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这边撂荒,那边开荒”的荒唐事少一点——来自秦岭深处佛坪县的扶贫思考

 okxso 2023-09-05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最近笔者到某县出差,发现了这样的荒唐事:一边是因为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大量的良田好地被撂荒;一边为了土地占补平衡,在布满荆棘的坡上开荒,还要从几公里外的江边拉石头上山砌坎、砌护。四五台挖掘机咚咚咚不停搞一个多月,花费三十多万,平整出来一大片新地,有关部门验收完,扔在那儿不久又荒了。而同时,群众急切盼望的农村道路、涵洞等基础设施建设却因缺少资金渠道,摆不上议事日程。这种劳民伤财的鲜活例子,让老百姓心里对政府的那个骂啊挡都挡不住……

图片

确保18亿亩耕地底线不动摇,这是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而且每个地方都要严格遵守,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土部门不管土地是否撂荒,它首先要维护的就是从量上确保耕地不能少,这边开发占用了,就要从那边补回来,无可厚非。因此,对国土部门而言,批评劳民伤财显得有点“冤”,因为他们做了本部门应该做的。

图片

但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当中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其中导致这样荒唐事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专款专用”,举例来说,用于土地占补平衡的钱,就不能用于来修路,即便路对某个地方群众而言再急需都不能挪用。同时,如果某个专项的钱没有花出去,来年再要申请专项就有困难,甚至有可能被作为工作不力、不作为的典型。回头看“这边撂荒,那边开荒”的荒唐事,你就会很容易理解国土部门为什么要这样做了,难道他们不知道被老百姓戳脊梁骨,难道他们不知背着骂名?!


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回避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深层的矛盾,以特有的形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萝卜一个坑,专款专用”,大量无法集中财力办的事情办了,曾经没办法做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现实。可以说,转移支付制度不仅要实施,而且在今后或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会继续存在。但问题是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专项转移支付是否还需要那么大的比例,其规模和比重是否还要占那么大、那么高?如何让地方政府增强对转移支付统筹使用的力度?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图片

针对转移支付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一直呼吁大幅调整、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实际上我国已公布的预算法修正草案已注意到这点,财政转移支付应当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为主要目标。这意味着转移支付中,不指定专项用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将提高,有助于增强地方财力支配的自主权。也就是说,要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统筹使用的力度,相应降低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重,清理整合、大量减少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这些意见建议落实了,就避免出现“这边撂荒,那边开荒”的荒唐事,地方政府对财力支配的自主权大了,就不再囿于“买米的钱不能买油”,而是实事求是立足于当地现实,把有限的钱花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上。同样土地占补平衡,就会全市、全县通盘考虑,土地使用率高的地方就会想方设法多造地,对土地使用率低的地方,甚至出现撂荒的地方,就可以拿有限的资金用于这个地方最急需的事情上。


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变化后,地方对财力支配的自主权大了,会不会出现乱花钱?那就是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权力与支出责任,让其相匹配。也就是说“给你多少财政分配的权力,你就要承担多少支出责任”,做不到就会有相应的制度、机制约束你、问责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长期以来一些基层政府误区,认为税收中央层面拿的过多,地方可用财力太少。其实,按照国际惯例,不是中央拿的太多,而是就事权责任来讲,一些地方未承担相应的责任。


总之,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调整、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让“这边撂荒,那边开荒”的荒唐事少发生迫在眉睫。

(作者是中央网信办挂职佛坪副县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