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剧评 | 《大运河之歌》:一条人工河的国家叙事及其文化传奇

 长寿老人LTS 2023-09-05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绿水⻘山就是金山银山”。

昨日在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首播收官的纪录片《大运河之歌》正是一部带领观众穿越古今了解大运河生态建设的大作。

图片

大运河是一条生生不息的人工河流,船夫的号歌与漕船的桨声奏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王朝兴衰、民生疾苦以及文明进程的命运交响乐。

整部纪录片站在国家叙事的高度,彰显了这条不寻常的人工河之精神内涵及文化传奇。

图片

者:成之难

历史痛点与工程智慧

图片

大运河之,固然与开凿历史的悠久、贯穿线路的长度以及所起的巨大作用有关,但更是因为大运河的成事之难。

图片

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承载国家一统、民族兴盛的使命之河。隋唐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一带。为了把南方的粮食和物质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北方的政治重心,建立一条通畅的交通干道势在必行。

运河堪称国家的命脉之河。政权强盛、时局稳定的重要条件是这条河的交通畅达。可以说,大运河是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支柱,没有大运河,势必影响到中国版图的统一完整。

中国大运河又是一条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兴盛之河:在交通并不发达的中国古代,大运河作为贯通南北的交通动脉,不仅承担着漕粮运输任务,也是区域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

运河影响遍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和部门,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巨大而持久,运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临近的其他区域,形成了一个纵贯南北的运河经济带。

图片

关于“大”的叙事,《大运河之歌》强调了大运河贯穿南北,重塑了民族生衍的地理舞台;

通过“难”的叙事,意在表现“巧”的主题。

片中历叙了各个朝代在开凿、疏浚、开发大运河时所经受过的种种困难,着重表现主修官员与能工巧匠们克服困难的工程智慧。

隋唐大运河在前期只能通达洛阳,江南大批量的粮食很难运进首都长安,因此,某些时候,因为长安城里的粮荒,唐朝统治者们需要拖家带口来到洛阳吃饱肚子。

这种历史的尴尬延续了很多代之后,终在开元年间宰相裴耀卿推行漕运改革创立转般法之后,得到最有效的解决。

图片

《大运河之歌》以“难”写“巧”,说成事之难,重在表现大运河的“大”。

大格局,大气度,大视野,从而构建了大运河恢宏、成熟与开阔的史诗气象。

图片

者:事之功

交通南北及其文化价值

图片

纪录片《大运河之歌》运用空间叙事理念,仔细地分析各个朝代利用这条人工河所达到的“事之功”、之力。

开凿于7世纪初的隋唐大运河,如同一条大动脉,它串连起五大水系,将南北土地连为一体,它吸纳着营养、输送出能量,辐射至空前辽阔的疆域

《大运河之歌》叙述北宋时期的运河不只是漕运,俨然一个公共交通系统。

元朝郭守敬遵循海拔理念并利用水准仪等测量手段,将白浮泉水引到通惠河,使京杭大运河上的漕船可以直达皇城腹地。

唐朝时,无论是日本的阿倍仲麻吕,还是中国的鉴真,都在倾听大运河一路摇棹声之后,从扬州再启船东渡。

图片

《大运河之歌》以“事之功”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解析了大运河在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的砥柱地位,同时也解锁了大运河所体现出来的历代王朝的运作密码。

在王朝的政治运作体系中,大运河牵一发而动全身。

同时,大运河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大运河有“书船”,古典名著《西游记》便是大运河边孕育的故事。

明清时期,由于印书业、小说出版业的发达,自此很多明清小说流入日本;

扬州的徽班通过运河北上进京,吸纳百家之长而华丽转身。

图片

千百年来,大运河形成了在政治、科技、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特定的气质、氛围及其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交流、融合、包容的文化积淀与文化价值。

图片

者:岁之永

遗产文明与人文生态

图片

虽然有些地段依然发挥航运的作用,然而大运河已经走过千年的风光,时至今日,大运河迎来了新的复苏与历史使命。

这是一条活态的流,南水北调的功能又一次让大运河容光焕发。

每天3000多万立方米的水量,沿着京杭运河故道及平行河道,一路向北输送到山东、河北、天津沿线城市。

大运河获得了历史性的生长。

当代人的传承、探索与创造,书写着大运河新的荣光。

从曾经的经济走廊,大运河转身成为今天的生态乐园。

杭州钢厂的重塑,北京亮马河的实践,让大运河与城市一起蜕变,城河共享共治,一起发光。

图片

大运河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浸润其中的人都将大运河融进了血液与生命之中。

大运河早已不再是一条具体的河流,它应该是自然自觉的精神向往,朴实厚重的情感归宿。

漕运已远,尚闻河水拍岸声。

岁月之永,大运河还在行走。

图片
图片

评论员  陈立强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