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台州|他的几百件海外回流藏品,珍贵到让人惊羡

 窗前有树905 2023-09-04 发布于浙江

    林华,台州椒江人,1961年生。上海江菱船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林隐轩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台州商会副会长、上海椒江商会会长、椒江区政协委员、民盟盟员。

台州收藏圈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一位椒江藏家的藏品,规格之高、品类之广,让人无法想象。

他是谁?他的藏品究竟多珍贵?近日,台州市收藏家协会椒江分会副会长陈晨光带着记者,拜访了这位国内资深藏家的“大观园”,走进一个隐秘而绝美的艺术品世界。

PART
.01
赤手空拳闯荡上海滩

见到林华时,他一身休闲装,有着成功商人的坦然与自信。林华是椒江人,现居住在上海,他既是优秀的商人,也是一名出色的书画收藏家。

收藏需要眼界和机缘,更需要财力支撑,为何走上收藏之路,要从林华的从商经历说起。

WechatIMG2125.jpg

1987年,林华从椒江来到上海。初到上海时,林华靠收购上海一些造船厂中多出来的钢板余料,再卖给台州的造船厂。台州造船行业兴旺,林华的第一桶金赚到了5万元。

1992年,林华转变思路,利用几年来积累的良好客户资源,开始直接为上海的造船厂配送钢材,完成了由下游客户到上游客户的角色转变。

凭借着出众的商业头脑,乘着时代的东风,林华的商业版图越来越大,辐射到全国各地。“要钢材找林华”,那时候在行业内,林华已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别人拿不到货时,林华却能源源不断地拿到一手钢材。

WechatIMG2124.jpg

1994年,林华创办公司,专门从事船用钢材贸易。几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林华在公司旁边遇到了古玩玩家胡师傅,与收藏的缘分就此开始。

“胡师傅是我接触收藏的启蒙师傅,我们亦师亦友。”林华说。

PART
.02
“蛰伏”五年才入“圈”

胡师傅是苏州人,祖上原本是大户人家,家里有大片的田地。后家道中落,万贯家财一朝散尽。

胡师傅从小见惯了各类奇珍异宝,对于古玩收藏有着开阔的眼界,他在上海老街开了个古玩铺。

“我原本对古玩一窍不通,认识胡师傅后,我天天到他家里喝茶、聊天,听他讲古玩收藏的故事。”林华说,听完胡师傅讲述的一个个五光十色的故事,他对古玩收藏的兴趣越来越浓,一来二去,他与收藏便有了不解之缘。

胡师傅也成为林华的入门师傅。两人一拍即合,走南闯北,一起到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走走、看看,不买任何古玩,就为长见识。

“收藏圈的水很深,价格也很乱,不能光靠感觉。上海更是海纳百川,大浪淘沙之地。我花了足足五年时间了解艺术品收藏这个圈子,其间不买任何东西。”林华“围观”收藏圈的时间里,有个极为精彩的插曲——由胡师傅出面,他俩玩了把“潜伏”,在上海的古玩街开了间古玩铺,纯粹是与圈内人交流取经。

WechatIMG2118.jpg

积累了足够的艺术品鉴赏水平和经验后,林华开始出手。身为商人的林华在玩收藏时,具有台州人与生俱来的商业眼光。他的第一件藏品,是一块怀表,他于2000年在上海友谊商店对其一见钟情,买下后至今爱不释手。林华告诉记者,这块怀表是清代外国进贡的,保存了200多年,到现在走时仍然精准。

细看这块怀表,两面绘制着西洋风情浓厚的七彩珐琅图案,表身一圈银珠包围,镀14K金。20多年前,林华以12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块怀表,现在市场估价已经是原来的几十倍。

PART
.03
藏品规模宛如一家小型博物馆

林华的藏品绝大多数来自国内外顶级拍卖行,不但具有浓厚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也极高。

张大千《山水》立轴、吴湖帆《云瀑图》、齐白石《富贵图》、伊秉绶《行书七言联》立轴……走进林华的书画“大观园”,一卷卷出自名家的书画藏品看得人啧啧称奇,甚是惊艳。

WechatIMG2117.jpg

“我喜欢收藏明清时期和近代的书画。这些年,我陆续收藏了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吴昌硕、于右任、吴湖帆、启功、李鸿章、左宗棠等名人大家的书画作品,基本上报得上名字的明清与近代书画家都有所收藏。”林华一连列举了十几位名家的名字,他的收藏,已经达到了一家小型博物馆的水平。

明代书画名家包括董其昌、陈继儒、文征明、李流芳、张宏、尤求、文震孟、陈友建、陆士仁等;清代书画名家包括刘墉、王文冶、桂馥、溪冈、张祥河、余集、高其佩、王翚和顾文彬等,他们的书画,林华均有所收藏。

此外,林华还从英国、美国、法国等地拍卖收购中国书画艺术品。

书画收藏在于藏“精”,正如林华反复提到的,他只收藏精品书画,他的每一件藏品都有清晰的来路和出处。

WechatIMG2131.jpg

十多年前,林华在拍卖会上拍下一把《秋坪听水》成扇,正面秋坪听水图由启功、傅伒和王禔等人绘制,背面书法由张大千所写,扇骨刻着齐白石手书的原稿,光看这几位大师的名字,就知道这把扇子价值不菲。

WechatIMG2119.jpg

为了拍下这把扇子,林华在拍卖会上从下午1点等到次日凌晨3点。

WechatIMG2121.jpg

这些出自书画大家之手的扇子,林华有几十把。

PART
.04
名家书画价值不可估量

由金城和罗振玉所画的《松风亭宇》成扇,正反均由张大千所画、所写的《石瀑》成扇,丁辅之集商卜的《红梅》成扇等等,一把把扇子上面绘有意境绝佳、笔触细腻的水墨画,以及或飘逸或端正的书法,带给人美的享受,其震撼程度,光用语言形容太过贫瘠,只有亲眼看到,才能切身感受。

WechatIMG2114.jpg

从某种角度而言,书法作者的名望至关重要。在中国各历史时期,都会涌现一批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名人。在市场上,名气越大,其书法价值越高,反之亦然。书写的内容若是反映书法家意境和志向,往往会受到买家的青睐。

WechatIMG2132.jpg

书法的形式从市场上看,一般以册页、手卷价格最高,其次为条屏、对联、立轴,再次为横批、成扇等。书法价值还有不少的影响因素,如名家书写的难度、字的多少、字的书体、作品的品相等。

辛亥元老于右任中年以后专攻草书,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堪称一代草圣,其精品升值潜力十分看好。

WechatIMG2122.jpg

林华便收藏了一副于右任的对联,上面的草书潇洒大气,一撇一捺均有气魄。

吴湖帆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超凡大师,20世纪30年代,吴湖帆和张大千被誉为中国画坛中的“南吴北张”。吴湖帆是沪上最享盛名的一位书画家、鉴赏家。吴湖帆的绘画,开创了一种前人未曾有过的境界,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代绝唱。

WechatIMG2133.jpg

吴湖帆于1938年绘制的《万松金阙》立轴,于2017年在上海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出了4945万元高价。林华拥有一幅吴湖帆的《云瀑图》,由吴湖帆两次创作完成,即使修改一遍却能做到天衣无缝,看不出修改的痕迹。画中山水气势磅礴,景色层次丰富,这种节奏感配合画家的情感,就构成了作品的气韵,其价值不可估量。

PART
.05
收藏与文化相通

文化素质是收藏的根基,除了对收藏有无限的热情外,更要有收藏的基本条件,诸如广博之知识、丰富之经验、特殊之阅历、超人之智力等。

林华认为,文化和艺术品相通,想要玩好收藏,必须了解历史。中国几千年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一件件藏品便留下了时代流转中的历史印记。

“刚接触收藏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清代有几个皇帝,现在你让我说出清代所有皇帝的名字,我能一口气说下来。”林华告诉记者,随着玩收藏的人越来越多,收藏圈鱼龙混杂,唯一要坚守的,便是文化不能丢。

PART
.06
反哺家乡与社会

艺术品收藏,是隐秘的,也是伟大的。

WechatIMG2136.jpg

这些年来,林华陆陆续续从海外收回了数百件珍贵的艺术品,其中有乾隆官窑制双龙御用碗、清代和田玉碗、明清时期黄花梨家具等。这些藏品早年流失海外,林华将其一一带回祖国。

WechatIMG2116.jpg

2018年,在台州市博物馆开展的“清玩雅——台州市收藏家协会椒江分会会员藏品精品展”上,林华是拿出藏品最多的收藏家,共拿出藏品35件,其中书画22件,玉器石器13件。听闻林华参展,外地藏家蜂拥而来。

WechatIMG2137.jpg

除此之外,林华还心系家乡的建设,响应台州“回归工程”的号召,回乡投资。在担任椒江商会负责人期间,他带头参加并组织动员会员,助力家乡“五水共治”,总计募得款项22万元;每年组织商会定期向椒江慈善总会捐款献爱心,并亲自走访慰问福利院老人、儿童和其他弱势群体。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林华同各地商会会长一起,捐赠了1000套防护服,价值35万元,同时,他个人捐赠了进口医疗手套一万双,价值3万元。

诸如此类的爱心事业,不胜枚举。

艺术品收藏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精致的艺术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加入其中。

林华在收藏之路上走出了门道,收藏,最终还是一门日积月累的功课,都是用时间来换取收获的。

编辑:王琛琪

审核:杨梦倩

监制:姚华

总监制:陈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