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书那些事儿

 东营微文化_ 2023-09-05 发布于山东

十月的北京,繁花似锦,生机勃勃。沿长安街驱车东行,车窗外多姿多彩的立体花坛,一个个笑脸盈盈,热情相迎,令人目不暇接。
“'八王坟’车站到了,大家准备下车。”司机大声地提醒着我们,中巴车缓缓入站。
大家急匆匆登上开往东营的豪华大巴。上车后,人们归拢着随身行李,安排着孩童们入座。一阵忙乱过后,车内终于安静下来。我前排坐着一男一女,像是一对夫妇。男人从包里掏出两本书,递给了女人一本,我有意无意地瞄了一眼,愣了住了。妻子问我:“啥情况啊?”我朝前排两位手中的书努了努嘴,妻子看了一眼惊讶地说:“那不是你的书吗?”的确是我的书,首页的空白处有我的签名,还盖着我的手章。
我犹豫了一阵子,然后轻轻拍了一下那位男士的肩膀,客气地说:“您好。”男士微微一笑:“您好。”我小声问他;“手里的书您是借的吗?”“是啊,怎么了?”我说:“你们手里的书是我的,上面有我的签名和章印。”没等对方回话,我从包里拿出有同样签名和章印的书让他看了一下。
男士推了推眼镜:“真是您的吗?”这时,女人合上书本发话了:“同名同姓的多了去了,全市和我同名的就有100多人呢。我们从谁手里借的就还给谁,这没错吧?”看着周围那一双双盯着我们的眼睛,怕影响大家休息,我眯上眼倚在靠背上,没再说话。
眼前出现了多年前关于借书形形色色的往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公社文化站工作。文化站的业务职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业务工作很难开展。常年被领导安排包村,和其他部门的人员一样,统称为包村干部。
业务工作开展不起来,文化站也是空有其名。如何将业务工作开展起来,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全县文化工作会议上,有位领导讲到:“文化工作大有可为,就看你能不能打开局面。一句话,有作为才有地位。”回到公社后,向分管领导汇报会议精神,探讨如何有作为的问题。最后确定,先把图书室建起来,开展图书借阅活动。
说干就干,在公社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到修防段求援,做了两个书橱。然后,发动干部职工捐书,到县图书馆争取到一批下架旧书,公社领导批了50元购买新书。在一个春日暖暖的日子里,文化站图书室在鞭炮声中正式开张。
图书借阅活动的开展,扩大了文化站的影响,也引起了领导的重视。我本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也随之有所改善。为了支持我经营好图书借阅活动,我由原来包管的一个边远村,调整到公社驻地村,其他村都是一个包村干部,我们两个人包一个村,而且以对方为主,本人协助。除有急难险重任务外,我很少到村里去了。这样一来,我不仅能管理图书借阅,还有时间读书撰文,迎来了一段自己想要过的理想日子。
图书室开张之初,每天都有人来借书还书,着实热闹了一阵子。过了一些时日,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少,借书不还的问题让我烦恼不已。
在一个边远村庄里,有位热心读者,隔三差五来借书还书。当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听说他姓袁。村里的人们都喊他的乳名“拉虎”,我也随着人们叫他“拉虎”。一来而去,“拉虎”名下已有十几本书没还了。有一天,我应邀到“拉虎”家吃煮熟的猪下水,他出门买酒时,他儿子领我看他爸爸的藏书。里屋的书架上放着几十本书,其中,有一半是文化站图书室的。当时,我装没看见,回来向分管领导作了汇报,商量怎么处置这件事。领导说:“干脆将计就计,再拨给他几十本书,在他家建一个'农家书屋’吧。”书屋开张后,“拉虎”到处宣扬:“咱是文化站的人。”白驹过隙,转眼几十个春秋过去。我一直和“拉虎”保持着来来往往的关系,成了因图书而结缘的朋友。
还有一位热心读者,是税务所的一个年轻人,他是图书室的常客。一来而去,他名下借去不还的书也有数十本了。那年初秋,他调往其他乡镇工作,我也没好意思催他还书。在他临走之前,我组织了几个年轻人为他聚餐送行,还凑钱给他买了件像样的纪念品。年轻人很是感动,在装车离开时,他对我说:“这两个纸箱子里盛的全是书,其中有一部分是文化站图书室的,我自己买的那些书也捐给文化站了。”
借书不还,起码还知道书在谁那儿。有时候趁你不在,顺走几本书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一位读者先后两次顺走图书室的书,我让人带话给他:“主人不在把书拿走,这是小偷行为。”那人听了后,很不以为然地说:“此言差矣,孔乙已老先生早就说了,读书人的事不算偷。”谁也想不到他在这儿等着你。
后来,我离开了文化站,到县城一个部门工作,一直延续着在家中设置书房的习惯。一桌一椅背后,靠山是书橱,整整齐齐摆着数百本图书。
在静静的夜晚,打开台灯,读书撰文,这是生活中最惬意的时刻。每当有小文发表的时候,心里就充满成就感。看看书架上那些被人借走不还的书,心里总是挺拧巴。忽有一位文友登门造访,我把借书不还的烦恼向他倾诉。他对我说:“书籍流动是正常的事情,借书不还似乎也是约定俗成的习惯,有时候我也是这样,我不知你做得如何?”当着文友的面,审视着书橱里的书,还真是有些借来没还的。眼前《厚黑学》,《明朝那些事儿》《林语堂》《林清玄》……等等。这才明白,我也没走出借书不还的俗套,也被所谓约定俗成的习惯套住了。
炎炎夏日,突然一夜透地大雨落下,人们在漫长的酷热天气中难得享受雨后清凉的时刻。趁天气凉爽,正在谋划着做点什么。突然接到表弟的电话,让我到他办公室,说有要事相商。表弟是市里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见面后他说有一件难事有求于我。原来,他在老家的母亲,膝盖出了问题,难以正常行走。但她拒绝做手术,因为我和这位姑姑关系特好,表弟让我去做老人的工作,尽快手术治疗。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和表弟热聊之际,有人敲门。那人进门后,表弟对我介绍说:“这位是某县某局某局长,我们是一个系统的同事。”那人赶忙对表弟说:“您是领导,您是领导。”落座之后,此人不时地瞄我一眼,我觉得他有点面熟。他一个向上推眼镜的动作一下子提醒了我,这不是那位在大巴车上,借书不还的人吗?对方似乎也认出了我,点点头尴尬地冲我笑笑。
中午聚餐时,此人端着杯酒走到我面前向我敬酒,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知道他想说什么。没等他开口,我赶忙问他工作是否顺利,家人可安好的一些客套话。
某日刚上班,一楼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外县的一位司机来给我送东西。我感到莫名其妙,赶紧让这位司机到我办公室。他对我说:“我们局长让我来还您的书,另外,送一套书给您。”打开箱子一看,有数10本签着我的名字,并加盖手章的书。打开那个精美的提包一看,是一套崭新的中国四大名著。书中夹一纸条:“对不起了大哥,您的书那次在车上本应该当面还给您。这些年来这是我一直未解的心结,当时,一车人看着我们,妻子态度又那么不冷静,所以没把书及时还给您,我代表妻子诚心向您道歉。为了表达歉意,赠书一套给您,如果您能原凉我,您就把书收下。我请求加您微信好友,行吗?”
两次偶遇,天壤之别。如果没有第二次偶遇,他能还书又赠书于我吗?不想了,好在结局圆满。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互相传阅借读乃正常之事。但我总觉得还是有借有还为好。

向上滑动阅览

作者简介:崔吉明,供职于利津县工信局。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走近路遥

春临晓月湖

往事悠悠忆年味

刻钢板的日子

榆树情

翰墨飘香年味浓

雪天冰地抗凌洪

大国工匠

玉兰婶的故事

童年绽放的乐园

歌声飘在春风里

从二月二打囤想到囤粮

母亲的石榴树

空中的邻居

军马场秋收记事

我爱凤凰城

烧 秋

春风又绿黄河岸

大柳树作证

年 画

我的广播站情缘

姐啊姐

北洼记事

艺不少学过时悔

沙漠之旅

《东营微文化》投稿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