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部CT增强的规范化报告(附一典型肺癌病例)。

 懂你473 2023-09-06 发布于山西
图片

胸部增强CT报告模板

图片

        胸部CT 增强对胸部疾病的诊断更具价值。目前国内各家医院所用的增强方法不统一,主要有常规CT双期(动脉期,静脉期)或三期(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增强,血管造影,动态增强扫描等。同时因为各种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法的差异(例如:扫描剂量,对比剂用量和流速的差异)所出图像也不同。    虽然图像之间有些许差异,但总体​上来说动脉期主、肺动脉都有明显强化,静脉期对比动脉期主、肺动脉强化是减低的,延迟期进一步减低。

      如下图为胸部三期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图片来自:

图片

  下图为不同技术所扫三组胸部增强双期图(上为动脉期,下为相应静脉期)图片来自:来守永 ,王迪 ,杨超 等.胸部增强 CT 扫描触发阈值在肺癌 鉴别诊断中的应用.CT 理论与应用研究.2020,29(3):337-345

图片
     图像的差异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对CT值的影响,我们不能单纯地以增强后CT值净增了多少来判断肿瘤良恶性质(有研究以CT增强后净增20HU为界判断良恶,其特异性达70%以上),还需要综合平扫时肿块形态特征,以及肿块周围血管情况。当然不必纠结技术的不统一,工作中做了几期扫描我们就写几期的内容,只要抓住病变的几个点进行描述诊断即可 (病变的位置,数目,形态,边界,密度,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供血血管,动态增强的时间-密度曲线情况)。
        例如原发性肺癌的诊断需要了解肿瘤强化情况,还需了解肿瘤血管情况(原发性肺癌支气管动脉明显扩张;肺动脉穿过肿瘤或狭窄截断)。同时,通过分析动态增强CT的时间-密度图,也能进一步加强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  

      下面介绍一下胸部双期增强扫描的报告书写。 看片顺序及内容参考上期“胸CT扫描规范化报告”

正常胸部平扫➕增强   

影像描述:胸廓对称,纵膈、气管未见移位,各叶段支气管开口通畅,双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增强后未见异常密度影,心脏,大血管平时及增强未见异常,纵膈及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食管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胸腔未见积液。

影像诊断:

1.双肺CT平扫及增强未见异常。              

2.心,膈CT平扫及增强未见异常。

异常病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影像描述:     

      左侧胸廓塌陷,气管、纵膈稍左偏,左肺上叶舌段及下叶支气管狭窄并截断,左肺门见一不规则分叶状厚壁空洞,大小约XXcm,密度不均,其内见多发小片状钙化,肿块平扫CT值约,增强动脉期CT值约,静脉期CT值约,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可见支气管动脉供血,肿块内穿行肺动脉受侵狭窄,肺动静脉漏形成,肿块周围见多发小片状及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双肺内多发局限透亮影,纵膈及左肺门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增强后轻度强化,心脏未见异常,主动脉壁及冠脉壁多发钙化,双侧胸腔少量积液。所扫层面椎体及肋骨骨质未见异常。     

影像诊断:

1.左肺门厚壁空洞,多考虑中央型肺癌并周围阻塞性炎,肺动脉受侵,肺动静脉瘘形成。

2.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可能。

3.双肺肺气肿。

4.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参考文献:

1.童石铭 刘 辉 袁述文. 1000例螺旋 CT 胸部扫描方法与扫描技术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1年7月 第3卷第7期

2.来守永 ,王迪 ,杨超 等.胸部增强 CT 扫描触发阈值在肺癌 鉴别诊断中的应用.CT 理论与应用研究.2020,29(3):337-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