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政策保障搭配多维联动,以“一盘棋”格局提升教研水平 | 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典型经验①

 丛耘720 2023-09-05 发布于江苏

民小编说

8月28日,教育部2023年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全面总结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进展、成效,深入交流地方、学校一些典型的经验和做法,分析研判教研工作的形势,明确教研工作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全面加强新时代教研工作,切实发挥教研的专业支撑、引领作用,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会上,湖南省、山西省等10个地方和学校介绍了教研工作经验。近期,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将会陆续推送各地方与学校在会上分享的相关经验。

湖南是基础教育大省,近年来,湖南省教育厅把教研工作作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支撑和重要抓手,不断优化体系、加强力量、完善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一起来看湖南省的做法——

01

突出教研优先发展地位,强化高水平政策保障

湖南省始终把教研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高位统筹推进。

1. 出台系列支持政策。2014年至今,湖南省先后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为系统推动教研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把教研工作作为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

2. 保障教研经费投入。2022年,湖南省本级安排给省教科院的经费达4000万元。省级每年安排资金3200万元,设立1200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引导和支持一线教师加强教研教改。

3. 强化教研工作督导。把教研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对教研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和成果推广进行专项督导。在首次湖南省全省国家质量监测的基础上,开展义务教育质量大调研,对各地教研工作现状进行全面摸底,并专题通报,释放“大抓教学、狠抓质量”“向教研教改要质量”的强烈信号。

02

完善多维教研联动体系,打造一盘棋工作格局

1.健全纵向贯通的教研机构体系。建立“省、市、县、校”四级教研机构,形成了职责明确、协作研究、成果分享、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各级教研始终根植课堂,通过与教师建立“教研共同体”,形成常态化持续性教研机制。

2.构建横向联动的教研工作机制。开展跨区域、跨学校和跨学科的大教研活动,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与幼儿园为基地、多单位相配合的“大教研”工作格局,健全“教研训”一体化工作机制。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国家级1个、省级14个,示范校国家级3所、省级31所。与北京市朝阳区合作举办三届“京湘基础教育论坛”。

3.建设专兼结合的教研工作队伍。目前,湖南省共有基础教育教研员3016人,其中专职教研员1649人、兼职教研员1381人;高级职称人数占62%,享受省级及以上特殊津贴专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61人。通过国培、省培、高端研修等项目加大对教研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研员素质与能力。

03

提升教研工作服务水平,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1.服务教育管理决策。湖南省聚焦课程、教学、作业和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形成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和决策建议,推动“双减”、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多个省级文件出台,近5年,湖南省教科院教育决策咨询报告获国家和湖南省领导肯定性批示56项。

2.挖掘培植典型经验。近年来,湖南省韶山红色研学、长沙市“增值评价”、常德市“县域高中整体提质”、泸溪县“乡村教育振兴”、双峰县“阅读教育”等经验在全国推广。

3.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在首届全国基础教育教材奖评选中,湖南省编写的教材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在2022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奖中,湖南省获奖总数是上一届的2.5倍。

4.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强化以赛促研,举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竞赛等活动。注重引领示范,每年开展一次省级全学科教研活动,现场培训人数4800人,网上受训点击9000多万人次。

下一步,湖南省将按照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探索路径,推动湖南省教研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作者|湖南省教育厅
微信编辑|谭希、实习编辑 贾舒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