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习录》中泄露天机的一句话,悟透了下半辈子人生会越走越顺

 谈芯说科技 2023-09-04 发布于重庆

很多人居然不知道王阳明,还有相当多的人是通过《明朝那些事儿》才知道的王阳明,这可是鼎鼎大名的明朝一哥,不过想必“知行合一”大家都听过。

王阳明是明朝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有评价说中华5000年,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孔子、王阳明都算一个,曾国藩只算半个。

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很容易,但是想要了解阳明心学,就必须读他的《传习录》了,其中既有王阳明和弟子的问答,也有王阳明的书信集。

《传习录》读懂不难,只要有高中古文知识基本可以读通,也有人说在读之前,要把四书五经有选择地读一读,其实没那么麻烦,因为《传习录》本身不是靠读,而是靠悟。

正如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一样,心学靠读只是读来一篇篇经典,但是自己很难应用,其实心学讲的就是你的生命,你要用自己的人生去验证里面的话,千万不要把心学当成一门学问。

《传习录》中有这么一句话是泄露天机的,也是心学的精髓,悟透了你后半辈子的人生必然越走越顺:

先生说,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视听言动,以致富贵贫贱患难生死皆事变也,事变也只在人情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金钱、名利这些都是人本身的欲望,好比嫉妒、虚荣这些人性一样,你是避不开的,但是人性再进一步修行,那就是心性了。

心学就是教你摒弃人性,找到自己的心性,这就是天机啊!其实《传习录》中其他很多经典都是在从不同方面解读这句话。

比如:“过去未来事,思至何益?徒放心耳!”,这就是让我们活在当下,其他的那些事情想多了有什么用?

比如:“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命由己定,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改命,而不是怨天尤人,你的人生其实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再比如:“越是艰难时,越是修心时。”,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修心,越是到了低谷,越要认清自己,而不是盲目行动,才能掌握自己人生中的“龙场悟道”时刻

我们对外界人和事的感知都是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已,看起来是我们的功名成就,实则我们一辈子处理的只是自己的感觉、念头而已。

人是心的动物,只有认清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做到以行随心,也就是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这也是为何圣人心传都是反人性的,你只有破除掉自己人性的弱点,才能找到自己的心性。

成功带给自己喜悦,失败带给自己痛苦,这只是你的感受,但如果你认为失败只是在磨炼你呢?感受会不一样的,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

《传习录》中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其实人的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我们所看所感的一切,都是外部世界在你内心的投射。如果你能正视自己的内心,才能做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阳明心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你打开自己内心的钥匙,而《传习录》也应该是每个人都必读的书,不管你是碰到挫折和低谷,还是想修身养性,都值得好好读一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