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刚舞,绽放在面具和舞姿里的藏族之花!01

 ldtsg1957 2023-09-05 发布于四川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青藏高原上一片和谐磅礴。站在布达拉宫放眼望去,只见拉萨河奔涌,洗涤着高原,那些柳树树杈间已经泛涌起绿意,让人怦然心动。

西藏的春天如画;西藏的春天如诗!

在这春色如许的季节,我在海天一色的青岛遥望西藏山南,眼前幻化出飘舞的经幡,幻化出奔放的金刚舞,去年在山南洛卓沃龙寺观赏金刚舞表演的场景又清晰立体地浮现在眼前。

藏族地区的佛教寺院每年都要在不同的宗教节日里,在自己的寺院内表演,形式隆重,场面壮观。当日,在寺院的广场上,僧侣们装扮成佛、本尊金刚、护法神等等角色,头戴华丽面具,身穿锦绣长袍,在鼓号中起舞。

来自周边地区的藏族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围坐广场四周观看,在信仰者的心目中,这是令人陶醉的神圣舞蹈。

金刚舞又称金刚法舞,是甚深密法,藏传行者都相信它具有''见即解脱''的功德。金刚舞具有早期藏族舞蹈的风姿,是一种粗犷、豪放、拟人化的表演。它的突出特点是通过面具,形象地介绍人物身份、善恶角色。这种舞蹈跳跃幅度大、旋转多,借鉴了民间舞蹈的风格,是藏族文化的奇葩。

洛卓沃龙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洛扎县色乡行政区域内。据介绍,洛卓沃龙寺于十一世纪前期由西藏马尔巴大译师创建,是噶举传承的第一间寺庙,至今巳有近千年历史。洛卓沃龙寺创立人——玛尔巴大译师于公元1012年诞生于洛扎秋切(今西藏南部羊卓雍湖之南)的卓龙村,由于其从小聪慧异常,十三岁前在卓弥大师跟前学了一段时间梵语和佛法。

之后听闻了印度那洛巴大师的成就,心中信心倍增,于是从十三岁到五十二岁,历经无尽苦难与生命的危难,三次往返印度、四次往返尼泊尔求法,学法历时四十年之久而获得无上成就,成为西藏佛法后弘时期的一代教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