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中国 | 本草的历史沿革与著作分类

 之於沉默 2023-09-04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图片

引用本文

赵中振.本草的历史沿革与著作分类[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3(7):130-135.

本草的历史沿革与著作分类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Works Classification of Materia Medica

赵中振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

ZHAO Zhong-zhen

Institute of Ben Cao Gang Mu,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 / Abstract

本草是我国传统药物学的代名词,是研究药物名称、产地、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本文概述了本草的含义和历史沿革,并对主流本草﹑主题本草和地方本草三大类进行了简要介绍。

Materia medica is a term of pharma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drug names, origins, processing methods, properties,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oncept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ateria medica, 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materia medica works: mainstream materia medica, thematic materia medica, and local materia medica.

关 键 词 / Key words

本草;含义;历史沿革;著作分类

materia medica; concept; historical evolution; works classification

图片

本草的含义

“本草”一词首见于汉代班固修撰之《汉书》。分析《汉书》中“本草”一词的用法可知,最晚到汉代,“本草”已经成为比较显赫独立的学科,并产生了内容比较丰富的专著。换而言之,“本草”是我国传统药物学的代名词,是一个学科概念。后蜀韩保升说:“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古代以“草”“草木”作为植物的代称,而传统药物又以植物药为主,故而后世出现用“本草”二字指代药物。此外,“本草”二字还经常被用来命名药物学著作,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1]

2 本草的历史沿革

本草的发展传承似长江、黄河一样连绵不绝。笔者将本草的发展分为以下5 个阶段。

2.1 夏至战国

中医学萌芽于夏、商、西周时期。此时医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可见大量的医药内容,如在甲骨文中发现了病名、灸法、汤剂等有关内容。到春秋战国时,医巫分离,医学开始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中医药占据医疗卫生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2]。这一阶段药物学发展的积淀孕育着《神农本草经》的形成。

2.2 秦至南北朝

秦、汉时期,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代表的临床医学发展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医圣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神农本草经》亦在这一时期问世,首次系统总结了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

《神农本草经》共3 卷,载药365 种(植物药252 种、动物药67 种、矿物药46 种),以应周天之数,并明确了药物的配伍法度(君臣佐使)﹑药性(四气五味)﹑服药方法和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该书初步对药物进行了分门别类,根据功效(扶正与祛邪)和药性(有毒与无毒)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并详细记载了每味药的产地、采集、炮制、药性和主治病症等内容(图1)。《神农本草经》是中医药源头经典,与后世经典合之,可称为“神农汤液医学”[3-4]

图片

图1 《神农本草经》(明卢复辑本)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了注释和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该书在序例中对《神农本草经》内容加以注释和发挥,指出了伪劣﹑混淆药物的现状与严重性;并摈弃了按上、中、下三品分类的方法,首次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六类,对不知其品种的列入“有名未用”一类。该书涵盖了本草沿革和药性理论的相关知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药学成就,并成为后世综合本草的基本框架。

2.3 隋至宋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内外交通发达,为中医药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唐政府开办医科学校,组织编修官方本草——《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英公本草》,全书共54 卷,其中目录2 卷、正文20 卷﹑药图25 卷﹑图经7 卷,载药844 种,于公元659 年颁行,不仅是我国政府组织编纂的第一部本草著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亦可视为世界上最早的药典。该书首创图文对照,图经为药图的文字说明,药图全部采用彩色绘制,可惜原书及药图均亡佚,现存文字部分为后人辑书所得。

《新修本草》最初由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领衔编修。长孙无忌被贬流放后,便改命另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李勣担此大任,李勣被封英国公,《英公本草》一名由此而来。长孙无忌和李勣均为名誉主编,并没有参与真正的编撰工作。实际负责编撰的是苏敬,宋初为避赵匡胤祖父赵敬之名讳,本草典籍中将苏敬改为苏恭。后世《本草纲目》中引用《新修本草》时会写“恭曰”,“恭”指的便是苏敬。

北宋时期,政府对医学空前重视,组织铸造针灸铜人,改革医学教育,设立惠民局﹑和剂局,成立校正医书局,组织整理编纂医学经典著作,并借助印刷术的发展推广校正后的医学典籍。这些举措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问世。《证类本草》由唐慎微在《嘉祐本草》《本草图经》的基础上扩充调整编撰而成。该书体例严谨,注重保存前人的经验,明示引文出处, 是宋代以前唯一一部保存完整的本草巨著,也是查阅宋以前本草资料的重要参考典籍。该书由唐慎微广集经史百家药物资料后所著,不仅为医家必备,还成为非医药人士获取本草乃至博物学知识的主要来源[5]

宋代出版印刷业繁荣发展,大量著作得以传世,宋版书亦被普遍认为是古籍善本之佼佼者。代以前的诸多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原书都已散佚。《证类本草》珍贵之处在于,它被完完整整地保留了下来,而且其涵盖了前面三部本草巨著的内容。

2.4 金至近代

金元初期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大融合时期,为我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中医学史上又一个辉煌时期。金元之际出现医家争鸣,以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为代表, 促进了中医“ 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养阴派”等不同学派的产生。独树一帜,勇于创新,是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

明代,中医药学发展出现了革新趋势,中学输出﹑西学东渐,中外医学互惠受益。这一时期在传染病病因的探究﹑人痘接种术的创造﹑中药学的研究等方面都进入了新的阶段。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问世,全书52 卷,载药1892种,收集药方11 096个,绘制插图1160 幅。每味药列有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该书为明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大成之作,是我国16 世纪以前、继《证类本草》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本草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本草的巅峰之作。

清代,温病学说发展成熟,补充了伤寒学说的不足,使外感热病的理论研究及治疗﹑诊断﹑预防等技术更加完善,代表性医家有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

近代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学加速向中国传播,形成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并存的局面,中西汇通学派的探索给中医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张锡纯等,代表著作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本草方面,吴其濬所著的《植物名实图考》问世,堪称清代的“中国植物志”,在国内外植物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该书共38 卷,图文并茂地记录了我国19 个省区的1700 多种植物,附图1800 多幅。书中所记物种之多,涉及地域范围之广,为中国历代本草和传统药用植物学专著之最[6]

2.5 1949 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和发展中医药的政策及法规,使中医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中医药教育的开展,中医药科研机构和中医院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颁布,中医药书籍出版的空前繁荣,中药资源的普查,中药种植业的发展,中成药生产现代化的推进,都成为这一时期辉煌的业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不仅提高了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3 本草著作的三大分类

笔者经过归纳总结,将我国本草著作大致分为三大体系﹕主流本草﹑主题本草和地方本草。

3.1 主流本草

前面提到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均为主流本草,亦为我国本草发展历史上的

五大丰碑。

郑金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国古代本草典籍,以《神农本草经》为核心,后世本草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充。虽然宋代以前的本草书籍多已亡佚,但是我国古代本草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了一个优良的传统,即在引用前人所著本草著作内容时,均明确注明原出处。

翻阅我国古代本草文献,如剥一颗卷心菜一样,层次分明。同时,因后世作者遵古尊贤的写作体例,散失亡佚的古籍透过辑录幸得以保存重刊(图2)。

图片

图2 5 部代表性的主流本草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部分本草著作流传海外,被收藏于天涯各处。为解决本草文献亡佚和分散问题,中国文化研究会组织海内外数十位本草文献专家、集数十年学术积累,遍搜国内外130多家藏书机构的孤本珍本,整理完成了《中国本草全书》(图3)。该书收录了我国公元前220 年~公元1911 年历代本草专著800余部和相关本草文献10 000 余种,涉及6000 余种医籍类本草文献和8000 余种我国古代地方志中记载的本草相关文献,还囊括我国少数民族本草文献、宗教领域里的本草文献以及古代海外学者撰写的本草相关文献。同时,收录了古代本草文献彩色图片7000 余幅,黑白图片近20 000幅,共计410 卷。

图片

图3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馆藏的《中国本草全书》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本草全书》收录了一部明代彩绘本草典籍——《本草品汇精要》(图4 和图5)。

图片

图4 罗马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草品汇精要》(明代抄写彩绘本),即罗马本

图片

图5 《 本草品汇精要》(罗马本)安石榴图

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有言道:“16 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而前者的名声和影响之所以低于后者,主要是因为它从未出版过。

《本草品汇精要》系明孝宗敕命太医院刘文泰等49 人纂修,是明代唯一的官修本草。原书为朱墨分书及丹青写生的宫廷彩色抄本,共36 帙。全书共42 卷,外序列、凡例、目录1 卷,实际载药1809 种,存图1383 幅[7]

3.2 主题本草

主题本草是指内容具有某个特定的主题,大体上按专业分类,比如按炮制、鉴定、食疗、药性等分类。

3.2.1 以记载炮制经验为主

《雷公炮炙论》约成书于南北朝时期, 首次总结了前人炮制方面的记述和经验, 是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学专著。原书早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等书中。另外两部比较著名的炮制专著是明代缪希雍的《炮炙大法》和清代张仲岩的《修事指南》。

3.2.2 以记载鉴定经验为主

北宋寇宗奭在《本草衍义》各论部分通过参考有关文献以及结合自身辨药经验,对药材真伪鉴别加以点评。明代李中立撰绘的《本草原始》是本草史上最富有特色的药材经验鉴别专著,载药508 种。该书以药材作为绘图对象。所绘之图,多为写生得来,且配有文字说明,部分品种还添有图注以指明鉴别要点。其药图绘画精当,语言描述准确,便于临床辨药。

3.2.3 以介绍食疗为主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立“食治篇”专论,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食疗专著。唐代孟诜撰《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而易名为《食疗本草》,所录食疗顾及食物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的一部食疗专著。元代忽思慧所撰的《饮膳正要》亦是著名的食疗著作,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明代尚有一部彩绘的《食物本草》,收载食物386味,简述其性味功效和主治用法,并附有工笔彩色食物图,是明朝皇家食物本草养生的集大成者,对研究我国传统食物疗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3.2.4 以论述药性为主

据考证,《药性赋》大约为金元时期著作,该书将248 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为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而广为流传。《药性赋》尤其对药性概括精辟,为中医药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元代王好古所著的临床药学代表著作《汤液本草》,共3 卷,上卷为药性总论,中、下两卷载药242 种。该书是金元时期药性理论和用药经验的总结,引用了张元素﹑李杲等金元医家的论药之言,反映了当时医家对药物功效主治的认识。清代汪昂著《本草备要》,收载常用药物400 余种,分为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人等部。该书卷首为药性总义,各药项下叙述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炮制等内容,重点介绍药性,被认为是初学者必备之本草。

3.3 地方本草

地方本草记载某一特定地区使用的药物,包括民族药本草、地方药物志。

西晋时期嵇含撰写的《南方草木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收载植物80 种,主要是岭南特有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为研究我国古代岭南植物分布和原产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书中记述了不少岭南植物的功效,也涉及少数国外所产进口药物如熏陆香(乳香)等。

南宋时期王介撰写的《履巉岩本草》收载了临安(今杭州)慈云岭一带的206 种药用植物,是现知存世最早的地方彩色本草图谱,绘图精美俊逸,现仍可见明代抄本(图6)。

图片

图6 《 履巉岩本草》虎耳草

明代兰茂所著《滇南本草》成书于14~15 世纪, 因记述云南地区药物,故以滇南命名。兰茂深入民间,采集草药,为民治病,同时收集民间防病治病的经验,历时20 余年编撰《滇南本草》。该书比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早100 多年,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地方性本草专著,具有鲜明的民族医药特色及地方特色,在云南影响甚广。

清代至近代有3 部较为重要的岭南地方性本草, 分别是何克谏的《生草药性备要》(公元1711 年)、赵其光的《本草求原》(公元1848 年)和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 公元1932 年)。其中, 以《岭南采药录》内容最全、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该书系统总结自清代以来岭南医家用药经验, 全面搜集两广地区生药近500 种,且多为《本草纲目》所未收载的岭南当地特色草药。部分草药至今在岭南民间包括香港广泛应用, 如用作煲汤的霸王花、番木瓜等﹔用于制作凉茶的岗梅根、鸡骨草、田基黄、火炭母、布渣叶等。书中多数草药均列有药名﹑ 别名、植物形态﹑入药部位﹑性味主治及详细的用法用量等。20世纪50 年代,香港庄兆祥医生曾对该书进行考订,易名为《增订岭南采药录》出版。

20 世纪60~70 年代, 我国兴起中草药群众运动,各地相继出版了许多地方中草药手册(图7)。

图片

图7 部分地方中草药手册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地方中草药手册是地方本草的延续,汇编成当代的地方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全书分上、下两册,收录中草药约2200 种,详细记载了每味药的名称、来源、形态、生境、栽培、采制、化学、药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内容,并附有墨线图或彩色图。该部巨著的编写由谢宗万主持,全国协作,多方把关,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中草药资料整理(图8)[8]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8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下册及彩色图谱

4 结   语

中医药学之所以绵延千年,其发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传承与创新。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古籍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潜在的、丰厚的文化资源。这些本草著作不仅是放在博物馆供观赏的文物,更是可用之物,是实用的宝典。中医药植根于华夏沃土,千百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历练、在典籍整理中升华、在现代实验中验证,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根深叶茂、枝繁果丰,巍然矗立于世界传统医药之林[9]

第一作者简介

赵中振,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创所所长。专业方向:生药学和世界传统药物学研究

图片

本文参考文献请扫描二维码查阅

图片
图片

“在看”我吗?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