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企业数字营销的三大问题

 湘江数评 2023-09-04 发布于湖南
企业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应用各种系统软件,同时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还需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品牌传播、渠道拓展及营销活动,特别是当前的零售行业,表面看是门店的位置之争、形象之争、价格之争,但在门店的背后却是一场数字之争、运营之争、供应链之争、品质之争,是以数字化应用于运营的人、货、场融合之争。
众所周知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的崛起,给了传统实体门店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却享受到了红利,因为对于消费而言线上购物具有以下优势:
1、打破地域限制:
电商平台可以覆盖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可以触达到全国甚至全球的顾客。
2、打破时间限制
电商平台具有全天候开放能力,不受时间限制。顾客可以不必受制于线下店铺的营业时间。
3、打破选择单一的限制:
电商平台,顾客可以进行更多样化的产品展示和选择;
4、更具个性化的推荐:
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根据顾客的购买历史和兴趣偏好,定制推荐商品和优惠活动,提高顾客的购买体验和满意度。
5、更便捷的支付方式
电商平台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和多样化的支付方式。
总之一句话,电商让价格更透明、有更多选择、售后保障、同时更多是可以享受到一些商家为了市场而推出的“薅羊毛”福利;而传统零售企业看到了互联网平台所带来的巨大流量红利,纷纷入局,积极利用各种技术拥抱互联网,美其名曰“新零售”,相比传统零售场景,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新零售”具有以下优势:
1、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打破传统门店地域与时间限制,线上平台能够面向全球互联网,相对于线下能够带来更广阔的客户群体。
2、更多的资源整合
电商平台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帮助企业整合线上和线下的资源,让企业商家了解更为全面的信息。
3、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电商平台会提供多个不同的购物场景,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购物场景,例如到店消费、送货上门等。
但部分的具有零售场景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建设这件事上总是进入一个“流量的陷阱”,为了追求流量而做数字化、为了销量而做流量,想当然的认为获取流量很简单,申请个公众号写篇文章就会收获粉丝,发个视频就会被围观,利用流量获客很简单,在视频内搞个链接就能产生销售;以为利用互联网平台搞宣传是不需要运营费用的,所以当前企业在数字化营销这件事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
第一,领导缺乏正确的认知及运营管理能力:
领导从缺乏数字化营销的基本认知,将数字运营考虑的过于简单,认为文章与短视频很容易获取粉丝与流量,岂不知现在互联网营销获客成本已达新高:
据网络资料查询以京东、阿里、美团、拼多多等为代表的公域电商平台平均获客成本均值在800元左右。2021年互联网公司的获客成本:快手为177元、B站为65元、微博为55元、京东为316元、拼多多为432元、美团为187元。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互联网平台并不是免费的馅饼,想得到其流量红利是要付出代价的。当然也有一些企业领导为了短时间获取粉丝流量剑走偏锋去购买“粉丝”与“流量”,这只是自欺欺人的做法而已,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专业人士只要看一下相关数据即可判断出平台粉丝数量的真假。
因此不难看出,领导的认知决定着数字化营销的的未来,其运营需要的也是脚踏实地,而非显示虚假粉丝的假数据。
第二,不懂如何玩私域营销:
其实玩私域无非就是:定目标、建内容、找渠道、获粉丝、转销售、持续做
1. 确定目标群体:
根据企业的所销售的商品进行目标客户的定位;
2. 建内容:
根据目标客户群体制作相关推文或短视频,当前不分企业在内容制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原创能力、缺乏创新能力、雷同度高,同时不乏一些企业为了博眼球而虚假宣传;
3. 找渠道:
根据目标客户群体及、创作的相关内容寻找合适的媒体渠道进行传播,例如公众号、快手、抖音等;当然部分企业在渠道推广上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过度的依赖于互联网、线上这种行为,而忽略了“线下”推广,在客户聚集区域进行相关推广活动,例如小区、写字楼、商业区等。
4. 获粉丝:
在媒体平台发布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粉丝,然后进行营销转化,当前部分企业在粉丝获取上存在的问题就是盲目性,缺乏对媒体平台的深度了解,内容盲目乱投,对媒体平台的推荐算法没有深度研究,投放缺乏针对性,自然粉丝获取数量有限;
5. 转销售:
顾名思义,就是将粉丝进行营销转化的一个过程,这是做私域的最终目的,所以什么时候转、怎么转、用什么方式转很重要;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名词就是:转化率;很多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模式就是对首批客户进行低价促销,在客户眼里称之为“薅羊毛”,但低价促销意味着成本,部分企业都是在网络平台亏本卖吆喝,寄希望于客户买了以后再来,但往往互联网不缺羊毛,你家没有就去别家薅,企业往往是亏了钱但销售依然没有起色。
6. 持续做:
即对粉丝、客户的持续运营,通过对客户购买行为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客户喜好,持续开展营销推广工作,内容不限于短消息、邮件、电话回访等这些形式。
第三,缺乏数据化分析应用能力:
企业的营销活动意味着每天大量的数据产生,但由于营销活动过程中的渠道多、场景多因此产生的数据也分散于各个系统内,这就为数据分析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其实这不是最大的问题,最难的问题就是企业领导及相关人员缺乏数据化的意识与能力,尤其是缺乏数据的关联分析与应用能力。例如客户的销售行为分析、商品的销售数据分析、成本分析等。
综上所述,数字化营销并不是传统营销行为+软件,玩私域营销也不是为了获取粉丝、得到流量,最终目的是为了产生销售并持续,系统只是工具,互联网也只是一个流量入口,真正想做好数字营销,需要的不仅是流量,而是领导的互联网营销思维、数据化应用能力,同时在运营上,除了注重线上更不要忘记了线下,要学会数实融合。

内容回顾:

      “湘江数评”的老杨是谁?

      2023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报告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塑造神话还是制造笑话

     为什么企业数字化转型越做越扯蛋

      图解《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信息化与数字化概念之争有意思吗?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十个必需

      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五大转变

      浅谈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七大问题

      什么是伪数字化?

      是谁干掉了数字化转型?

      为什么做了数字化,管理效率还是低下

      数字化转型从知己知彼开始

      企业数字化建设“三不五要”原则

      企业数字化转型向标杆企业学什么?

      是谁在破坏数字化的规则?

      数字化系统---用之愈深,恨之愈重 谁之过

      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八个要素

     是时候裁撤IT部门了吗???

     数字化转型100问 是菜鸟还是老炮就看你能回答出来多少?

     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策略:点--线--面

     数字化转型勿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