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佑妈带你逛超市之——如何挑选进口食品

 新用户6297GY6p 2023-09-06 发布于陕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普通百姓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与健康、营养相关的进口食品越来越受欢迎,西班牙橄榄油、墨西哥牛油果、挪威三文鱼开始被更多的人提起,可口可乐也在中国上市了零糖或减糖的产品。与此同时,进口食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进博会期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食品金额达到616.5亿美元,20年来增长了15.2倍。中国已成为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一条新鲜的海鱼,可能来自遥远的南太平洋;一颗香甜的椰枣,可能沐浴过中东沙漠的阳光。但是在市场上有很多进口食品店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网上的进口食品管理是更加的复杂,真假更加难以辨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挑选进口食品。

01

正经渠道的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签。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且标签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或标签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口。

       上图左边那个是商品原样,右边是在国内超市能看到的,贴了中文标签的。如果没有贴标签,那肯定是渠道有问题的。要么是走私的,也有可能是山寨假冒的。   

       中文标签的主要内容是五种:食品名称、配料、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原产国与经销者的名称及地址、联系方式、日期标示和贮藏说明。

        看了中文标签,我知道吃这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在哪儿做的,是不是过期变质的。也就是说,看了中文标签,我知道这东西吃了会不会有问题。

但是,我就想知道这东西含多少脂肪、多少糖份,那我要看什么?就看英文标签,尤其是包装上的“NutritionFacts”。这关乎吃得营养不营养,健康不健康。这就是我之前一篇文章提到的,营养标签。读懂了这个标签,选什么低糖低盐低脂肪,都不成问题。

       不知道怎么看营养标签的,可以点击链接看一下我的这篇文章《小标签,大学问》。

02


看是否贴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

         如无“CIQ”标志,消费者有权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这一证书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要尽量购买正规渠道、经过检验的进口食品。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7D芒果干,在淘宝上的销量是非常高的,但是有很多的假货冒充在里面,那我们应该如何的从包装上来却别呢,首先我们看是否有中文标签,其次看包装上的一些特点。

       上一张照片很明显左边的是假冒的,右边是真的进口的芒果干,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生产日期的打印字来分辨,真的比假的要清晰。

03


查看“报关单”和“通关单”

      “出入境检验检疫入境货物通关单”和“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可以说是进口食品的“身份证”。只有正规进口的商品才有报关单,说明经过了正规的报关手续和出入境的检疫,每个商品均在海关备案登记,一旦发生质量问题,看随时追溯和召回,保证了进口食品的绝对安全。


现在网上流传着一些辨别进口食品的方法,其实很多都是错误的,比如:

看商品条形码判别原产国——

有人说中国生产的食品条形码都是以69开头的,但我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因此,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或者国内进口商,也可以申请厂商识别代码并使用69开头的商品条形码。国际编码组织也规定,商品条形码允许使用原产国条形码,更推荐使用所在销售国条码。所以69开头的商品不一定就是国产,而标注为国外条形码的也不一定是进口食品。

     以生产日期标注方式判断原产国——

 尽管“L7296A0611:58”这种类型的日期标注方式的确是法国的要求,但我国要求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应按国标GB7718标注,如果中文标签标注为网传的这种格式,恰恰说明此食品标签不合格,其来路更值得推敲。


      当然,现在出国游的人也多了,中国人出去玩都习惯给国内的亲朋好友带些当地特色或小食品,对于食品来说,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保质期,可是各个国家对保质期的规定都不太一样,国外的食品又没有中文标签,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各国对食品保质期的规定。 

日本:分“消费期限”和“赏味期限”。
        日本对食品的保质期规定非常严格,分“消费期限”和“赏味期限”。前者多用于容易腐烂的食品(如生鲜食品)上,表示在未开封的情况下,能够安全食用的期限;后者多用于品质不容易变坏的加工食品(冷藏或是常温下可以保存的食品),是能保证食品品质、味道的期限。
欧盟:对易变质食品特别标注。
      
欧盟规定,保质期分为“在此前食用”和“最好在……之前食用”【best before(此日期前最佳)】。前者通常是针对一些易变质食品,是指在保质期之后食用有可能威胁健康;后者则针对其他食品,指在保质期之后食用口感和味道可能会受影响。
美国:包装上详细标明四种日期。
       美国食品包装上的日期分四种,一般会根据食物的性质来标明。第一种是食品外包装箱上都必须标明“销售截止日期”,指商场只能在这个日期之前销售这些食品。但并不是说过了这个日期就不能吃了,它会给消费者购买后的食用、贮存留有余地。第二种称为“最佳口味期”,是指食品味道或者质量的最佳时间。第三种是“食用期”,即食物的最后食用日期。一般这个日期是最长的,超过这个日期就必须销毁了。第四种,食物还要标明“封箱包装日期”,以便出现问题进行追究。

英语系(包括欧美、澳洲、新西兰等)国家:

默认没有字母提示的日期为有效日期(生产日期和有效日期同时标注时,日期较大的为有效日期)。欧洲食品标注的是有效日期。日期格式是“日/月/年”,或“月/年”,或“第几天/年”。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欧洲的洗护品、化妆品,一般不标注日期。
        根据欧洲护肤品统一条例规定:凡可使用30个月以上的商品,可不写保质期。所以欧洲很多包装上只有出厂批号没有标注日期。生产自欧洲的护肤品,开口处均没有封口贴。保质期默认为开盖后12个月内使用,包装上一般有此类图标。MFD、MFG、MAN。或者有EXP字样【限制使用日期】。


最后,我们重点说说大家最常见、选购最多的食品——

橄榄油的生产日期

      橄榄油的保质期为24个月。可是细心的消费者发现,为什么有的橄榄油保质期写的24个月,有的是18个月?而橄榄油上面,有的有两个日期,有的居然有三处日期,到底怎么看这么多的日期呢?下面我们就一一解读这几个日期的含义吧。

橄榄油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高等级油,大部分都是从欧美等国进口的,其生产包装都在国外完成。因为橄榄油在国外从压榨出来到进口到我国需要一段时间,一般会通过海运运到我国,其间可能还要经历好几个月的时间,国内厂家从分装到出售也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其包装上常常印制多个日期。我国从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国家标准》,2012年4月20日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也开始实施。

根据规定,原装进口橄榄油标注两个日期,一个是橄榄果的采摘日期【GS】,另一个是在国外生产包装日期[BZ]。
       国内分装橄榄油有三个日期,一个是橄榄果的采摘日期[GS],一个是生产包装日期[BZ],另外一个是在国内分装的日期[FZ]。国内分装橄榄油的保质期应该从生产日期开始算起!所以在购买橄揽油时一定要看好生产日期,保证食用的橄榄油新鲜。

另外,国内分装橄榄油标注有生产许可的QS标识,原装进口橄榄油没有QS标识。只要看到橄榄油产品上有QS标识,即可辨别该产品为国内分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