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解读16条

 云梦山居士 2023-09-06 发布于河南

第十六条、原文:太阳病三日来,已汗出,如吐、如下、如温针、尚不解者,此是坏病,桂枝未中及。观其脉证可知其犯何逆而随证治。

(一)、文意也。太阳病三日度:太阳外感病已持续了三天。已发汗:此句前省略“对于已经判断证属于太阳伤风病”句意,已经用了桂枝汤发汗,此句后省略“症状尚未消除者”句意。若吐:若再使用涌吐错误治法时,则句后略去“症状尚未消除”一句。若下:如果再用攻下错误治疗的话,这句话后面略去“表现为内气不足的证候”一句意思。若温针:如果再釆用温针误治,温针、针刺的一种手法,用点艾绒熏烫针柄,就是热气内传。仍不解者:症状尚未消除。此为坏病:坏病、单纯内伤病;它已成为一种单纯内伤病。桂枝不中和:又不可桂枝汤治。

观其脉证:观者,剖析也;它,就是病家;对病家脉象及证机进行了辨析。知犯何逆:知是对知识的剖析;犯者,损害也;什么是逆、什么是正气的运行规律;对病变损害哪些正气运行规律进行分析理解。随证治之:随着,追随,切合,本句前面略去了“采用”这个动词的意思;证是指病变损害正气运行规律之状态;运用追随,契合病变损伤正气运行规律情况下施行的恰当治法,对疾病进行治疗。

太阳外感病已持续了三日。对已判断证属于太阳伤风病,已釆用桂枝汤汗出,病症尚未消除,但表现为胸脘部股气上窜;医家不察其真,而给予涌吐之误治,气冲之证至今未解。医家有未察其真,再误用攻下之法,虽气冲不在,而内虚之证;医家尚不察真,且用温针误治,内虚不除却多有发生;经此系列误治,一种外感病已转化为单纯内伤病,再也无法使用桂枝汤法。

如何治疗要对病家当下脉象及证机进行分析,了解病变损伤哪些正气运行之法则,采取遵循符合病变损伤正气运行之法则之情况,同时施行的正确治法来治疗本变证。

(二)、诊断的意思。该条仲景所论证的是不了解外感病原理、不察病机、盲目地仅根据单一临床症状进行妄治,致使疾病持续加重,最终使单纯太阳外感病发展为单纯内伤。

反复运用例子来阐述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通过例子来阐述违背原理所造成的恐怖和严重后果。首先分析了该庸医由于不懂原则而导致临床中产生的系列失误。

错之一:将太阳伤风病桂枝+葛根汤证误定为桂枝汤证;、本病家多伤脾,脾运化受挫折,导致平日里便气虚外浮、气不护敛、阴液自汗、且时时出现气冲,当感受到风邪时,便成为太阳伤风病;本证本为桂枝+葛根汤证;医家未加考察,误将桂枝汤证判为施桂枝汤汗出,导致前证未去,但气冲现象加重。

错之二:将加重之桂枝加葛根汤证误认为阳明胃府邪实证;阳明胃府邪实证的表现为恶心而非气冲;施涌吐法,致脾气又虚,无力冲之,但似心下实满。

错之三:将气虚乏力运化之阳明胃府假实证误定为阳明胃府实证;胃腑假实证是觉满硬满,实证是觉满又硬满;施以攻下法治之,致脾气大伤胃腑寒。

错之四:将太阴脾气大虚感寒之证误认为阳明胃府寒之证;前者感寒而不疼,后者感寒而满疼;施温针误治,寒疼未尽变证重生。故仲景谓今已非太阳伤风病而纯内伤证。

如何治病首先要制止这个庸医治病;二是一定要找到一个懂得原则的高明医家;就是高明医家在碰到这类患者时,也必须慎之又慎,对病家当下脉象及证机进行仔细分析,充分了解病变所损害的正气运行规律如何,进而做到,把治法牢牢契合这一病机,缓缓施治,方能挽救性命。

仲景以经典语言说完这庸医害人之案。警示后世医家:应从大道入手,透彻地弄清辩证的原则:凡外感病皆源于内伤病;凡见外感病须以治内伤病为本,祛外为标,标本兼治才能万无一失;如果象这样的庸医那样心不懂医道、只会背诵某些成方与套路、仅根据单一症状乱造次品、不破坏人命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