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放获取 | 精神障碍防控任重道远

 板桥胡同37号 2023-09-06 发布于天津

全体作者:王娜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内容来源:上海预防医学

引用本文:王娜. 精神障碍防控任重道远[J]. 上海预防医学, 2022,34(10): 945-947.

DOI:10.19428/ j.cnki.sjpm. 2022.22597

关于精神障碍,你了解多少?

图片

精神障碍防控

任重道远

图片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精神障碍在全球的流行特征及其疾病负担,并就主要精神障碍类型的流行特征、重点人群中的精神障碍特征进行论述, 为精神障碍防控及降低疾病负担提供参考。

   关键词: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流行病学。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精神障碍的病例数自1990年到2019年间增加了48.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全球9.7 亿人患有精神障碍,其中82%的患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精神障碍患病率高于低收入国家(15.1% vs 11.6%)。2019年Lancet 发布的一项对我国成人进行的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成人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包含老年痴呆) 的终身患病率为16.6%,12个月患病率为9.3%,高于1982、1993及 2002年患病率水平。2020年以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全球精神障碍患者数目大幅上升,遭受焦虑和抑郁的人数增加了约25%。

精神障碍给社会与家庭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精神障碍病例的全死因死亡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例如患有包括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在内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比普通人平均寿命缩短10~20年。既往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表明,有超过400万的超额死亡可归因于精神障碍,主要包括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此外,患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群体的自杀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 10倍以上。除死亡外,精神障碍是导致全球范围内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的第7大原因,但其所致DALYs几乎完全由伤残所致寿命损失年(YLDs)组成,是世界范围内YLDs的第2大原因,占全球YLDs的 1/6。80.6%的精神障碍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发生在工作年龄段人群(16~65岁),其余约9.2%发生在<16岁人群,造成全球巨大的劳动力损失。

就不同精神障碍种类而言,无论男女,焦虑和抑郁均是最常见的2种精神障碍。焦虑障碍是我国成人最为常见的精神障碍类型,其终身患病率约7.6%, 12个月患病率5.0%。全球范围内,约有3.01亿人患焦虑障碍,其中包括5 800万儿童和青少年;2.8亿人患有抑郁障碍(包括重度抑郁症和癔症)。虽然抑郁症患病人数低于焦虑症,但在2019年精神障碍所致DALYs中却占比最高(37.3%),其次是焦虑症(22.9%)和精神分裂症(12.2%)。自2000年以来,抑郁症和焦虑症一直居于导致YLDs主要原因的前10位,仅抑郁症就占所有YLDs的5.6%,在所有疾病原因中排名第2,焦虑症排名第8,而精神分裂症排名第20。

全世界约有2 400万人,即每300人中有1人(0.32%)患有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时间多在青春期晚期和20岁左右,男性发病往往早于女性。由于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和传染病等身体疾病原因,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死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3倍。虽然与抑郁症、焦虑症相比,精神分裂症对全球人口的影响较小,但急性精神病状态的残疾权重是整个GBD研究中估计最高的,这与其高复发率密切相关。近期的研究数据表明,约46.4%的患者在诊断后5年内复发。复发可能会使得患者症状恶化、认知能力逐渐退化、功能受损和生活质量下降,增加与社会的隔离及自杀风险,同时,还会给家庭及照料者带来严重的情绪压力和经济负担。及时识别复发相关因素,对复发高风险人群进行及时识别和干预,是预防复发、降低精神分裂症疾病负担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已将6种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和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登记建档、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康复指导和健康体检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进一步实现重性精神障碍的管理及防控奠定了基础。

       精神障碍给社会与家庭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精神障碍病例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例如患有包括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在内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比普通人平均寿命缩短10-20年。既往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表明,有超过400万的超额死亡可归因于精神障碍,主要包括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此外,患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群体的自杀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0倍以上。除死亡外,精神障碍是导致全球范围内DALYs的第7大原因,但其所致DALYs几乎完全由伤残所致寿命损失年(YLDs)组成,是世界范围内YLDs的第2大原因,占全球 YLDs的1/6。80.6%的精神障碍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发生在工作年龄段人群(16-65岁),其余约9.2%发生在<16岁人群,造成全球巨大的劳动力损失。自2000年以来,抑郁症和焦虑症一直居于导致YLDs主要原因的前10位,仅抑郁症就占所有YLDs的5.6%,在所有疾病原因中排名第2,焦虑症排名第8,而精神分裂症排名第20。

      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是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女性的常见精神障碍(CMD)终身患病率约为10%-25%,显著高于男性,且这种风险在育龄期最高。精神障碍在孕产妇中很常见,超10%的孕妇和产妇患有抑郁症,给母亲和婴儿带来严重影响。围生期抑郁症的总患病率约为11.9%,中低收入国家妇女患病率(13.1%)高于高收入国家(11.4%),而产前和产后妇女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怀孕前有家庭精神障碍疾病史、亲密伴侣暴力、贫困、生育压力、非计划妊娠、妊娠期间的单身婚姻状况、创伤史以及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等因素均与CMD 风险显著相关。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产后抑郁患病率为10.7%,产后14 d内患病率(13.7%)高于14 d后(7.1%),孕产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不容乐观。WHO调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均显示,全球1/7的10-19岁青少年患有精神障碍。GBD数据的系统分析表明,2019年<20岁人群的精神障碍患病率达2764.18/10万。5-9岁儿童及10-19岁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分别为8%和14%,其中约5800万儿童和青少年患有焦虑症。不同年龄及性别儿童青少年呈现出不同的患病特征。<5岁低龄儿童中以特发性发育障碍最为常见,孤独症谱系障碍居第2位。而焦虑则在年龄较大青少年中最为普遍(4.6%),在青春期女孩中更是如此(5.5%)。我国儿童青少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人群精神障碍总体患病率为17.5%,男孩高于女孩,12-16岁青少年患病率高于6-11岁儿童。2020年COVID-19疫情以来,儿童青少年精神状况同样受到冲击。某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儿童抑郁症的总患病率约29%,儿童青少年中焦虑症及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分别达26%及44%,儿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老年群体同样是精神障碍的敏感人群。约13%的≥70 岁老年人伴有不同的精神障碍,同样以抑郁症和焦虑症为主。2017年WHO发布的老年人精神状况报告显示,超20%的≥60岁成年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不包括头痛疾病),该年龄段最常见的精神和神经障碍是痴呆、抑郁症和焦虑,分别影响了全球约5%、7%和3.8%的老年人口,与此同时,因自杀死亡的人中约25%是≥60岁人群。

      可见,上述重点人群的精神障碍患病状况亟须关注,应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探讨不同特征群体的精神障碍类型、疾病特征、相关因素等,同时进一步开展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及干预,通过降低不同精神障碍发生风险、减少症状的严重性、提高缓解率或降低死亡风险以减少精神障碍造成的负担。

本期专栏文章聚焦精神障碍防控,着眼于不同群体、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涵盖了精神分裂症、孤独症谱系、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等精神障碍,聚焦社区病例、学龄前儿童、孕妇、青少年群体,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探讨疾病特征、现况及相关因素,进而为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如江弋舟等在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管理基础上,运用队列研究方法探讨危险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实现该群体危险行为发生的早期识别及预防;姜莲等使用自行编制的问卷,探讨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感觉处理特征,结果提示ASD患儿与正常发育儿童的多个感觉域存在差异,为早期筛查及相应的干预方案提供了参考;郑秀秀等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发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揭示了该群体发生NSSI的高风险性,以及个人认知情绪、社会关系及家庭环境等3方面因素的影响;原晋芳等围绕产后抑郁开展研究,发现该群体产后抑郁的发生与产妇性格、喂养方式、睡眠状况、育儿经验、家人在意新生儿性别等有关,对上海地区产后抑郁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了参考。
综上,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的精神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精神障碍带来的巨大疾病负担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精神卫生建设。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和修订,促进心理健康和完善精神 卫生服务体系已被纳入《“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中长期规划,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神障碍相关的诊疗技术规范也相应出台,妇女、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日益受到 关注。然而,当下仍须进一步加强对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认知、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增强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污名化等,加强研究,探索及推广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案,实现精神障碍的有效防控进而降低其疾病负担的目标。

参考文献(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资料整理 |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网通讯员 卯业

审核 | 叶振华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