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空间连接时间:以陆地测量军事地形图为基础的地图(图像)共享与互操作

 zhouqijin 2023-09-04 发布于广东

原创 车群 等 数字人文研究 2022-09-03 09:00 发表于北京

  //  

转载请注明:"刊载于《数字人文研究》2021年第4期"。参考文献格式:[1]车群,林农尧,陈诗沛.以空间连接时间:以陆地测量军事地形图为基础的地图(图像)共享与互操作[J].数字人文研究,2021 (4):44-60.全文PDF已在知网、万方及编辑部网站(http://dhr.ruc.edu.cn)上发表,此处参考文献从略。

以空间连接时间:以陆地测量军事地形图为基础的地图(图像)共享与互操作

摘 要 :空间认识论指向一种以地理(空间)为核心建立主题相关性的方式,以此为指导,CHMap在WMTS和IIIF两项技术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平台及操作界面。该两项技术框架的采用,一则能够使陆地军事测量地形图得到无障碍的跨平台利用,二则方便这批地图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与其他地图、图像系统相联系,从而提供一个以用户(研究者)为核心、基于内容,涉及地图、图像、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展示、分享、交互、跨平台利用功能在内的一套系统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WMTS;IIIF;CHMap;空间认识论;陆地军事测量地形图

作者简介:车群(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助理研究员,Email:chequn@sjtu.edu.cn;   林农尧,台北故宫博物院数位资讯室助理研究员; 陈诗沛,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数字人文研究员。

0

引言

自清末以降,清政府、北洋政府及随后的南京国民政府,以军事为目的,开始有系统、大范围地在中国各省进行由中央统筹、基于西式投影测绘技术的大比例尺(五万分之一与两万五千分之一)地图测绘,除详细地形之外,该比例尺足以将各城市、乡镇内的街廓展示出来。大约同一时期,日本也运用类似的方法与形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进行制图工作,由此产生了目前已知的第一套系统化、大范围、大比例尺、高精度的覆盖相当大部分中国国土的地图。这套地图的测绘时间介于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转型时期,因此保留了传统中国在快速现代化之前的包括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城市形态、祠庙庵堂在内的各种地理要素,并由于其测绘方法符合现代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加上以较大的比例尺制图,因而成为描绘前现代中国地理状况最详尽的一套地图,这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恰当的时间断面之空间信息,也能够作为据以回溯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的极佳蓝本。张晓虹、王钧及任玉雪、邓发晖对这套图的产生背景与图资,已经有详细说明。

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地图至今散落全球各个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保存单位,直到1986年,日本科学书院秉持学术服务的目的,开始系统性地调查这套地图的现存位置,一一与收藏单位接洽、进行图档扫描及整理,并于1986—1999年先后出版了《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八卷本)与《中国大陆两万五千分之一比例尺之地图集成》、《旧满洲五万分之一之地图集成》。2013年起,鉴于这套地图的重要地位与其庞大体量,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开启专案,共同探索该如何对其进行学术分析与学术利用。

为了最大化发挥其价值,本研究首先将《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数字化(扫描为图像)并进行地理配准(geo-reference),建立起地理参考系,从而方便将其作为参考蓝本,以地理为中心,与其他来源的地图、图像与知识本体进行比较。同时,本研究开发了CHMap平台,作为一个架设于浏览器上的WebGIS,共享性是其功能设计的核心特征,用户无需下载软件与地图,便能够通过平台提供的链接对其搭载的资源进行无障碍利用。此外,CHMap的功能设计还强调联通性,这反映了本研究对这套地图作为连结现代与历史中国空间之重要桥梁的期待——以地理为中心、连接中国历史上大量传统的基于经验主义的地图或图像。借助CHMap的共享、联通功能,本研究试图从空间认识论(spatial epistemologies)的角度进行提问:地理(空间)如何作为一种数据组织的方式而存在,进而成为联系基于不同时代、社会、技术背景底下的知识本体之间的桥梁?

本文将首先对这套陆地测量军事地形图之源流及数据情况进行说明,并介绍本研究的数字化工作。随后从两方面介绍CHMap的用户界面:CHMap作为陆地军事测量地形图的载体,及CHMap作为提供连结不同时代、不同来源之地图、图像的工具。最后以地方志中的图像为例,说明CHMap如何以这套陆地测量图为基础,将其与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图像相联系,帮助研究者从空间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比较及理解不同年代背景底下的地图与图像,以及其各自所代表的空间认识方式。

1

陆地测量军事地形图源流与数字化过程

根据《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综合索引》(以下简称《综合索引》),目前已知这套陆地测量军事地形图包含4088幅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754幅旧满洲五万分之一地图、1689幅中国大陆两万五千分之一地图、2295幅台湾中研院藏五万分之一地图。其中前三部分,如前文所述,已由日本的科学书院出版;中研院收藏的地图也已部分数字化,并通过WMTS(OpenGIS Web Map Title Service)对外发布,学者可以从GIS软件将之载入阅读。除《综合索引》提及的图像之外,散落在日本、美国各个大学、图书馆等典藏机构的数量庞大的日本“外邦图”(外邦図)中,也有相当多图幅涉及中国境内,例如,御茶水女子大学馆收藏有13000余件“外邦图”,中国地图占38%;华盛顿大学图书馆Gaihozu典藏有104幅,涉及山东、旧满洲、河南、浙江、山西、直隶、广东、蒙古、陕西等多个省份。在日本,涉及中国、东南亚、太平洋岛屿的地图被统一囊括在“外邦図”这一门类之下,当中既有由多田部队测量班这样的日方测绘机构绘制的,也有相当大的数量是从战争占领区获取的。有研究表明,日本在中国对旧满洲、山东之外的区域进行规模测量是1941年之后的事情,而仅是日本军方从南京国民政府缴获的地图便有近十万余幅。鉴于这套地图的庞大体量和分散的馆藏,CHMap期待能够以一种开源易用的方式,实现其高效且跨平台、无障碍的分享。

目前已经数字化的部分为《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以下简称《集成》),这套大比例尺地图集出版于1986 年至1998年,黑白影印,共整理、扫描、出版图幅4088张。这批地图记录了1895—1944 年中国大陆部分地区的地貌和地物特征,详细至山川湖泊、交通路线、行政区划边界、农作物、风车房、水车房、土祀、祠堂、寺观庙宇等自然和人文地物,图面内容非常丰富,为研究民国时期自然与社会变迁的珍贵史料。

获得出版者科学书院的同意后,上海交大即着手对《集成》进行数字化,截至本文撰写时间,4088幅地图已处理完毕,覆盖吉林、辽宁、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福建、广东(含海南)、广西、贵州、云南20个省区。该数字化工作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为地图的数字化与空间配准。这项工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对《集成》进行整体的高精度扫描,以求最大程度地在计算机上呈现出版地图的面貌。其次,为了避免地图内容相互遮挡,将地图边框切除,边框中所含的信息如测绘单位、制图时间、出版单位等,则保留在元数据表格之中。最后,对切除边框后的地图按照《综合索引》索引图以及原图中载明的坐标进行空间配准(geo-reference),以使其能与现代地图相套叠。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空间配准时我们并未刻意地考察、调整地图上重要地理要素之坐标以使之与实际坐标相匹配,而是选择仅按地图中绘制的经纬度线,将每幅图的四个角配准至其声称的座标位置。采取这种策略,一则因为对地图中地理要素的座标配准很难避免地图局部的几何扭曲变形,而这种变形在实际操作时很难找到统一的可控标准;二则因为本研究是将该地图集本身视作研究对象,其自身承载的坐标信息、测绘精度、坐标投影体系因测绘时间、地点、主体而异,而这种差异性无疑构成其本体的一部分,值得深入研究,对图上地理要素进行主观调整使之符合今天的实际坐标无疑将会削弱其作为历史地图的实证性。基于上述考虑,我们选择在空间配准时保留资料本身的面貌。同时,也决定暂时不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矢量化工作(vectorization),即将地图中的每一地理物件转换成GIS中可操作的要素,如点(point)、线(line)、多边形(polygon)。这是因为矢量化牵涉的工作量非常巨大,鉴于这批图的体量,我们希望能以一种实际可行的折中方式让其首先被呈现、共享于学界,矢量化工作可留待将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矢量化技术更加成熟之时,或如有必要,采取众包方式进行。

二为元数据的编制。《集成》中的地图其边框处都印有测绘与最初的出版信息,包括摄影、测图、修正、缩图、制图、制版、调制、印刷、复制等操作的时间与主体。此外,《综合索引》还列出了各图的编号、名称、图番、索引编号。以上两类数据结合,构成每张地图的元数据。将这些元数据善打、整理后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图1),可以使我们掌握地图的数据状况与分布,并用于之后地图信息的展示与分享。

图片
图片

图1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4088幅地图元数据示例

2

陆地测量军事地形图数据分析

我们对《集成》4088幅地图进行了测绘主题的时空分析。由图2可知,这套图集中收录的绝大部分地图的测绘主体均为中国政府机构,包括清政府的驻屯军司令部、各省的陆地测量局、参谋本部等。更具体而言,这批地图大部分为民国政府主持测绘的。

图片

图2 4088幅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测图主体及其时空分布

《集成》所含地图相关制图与出版信息中,出现最多的操作是测图和制版。需要说明的是,绝大部分图幅都标注有至少一项操作的时间,但不是每幅地图都有关于操作主体的记录。不过我们发现,在操作时间的记载上,有中式、日式两种纪年方式,因而对于没有操作主体记录的图幅,可以通过其纪年方式来辨识操作主体。对测图和制版这两项操作的时间空间分析结果如下。就测图而言,早期由清政府作为操作主体的少量地图所涉范围主要是京畿;北洋政府时期,测图工作主要在甘肃、湖北、河南、江苏、安徽、广东等省份进行;到国民政府时期,测图工作逐渐分别在各省铺开,总体而言遵循着自北向南、自东向西的顺序,西南地区(云南、广西)及广东西部为最后完成测绘的区域(图3、图4)。

图片

图3 4088幅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测图时间时空分布

图片

图4 4088幅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测图时间占比时空分布

相较于测图,制版的主体则更为复杂。由图5、图6可见,《集成》中大部分图幅为抗日战争时期由日方制版。其中,有448幅地图标注有中式、日式两种纪年时间,且大部分所涉范围在华北平原与长江中游地区。结合测图的情况,一个合理的推测是,由南京国民政府主持的陆地测量地形图制版工作被战争打断了,日方在占领南京、奉天后,缴获了大量由国民政府主持测图的原始测绘地图,其中仅一小部分已经完成制版;之后,随着侵略行动的推进,日方出于军事需要,对这批缴获地图进行了制版或重制版。这一假设有两项旁证:其一,《集成》虽然广泛收集了日本各个馆藏机构的外邦图,但其中很少有非沦陷区,比如四川(含重庆)的图幅;其二,云南、广西这些较晚沦陷区域的地图,绝大部分都是由国民政府完成制版的。

图片

图5 4088幅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制版主体及其时空分布

图片

图6 4088幅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制版时间时空分布

3

CHMap作为陆地军事测量地形图的载体

在上述两项工作的基础上,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开发出第一版可校内访问的“中国历史地图地理信息平台”(图7),这是一个基于GeoServer的中心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注册用户可浏览这些地图、控制所显示图层,并且能够通过条件检索(经纬度或行政区划)或自定义选区功能对研究区域进行框选。系统还可显示符合检索条件的图幅列表,列表含地图编号、地图名称、测图时间等信息。此外,注册用户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组权限在一定时间内下载一定数量的带有配准数据的图幅。

图片

图7 第一版中国历史地图地理信息平台界面

然而,这种架构的平台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首先,平台采用基于AJAX的实时动态栅格渲染进行web图形展示,这种方案下,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请求的同时,由服务端根据请求的视图范围实时查询并渲染数据。而为了保持较高的图像显示精度,本项目服务端的图像均采用未经大幅压缩的大尺寸,因此,当用户查询的视图范围较大时,突然涌入的巨大渲染量会对服务端造成很大的压力;表现在客户端,则是图像的加载时间非常漫长。其次,虽然注册用户可以随意浏览全部地图,但下载量是受限的,这无疑限制了这批地图的可利用场景。但若开放无限量的下载,一则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二则服务端也无法承担如此大的流量。

2015年底,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开始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第三部门(Dep. III, MPIWG)展开合作:以承载已有的庞大数量地图并提高服务端效率为目标,同时考虑未来持续扩张的体量,以及将来不同机构间可能的资料互通与共享。CHMap网络地图平台就此发展出来。CHMap设计之初,我们有以下几点考量。

第一,为了避免超量下载及其所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决定采用轻量级的WMTS服务(Web Map Tile Service)。该服务为全球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发展多年的统一伺服标准,支持将图像式地图按照不同缩放尺度切割成特定大小的方形图砖(tiles),当用户选择某一特定地点与缩放尺度时,此服务便即时地分层级向用户渲染该地域范围内所有该缩放比例的图砖。通过分层级对数据进行概化,每一图砖档案尺寸小且能被客户端工具(浏览器或GIS软件)平行下载,这使得载入的速度大幅提升;同时,用户无需在其本地保存这些地图,这也保证了服务本身不会过多消耗用户的硬件资源。

第二,CHMap系统运用网上开源、已相当成熟的编程组件leaflet.js进行开发,以避免项目长期经营常遇到的技术维护问题。Leaflet含有基础的地图展示功能,如缩放、引用第三方图像资源等。我们将经过地理配准的这批数字地图通过WMTS发布,再由CHMap用户界面将之载入,至此构成了CHMap的雏形(图8)。

图片

图8 CHMap的用户界面载入所有4088块图砖时的状态

先前为了避免地图于呈现时重叠而切除了地图的图框,使得图框上所记载的地图信息也一并切除,为了弥补此一信息损失,我们将地图的元数据制作为矢量格网,用户可以通过载入元数据图层,并点击每幅地图所在格网来查看每幅地图的元数据信息(图9)。

图片

图9 CHMap呈现的陆地测量地形图元数据图层示例

与API所提供的软件到软件的服务方式不同,CHMap的架构提供了数据到软件、数据到web的连通方式,在打破用户到软件的传统模式的同时,降低了用户参与的门槛,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这也使我们开始考虑将更多的图像本体联入CHMap以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我们期待CHMap不仅能够实现对这批地图高效且跨平台、无障碍的分享,还可以提供一个数字化生态系统来帮助使用者连入更多的外部数据,以及将CHMap平台伺服或加工后的数据分享到其他第三方平台或软件,从而真正实现将地理(空间)作为沟通不同体系图像、数据的桥梁。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搜集了中国地域范围内大量以WMTS方式发布的外部开放地图图层,例如台湾中研院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所发布的陆地军事测量图(目前包含江苏、安徽、河北、河南、山东、浙江、福建七个省份的数据)和中国历代矢量地图,复旦大学与哈佛大学所发布的CHGIS历史行政区划矢量地图,等等。为了用户可以便捷且综合性地察看与比较这些地图,我们为CHMap开发了“按位置查询”的功能,用户可以在任意位置放置一个标记,系统能按照标记位置检索该位置是否有外部开放地图图层,并可以一键将它们引用到CHMap的界面(图10),如此即可查看所有涵盖该位置的外部地图。

图片

图10 CHMap的“按位置查询”功能引入大量外部开放图层示例

4

CHMap作为连结未经配准的历史地图、

图像的工具:与IIIF互联

科学主义并非衡量传统地图学成就的唯一标准。在欧洲地图学传入之前,中国地图学作为传统学术,承担着服务于礼仪、政治、行政管理等多领域的功能。这些传统的基于经验主义的地图或图像,包括地图、星象图、行旅图、水利图等,虽然无法进行空间配准,但若能结合其空间地理属性,将不同来源的地图或图像进行对照研究,以空间地理为中心考察其目的、功能和环境,将会给地图史、图像史研究带来认识论上的新鲜感。因此,CHMap允许用户载入并处理任何符合开源框架IIIF(International Image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规范的图像,同时,我们开发了简易的点配准和四角配准方式,使用户能够快捷地载入来源于其他机构或个人的图像,并执行拖曳、旋转、变形等操作。

我们期待CHMap作为一个平台能够推动地理数据与图像资源的共享与互操作,以联入更多的外部数据,满足更加个人化、定制化的空间认识需求。对于地理数据而言,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GC)的Web地图切片服务 (WMTS) 规范由于可以方便快捷地向公众分享空间地理信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利用;而在图像资源领域,IIIF的兴起,使应用这一框架技术标准的图像能够很便利地得以跨平台引用与互操作。随着人们对资料公开、共享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博物馆、档案馆、非营利组织和致力于互操作的商业组织加入到这一社区,以及越来越多的平台与软件被开发出来,以支持对全网范围内应用该框架的图像进行分析、比较和标注,图像资源从一个个“虚拟孤岛”中被解放出来,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重磅的数字人文项目。

例如,大英博物馆与法国国家博物馆在中世纪英国与欧洲大陆手稿的数字化方面展开合作。两个博物馆馆藏的800幅图像均采用了IIIF的技术标准进行数字化,用户从而可以在同一个界面中对不同来源的手稿进行对照、标注,对图像的注释也均可以json的格式下载及共享。耶鲁大学的“广厦千万间”项目(The Ten Thousand Rooms Project)致力于建设一个开源的众包工作平台,以支持中国古籍的转录、翻译和诠释,该项目是建立在斯坦福大学开发的IIIF阅览器“Mirador Viewer”基础之上的。在结合地理数据与历史地图、图像方面,彼得·普日达尔(Petr Přidal)和位于捷克布尔诺的莫拉维亚(Moravian)图书馆共同开发的“Georeferencer”是一个众包的、允许用户通过IIIF链接对历史地图进行空间配准并分享的平台,目前的项目参与者包含荷兰国家档案馆(海牙)、苏格兰国家图书馆(爱丁堡)、大英图书馆(伦敦)和加泰罗尼亚研究所(巴塞罗那)。

任何馆藏与研究机构以IIIF标准发布的图像均可以引用到CHMap平台。通过IIIF Viewer,用户可以查看与图像相关的元数据(图11),也可以对其进行空间处理。我们将IIIF图像分为两类:一类为地图;另一类则为地图以外的图书、手稿、报纸、绘画等可能带有空间地理信息但并不像地图一样可配准的图像。对于前者,我们提供简易的空间配准工具(图12);对于后者,也可以将其安置到与之相关的区域(图13)。经过CHMap平台进行空间处理的图像都可以以GeoIIIF JSON的形式保存到本地,发送到用户自己的服务端,或者托管在CHMap,并可以很容易地分享到软件或者其他支持该架构的平台或服务端(图14)。

图片

图11 CHMap平台的IIIF Viewer元数据查看器

图片

图12 IIIF标准图像在CHMap平台按照地理坐标的展示

图片

图13 IIIF标准图像在CHMap平台的配准

图片

图14 CHMap平台的GeoIIIF处理工具操作界面

除了开放地图与图像,CHMap还允许用户上传带有空间地理坐标的个人数据。平台支持CSV文档的上传,文档要求至少包括四个属性:Name, Latitude, Longitude, Date;除此之外,用户也可以添加其他的属性,例如图像的链接(imageURL,图15)。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提供的CSV文档包含有图像链接,CHMap会在给定的经纬度上显示该图像;若CSV文档中没有提供图像链接,则会在经纬度的位置显示其名称与时间。

图片

图15 可上传至CHMap的个人数据CSV文档格式

通过向主流标准的图像、地图开放以及应用互操作框架,CHMap实现了支持用户将分散在世界各个馆藏机构的图像、地图,以及个人数据放置于同一个用户界面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支持数据的转出及与软件或其他相关平台的无缝连接。借此,我们期待CHMap能够成为分布式图像与地理信息数据互操作中的一个环节。

5

对空间认识论的思考与实践——以

应用CHMap进行地方志图像研究为例

卡尔·马克思认为,以语言为代表的符号系统作为“存在的实践意识”,与人类的社会活动一起,形成了一个辩证的相互联系的整体。语言学从此成为一种用来观察无法言明的社会学“深层结构”的方法,人们试图以此来寻找语言中蕴含的原始意识形态和心态的痕迹,这种倾向也直接引发了包括哲学、历史学在内的语言学转向。然而,伴随着语言学转向而来的是认识论上的“表征危机”(representation crisis),其源于“人们对通过语言媒介对于世界的把握产生了某种怀疑,怀疑这样所把握的世界是否仅仅是一个'幻象’,怀疑语言媒介再现世界时的真实性、可靠性”。以语言为代表的符号系统以及承载于其上的“事实”的客观性逐渐被消解,人们难以避免地走入了“后事实”时代。虽然这种对价值、标准和目的性的消解所指向的虚无主义近年来遭到了大量的批判,但其对曾经的“绝对主义”认知范式的动摇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历史学而言,文本性带来的不确定性是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空间认识论(spatial epistemology)可以提供一个新的维度来帮助人们获取对其所在世界的想象、理解与认知。当曾经无可质疑的宏大叙事逐渐被消解,经过一系列有关地方性的辩论,后现代主义认为:任何理论其合理性的获得必须适应地方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在经典的历史学研究中,时间的维度已经得到充分的阐释,人们逐渐意识到空间作为一种表征与文本互为上下文的作用,“空间既是行为的场所,也是行为的基础, 人们的心理和社交活动都要将自己的网络加于自然的空间之上”。近年来,社科人文学科包括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哲学、历史学在内的“空间转向”,正是源于对经典研究中缺乏空间维度的反思与批判。正如博斯蒂尔(Bosteels)所论证的,“如果始终将现代性铭记为一个由时间和历史问题所主导的时代,那么也许现代性理想的不断衰落正邀请我们进入一个名为后现代的、由空间和地理问题所支配的通道。” 

在这样一种范式转变的潮流中,我们期待可以在工具与方法论上帮助研究者以地理为中心来组织、分析并认知材料,且观察与思考研究议题在空间上的连续性与差异性。地理空间数据在认识论上的强大,体现在能够从不同数据图层之间的关系中获取新的数据。近年来,将文本搜索结果呈现在GIS以及其他地理可视化平台或系统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与普及,与此同时,以图像为基础的数字人文研究也在持续发展,我们相信,GIS技术可以以地理坐标为锚,将两者结合起来用于实现特定的研究目的。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将第一个实验方向定为地方志中的图像资料。这是因为马普所在地方志数字工具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自2014年起,第三部门历时六年开发完成了地方志研究工具“LoGaRT”(Local Gazetteer Research Tools),可以从整体上对地方志文本进行量化结构分析。2018年起,马普所邀请了一个由四位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一项研究计划——利用LoGaRT探索地方志中的图像材料,包括地图、图像、图表等。学者们通过将3999种地方志中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图像材料,比如城市布局、仪式、物品、星野、水利方面的图像,以及使用了经纬线的近代测绘地图等提取出来,进行特定研究,考察中国史中地域知识的相关问题。在最初为期两周的访问中,四位学者搜索了与其研究项目相关的图像材料。他们与叶桂林、王肖恩密切合作,开发出了全新的检索方法,可用于识别LoGaRT关联方志数据库中含有图像的页面(PWI, pages with images)。应用这种检索方法,该研究团队从“爱如生”方志库第一辑、第二辑共4000部方志的扫描页面中识别出63,497页图像,再加上第三部门与哈佛燕京图书馆合作善打的410部方志内文,共识别出72,798页图像;而后根据研究者给定的标签对其进行分类,例如行政图、水利图、天文图、城市布局景观图等。如此,LoGaRT用户即可以通过标签进行图像检索,并根据地方志的元数据或手动的方式进行筛选(图16)。筛选后的图集可以一键发送到CHMap中,该功能一则可以在地图中显示图片页面所示的地理位置,并同时呈现图像的缩略图,便于研究者观察图像样式与地域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关联;二则可以显示给定地理范围内的相关图片页面数量(图17)。在该界面中,图片页面可以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显示,从而可以在更细节的信息和更广泛的概览之间切换。

图片

图16 LoGaRT的图像检索功能

图片

图17 CHMap中LoGaRT图像集的地理可视化

CHMap对地方志图像的搭载与一般的历史图像呈现有两方面的区别。首先,由于地方志所固有的地方性特征,其所载的每幅图像都天然含有空间坐标的信息,从而可以对每张图片进行地理定位,很方便地实现地理可视化;第二,CHMap搭载有4088幅陆地军事测量图,通过这两类图像的比较碰撞,研究者能够比较查看同一地点于不同时间、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基于不同技术绘制的地图,探索其各自代表的当时代人对于自身生存空间的认识与呈现。如图18,在CHMap上能快速找到绍兴一地在17世纪地方志中和在20世纪初的陆地测量图中的空间描绘,两者对比,能加深研究者对历时的地方性的认知与理解。甚至可以再结合CHMap支持的个人化空间地理数据及其他来源的图像资料,实现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共性或异质性的更直观的认识。

图片

图18 通过CHMap比较17世纪的绍兴地方志图像与20世纪的绍兴陆地测量图

6

结论:以空间连结时间

CHMap的开发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开始我们设计这个平台只是想要将其作为陆地军事测量图的载体,寻找一种无障碍的跨平台利用的方式;随后,意识到陆地军事测量图的体量与覆盖范围作为一个基准(baseline)与其他来源的图像本体相互碰撞所带来的空间认识论前景;最终,沿着这个思路,我们通过应用通用标准的协议与方法,寻求以多种渠道联入更多的外部数据并进行空间处理,及推动这些数据跨平台互操作,从而增强其在潜在研究领域的“可发现性”(discoverability)。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寻并提问:如何将这套陆地军事测量图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如何探索其内部的差异性以及与其他的图像、文本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空间来组织、整合、分享数据——此一方式如何影响研究的范式,并构建新的研究路径?地理、空间如何成为联系不同知识本体之间的桥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试图探索一种以用户(研究者)为核心、基于内容,涉及地图、图像、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展示、分享、交互、跨平台利用功能在内的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CHMap的开发还并未走到终点,我们将持续地更新并探索其作为一个数字人文平台的基础,并将之与现代社会价值系统与研究范式的转变相结合。我们试图思考地理信息技术如何作为一种知识的组织方式,而非困在“技术”的樊笼里,仅仅作为提供数据和信息交换的通路。如果说现代性起源于终极关怀和认知理性的二元分裂,那么后现代也许更多表现出对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反叛。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期待CHMap的用户能够在价值公共性日益丧失的当下,在语言与文本之外,从空间与地理的维度创造交互连接的知识本体。

校对:郝李臻

排版:李凤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