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苏轼一辈子的“大救星”,却被忽视已久,书法丝毫不输宋四家

 三余字画 2023-09-06 发布于山东

苏轼,是北宋最“网红”的文人,他才高八斗、为人豁达,“一蓑烟雨任平生”,好像周围的挫折、霉运都不能把他怎么样。不管被贬到什么地方,他都能安心当一位“吃货”,这种乐天派的性格,让人羡慕得不得了。

但是,在当时党争不断、官场如战场的北宋中后期,他能够一次次在“大落”之后迎来“大起”,少不了一个人的鼎力相助,他就像“及时雨”“大救星”一般,让苏轼化险为夷,此人就是他的亲弟弟苏辙。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他们三位也位列“唐宋八大家”,如果说苏轼的存在感排在三人组第一位,苏洵凭借入选语文教科书的《六国论》排第二,苏辙就像是一个“小透明”,绝大多数人既说不出他有什么作品,也说不出他曾担任什么职位,就更不会知道他也是一位书法家,而且书艺可与“宋四家”相比。

“乌台诗案”发生时,苏辙抢在御史台往湖州逮捕苏轼前,便给哥哥写信,并写下《为兄轼下狱上书》,向君主求情,换来苏轼从轻发落、保全性命;还有一次,为了救苏轼,已经是宰相高官的苏辙,不惜降级外放,以此减免苏轼罪责,换来二人一个被贬海南儋州,一个谪守广东雷州。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生于四川眉山,比苏轼小两岁。他与兄长一样,自幼聪颖,诗文书画无所不能,连苏轼都自叹不如。

苏辙书法主要受兄长苏轼、黄庭坚影响,进而学李邕、徐浩、颜真卿、“二王”等晋唐名家。他的传世真迹不多,且多以题跋形式附在别人作品上,因此显得尤为珍贵。我们以他的《跋怀素<自叙帖>》为例,作一分析。

此帖悬腕凌空而入,尖锋出笔,这明显是受王羲之笔法的影响,入纸后力道渐足,中锋行笔,书写时还有颤笔处理,写出一波三折,这与黄庭坚“长枪大戟”的风格相似,尤其是在“一”“年”等字中表现得更明显;但是撇画、捺画并未有“黄体”那般舒展,“荡桨笔法”有所收敛。

苏辙用笔方圆兼备,因此每个字细观之下,既圆活精巧,转折蓄力又不失锋芒与弹性,结字宽绰扁方,有“颜体”和苏轼书法的痕迹,但无苏轼的朴茂浑厚,而是多了几分遒媚与书卷气。笔画的粗细、用墨的浓淡、间距的疏密与字形的大小,都有明显的对比,平正肃整中蕴含着变化。

苏轼、苏辙二人的书法都流露“尚意书风”影响下的洒脱不羁,但弟弟显然还是没有哥哥那样超脱,故而法度严谨,也没有苏轼书法的丰腴浑厚,但却文人气息浓厚,苍劲自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