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即将获得印度洋出海口!为什么中国过去在印度洋努力失败了?

 老苏12345 2023-09-05 发布于安徽

在世界陆地面积排名前四的国家中,美国是一个濒临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洋国家”。加拿大和俄罗斯的领土由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相连。中国陆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但其陆地位于太平洋西岸,向海方向十分偏僻。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强大的统一王朝,但由于领土限制和经济模式,从秦汉到唐宋,中国封建王朝的控制区域都集中在太平洋一侧。

▲盛唐也是如此

另外,古代云贵高原曾有一个独立政权,从封建王朝的西南边陲中原到印度洋的距离肯定有1000多公里。

元朝建立后,在蒙古骑兵强大的战斗力以及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的带动下,元帝国开始向外扩张。它开创了云贵高原和缅甸周边的地理布局,并首次将实际控制区域推向远离印度洋沿岸的地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缅甸走向印度洋

1286年,元朝政府在缅甸设立缅中行省,首次将统治范围延伸至缅甸。但仅仅四年后,缅中省就被废除了。

缅中省真的给了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通道吗?废除缅中省后,中国封建王朝真的放弃了对缅甸的统治吗?

▲14世纪初,这片土地被蒙古人统治

1.缅甸之路

经云贵高原进入缅甸,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印度洋沿岸扩大影响力的最佳路线。

先秦时期,云贵高原存在多个地方政权,阻碍了中原王朝与缅甸的直接联系。秦朝建立后,夜郎、滇等政权投降,中国在云贵高原的版图扩张,为中缅交往奠定了基础。

▲秦朝地图

《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指出,公元前2世纪,中国和缅甸就发展了陆地贸易关系。随着从四川出发最终进入缅甸的“蜀体毒路”的不断完善,中缅之间的政治、经贸往来日益密切。

公元69年,东汉军队征服帅牢政权,将滇西、缅北纳入其势力范围。同年,东汉在今云南保山置永昌县。当时缅甸境内存在许多小分裂政权。东汉王朝以永昌县为窗口,接受缅甸多个政权的贡赋,建立了中缅最早的宗藩关系。

▲东汉统治缅北

公元220年,缅甸骠人建立骠国政权,中国分裂为三个王国。随后的南北朝混乱时期甚至受到中缅交往的影响,骠国不断壮大并控制了今天的缅甸大部分地区。公元7世纪唐朝建立后,中缅恢复宗藩关系。

骠仰慕唐朝的繁荣,多次遣使进贡。但对于唐朝来说,中缅之间的宗藩关系面临着很大的威胁,那就是控制云南的南诏。

▲骠国

对于古代封建王朝来说,云南距离中原非常遥远。当地的高原和山区也限制了交通的发展,使得中原王朝难以控制整个云南。少数民族数量众多也使得云南的汉化进程举步维艰,极易形成反对中央的分裂势力。

公元738年,已经臣服于唐朝的乌蛮在滇北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最强大的南诏统一了邻近的五个部落(又称“六赵”)。唐朝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南诏趁势做大。唐朝与南诏为争夺云贵高原乃至老挝、越南北部的控制权而爆发战争。

▲南诏

十世纪初,南诏、唐朝相继消失,中原进入五朝时代。白族建立的大理王国取代了南诏,成为云贵高原的新统治者。

此时,缅甸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世纪初从青藏高原进入缅甸的白浪羌(古代羌族的一支),于10世纪征服了伊洛瓦底江流域的骠人和孟人,土著民族构成了缅甸的主体民族。今天的缅甸团体——缅族。

▲缅族是缅甸的主要部落

公元1044年,缅甸建立蒲甘王朝。中国处于北宋时期,宋朝无法在云贵高原取得突破,对缅甸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

13世纪初期,蒙古族崛起,推翻了西夏、金、西辽相继政权,征服了华北、新疆和青藏高原,为南进华南和云贵高原做好了准备。

▲至蒙古

1244年起,蒙古试探性进攻大理。1251年,大理皇帝段祥行去世,大理政权更迭给了蒙古人机会。

1252年,忽必烈奉大汗蒙哥之命,率十万大军攻打大理。大理丞相高泰祥处决了劝降的蒙古使者,并在树上自缢身亡,以示誓死抗战。大理军与蒙古军隔金沙江对峙。

1253年,蒙古大军带着皮包、木筏渡过金沙江,南下,渡过都城大理。次年,蒙古将领乌梁哈提俘获大理皇帝段行之。

▲忽必烈灭大理

大理王朝的灭亡,结束了云南五百年独立政权的历史。蒙古势力向西南扩散,不仅从西南包围了南宋,也为以后进军缅甸奠定了基础。

平定大理初期,为了稳定当地局势,忽必烈沿袭了大理王国的行政架构,任命大理末代皇帝段行之为大理都督,其子孙也将不是。取代他。

1260年,忽必烈赢得汗战,成为蒙古帝国第五位大汗。多年执掌汉族事务的忽必烈决定学习汉人的行政经验,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事务划归中书省管辖。作为一个行政机构,行中枢省在地方设立,称为省。省建制的设立丰富了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

▲元朝的行政体制

1271年元朝建立,忽必烈连续两次派使者到缅甸求降。缅甸不顾元朝的要求,出兵入侵滇西,掠夺当地土司。当时元朝急于与南宋合并,无意与缅甸打交道。

元朝建立后,中国设立了十多个行省,其中包括1275年大理置云南行省。

忽必烈建云南行省后,考虑到云南五百多年独立建国的历史,以及当地领土和民族状况的复杂性,忽必烈立第五子胡格赤为云南王,强制实行云南王制度。规则。云南诸侯王出城省这种双重保险制度在内陆省份中是罕见的。

▲云南省

元朝不断完善行政区划结构,加强对云贵地区的实质控制。滇西的许多少数民族,出于恐惧或钦佩,纷纷向云南省政府投降。

元朝的行为让统治缅甸的蒲甘王朝感到不安。在蒙古崛起之前,缅甸和大理就长期争夺缅北和滇西的影响力。

▲缅甸(蒲甘王朝)与大理一样大

蒙古攻占大理后,缅甸的邻国与蒙古帝国一样的实力从大理迁来,缅甸的蒲甘王朝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元朝巩固了对滇西的实际控制,打乱了蒲甘王朝北扩的地理布局。缅甸开始频繁进攻云南边境,元缅战争爆发。

▲蒙古吞并大理打破地缘平衡

2.远征缅甸

1276年,元军入侵南宋都城临安,南宋在中国南方的统治崩溃。忽必烈准备腾出手来,给屡次扰乱云南边境的缅甸蒲甘王朝添彩。

1276年,忽必烈下令在云南省设立缅甸征服行省(又称:云南征服-缅甸分行省)。缅甸征服省没有任何直接控制的土地。它仅用作征服缅甸的军事准备机构,并由云南国王和云南省总督全面管理。

▲这个省份主要负责地方行政,但进入缅甸的省份是军事机构

元朝还没来得及行动,缅甸人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了。1277年4月,缅军4万余人入侵滇西。元军击退缅军的战果越来越少。当年十月,缅军败退,元军因天气炎热,且主力正在江南灭宋,元军投降。

1279年,元军在广东崖山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统一中国的元朝始祖忽必烈有着更大的野心,想要扩大元帝国的版图。

▲灭宋之战1280年,元朝在高丽地区设立东征行省,为属国,负责远征日本。郑东行省总督同时被高丽王逮捕,衙署自设,属于特殊行省机构。然而,元朝征服日本的舰队遭遇了台风,部分登陆日本的元军被日军击败。

“征东”受挫,忽必烈决定调整策略。对于元朝来说,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打消了蒙古骑兵进入印度的念头。周围大部分未征服的领土位于当今的东南亚。

▲征服东行省

宋代以后,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扩大,商船带来的巨额利润成为元朝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泉州、广州等港口出发的商船必须经过东南亚才能进入西亚等地。

向东南亚的扩张符合元朝的地理利益。缅甸作为元朝的邻国,境内盛产玉石、木材等物产。征服缅甸,不仅可以减轻云南边境的压力,强化地区霸权,还能获得经济利益,可谓一箭三雕。

▲中南半岛地形图

1282年,忽必烈任命宗王项吾达尔、右成泰布、参知正事野罕分别征讨缅甸,均受滇东王也贤(忽必烈之孙)统治。

1283年冬,元军攻占缅北重城江头城,杀死缅军一万余人。缅甸国王那拉提·哈伯德闻讯大为震惊,但拒绝投降。缅甸国王下令百姓拆除了许多佛塔,并在首都蒲甘用砖石修建防御设施,意图与元军作战。

▲蒲甘古城

元军见缅甸无意投降,继续南下,于1284年初攻占了缅甸太公城。太公城位于伊洛瓦底江中部,距蒲甘仅数百公里,然后是缅甸的首都。

从太公城向南,地势平坦,元军还可以利用船只顺伊洛瓦底江而下,短时间内到达蒲甘城。听说太公城陷落,缅甸国王那拉提哈伯德立即逃往达拉(今缅甸达拉)。

▲元军进军缅甸(图片@无骨者伊瓦尔)

国家没了,国王逃亡,缅甸陷入混乱。特别是缅南白谷(今缅甸勃固)总督艾哈迈曼独立,控制了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若开也摆脱了蒲甘王朝的统治,统治了缅甸西海岸。

由于害怕战争,缅甸国王那拉提胡拔尔被授予“德宇皮敏”的称号,意思是“在对抗蒙古军队的战争中逃离的国王”。

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正式下令,将原为军事准备机构的征缅行省在缅甸改组为缅中行省,负责管理缅甸。。

▲缅中省在线

元朝派遣平章正事、达鲁华池等官员到缅甸中省,仿佛这里被视为元朝领土的一部分,这与元朝在朝鲜半岛设立的正东行省不同。缅中建省当年,逃亡的缅甸国王派使者前往元军,同意交钱求和。元军让他们返回首都蒲甘,但缅甸国王却在半路上被迪杜的儿子毒死。忽必烈对这种变化感到担忧。部队撤退了。

▲元军不太适合缅甸湿热的气候

战后,元朝的缅甸中省成为负责治理所有蒲甘王朝领土的人,并拥立缅甸老国王的儿子㤭苏为傀儡。元朝仿照东征东省的模式,撤回了缅中省派出的官员,由蒲甘王朝负责缅中省的运作。

元缅战争后,统一的蒲甘王朝灭亡。缅甸沿海地区自西向东依次为若开邦(今缅甸若开邦)、白谷(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巴杜马(今缅甸孟邦、克伦邦)、缅甸中央省(蒲甘王朝)各邦管辖仅限缅甸中心。

但元朝控制着缅甸中部,其势力范围西南边缘靠近若开山脉,距离印度洋沿岸不到100公里。

▲蒲甘沦为元朝傀儡(图片@无骨者伊瓦尔)

3.帝国的回声——印度洋布局

缅甸中部省份最初是为征服缅甸做准备的。元缅战争后,蒲甘王朝投降元朝。缅甸各政权持续冲突。元朝拒绝继续在这里投入劳动力和物力。1290年6月,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解散缅中行省。

缅中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仅存在了4年时间。然而,这些省份解散后,元朝在缅甸继续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而蒲甘王朝仍然是元朝的傀儡。

▲异地修复元代宫殿正殿——大明殿

根据元、缅的宗藩关系,缅甸必须遵循蒙古传统,满足成吉思汗以来调整的“六事”要求,即“为一切内部附属国家,受质、驻军、交通”。食粮,设邮局,户籍,设官。”。

自1286年蒲甘王朝要求投降后,缅甸就开始派遣王子和儿子到大都(今北京)适时会见元朝皇帝。1297年,缅甸国王进京拜谒当时在位的元成宗铁摩儿。

▲元成宗

《元史》中虽然没有关于缅甸王子来北京做人质的记载,但有“留在云南”的记载。考虑到云南省直接负责控制缅甸,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

作为藩属国,缅甸也得及时向元朝进贡驯象、珠宝、文物、食物,遵守元朝的规矩。

▲元朝将派出的缅甸军队

《元史·怯烈传》列出了“骠国总兵三千”,这表明元朝为了防止缅甸失控,在缅甸保留了部分军队。元朝在云南与缅甸首都蒲甘之间设立了15个驿站,加强了缅甸与云南的关系。元初使用的中通纸币在缅甸也有存在。缅甸也有很多机构可以兑换中通纸币和缅甸当地货币。

▲元代车站制度

中国的封建皇帝并没有海权意识,但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很多从华南出发前往西亚、南亚的商船都会选择停靠在缅甸海岸。

元朝航海家王大源曾长途跋涉到访缅南,并在其著作《岛夷志略》中留下了许多笔记。

▲王大源两次下西洋

缅甸中部省和后来元朝统治的蒲甘王朝无法直接控制缅甸沿海地区。然而,元朝通过地区影响,急于将海路拓展至缅甸以南。以针路(今缅甸梅老)、巴杜马(今缅甸马达班)、塔庙(今缅甸土瓦)三个港口为代表。

马达班出产象牙,图瓦出产草药,迈埃拉出产布料。马达班和土瓦是继日本(爪哇)之后的第二大胡椒生产国。三地出口多种高价值商品。缅甸南部的进口总量也非常大,对元朝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三个港口均位于缅甸南部

14世纪上半叶,蒲甘王朝战死,元朝通过扶持缅甸其他势力维持在缅甸中北部的影响力。

元朝在缅甸北部和中部设立宣威司、军民署等机构。

▲除去缅甸中部省份,元朝仍控制缅甸中北部地区

例如,1339年,元朝设立旁嘎宣威司,加强对缅甸中部的控制。

14世纪中叶,持续的自然灾害和元朝贵族的剥削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朱元璋在起义军中坚守阵地,建立了明朝。

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元舜帝逃往漠北,元朝灭亡。蒙古主力虽然撤退到塞外,但仍然控制着辽东、西藏、云南等地。

▲明朝统一战争

1382年,明军进入云南,元、缅宗藩关系由明朝继承。

14世纪末,陆川政权统治缅北和云南西部,缅甸中部有掸族建立的阿瓦王朝,南部有勃固王朝等割据政权。

日益强大的明朝已经成为许多缅甸分裂政权眼中的“支持者”。1389年,陆川遣使进贡,将其带入明朝势力范围。1394年,阿瓦自称是明朝的附庸,明朝在其境内设立了缅中宣传部。

▲明朝在东南亚设立一批宣传部门永乐初期,缅甸和中南半岛许多国家选择加入明朝。明朝趁势在缅甸等地设立了许多宣传部门。达古拉宣传部设立在该地区,名义上获得了通往印度洋的通道。

郑和下西洋时曾途经缅甸,《郑和航海图》列出了达纳西里、北暹、达外、巴杜马等16个缅甸港口。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海外探险的绝唱

受元末战争等因素影响,明初国家白银存量仅1亿多两,无法支撑商品经济和纸币制度。

15世纪中叶以后,明朝由于实力减弱,影响力开始衰落。加之明朝强调农业、禁止贸易、禁海等政策,缅甸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很多宣传部门名存实亡。

▲缅甸统一

与此同时,缅族建立的东吁王朝由于地处缅甸南部,躲过了多次战乱,并在16世纪后变得强大。

明朝的退出在缅甸造成了一定的权力真空。东吁王朝趁机填补空白,于1555年统一缅甸。明朝彻底退出缅甸。

明清以后,南明永历皇帝被清军击败后退至缅甸,被东吁王朝俘虏并移交给清朝。缅甸人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向清朝投降。相反,清朝时期,中缅两国在缅北和滇西的地缘政治竞争加剧。

▲18世纪中叶的远东

18世纪中叶,缅甸东吁王朝灭亡。经过短暂的内战,缅甸人建立了更为强大的贡邦王朝。中缅两国在缅北的地缘政治竞争最终导致了1762年至1769年的清缅战争。

清朝在付出惨重伤亡后击败了缅甸,融入了朝贡体系,但未能对缅甸产生任何真正的影响。

19世纪末,英国通过三场英缅战争将缅甸全面纳入其殖民体系。缅甸北部也包含在缅甸境内,中缅边境已经完全竣工,中国正在逐步远离印度洋。

▲20世纪初,缅甸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19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崛起成为东亚霸主。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争爆发后,日本凭借陆军和海军的优势,迅速控制了中国东海岸的主要港口。

当时国民政府抗日急需外援,又面临海路被切断、滇越铁路、滇缅公路连接云南与法属印度支那、英属缅甸的局面。是向中国输血的大动脉。

▲滇越列车

1940年,纳粹德国击败法国,日本趁机讹诈法国,获得在越南北部驻军的权利。滇越铁路被切断,滇缅公路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滇缅公路历时一年多,于1938年底竣工,雇用了数十万农民工。高速公路西起昆明,西行1453公里。抵达缅甸腊戍,连接缅甸原有中国联通网络,直达位于印度洋沿岸的缅甸第一大港仰光。

▲缅公路建设

日本派出轰炸机轰炸缅甸公路,造成沿线数万名中国军人和平民伤亡。面对日本空军的威胁,滇缅公路的货运总量从1939年的2.7万吨增加到1941年的13.2万吨。来自印度洋的作战物资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力支撑。

▲滇缅公路连接中国联通和印度洋

历史很多。元朝设立缅甸中央行省,是中国封建王朝在西南地区的开创性举措。元缅战争也让元朝取得了地理上的突破。

缅中省解体后,元朝仍与缅甸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虽然不能直接控制缅甸海岸,但维持合理影响力还是值得努力的。

▲元朝虽然短暂,但仍然留下了很多遗产

随着海权思想的发展,印度洋对中国的重要性愈发重要。特别是,中国的能源进口大部分来自印度洋地区。

为保障能源、贸易等利益,中国加强与巴基斯坦、缅甸等印度洋国家的合作,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开发皎漂港,提升中国在印度洋沿岸的影响力。

从郁郁葱葱的波斯湾到繁华的马六甲,今天的印度洋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这方面,仍然需要中国人的作用。

▲中巴经济走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