童谣儿歌(一),你唱过几首?

  34、一蔸树子高又高,挂着几个牛卵泡 这些荔浦经典谜语,你猜过几首?

  35、荔浦话柿、涩、焯、焗等这些生活常用字,你都会读么?

  36、荔浦话“关事”与“未关事”、“关哪个事”系列词语,你分得清么?

  37、荔浦人“做二月二”与“二月社,做艾粑” 十步艾粑速成法跟你的做法一样么?

  38、荔浦话“骞”与“轩”,你知道怎么读么?

  39、荔浦有“禤”与“眭”两姓,荔浦人怎么念,你知道么?

  40、荔浦人讲一塘楼板、一塘瓦壳板面积是多少?你知道亩与平方互换歌诀么?

  41、荔浦俗语歌谣"屎尿屁篇",俗中见雅,俗得深刻。你还知道哪些?

  42、荔浦话被悄悄干掉的“监”,只在“间开”时还知道这个音读“鉴”

  43、荔浦传统童谣一歌多个版本介绍之月亮光、月亮球球、排排坐、长竹篙

  44、荔浦传统童谣一歌多个版本介绍之燕子鸟、摇呀摇、一箩穷、大月  

  45、即事吟唱,调侃打趣的荔浦童谣,你享受过几种这样的待遇?

 46、荔浦童谣可以这样编,乘法口诀(美食版),夫子新编童谣,欢迎大家参与互动

  47、荔浦话儿歌,乘法口诀歌(学习版),童谣新编,欢迎大家参与互动

  48、 从荔浦传统童谣中,感受人情冷暖。   
  49、荔浦童谣的劝学歌,朴实而生动形象,将知识写得具体可感
  50、荔浦人铅笔读沿,与元同音,不是错音,而是传统古音遗存。
   51、荔浦“有女莫嫁**村”,你们村上榜了么?
  52、荔浦人正在迅速放弃自己的母语荔浦话
  53、家庭日常交流普通话,是母语荔浦话迅速消亡的又一利刃
  54、修仁中学40年前教职工合照引发诗兴,你还认得几位老师?
 55、讲好荔浦话,轻松学日语!荔浦话有先天母语迁移优势!
 56、同音不同调,撬、翘、捞、老、落这些荔浦话的不同用法,你分辨得出么?
  57、浦话中墙、版、攘、撮等字的名词、动词的词类活用
 58、从鱼筌、焯菜、鞋子等词语,谈荔浦话的方言用字
59、荔浦话中“去(ké)字作动词、助词的几种特殊用法浅析
60、从"肩pǒ"、“zuòn火”等谈《荔浦话词典》的选词用字原则
61、从腌酸菜泡菜坛子那圈水槽名称,看荔浦话的丰富性,你们那叫什么呢?
62、广西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近五年录取线比较表(2019-2023)
53、荔浦话不讲橙色、紫色,深颜色的修饰语常变调为墨mér黑、雪 xué白等
54两个钱、两颗米、两斤力气,谈数词“两”字在荔浦话中的广泛运用
55、荔浦人讲的三六九是什么意思?三八、醒水、逊搭癫又是什么意思?
56、一句荔浦搭头话引发的惊天大案
57、荔浦话搞字,引发的伦理大讨论
58、荔浦话“狗婆走草”、“猪婆走生”、“猫喊花”你知道什么意思么?
59、荔浦俗语“恭城大过贺县”与“八百搞出吊二”的意思
60、荔浦俗语“盐罐生蛆”,不能望文生义,义同“祸起萧墙”。
61、荔浦俗语“水瓢底挂数”和“老虎借猪”是什么意思?

62、荔浦话的蚜虫、蜢、鼓手、二弦分别是什么?

63、荔浦俗语“打跛脚牛”、“打死狗才讲价”、“货到地头死”的异同。
64、锑毫、锑锅、锑盆、锑桶是啥,荔浦等地为何将铝产品统称为锑N?
65、七月十四做粑粑、姜子鸭,荔浦阴节(鬼节)这些习俗、禁忌,你们信么?
65、荔浦话“秋蛇未得恁懒、城墙未恁厚”等倒装比较句,你确定听得懂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