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 | 测绘地理信息还是测绘信息?GIS不会死,只是外延会扩大

 zhouqijin 2023-09-05 发布于广东

原创 溪流 泰伯网 2018-09-07 16:11

图片

图片

GIS死不死没有关系,你所指的地理信息是不是被取代没有关系,IT是不是开始也没有关系。我想要说明的是地学信息永远不会死,而且还会不断扩大中,因为许多信息还不被人们所知晓,对积极或消极的变化是人类需要认识的,唯有如此才能改善我们的环境与生活品质。

专栏作者 溪流 撰文

Tryul 责编

得前几天有篇宏文,谈论GIS是不是已死,引发了许多热议。其实以我看来,这样的讨论没有很大意义,我也从不关注这类争论,原因就在以下几个方面。

GIS是指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或称地学信息系统。它通过查询和分析环境信息,从而为用户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

就在今天听朋友说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要改回测绘学会,是不是真的,不清楚。这可以说明的是,还是把测绘与地理信息分开表达更好。测绘是基础,地理信息只是测绘的延伸产品。那么目前咱们所谈的测绘地理信息是不是就是地学信息系统呢?我看并不尽然。记得去年到了南师大,与闾国年教授攀谈,说起了测绘地理信息(即GIS),我们的共识是,现在普遍谈的GIS,不是地学信息而是测绘信息。

何以见得?无论是现在谈的测绘地理信息,还是大咖们所指的GIS,其实都是狭隘的定义,梳理一下,只是狭隘的位置服务。为什么呢?因为是你所指的只是看得见的实物位置,比如车辆,比如地貌,比如自然人,等等。其实地学的概念宽泛得多。

地学是指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包括地质学、地理学,以及其它衍生学科。纵横几万里,上下数亿年,几乎辐射到自然科学的其他各个领域。地学包括了许多要素,实物是一种,空气也是,噪声也是,水体也是,本体也是。是不是可以说,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属于地学的概念,这里一定包括肉眼所看不见的信息。

以水体为例,它属于地学吗?当然是!水体包括潮流、潮汐、泥沙,等等,那种流动不是通常所说的概念。那是不可视的物体,因为海洋里的信息都不是肉眼所能及的,大家谈的地理都是看得到的物体,看不到的东西都没有谈及。所以说,大家谈论的是测绘信息,你所测绘的是肉眼所及的信息,不是地学信息,这点必须明确。

许多地学信息不一定是肉眼可见,隐含的事物也不少,比如噪声信息,也应该属于地理信息的范畴。研究噪声有何好处?其实噪声污染是人类反感的,那么,如何量度变化中的噪声,告知公众,对于改善环境非常有益。

又比如,海洋中的泥沙,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中,是不是地学信息?一定是。泥沙的淤积与冲刷是自然界水体交换的过程,它属于地学发生的客观环境变化,对于人类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是不可缺少的。那么,这样的概念是不是超越了你所谈论的测绘信息?

再比如海底底质信息,其实因为海洋悬浮颗粒的存在,让海底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样的情形研究意义可以为海洋工程建设与海洋环境评价做贡献,也是人类需要认识的。只是这样工作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它是不可视的存在,人类目前为止对于悬浮物的观测还没有设备可以看见,难度可想而知。

还比如形变信息,其实也不在目前意义上的地理信息之中。凡物体受到外力而发生形状变化谓之“形变”。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在缺陷,物质微粒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也可引起形态的变化。只是这样变化中的流动信息不是肉眼所及,所以很难量化,故不是目前的测绘仪器可以测定,就不在此范围中。

所以说,大家在谈论的只是测绘信息,而非地理信息,地学信息要宽泛得多,许多不是肉眼所及,包括地壳的变化、流动的风景、海洋的水体与本体、沉积物的变迁、污染源的影响,等等。换一个思维更好,叫做自然资源信息,或许可涵盖其中的许多要素,而非测绘信息。

所以说我不参与这样的讨论,因为GIS死不死没有关系,你所指的地理信息是不是被取代没有关系,IT是不是开始也没有关系。我想要说明的是地学信息永远不会死,而且还会不断扩大中,因为许多信息还不被人们所知晓,对积极或消极的变化是人类需要认识的,唯有如此才能改善我们的环境与生活品质。

说到这里,就需要说明,GIS本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只是人们认知的缺陷,把它看简单了,以为就是肉眼所及的信息。如此说来,GIS不会死,只是你所说的GIS,与我谈的GIS不是一个概念,它的范围应该会更加宽泛。

以上观点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欢迎来拍砖与探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撇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