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前传:如何成为一个人

 平凡女子游书海 2023-09-03 发布于广东
(图片来源:当当网)

当少年的生活中只剩下学业,你是否会觉得生活始终缺少点乐趣?

当人的评价标准只剩下成绩时,你是否会觉得我们的人生价值总是被忽略?

当我们一天天长大,却被要求着好学会忽略自己亲眼看到的现实,我们是否会开始思考,那我们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作家姚鄂梅笔下的这本《少年前传》,作者便是以手术刀般锋利的描述,划开了少年与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的,遇到的道德困境。

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爸爸妈妈期待他健康成长。

当孩子渐渐成长的时候,身边的人便成了一种优秀与否的参照物。

可是,他们终究不能被养在温室里,他们都得回到社会中来,所以当孩子第一次面对社会的人和事,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观念便开始面临着挑战,因为他们发现,原来家长们从小教的,和最终让他们做的事情,有可能是相反的。

因此,关于长大,关于成人,关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其实便是每个孩子在踏入社会之后,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与选择。

就像昊天,子涵,小素,这三个孩子,在面临他们人生的第一道坎的时候,他们又会如何呢?

(图片来源:当当网)

01 长大,是否意味着要失去

近几年,关于育儿的书籍与电视剧越来越多了。都说是因为现在孩子金贵,所以家长们在这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

所以,“双减”之前的“鸡娃”,曾经一度引发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就像书里的三个孩子,昊天,小素,子涵,都是鸡娃的代表。

他们三人倒不是一开始就认识的,只不过在课后时间上了同一个补习班,所以就认识了,连带着他们的妈妈,也组成了一个小群体。

所以,剩下的日子里,就是每次的测评如何,谁家的孩子进步比较大,小学毕业了谁考上了比较好的初中,问题是,为了照顾对方的感受,还得假装说得自己的孩子多么的差劲。然后转个身,夜深人静的时候,无比地为自己的孩子骄傲。

........其实,何必呢?

所有的这些,都是看在孩子的眼中。

孩子还小的时候,或许还可以组个团一起出去玩。然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升学的问题摆在眼前,孩子的能力逐渐差异化,原本和谐的画面瞬间变得不和谐了。

妈妈们,为了了解彼此的信息,哪怕心里有芥蒂,还是忍着不说,假装很熟一起喝茶。回到家中,便是开始反思今天的各种操作。甚至为自己当下的很多选择提供了各种解释,最终得出的结果便是,小时候的自己,可能还没有这种待遇,如今,为了孩子,牺牲这些不快算什么。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觉得,怎么小时候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消失了,人和人之间仿佛多了一些嫌隙。甚至有时候回家,妈妈会跟他们说一些很奇怪的话,甚至把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当成竞争对手呢?他们也觉得,慢慢长大的他们,日子好像过得没有以前快乐了。

无形中,好像失去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一样。

所以,长大,就一定意味着要失去吗?

(图片来源:当当网)

02 选择,是成人的开始

其实,长大,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失去。只不过,长大的我们,慢慢地会面临很多的选择,而选择,才是我们逐渐变成成人的开始。

打个比方,故事里的子涵,三个孩子中是她考上了最好的中学,所以一直是其他两家家长心目中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这样一个平静早熟的孩子,却在昊天进入同一所学校之后,变得开始有自己的心事了。因为她害怕昊天知道,原来自己的成绩在这所学校已经逐渐被落下了。

当他们彼此问起自己的第一次测评时,子涵默默地离开了。因为身为这所学校正取生的她,居然比昊天这个借读生考得差。

所以,她的选择是慢慢地远离昊天,生怕这个秘密被大家知道了,特别是妈妈。

而小素,那个所有人眼中的艺术生,她的妈妈总是跟别人说,孩子在艺术方面的成就,来自她的兴趣。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曾经为了不练琴故意把自己的手弄伤了。

仿佛这是她对母亲无声的抗议,可嘴上却什么都不说。

关于昊天,他知道他要照顾好妈妈,不能惹妈妈生气,听到别人说妈妈的坏话便直接动手,在看到妈妈被绑架之后,他为了救妈妈选择了他最不想选择的事情。

故事到最后,昊天和他的小伙伴们,还是选择把自己真正的想法,真正的判断说了出来。因为他觉得他做错了。

其实,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的生活中开始面临着选择,这才是我们即将踏入成人人生的开始。因为我们会发现,很多选择都是情非得已,而所选的答案也并不是我们要的那个。

(图片来源:当当网)

03 成长,来自选择的重负

所谓成长,其实就是我们的内心是否慢慢承担起更多的东西。每一种选择,我们都很难判断对错。所以,一旦做出选择之后,我们总是十分地忐忑。

就像故事里的三位妈妈一样,他们知道老是逼着孩子读书不好,他们也一直在暗示着孩子,如果不这样子,孩子与其他孩子,特别是优秀的孩子,差距会越来越大。

所以他们继续顶着压力告诉孩子,要努力拼搏。

在孩子的心中,他们都知道,妈妈很不容易,甚至为了他们失去了很多。不管是丧偶式的育儿还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至少还是懂得妈妈的不易。

所以,面对妈妈给他们安排的这些补习,他们只能接受,也想尽力做好,她们也想努力成为妈妈心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便是他们的选择。

然而,这个社会,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因此他们一边觉得累的同时,一边也在努力地坚持着。

直到那件事的发生。

一个小女孩在他们放学路上突发的意外,让他们都在说真话和冷眼旁观之间徘徊着。

他们都被教育得很好,也知道说谎不对。然而,让他们受刺激的是,妈妈们都让他们闭嘴,不要多管闲事。

甚至于昊天受不了良心的谴责,最终和受害人的妈妈说了实话,让她有了替女儿申冤的希望。

昊天他们觉得,他们这么做是对的

然而,麻烦也来了。在文中虽然没交代那桩意外的前因后果,但也不难看出,有些人想要摆平这件事,前提是昊天他们推翻他们之前的证词,好处就是把他们进入好的学校。

直到有一天,他们在路上遇到了那个意外身亡的女孩的妈妈,才知道,在他们推翻证词之后,那个妈妈受不了打击,已经出现精神恍惚的症状了。

最终,昊天鼓起勇气向妈妈求证了整件事,然后夺门而出。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应该还有下一部。因为后来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不难看出,成长,其实就是从我们的选择中来的。为什么我们会说,有些人几年不见变了很多,其实应该是这些年他们的一些选择在他们心里的印象。

而看完整个故事,其实不管是当下的教育,还是家长,我们都应该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便是,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以分数为看人标准的社会里,难道就没有半点温情吗?

在很多人总是习惯虚与委蛇的交际中,实诚就是错的吗?

在热衷求学的道路上,我们就不能有其他的事情吗?我们就不能有好朋友吗?

所有的这些,才是我们当下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总是逼着孩子学这学那,那么这背后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还是只是不想输给生活中的那些朋友的孩子呢?

比起给孩子更好的,更应该去思考的是,我们希望孩子成人,最终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