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风很大的用藿香正气水祛湿排毒靠谱吗?怎么才能真正受益?

 牛妈古法育儿 2023-09-05 发布于北京

最近某社交平台上又刮起了用藿香正气泡脚,敷肚脐,擦腋下、手肘窝、腹股沟、膝盖窝、脚底等身体各处的风,说是能祛湿排毒,于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争相试用。

01

有些人用了以后效果明显。湿疹开始干燥结壳了,不痛经了,甲沟炎好转了,灰指甲好了,肚子小了一圈,体重减轻了,痘痘消了七八成、色素沉积退去了……;还有些人用后出现了肚子咕咕叫、排便多了、排便顺畅了、干净了,大便成型了,噗噗多、出汗多等情况……。

但也有不少人用了好几次都没啥反应,或者只是脸上发凉、嗓子里发甜等轻微感受。

有的人却出现了一些负面作用,比如有人开始失眠,而且感觉燥热;有的泡完痔疮犯了,还拉血;有人泡完脚气复发了;有的用完后上火了,喉咙痛、额头下巴上还爆了几个红肿的大痘……

还有很多想调理便秘的人,有的有用,有的没用。还有的本来没便秘,泡完以后反而便秘了。

02

不得不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中医养生了,但绝大部分人还处于盲目跟风的阶段。

藿香正气祛湿排毒到底靠不靠谱,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这个方剂。

早在唐朝,藿香正气散就已经出现在了名医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了。后来收录于北宋太医局发布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从那时起,就成了百姓居家必备的良药,直到现在,我们都能在药店里轻易买到。国医大师段亚亭曾说,藿香正气液是一个古方,价廉物美,效果也好,不光在内科,其他的科如外科、皮肤科等都可以使用。

但再好的药也不是天桥上包治百病的大力丸。是药几乎都有偏性,别管内服还是外用,都是用药的偏性去调节我们身体上的偏性,因此在养生之前,我们一定先要了解自己是什么体质——怎么个偏法。

藿香正气剂型很多,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颗粒、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散等等,但方子的组成大体都是一致的,包括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白芷、陈皮、半夏等10余味。

这个方中最主要的药是藿香,性辛、微温,归肺、胃、脾经。辛温可以解表,芳香可以化湿、醒脾。藿香本身的力道已经挺强的了,再加上苏叶、白芷也是辛香发散的,它们帮着藿香,把解表散寒、芳香化浊的作用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厚朴、陈皮、半夏曲能够行气燥湿,和中消滞;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大腹皮行气利温,桔梗宜肺利膈;生姜、大枣、甘草调合脾胃,且和药性。

总得来说,这些药结合起来起到的作用,一是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二是祛除体内的湿气;三能帮着理气、行气,恢复中焦升降。

因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对藿香正气散的功能描述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

03

也就是说,藿香正气适用于外感风寒,体内湿气重、寒湿重引起的诸多病症,主打一个祛除体表和体内的寒邪、湿邪。

体表有寒的常见表现为:

恶寒、无汗、怕冷、发热、头昏沉、头重、头痛,全身酸痛、鼻塞、咽喉痒、打喷嚏、流清鼻涕、咳嗽、咳痰,且痰液比较稀薄,多是白痰,手脚冰凉、四肢沉重、手脚发麻,关节屈伸不利、关节酸痛、胃痛、腹泻等。

体内有寒的常见表现为:

怕风、怕冷,容易感冒,四肢不温,手脚冰凉,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缓,遇寒腹痛、腹泻,吃生冷硬加重,得热症状减轻。性功能低下,性冷淡;女性月经延后,经量少色红紫,痛经,宫寒、不孕;男性性欲低下,精冷,精子活力低下,遗精,不育,体寒之人免疫力下降。

身体有湿、寒湿的常见表现为:

大便不成型,食欲差、容易反胃,腹胀、干呕,头昏脑涨、周身困重、四肢酸沉、胸闷、水肿、舌头呈齿痕状、舌苔色白厚腻、水滑苔等等。

但由于这个方子是偏温的,因此如果体表或体内有热,别管实热还是虚热,用了都会热上加热,各种症状自然有所加重,那就不适用了。

身体有热的常见表现是:

口干舌燥、咽喉肿痛、舌质红、舌苔黄、嘴唇红、牙龈出血、口舌生疮、咳黄痰、出现红赤肿痛的痘疹,尿赤、大便干燥、色深味臭,心烦、情绪暴躁等等。

有的人即有热又有寒,如上热下寒,外寒内热、外热内寒等等,也是不适合的。

对于气虚的人,由于藿香正气能理气、行气,会增加气的消耗,因此并不适合。

阴虚、血虚的人容易生燥热,自然不适合用温辛之物调理。

对于肝气郁结的人,因为藿香正气主要作用在脾胃,不是特别对症,因此作用有限,但如果肝郁导致脾胃气机失常,体内水液代谢功能下降,积聚停留形成痰湿,就可以用藿香正气来理气化湿了。之前看过一则新闻,高圆圆在采访中称自己拍新剧的时候,助理说得最多的就是:“要藿香正气水吗”……并称:“生气或者情绪郁结的时候,喝藿香正气水,能够帮助疏通。”但肝郁也会导致肝郁化火,那就万不可用了。因此我们要知道原理,不能人云亦云。

这就是为什么用了藿香正气后,有的人觉得有用,有的人觉得没用,甚至起副作用的原因。可见藿香正气的确是个养生法宝,而关键是你会不会用。

01

当我们体表体内有寒和湿,且无热证,那就可以试试开头的那些方法了,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看到一位妈妈,在孩子外感风寒,出现咳嗽、流鼻涕、有白痰的阶段,用纱布沾上藿香正气水给孩子敷在了喉咙处,第二天孩子咳嗽就减少了,痰也少了。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在孩子外感的初期,也就是还没有入里化热的时候,以及感冒、发烧的收尾阶段,体内的积食、内热清得差不多了,但还有寒湿引起的咳嗽,就可以用上这个方法。

所以只要知道底层逻辑,我们就能发挥更多创造性,让这个法宝为我们所用。

无论是泡脚,还是在身体上擦、敷,过程中和之后,都要避风寒,饮食也要避免生冷油腻及甜食,如水果、奶类及乳制品、饮料、油炸食品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湿,会抵消藿香正气的效果。

还要给大家提个醒,藿香正气水含一定量酒精,因此不适用于孩子和对酒精过敏的人;而藿香正气液或者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酒精,适用面更广。

至于用量,因为是外用,不用那么精准,很多网友都是把2瓶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液倒进水里来泡的,泡脚的时间不要长,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外涂,外敷,直接用就可以,不用稀释。只不过味道还是要忍受一下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