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余年参悟让“循象中医诊断”不再难!

 傅茂恒 2023-09-06 发布于河北

中医的博大精深,学习中医,如同荒漠探险,路漫漫,心茫茫。

“公开场合不谈论诊断话题”,这是中医行业,甚至和传统中医沾边的行业,比如开药的、扎针的、按摩的、哪怕是掐咒算卦的,都有的默契。说到中医诊断,阴阳脏腑、运气风水,云山雾罩,行业内的人互相作揖,讨论不了,大家高兴就好。

你心目中的中医诊断又当如何呢?

是一位白发老者悬丝诊脉,掐指一算就能知道吉凶祸福、前程未来?

是三个手指头一搭就说出一堆“阴阳气血、脏腑亏虚”术语?

是对视一眼(望诊)立刻知道病理病机、“相处须臾,即处方汤药”?

以上情形都有可能,学医的又需要耗费多少时间才能够掌握这些“奇能异术”?

十年中医难入门,难就难在不懂诊断,不知病症,何来辨证论治呢?

见识过我诊病过程的人会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印象。

首先是还没等病人开口,一搭手就直接说出当事人的这样或者那样健康问题,其次是,这个医生看病说的准,准到吓人!

现在就有的头晕、眼花、心悸胸闷,还有打小就有的不良体质,比如习惯性的咳嗽、拉肚子。甚至追溯病人曾经经历的重大疾病,比如童年的一场发烧咳嗽留下肺气瘀滞、再产生持久的伏寒、痰饮,性格抑郁。甚至主要的性格特征,比如易怒、思虑多、快乐感差等,这些看起来很复杂的信息,也就是一搭手就被解读。

而这些信息,我称之为“病理体象”,首先是摸出来的,也就是从后背触摸出来的,之后再参考舌诊,脉诊,其次,我说的是病根,这种病根往往和病人认为的病情不一样。比如,有位患者经常疲劳认为自己是气血两亏,我给出的诊断是气血不亏,而是气滞夹杂内热,不能吃补药,吃了反而加重症状。这就是治疗方向性选择。

这可不是蒙对的,而是从病人身上解读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就是长在身上,身体是不会撒谎的,疾病也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就看你如何解读!

这些很直白的道理,是我用了半生学医从医的历练得出的一点感悟!

我自认资质普通,可能是自幼学医、习武、修道的缘分,认准方向就坚持,这也给了我四十余年沉入中医,独立开展理论实践研究的定力。

家父接受的是清代名医陈修园后裔的经方医学传承,我从八九岁开始就接受中医启蒙,长大后求学于福建医科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中西医学,我的临床实践启蒙老师叶彩荷主任医师是福建伤寒泰斗盛国荣先生和针灸大师陈应龙先生的弟子,同时得到中华武林百杰,武术家杨永先生,道家明师张华卿先生的十余年的耳提面授,游学全国,遍访明家,又得到现代十余位在中医药、针灸、武术养生方面卓有成名家大师毕生的倾囊传授实践。

特别是这十余年在北京,受邀在北京月犁中医院和大钟寺中医门诊出诊,这是由前卫生部部长崔月梨创办,现由其子打理的医院门诊,和诸多名家,比如国医大师金伯华,“四大名医”的后代、学生、新生代的中医高手等互动,极大推动了循象中医理论、诊断技法落实、验证。

尽管有这么多前辈、高人的教导点化,可是当初学医前二十年,在中医诊断这个环节几乎不敢谈“自信”二字,江南七怪教郭靖功夫,七个人七套想法,我还更晕,家中有关中医的书籍不少于二、三千册,遇到的高人名家越多,学的越多脑瓜子越乱。同样的问题,老张说了,老李说了,说法、结论大不一样,针灸一套理论,开药一套想法,串不起来。

说来可笑,我三十五岁之前中医诊病基本靠蒙,给出药方看起来中规中矩,内心里也就意思意思。直到某一天,在极度疲劳之后昏睡近30小时,半梦半醒之间,其实脑子里闪现出曾经习练的道家内丹术小周天功夫的内气运行场景,电光火石之间,我找到串联之前学到的各家学说经验的一套思想体系:道家内丹术!

道家思想文化,这是中医的根!这一点毋庸置疑的。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我也只是取得一点点的皮毛经验,抓住了道家小周天内功有关“精气提升,积气冲关的重要环节”,着眼于人体精气神运化的核心部位,“尾闾关”“夹 脊关”“玉枕关”,把中医最复杂的脏腑辨证、 八纲辨证、经络辨证等内容,和患者的病象体征在三关部位直观的表现出来。

有了大方向,我为此继续付出了将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努力。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这二十年里,我亲手接触到了世界,各地不同职业、人种、 年龄、社会层 次的人群,量以十万计,收集案例,分类研究,重整中医的基础概念使之与人体的病证、解剖学位置相互匹配,边分析、统计研究,得出诊断结果又付之于中医的理法汤药,针灸按摩等技术手段,得出经验在总结深入。

2010年,创作出版了《不衰老的活法》一书,对之前的研究做了阶段性的总结。正版销售20余万册,盗版无数,至今仍然是健康类目的畅销书籍。并做了40余期的线下《傅氏循象医学初级养生技能培训》公益培训,亲自培养结缘近万名全国各地的朋友。其中有的是专业医生,有的是零基础的爱好者,他们中的许多人运用学到的循象中医诊断法、系统整体灸法,药浴法,揉腹法等技术,有的自我保健康复、有的创业谋生、有的行医救人造福一方,大家的共同实践,拓展了循象医学的运用,受益人群就不再是成千上万,而是百、千万计。也再次验证了“循象中医诊断” 不限于小区域、小范围,具备普适性,人人学得会,用得上。

由实践总结出理论,有了理论再次回归实践,并且回归人群去推广验证,大样本、跨区域、多人群的科研结果很有现实意义。

这些年我持续完善理论技术,继续用循象中医理论重新解读伤寒杂病论,陈修园女科要旨,让循象中医从一开始就走出狭隘的个人经验的小圈子,而融入、接纳全社会的实践验证。

所以,循象中医和循象中医诊断法,一开始就不是那种祖传秘方,而是荟萃百家,融汇中西,回归以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为根基的真正的“中医”母体,这里没有创始人一说,因为,中医的本质就是传统文化道法的载体,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因为坚持才偶有一得!

源于我自身学医,到中西医临床实践和科研40余年,从迷茫困惑中得到道家思想的点化,而能有对传统中医的一点体会,我更加能够体会到其他中医爱好者在黑暗中探索的曲折和无助。

创作这本《循象中医诊断学》,首先是打破中医的神秘,让复杂的中医病症变得“看得见、说的清、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

让一位对中医知识技能零基础的人,借助专用的软件,十分给出一套全面包含五脏六腑虚实寒热,潜在病症的健康体质病理病症的诊断报告。

虽不能尽善尽美,但在事人的健康疾病解读方面,还是有不偏离大方向的客观参考价值,让初学中医少走十年弯路。

也让如我之前那样,还在苦学中医,破局无门的普通人突破诊断核心技术,不白走十年弯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