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酒当歌】因酒得妻,因酒做官,中国酒坛另类人物马周

 郢都故事 2023-09-04 发布于北京

【对酒当歌】因酒得妻、因酒做官,中国酒坛另类人物马周

文/图 张卫平

 

  唐朝宰相马周,因酒出名,因酒得妻,因酒做官,一生与酒三结奇缘。酒在马周人生最为关键的时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马周受到皇帝的重用后,嗜酒如命的他竟潇洒的与酒拜拜了。

  酒这东西,端的是魔鬼的液体,有着鲜明的两面性。作为水与火的混合体,酒既有“百药之长”的美誉,又有“穿肠的毒药”之称。著名画家范曾一针见血地说:“酒是欢乐的酵母,却是痛苦的激素。”就我自己的饮酒经历来说,年轻时快乐多于痛苦,年过半百后痛苦多于快乐。

  酒是快乐的精灵,也是惹祸的根苗,关键是一个度的把握。比如我的戒酒,只不过因为自己不善于掌握这个度,醉酒醉怕了,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如今,因身体原因戒了酒的我,时常躲在酒宴一角静静地、有些羡慕地看着朋友们开怀畅饮,像作家白桦那样做一个“欢乐而醉的饮者”。

  言归正传,我们先说说这个马周。马周(公元601-648年),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茌平县)人。深得唐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后累官至中书令,也就是宰相。马周年幼时父母就相继去世,虽孤苦伶仃,但十分好学,不到20岁就经纶满腹。他天生好酒量,早年嗜酒如命,什么事也不干,整天喝得醉醺醺的。由于无钱买酒,聪明的马周就另觅出路,如果邻家办喜事,他就不请自到,白吃白喝,还总是醉后发酒疯骂人。对此,乡邻们非常厌恶,背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捞酒篱”,成为一个被人们视为另类的、不入流的文人。

  “另类”与“出格”,有时候反而会引起人们关注的兴趣。马周的好酒与才气,就这样被传到博州刺史达奚的耳中。惜才的刺史聘他为本州助教。然而,到任之日,马周就出了大洋相。那天,众秀才携酒前去称贺,马周当然兴致高昂,豪情万丈,便无可救药地大醉一场。第二天,达奚刺史亲自到学宫求教,然而,马周醉得一塌湖涂,哪里爬得起来!刺史大人不由大怒而去。酒醒后,马周连忙到州衙谢罪,自然少不了挨批,便蒙生了戒酒的念头。

  然而,一个超级酒徒的戒酒并非易事,时间一长,马周又端起了酒杯。每遇有门生上前求教,便与门生一起喝酒,只要发了薪水,就邀一些人到家里大喝,后来入不敷出,只好经常到门生家里捞酒喝。有一天,马周又喝得酩酊大醉,被两个门生左右搀扶而回。不幸的是,这一丑态又被刺史大人碰到,更不幸的是,还让刺史大人看到了马周醉酒后的骂人,撒酒疯。第二天酒醒后,门生又来劝马周去刺史那儿告罪,马周长叹一声:“我只为孤贫无援,欲图个进身之阶,所以屈志于人,今因酒过,屡遭羞辱,有何面目再去鞠躬取怜。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官儿,也不是我终身之事。”说完,仰天大笑出门而去。他一连走一边想:“我屡次受辱,皆因在酒上坏事,好不可恨!以后减半罢了。此去帝都长安,如能被公侯卿相中,也好讨个出头之日。”

  因为醉酒,马周的仕途之路暂时告一段落。一路艰辛的马周,有天来到新丰镇上,见天色已晚,就找了个客店进去。但见店主、小二迎来送往,好似走马灯一样,只有自己无人理睬,心中不禁忿然,拍案大叫,让店小二上酒。这一要酒,就要了一斗八升,有30来斤。这个异乎寻常的举动,一下子就惊呆了整个店里的人。酒菜送上后,马周风卷残云般很快就喝去了一半。这时,略有醉意的马周又让店小二拿来一个洗脚盆,把剩下的酒都倒入盆内,慢悠悠地用酒洗着脚。

  美酒是饮的,有谁见过用来洗脚。马周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会因撒酒疯用酒洗脚而出名,并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那个店主王公从马周反常的举动中认定,此人绝非等闲之辈,将来必成大器,不但安顿他住了下来,还介绍他去京城找自己的外甥女——一个卖馍和大饼的寡妇。

  非常有趣的是,就在马周到那儿的头一天,卖馍女王氏梦见一匹白马自东而来,把她店中的饼和馍一口吃尽,随后化成火龙冲天而去。那天中午,王氏正在回味梦中情景,突然有一位白衣书生进店递上书信。王氏展开一看,见来者姓马,与梦中情景吻合,就一日三餐殷勤招待。

  俗话说,寡妇门前事非多。邻里有轻薄子弟本来就常用语言挑逗王氏,现在见他留远方男客在家,便生造议论。在封建社会,妇女的名节比生命都宝贵,王氏自然不得不考虑社会舆论的压力,便与马周商量,如何找出路。正在这时,当朝中郎将常何家的私家奴仆苍头前来买馍。王氏心想,常何是个武官,必定需要文人相帮,就将马周推荐过去。

  事也凑巧,当时正值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关中大旱,古人迷信,以为是上天示警,唐太宗李世民命文武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以自醒。中郎将常何肚内无墨水,正在为难之时,恰好苍头回来禀报。常何早就听说过马周用酒洗脚的奇事,立即让人牵马去迎。马周来到常中郎家中后,常何见他仪表非俗,取出白金20两,亲自送到书房,以作见面礼,并将圣旨求言一事与马周相议。

  马周要来酒菜,一手把盏,一手挥毫,洋洋洒洒写了20多条建议,文辞非常优美。毛泽东曾在《新唐书》上写下批语,盛赞马周撰写的那份时政奏折:“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毛泽东认为,马周的才德远在商代名相傅说、助武王灭纣的姜子牙之上。

  就在马周写的奏折上报后,他偶尔闲逛到王氏家门口,突然听到两个在当时非常有名的相术大师说王氏有大贵之相。马周对相术大师的话深信不疑,马上差人说媒,迎娶了王氏。也就在结婚后没几天,唐太宗的圣旨便到。原来,唐太宗见奏章多是陈词滥调夸夸其谈,不过,其中有一份让他眼前一亮,其文不但切合实际,还文采出众,字字珠玉。太宗再一看,是中郎将常何所奏。太宗对常何太熟悉了,知道他一赳赳武夫不可能写出如此不凡见地和文辞的文章,便叫来常何询问,当他得知实情后,立即派人传召马周。唐太宗对马周的才华极为赞赏,安排马周在门下省任职。此后,马周平步青云,仅仅十多年时间,便从一介布衣官至中书令,从乡间野夫跨入中央要员,成为贞观朝的一代名臣。

  其实,饮酒与为官,历来是一对矛盾。古往今来,多少俊杰只因贪恋杯中之物,影响仕途,以致遗恨终身,皆因官员与酒徒是绝不能划等号的。虽然,历史上集官员与酒徒于一身者不乏其人,但酒徒能将官运支撑到底的,也寥寥无几,不少人因嗜酒丢了官。晋人阮孚在任丞相中郎时,因嗜酒如命,常因醉酒而疏离官务,最后从丞相中郎的高位跌落下来,成为因嗜酒丢官的一个例证。

  戒酒之难,难在中国的酒文化太神奇了。就我自己戒酒的经历来讲,戒酒难,难在自己心太软,听不了三句好话。当年,虽然早已过了酒场逞英雄的年龄,但面对死缠硬磨的劝酒者时,我仍然抹不开脸面。于是,在赢得一个喝酒豪爽的好名声的同时,却喝坏了自己的身体。

 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要戒酒就得有副铁石心肠,就得不管东南西北风,咬定戒酒不放松;任你说得天花乱坠,就是不端酒杯。

  有人说,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其实,战胜自己,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马周的成功就在于,在到达一定的事业高度后,他汲取了早期嗜酒的教训,决定戒酒。在酒香侵袭的官场,他对戒酒的坚持,足可以看到他的毅力和能力,也正是这战胜自我的毅力,使他从一介布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马周曾因嗜酒丢过公职,但他深知机遇难得,首先戒掉了嗜酒的恶习,为官理政谦虚、谨慎,不拘旧俗,锐意创新,对“贞观之治”的制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唐太宗亲自题写了“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赐与马周,让马周大享殊荣。

  酒在马周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刻,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之与酒三结奇缘。然而,当马周用酒敲开仕途的大门,担任一定的官职后,就毅然决然潇洒地与酒拜拜了。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据《金史》记载,大兴府知府武都因为喝醉酒后只穿了内衣内裤去谒见皇帝使臣,而被解职。郑州同知防御使石伦,因为打酒不给钱,而被开除官职。酒徒爱酒如命,不让酒徒喝酒,无疑是要他的命了。

  可是,男人之于仕途,就像女人之于爱情,永远是第一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仕途是男人一生中的最高追求,仕途不顺的男人可以说一天也高兴不起来。对此,元代文人蔡祖庚曾在其酒文《嫩园殇政》中下了个著名论断:“居官必不可嗜酒,嗜酒者必不可为官。”看来,马周是深知这一点的,所以他战胜了自己,最终到达事业的巅峰。

  马周,年轻时是酒鬼,位高时能戒酒,也算得上是中国酒史的一个另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