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宣御瓷

 馱夫 2023-09-07 发布于福建

图片

永乐青花锦地花卉壮罐

青花锦地花卉纹壮罐,明永乐,高22.7cm,口径12.5cm,足径10.8cm。清宫旧藏。罐唇口,直颈,窄肩,直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饰海浪纹,肩、腹及近足处饰缠枝花纹,腹饰锦纹,足上饰几何纹。此器因上下粗壮,故称“壮罐”。其造型浑厚,纹饰密集饱满,是永乐瓷器中的佳作。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碗

青花缠枝莲纹碗,明永乐,高13.7cm,口径35.5cm,足径20cm。清宫旧藏。  碗直口,弧壁,圈足。通体青花纹饰。碗心绘折枝石榴,果实硕大,里壁饰折枝花果纹,里口沿饰折枝花纹。外口沿饰忍冬纹,外壁饰缠枝莲纹,足墙饰青花线3道。此碗形制颇大,花果描绘生动,石榴寓意“多子多福”。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明永乐,高5.4cm,口径9.1cm,足径3.9cm。清宫旧藏。  这种撇口深腹小碗之所以被称为“压手杯”是因其大小适中,且口沿处胎体较薄,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执之手中,微微外撇的口沿与舒张的虎口相吻合,且杯的重心下移,放置稳当,故名压手杯。  谈及明永乐时的青花瓷器,最受人称道者可谓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它是迄今为止所见传世和出土永乐官窑青花瓷器中唯一署有年款的器物,而且能与明代的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明末谷泰撰《博物要览》记载:“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

图片

图片

图片

乐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

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明永乐,高6.4cm,口径14.9cm,足径5.4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口沿下绘青花菱形锦纹,内壁用金彩描绘缠枝花纹,内底绘青花荷莲纹。碗外壁青花装饰,近口沿处绘曲线纹,腹部绘缠枝苜蓿花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碗无论造型还是纹饰均系永乐官窑首创,金彩与青花搭配装饰相得益彰。此件不署款,但在相似的传世或出土物中见有在外底以青花料画雪花片状花押款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狮球心)

青花压手杯(狮球心),明永乐,高5.2cm,口径9.3cm,足径3.9cm。杯撇口,丰底,圈足。内外青花装饰。杯心单圈内饰双狮戏球纹,球内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纹,腹部绘缠枝莲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纹饰间隔以青花弦线9道。  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纹饰安排主次分明,杯内纹饰布局简洁,外壁纹饰以柔和的线条组成二方连续缠枝花图案。青花色泽深翠。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堪称是明代永乐时期独有的名贵器物。  永乐压手杯的款识,蝇头小字,清晰可辨。在画面上的安排非常巧妙,款识与花纹融合在一起,不是单纯为了写款而写款,而是与瓷器装饰相结合,既告知器物的年代,又使人赏心悦目。狮子滚绣球是民间表示吉祥的一种舞蹈,以此为题材画在杯的内心,将“永乐年制”四字写在球内,这种巧妙的安排充分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工匠们高雅的艺术修养。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

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明永乐,高38.5cm,口径9.0cm,足径23.5cm。  烛台为八方式,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烛插,下层为台座,两者均为束腰八方形,中层为连柱,形状如酒盅倒扣。通体青花装饰。烛插由上到下分别描绘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连柱饰有锦纹及缠枝花纹。台座面饰海水纹和莲瓣纹各一周,外壁八面绘八组各式缠枝花卉。足内施白釉。底心无釉。  此八角烛台仿自阿拉伯铜器,结构复杂,装饰华美。绘制纹样使用的青料为进口钴料,即所谓的“苏泥勃青”,青花色泽浓艳,有晕散感。  烛台出现的历史很早,远在三国、两晋时期,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瓷烛台随之出现,如三国时的羊形烛台、两晋时的骑兽人烛台等。南北朝时盛行莲花状烛台。隋、唐时的烛台底座刻划精美的花纹。到了明代盛行八方烛台,烛台上有的置蜡烛形插柱,造型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园景花卉纹盘

青花园景花卉纹盘,明永乐,高9.2cm,口径63cm,足径48.6cm。  盘敞口,弧壁,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内底绘园景图:坡地、山石、花草,下有流水,上有浮云。里外壁均绘8组花草。  此种盘形体较大,壁厚体重,与永乐一般瓷器的造型殊异,国内极少见到,而在伊朗和土耳其的博物馆里均有收藏。由于一些伊斯兰国家有用大盘盛饭,大家围盘席地而坐,用手抓饭而食的习惯,故此种大型瓷盘应是为伊斯兰国家特制的餐具。此器的纹饰风格则与永乐瓷器的总体装饰风格保持一致,布局疏朗明快,映目清新。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纹罐

青花缠枝花纹罐,明永乐,高17cm,口径14.4cm,足径9cm。  罐直口,溜肩,鼓腹,小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上绘卷草纹,肩、圈足外墙均绘海水纹,腹部绘缠枝花纹,近足处绘如意云头含灵芝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器造型新颖,纹饰繁密,描绘细腻,形制和纹饰均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海水纹香炉

青花海水纹香炉,明永乐,高55.5cm,口径37.3cm,足距38cm。  炉阔口,短颈,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天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  此器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铜炉器形相似。其形体硕大,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纹饰寓意江山永固。能够烧造如此有气魄、纹饰精美的瓷器,反映出当时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  明永乐、宣德时期瓷器上的海水纹通常有起伏相叠的波浪及涌起的浪花,其装饰性比元代大大加强。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青花阿拉伯文盘座,明永乐,高17.2cm,口径17.2cm,足径16.6cm。  尊身为直筒状,上下口处均为宽折沿。通体青花纹饰,口及底沿饰菊瓣纹,器身纹饰分三层,上、下两层仿写阿拉伯文并绘团形图案,中间一层饰仰覆变形花瓣纹。  此器造型奇特,系仿西亚阿拉伯铜器制作,系圆钵状器物的底座。因其中空无底,故清乾隆皇帝在诗中称之为“无挡尊”。

图片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明永乐,高41cm,底径12.2cm。  瓶小口,带盖,盖上有宝珠形纽,圆肩,肩下渐收,平底。盖纽及盖面中央饰莲瓣纹,盖之立壁上绘折枝花卉。梅瓶肩饰正反连贯的如意云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绘竹石芭蕉,衬以坡地、花草,宛如园中小景。足部绘莲瓣纹及卷枝纹各一周,莲瓣内绘各种折枝花卉。  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有变化,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为永乐青花瓷器中的佳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玉壶春瓶

青花玉壶春瓶,明永乐,口径7cm,足径10cm,高27cm。  瓶撇口,细长颈,圆腹下垂,圈足。瓶身自上至下分别绘青花如意头纹、回纹、卷草纹、缠枝莲纹和莲瓣纹。此杯造型庄重,纹饰素雅,构图饱满,层次分明。青花采用进口苏泥勃青料,色泽浓丽沉稳,具有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艺术特色。

图片

明永乐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

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明永乐,高25.2cm,口径3.3cm,足径6cm。  瓶葫芦式,收口,束颈,圆形扁腹,浅圈足。中部两节葫芦间有如意形双耳。瓶上部饰缠枝花纹,下腹部两面各绘轮花一朵,周围环绕花叶纹一周。无款识。  明永乐青花呈色浓艳,可见结晶斑。此瓶应是受西亚器物风格的影响而烧制的。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双环耳宝月瓶

青花缠枝莲双环耳宝月瓶,明永乐,高46cm,口径7cm,背径35cm。  瓶直口,短颈,颈部凸起一周弦纹,一侧饰小系。腹体一面扁平无釉,中心凹进如脐,另一面隆起,中心凸出如半球状,肩两侧各有一活环耳。通体以青花装饰,口沿处绘缠枝花,腹部凸起处饰海水江崖地八角锦纹,内绘缠枝花,其外围饰缠枝花,瓶壁侧面饰海水江崖纹。青花色泽浓艳,纹饰流畅自然,极富动感。  此器造型独特,形体硕大,状若乌龟,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摹仿阿拉伯铜器造型而烧制的,又称“卧壶”。

图片

明永乐青花灵芝纹碗

青花灵芝纹碗,高5.5cm,口径11cm,足径4.5cm。  碗撇口,圈足,无款。碗心双圈内饰折枝山茶花纹,口沿内侧以青花晕染一圈,外壁饰缠枝灵芝纹,外口沿及圈足外饰青花线纹。  此碗胎质洁净,造型简洁,青花发色浓重鲜艳,并有黑色结晶斑,为典型的苏麻离青料之风格。纹饰疏朗明快,雅致宜人,含有吉祥寓意。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花浇

青花缠枝莲纹花浇,高14.7cm,口径8cm,足径4cm。  花浇直口,直颈,溜肩,硕腹,足内凹,一侧以螭龙为柄,柄两端各有一头,一衔于外口,一作柄尾。通体绘青花纹饰,口部边沿绘缠枝莲纹,颈部绘海水江崖及花瓣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如意头纹一周。  此花浇青花色泽浓艳,有黑色结晶斑。其造型风格系仿西亚黄铜壶器物。

图片

明永乐青花花卉纹执壶

青花花卉纹执壶,高38.8cm,口径7.4cm,足径11.5cm。壶直口,细长颈,折肩,长腹,圈足。颈一侧为壶柄,另一侧为长方形流,流口呈葫芦形。壶颈部绘缠枝花,肩部饰莲瓣纹,腹部饰八面方形开光,每一开光内饰上下两朵花卉,足部饰卷枝纹。明初青花仿伊斯兰银、铜器造型者很多,除执壶外,还有折沿盆、花浇、盘座、烛台、扁腹瓶等。此器形仿自伊斯兰银水注。'

图片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高32.8cm,口径8.2cm,足径10.8cm。  瓶撇口,细颈,硕腹,圈足。底足无釉无款识。通体在莹润闪青的白釉上展现出色泽浓艳的青花纹饰。瓶颈部绘三层纹饰各一周,上部为上仰的蕉叶纹,中间是缠枝花纹,下部为下垂的云头纹,近足处绘上仰变形蕉叶纹一周与之相呼应。足外墙饰一周半朵莲的边饰。腹部为主题纹饰:运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南国的庭院景致,图中两块玲珑的湖石挺拔俊秀,依石而立的翠竹枝头微低,似在随风摇曳,围栏内外一片郁郁葱葱的萱草、兰花竞相开放,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四季常青的芭蕉叶又为画面平添了几分南国色彩。山石、翠竹、蕉叶、萱草、兰花构成了一幅寓意吉祥的“五瑞图”。  此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 胎质纯净细腻,纹饰清晰生动。画面一改元青花繁缛的装饰风格,构图疏朗有致,青花色泽浓艳亮丽,深浅不一,富于层次感和立体感。画面中的黑色斑点似水墨画中晕散的效果,为永乐青花的显著特征,这种自然形成的色泽特点极难模仿,为后世仿品所不及。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皆有仿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但器物造型不及永乐器柔美秀丽而略显臃肿笨重,画面中的黑斑不是天然烧成,系人为重笔点染而成,与原物相差甚远。

图片

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

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明永乐,高24.3cm,口径3.5cm,足径7.4cm。  瓶蒜头口,束颈,圆形扁腹。口肩连以对称的如意耳,腹两侧正中各凸饰一乳钉纹,璧形底足,无款识。瓶口边绘如意纹,腹部纹饰以六角星开光向四周伸展构成六边形锦式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花、缠枝花、朵花、团花、江崖海水等纹饰,足边绘朵梅纹一周。  此瓶造型仿自阿拉伯铜器,纹饰的题材与布局都具有西亚风格。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

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明永乐,高13.9cm,口径31.6cm,底径21.5cm。  盆折沿,腹垂直,平底露胎。里外青花装饰。盆里沿绘缠枝花一周,内壁绘缠枝花7朵,盆底绘回纹一周,回纹内绘八瓣团花,花瓣呈变形蕉叶纹,纹内又绘暗八仙。盆外沿绘折枝花卉8朵,外壁绘缠枝花卉7朵,底边绘变形朵花纹一周。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此盆青花呈色浓艳,有晕散现象,为苏泥勃青料所致。纹饰繁复生动,层次分明,是永乐时期受西亚国家金银器的影响而创烧的一种新器型。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纹背壶

青花缠枝花纹背壶,通高54cm,口径6.5cm。  壶小口,两环耳,器身圆形如龟状。壶背面素胎,中心凹入一圈。壶正面隆起。釉色青白光洁,青花浓翠,深入胎骨,有铁锈斑点。正面中心隆起部绘八角锦纹,以海水江崖为地,中心四周为缠枝莲,外环以海水江崖。壶颈凸起弦纹一道,上下绘缠枝花及海水江崖一周。壶盖圆顶。盖面绘四株折枝花,叶蔓清秀,运笔流畅,花大而叶小,叶纹为纤细齿状。  此壶纹饰精美,式样别致,是当时受西亚金属器皿的影响而烧制的新器型。

图片

明永乐青花云龙纹盘

青花云龙纹盘,高3.1cm,口径19.4cm,足径11.7cm。  盘撇口,弧壁,圈足。盘内壁与内底交接处暗划弦纹一周。内底暗划云纹三朵,呈“品”字形排列。内壁模印云龙纹。外壁以青花绘二云龙赶珠纹。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盘胎薄体轻,造型优美,青花发色艳丽,所绘龙纹笔触细腻,生动传神。盘内印、划花纹承袭了元代及明洪武瓷器的作法,反映了景德镇窑瓷器从元至明永乐朝一脉相承之关系。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

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高9.2cm,口径51.2cm,足径34.5cm。  盘折沿,菱花口式,通体作16瓣莲花形,盘心宽大平坦,圈足,细砂底,无款识,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青花底釉青白亮丽,厚润透明。盘心主体图案是一只栖于枇杷枝上的绶带鸟,正回首啄食饱满的枇杷果。内壁绘石榴、桃实、荔枝、枇杷等折枝花果,沿面绘大小缠枝莲花,外沿下绘海水江崖纹,外壁绘折枝菊花纹。  永乐、宣德两朝是我国青花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其青花瓷之胎质、底釉、绘画,无一不精。此盘使用永乐时由西洋进口的“苏泥勃青”料,浓重艳丽,渗入胎骨,并有自然晕散形成的“铁锈斑”,手抚之有凹凸不平之感。国内外现存传世的永乐青花瓷,大盘往往以花卉为装饰题材,用枇杷绶带鸟为主题图案的较少见,就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完整的只有三件: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一件,天津艺术博物馆一件,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这件最为精美。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高28.5cm,口径4.8cm,足径11.3cm。  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宽圈足。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纹内绘朵花。瓶身绘折枝花果,大小各3枝,分别为石榴、枇杷、樱桃、葡萄、荔枝,近足处绘上仰蕉叶纹一周,素底无釉。此瓶是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这种梅瓶的传世完整器物不多,十分名贵。  此梅瓶胎质洁白,做工精细,青花画工娴熟。永乐时期使用的青花钴料是一种称为“苏麻离青”的进口料,含铁量较高,呈色浓重青翠,往往出现铁锈斑疵。此瓶的青花钴料即典型的进口料,在白胎的映衬下,罩于釉下的青花青翠浓艳,花果上布满褐色的铁结晶斑点,有如一幅传统的水墨画,晕散自然。  清雍正、乾隆时官窑曾仿造此梅瓶,造型、釉色较接近原物,唯青花的铁结晶斑点过于均匀、细洁,与永乐青花自然晕散的风格有别。

图片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花心)

青花压手杯(花心),明永乐,高4.9cm,口径9.2cm,足径3.9cm。  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折腰,丰底,圈足。内外均绘青花纹饰。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体 “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腹部绘缠枝莲纹。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青花色调深翠。  压手杯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一种实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明人谷应泰撰《博物要览》一书中特别提到了这种杯:“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篆书,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双狮绣球内书年款和花心内书年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另有杯心为鸳鸯卧莲图案者,系明万历时期仿制。此种品质精良且带有永乐年款的压手杯,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仅故宫博物院收藏有4件。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高9.9cm,口径15.8cm,足径4.2cm。  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及足满施鲜艳的宝石红釉,内壁为白釉,有暗云龙纹装饰。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  此碗造型秀美,鲜红釉纯净无瑕,亮丽匀净,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唯一带有永乐官窑年款的红釉器。  高足碗盛于元代,又称靶杯,在明代初年亦十分流行。永乐红釉高足碗弥足珍贵,最负盛名。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

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高24.8cm,口径4.5cm。  瓶小口,肩下渐敛,足胫处略外撇,圈足,砂底无釉。通体施甜白釉,釉面暗划3组纹饰,依次为卷草纹、缠枝莲花纹、折枝花卉纹,以弦纹间隔。  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长挺拔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瓶身的高度,放宽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趋谐调。瓶体所施甜白釉纯正洁净,色泽柔润,纹饰刻划细腻,是永乐时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永乐时期甜白釉器物是宫中主要用瓷,据1989年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发掘报告显示,在永乐前期地层中98%以上的出土物为甜白釉瓷器。

图片

明永乐翠青釉罐

翠青釉罐,明永乐,高8.5cm,口径8.8cm,足径12.3cm。  罐广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里外及圈足内均施翠青釉,釉面莹亮润泽,色调清新淡雅,口边和足边积釉处呈青绿色。无款识。  翠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景德镇官窑创烧的一种色泽温润、釉色青翠如嫩竹的青釉,为永乐朝所独有。均造型规整秀美,胎体致密,厚薄适中,通体青釉素裹,不另加装饰,釉面玻璃质感强,釉中隐含密集的小气泡。常见的器物有盖罐、高足碗等。

图片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

甜白釉僧帽壶,明永乐,高19.7cm,通流长16.7cm,足径7.5cm。  壶因口部形似僧人之帽而俗称“僧帽壶”。阔颈,鼓腹,瘦底,圈足。壶身一侧口边至颈部置宽带形曲柄,相对的另一侧出鸭嘴状流槽。通体施甜白釉,无款识。  此壶造型端庄秀丽,釉面恬静莹润,釉色白如凝脂,优美的器形配以甜美的釉色,相得益彰。  此壶式借鉴于藏传佛教使用的金属质器皿,瓷制品始见于元代的青白釉瓷。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汉藏文化交流频繁,景德镇御器厂曾大量烧造僧帽壶,其中以白釉和红釉制品最为名贵。清代康熙朝曾仿烧永乐和宣德时的白釉、红釉僧帽壶。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鲜红釉盘

鲜红釉盘,明永乐,高4.2cm,口径19.3cm,足径11.7cm。盘撇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盘口显白色胎骨,足内施青白釉,无款识。此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红釉色泽鲜艳纯正,是永乐朝官窑红釉瓷作的典范。明代永乐红釉素有“鲜红”之美称,此时的红釉瓷器继承了洪武朝红釉器制作的工艺成果,施釉均匀,釉面莹润,烧成火候恰到好处,釉色鲜红明艳,完全改变了洪武朝红釉瓷红中泛黑的不纯色调。器物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为烧制时,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显露出胎色,这种现象俗称“灯草口”。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翠青釉三系盖罐

翠青釉三系盖罐,高10.4cm,口径9.9cm, 足径14.1cm。  罐直口,扁腹,圈足。肩部有3个环形小系,系下凸起海棠托饰,花瓣上有横线纹。罐里及足内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直口盖合于罐口。此罐制作规整,胎体细腻,釉色青翠。翠青釉瓷器为永乐时所创,传世品极少。

图片

图片


明代景德镇御窑瓷器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流行在器物上署铭款,即通常所说的“款识(zhì)”。款识虽是陶瓷器装饰上的附属物,但由于它是古陶瓷鉴定所依赖的重要方面之一,故历来为行家所重视。陶瓷鉴定家通过比较各时代陶瓷器上的款识内容、格式、字体、书法、料色等方面特征,再结合器物造型、纹饰、胎釉彩、底足处理工艺等特征,即可对一件器物进行真伪和时代鉴定。

明代瓷器所署款识中,最重要的是御窑瓷器上的年款(亦称“朝代款”),它是不署年款的御窑瓷器以及民窑瓷器断代的重要参考。而且随着时代发展,明代各朝御窑瓷器上所署年款也呈现各自特色,前人有“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1]的评价,从实物看,基本符合事实。但自明代中叶以来,由于文人雅士对明代各朝御窑瓷器的品评以永乐、宣德、成化三朝御窑瓷器受到的评价最高[2],致使从古至今,落这三朝年号款的仿品屡见不鲜,给这三朝瓷器的鉴定带来麻烦。因此,对这三朝御窑瓷器年款进行深入研究,弄清其内容,掌握款字的书法特征和署款规律,对于鉴定真品和仿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历经三十余年修生养息。后经永乐一朝上承宋元,重视经济,勤政爱民,善用人才,振兴文化,曾言:“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

永乐三年,为加强海外各国联系与经济交流,派遣郑和下西洋,至宣德八年共计七次,这一时期瓷器融通中外,开创未有之先河,并大量赏赐交外,意欲“锐意通四夷”,万国咸宾;

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巩固政权稳定并进一步恢复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后世评价远迈汉唐。其大兴窑业,开一代之先河。永乐时便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其成就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又创有甜白、鲜红,霁青,明代文人品评甚高,谓之“发古未有之名品,其价几与宋器埒矣”,备受后世推崇。


至明宣宗朱瞻基时,国泰民安,为明朝政权最稳定的时期,史称“仁宣之治”。此时,瓷器烧造亦迎来巅峰时期。期间“以诸匠之精艺者为之”,且有品秩较高的内官赴厂监造,成品经严格筛选,次品废品皆被“分类摧毁,单独埋藏”,管理极其严格。由此,永宣御窑瓷器质量极高,至明中后期便已广受追捧。

图片

图片

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十棱葵瓣式洗
18.7cm
北京保利,2019年12月4日,编号5659
成交价RMB 69,000,000




图片

图片

明宣德 御制青花「永平安颂」高足碗
直径16.8cm
北京保利,2021年6月7日,编号5093
成交价RMB 55,775,000



图片

图片

明永乐 青花折枝寿桃花果大碗
直径34cm
北京保利,2011年6月5日,编号7279
成交价RMB 25,300,000



图片
明永乐 青花开光葡萄折枝花卉菱口折沿大盘
直径45cm
北京保利,2019年6月5日,编号5527
成交价RMB 19,550,000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大碗 
北京保利,2015年6月7日,编号8135
成交价RMB 16,675,000



图片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36.5cm
北京保利,2014年6月5日,编号8002
成交价RMB 16,100,000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菊瓣纹花浇
13.4cm
北京保利,2018年12月8日,编号5355
成交价RMB 15,525,000



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明永乐 青花折枝花卉纹墩式碗
直径18.2cm
北京保利,2013年6月5日,编号8280
成交价RMB 14,375,000



图片
明永乐 青花披肩花缠枝莲花盖罐
高:27.5cm
北京保利,2010年12月5日,编号4456
成交价:RMB 14,000,000



图片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暗花双凤穿花纹盘

直径:20cm

北京保利,2011秋季拍卖会,4909号

成交价:RMB 11,500,000




图片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卉笠式碗

直径:17.8cm

北京保利,2011秋季拍卖会,4908号

成交价:RMB 6,670,000





图片

图片

明宣德 青花內模印缠枝芍药纹碗

直径:20cm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5475号

成交价:RMB 6,325,000


图片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执壶(镶16世纪奥斯曼帝国铜口)

H:31.5cm

北京保利,2012春季拍卖会,5959号

成交价:RMB 3,795,000


图片

图片

明宣德 宝石红釉盘

直径:20.4cm

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5672号

成交价:RMB 5,175,000


图片

图片

明永乐 甜白釉暗刻藏文吉祥颂缠枝莲花僧帽壶

H:20.2cm

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5664号

成交价:RMB 3,680,000


图片

明宣德 霁青釉暗刻朵云行龙纹盘

直径:20.2cm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5472号

成交价:RMB 3,105,000

图片

现于本次秋拍中甄选明代瓷器名品,希冀呈现出《大明会典》中所描绘的“大明御极,远绍虞唐”之宏伟情景,以供诸家品鉴。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5715禹贡——中国古美术的千年之旅

明永乐 青花留白锥刻海涛龙纹大盘(塞伦森龙盘)

直径:40.2cm,高:6.9cm

备注:

丹麦著名建筑家所罗门·塞伦森(Salomon Sörensen,1856-1937)旧藏

展览: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北京,2022年6月20日-7月9日

出版: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北京,2023年(即将出版)

估价待询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图片

明人绘 明成祖像轴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件欧洲秘藏近百年的永乐御窑神品——“明永乐青花留白暗刻龙纹海浪大盘”,为丹麦著名建筑家所罗门·塞伦森(1856-1937)旧藏,这也是这一重器重回故国的首次亮相。本件大盘形制规整,大口微敛,弧腹广底,浅圈足,为明初大体量盘式的经典造型。通体青花描绘纹饰,内壁绘牵连缠绕的缠枝花卉十二朵;外壁绘奔龙四条,其间以壬字云纹间隔。盘心青花双圈内绘奔涌的海涛为地,再以留白技法浅刻须爪鳞片表现一半侧面立龙,仅双目龙睛以青花点绘,身旁围绕的火焰亦以留白技法表现,在青花海水地子的波涛衬托下,使得龙跃于渊,极具神韵。

图片

盘心留白而成的白龙纹样于明初青花器中十分罕见,并多为袭宋元遗风的三爪龙形。采用此种技法者,所见均为御窑重器,以天球瓶最为知名,北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伊朗国家博物馆、日本出光美术馆等均有收藏,此外还有梅瓶、大碗等造型。叶喆民先生对这一品种的艺术表现力的评价颇为中的,“用浓重深厚的青色海水衬托出一条矫健飞舞的白龙,使人感到仿佛它置身于波浪滔天、汹涌澎湃的大海中,腾云驾雾,气势凶猛。尤其是深蓝的海水与洁白的龙身形成鲜明的对比,充满了动力美,充分表现了匠师们不同凡响的艺术才能。”


图片

明永乐 青花海水锥白龙纹盘  D:28cm

1993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图片

明永乐 青花留白龙纹盘  D:38.5cm

伊朗阿尔达比勒省谢赫萨菲阿德丁墓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

明永乐 青花留白龙纹盘

D:40cm

阿德比尔寺藏 编号29.37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留白暗刻龙纹大盘

D:40.7cm

上海博物馆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件永乐青花白龙盘,除伊朗国家博物馆藏两例,上海博物馆藏一例宣德年款者外,完整器仅此一例。1993年景德镇御窑珠山出土尺寸较小一例(直径28厘米),青花发色较为晦暗,未拣选供御,即行销毁。可见其烧制之难,存世之罕。

本品形制规整,大口微敛,弧腹广底,浅圈足,为明初大体量盘式的经典造型。盘底砂底无釉,可见胎体坚致细腻,足沿微泛火石红。通体青花描绘纹饰,口沿内外绘回纹一周,内壁绘牵连缠绕的缠枝花卉十二朵,计有山茶、莲花、月季、扁菊等数种;外壁绘向前奔走的行龙四条,龙口半张,脑后毛发向前竖起,龙须向两侧飞扬,其间以壬字云纹间隔。盘心青花双圈内绘奔涌的海水为地,再以留白技法表现一侧面立龙,仅双目龙睛以青花点绘,龙身下肢朝向画面右侧,身躯中段则向后扭动,使得上肢及龙首面向画面左侧,上肢两只前爪一前一后,龙嘴张开,龙角后的鬃发上扬,气势威猛,身旁围绕的火焰亦以留白技法表现,在青花海水地子的衬托下,使得龙形似乎站立在波涛之上,极具艺术表现力。



图片

明永乐 青花海水白龙纹撇足梅瓶

高:40.6cm 1994年珠山南麓东门头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图片

元 祭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博物馆藏

图片

元 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梅瓶

河北省博物馆藏

图片

明永乐 青花海水白龙纹碗

直径:8.4cm 1993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遍查海内外重要公私收藏及艺术市场,与本品相近者仅见发表两例,一例藏上海博物馆,外口沿书“大明宣德年制”单行楷书款识,另两例原藏伊朗阿德比尔清真寺、现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据 JohnAlexander Pope 于他的著作 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Shrine 中记载,阿德比尔清真寺中曾发现两例,此外另有一例尺寸稍小者藏于伊斯法罕,但未见发表),本品为唯一可于市场流通者,至为珍罕。

本品之图像学意义亦颇可考究,盘心白龙口齿张开,怒发上冲,龙须扬起,有威加四海之气势,造型与现藏台北故宫的明太祖与明成祖御容画像中皇帝所穿明黄色常服上之团龙纹饰十分相近,可见此式龙形纹样颇得洪武、永乐青睐,并将其运用于各式不同工艺门类,与明初剔红漆器、金器之龙纹亦十分接近。永乐帝御容原在北京故宫南薰殿所贮,出自明朝内府画师之手,其对永乐面貌的描绘无疑是十分写实的,其面目肃穆威仪,气宇不凡,尤其是胡须的样式颇为独特,分作五绺,髭须与下颌两侧的两绺长须应当是特意加以定型,与前后洪武、洪熙、宣德诸帝胡须样式均不同,试将本品白龙形象与成祖御容相对比,二者确有神似之处。

图片

本品白龙龙须形象与永乐帝御容

联想到朱棣本人由燕王之封发动“靖难”直至登基改号永乐,无论是正史还是戏说,描述中都充满了戏剧性的情节,以姚广孝一句“臣奉白帽著王”(暗示“王”将为“皇”)用为谋士,对相士袁珙加以重任,永乐对相术的态度,可以说是实打实的信奉了。永乐在为父皇太祖朱元璋所作“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对中对父亲相貌的描述为“龙髯长郁,然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俨然一副“异人”模样,而这正是相术之中的“帝王之相”,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皇权的正统,自己必然也要有“龙形虬髯”的“帝王之相”。何为“龙形虬髯”,眼前的腾跃的这条白龙,无疑让那“帝王之相”变得鲜活起来。言及此处,“白帽”,“白龙”,“甜白瓷器”,与大白伞盖庇佑下着白衣的忽必烈一样,白色似乎也正是朱棣的一种幸运色。

图片

左:明太祖 朱元璋画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明太祖御容画像(局部)

图片

明初 金制刻龙纹扁壶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片

明永乐 剔红云龙纹圆盒

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明永乐 青花海浪刻白龙纹扁壶

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Lot 5439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明永乐 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瓶

H:25 cm
备注:陈镜辉先生旧藏

RMB:2,200,000 - 3,200,000


图片

陈镜辉(第二排居中者)摄于1945年8月

陈镜辉(1897-1951),祖籍福建同安白鹤山麓“鹤埔村”(今属杏林),其家族迁入厦门生活已历四代,家族曾经营贸易、花木等行业。陈镜辉出生于1897年11月26日,陈镜辉192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美合办的“厦门同文书院”,毕业后曾在荷兰安达银行驻厦门领事部工作,后到荷兰的“渣华轮船公司”担任买办。1942年年末,担任美军驻闽陆军处的秘书长,着手组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驻闽地面情报服务体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陈镜辉于9月初,作为美军代表之一前往台湾接收被关押在台湾的盟军战俘,这也是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第一位踏上台湾的中国籍军人,值得被载入史册。1946年4月,荷兰渣华轮船公司厦门分公司复办,陈镜辉重新担任经理职务,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


图片

明永乐 青花宝相花纹抱月瓶

纽约苏富比,2012年9月11日,编号0277

成交价USD 1,314,500

图片

明永乐 青花绶带抱月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6630挹古芳——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明永乐 青花宝相轮花纹双耳抱月瓶
H:25.7cm
备注:
1.伦敦苏富比,1992年6月9日,编号231
2.马钱特(Marchant)旧藏,伦敦
RMB:2,600,000 - 3,600,000

瓶呈葫芦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似蒜头形,颈至肩部两侧各饰一对绶带耳,下部为扁圆形,腹部略鼓,似椭圆形方圈足,形制仿照西亚阿拉伯铜器烧造而成。釉质肥厚晶亮,口沿下绘一周缠枝花卉纹,腹部两面各绘宝相花纹,边际环以卷草纹,耳上绘折枝花卉。整体以青花所绘纹饰带有浓郁的西亚色彩,色泽青翠明快,所用进口青料——苏麻离青,在青花纹饰中呈现钴铁的结晶斑,浓重处凝聚成黑青色,有下凹深入胎骨之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5443(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大折沿盘
D:39.8cm
备注:北京老户户出
RMB:1,200,000 - 2,200,000

图片

图片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菱口盘

北京保利,2022年7月28日,编号5307

成交价RMB 5,520,000

图片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折沿盘

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5442(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清代后加彩)
H:36.2cm
备注:资深藏家旧藏
RMB:3,000,000 - 5,000,000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

上海博物馆藏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

纽约苏富比,2018年3月20日,编号0110

成交价:USD 3,135,000

图片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执壶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5406(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明永乐 青花莲瓣鼓钉纹小贲把壶

H:8.5cm

备注:

1.民国古董商张仲英先生旧藏
2.民国大安洋行总经理俞恩培旧藏,其藏品均购藏于张仲英处,80年代上海博物馆落实政策退还
RMB:30,000 - 50,000

本品盘口,束颈束腰,颈部分别饰以两圈鼓钉纹,圆腹,流呈弯弧型,器座饰有瓜棱纹,圈足内凹。整器分别于口沿、流口、腹部、近足处填涂一周青花,晕散处可见苏料蚀骨堆叠之感,颇具明代早期之典范。明初,明朝政府对西藏采取“多封众建”、“尚用僧众”的治藏方略,既赐封三大法王(代表西藏三大宗教派别),也赐封五王(管辖地区的行政首领)。宣德皇帝曾大批分封西藏僧人为法王、国师;进京驻锡的藏僧也越来越多,至“宣宗末年,入居京师各寺者最盛”。通过封授数量的“多”,分散各方势力,削弱各自的力量。这一政策的施行,对明朝西藏地区的长期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朝贡与回赐是朝廷与西藏联络的主要纽带与形式:西藏各派进京朝贡,能获得丰厚的赏赐,也在寻求皇帝诰封,以证其权力的合法性;明廷将诰封视为中央政府享有西藏主权的标志,并以三倍于贡物价值的丰厚回赐,拉拢藏族上层人士。有学者认为,明廷对番王慷慨的封官、赏赐,希望借其力量守边护方,所谓“广宣佛教,化导群迷,俾尔一方之人,咸起为善之心,永享太平之福”。本品即为赏赉藏地礼佛用器之佳例。

图片

明宣德 掐丝珐琅莲托八宝纹贲巴壶

乐从堂藏

图片

明永乐 甜白釉小贲巴壶

景德镇御窑厂永乐地层所出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明永乐 青花模印八吉祥净水壶

北京保利,2009年5月29日,编号1361

成交价RMB 1,680,000

贲巴壶为净水法器,用于洒番红花净水于新入佛门之弟子,其造形沿袭西藏金属器,如一件刻花金壶,刊于《沈阳故宫博物院文物精品荟萃》,页43;非祭典时,贲巴壶供于佛坛,罩锦衣,参考《雪域藏珍:西藏文物精华》,编号74。明早期永乐御窑以西藏金银贡器为蓝本,以瓷复制,殊为不易,疑为孤品。此类永乐瓷质贲巴壶几乎不见。可参考一例收藏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为甜白釉例,与甜白釉僧帽壶等残器一道出土。相类者亦可参考故宫博物院藏一青花缠枝莲军持例,为清宫旧藏,巧思或由此而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5440(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菊瓣海浪纹大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D:20.7cm
备注:日本名古屋重要私人藏家旧藏
RMB:1,200,000 - 2,200,000

本品圆直口,深弧壁,小圈足,碗心内凹,呈尖底状,俗称鸡心碗,一般因其碗形颇似莲房,又称“莲子碗”。此类莲子碗之尺寸有大、中、小三种,本品为其大者。造型端庄丰盈,胎骨坚致,釉质厚润,微微泛起橘皮纹,时代特征鲜明,外壁口沿绘海水波浪纹一周,白浪翻涌,气势十足,腹壁装饰双层仰莲瓣纹,莲瓣疏朗交替,颇见韵律之美,内壁口沿饰一周回纹,下承六组缠枝西番莲纹,枝蔓缠绵,柔美舒畅,各见风姿。碗内心饰折枝石榴纹,果实累累,丰满诱人。圈足修整规矩细致,一丝不苟,彰显严谨的匠作精神,底心青花“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款,如出明初重臣沈度之手。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大英博物馆藏,馆藏编号Franks.315.+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莲花花瓣纹大莲子碗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5444(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明宣德 青花八吉祥缠枝莲罐
“大明宣德年制”款
W:23.4cm
备注:重要私人收藏
展览: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北京,2022年6月20日-7月9日
RMB:2,600,000 - 3,600,000

本品直口微侈,鼓腹,至底渐收。口沿处绘饰一周三联宝珠,肩及近底处饰莲瓣纹,腹部主题图案佛教八吉祥纹样,以逆时针方向自左向右,依次绘制轮、螺、伞、盖、花、罐、鱼、肠,象征吉祥;内壁施亮青釉,底足施白釉,浅圈足露胎,胎质细腻,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

此罐所饰八吉祥纹样,可证宣德一朝笃信藏传佛教之风,据《宸垣识略》、《日下旧闻考》等文献记载,有明一代,喇嘛教寺院香火兴盛,近北京附近的藏传佛教寺院即近二十余所,宣德皇帝本人更是笃信愈甚,《清凉山志》曾载宣德二年皇帝本人的一封书信:“朕惟佛氏,道体冲玄,德用神妙,厥大无外,厥高无等。历代人主,罔不崇信。朕恭应天命,主宰华夷,体祖宗一视同仁之心,隆佛氏慈悲不二之教……特遣太监候显,赍书礼请,冀飞锡前来,敷扬宝范,广阐能仁,以副朕诚。朕不胜瞻望之至”由此不难看出宣德一朝皇室礼遇佛教的具体情形。

图片

明宣德 青花夔龙罐

香港苏富比,2017年10月3日,编号0101

成交价HKD 35,537,500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莲托八宝纹合碗

仇焱之旧藏

香港苏富比,1980年11月25日,编号5

图片

青花

永乐青花锦地花卉壮罐

青花锦地花卉纹壮罐,明永乐,高22.7cm,口径12.5cm,足径10.8cm。清宫旧藏。罐唇口,直颈,窄肩,直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饰海浪纹,肩、腹及近足处饰缠枝花纹,腹饰锦纹,足上饰几何纹。此器因上下粗壮,故称“壮罐”。其造型浑厚,纹饰密集饱满,是永乐瓷器中的佳作。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碗

青花缠枝莲纹碗,明永乐,高13.7cm,口径35.5cm,足径20cm。清宫旧藏。  碗直口,弧壁,圈足。通体青花纹饰。碗心绘折枝石榴,果实硕大,里壁饰折枝花果纹,里口沿饰折枝花纹。外口沿饰忍冬纹,外壁饰缠枝莲纹,足墙饰青花线3道。此碗形制颇大,花果描绘生动,石榴寓意“多子多福”。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明永乐,高5.4cm,口径9.1cm,足径3.9cm。清宫旧藏。  这种撇口深腹小碗之所以被称为“压手杯”是因其大小适中,且口沿处胎体较薄,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执之手中,微微外撇的口沿与舒张的虎口相吻合,且杯的重心下移,放置稳当,故名压手杯。  谈及明永乐时的青花瓷器,最受人称道者可谓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它是迄今为止所见传世和出土永乐官窑青花瓷器中唯一署有年款的器物,而且能与明代的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明末谷泰撰《博物要览》记载:“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

图片

图片

图片

乐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

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明永乐,高6.4cm,口径14.9cm,足径5.4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口沿下绘青花菱形锦纹,内壁用金彩描绘缠枝花纹,内底绘青花荷莲纹。碗外壁青花装饰,近口沿处绘曲线纹,腹部绘缠枝苜蓿花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碗无论造型还是纹饰均系永乐官窑首创,金彩与青花搭配装饰相得益彰。此件不署款,但在相似的传世或出土物中见有在外底以青花料画雪花片状花押款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狮球心)

青花压手杯(狮球心),明永乐,高5.2cm,口径9.3cm,足径3.9cm。杯撇口,丰底,圈足。内外青花装饰。杯心单圈内饰双狮戏球纹,球内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纹,腹部绘缠枝莲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纹饰间隔以青花弦线9道。  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纹饰安排主次分明,杯内纹饰布局简洁,外壁纹饰以柔和的线条组成二方连续缠枝花图案。青花色泽深翠。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堪称是明代永乐时期独有的名贵器物。  永乐压手杯的款识,蝇头小字,清晰可辨。在画面上的安排非常巧妙,款识与花纹融合在一起,不是单纯为了写款而写款,而是与瓷器装饰相结合,既告知器物的年代,又使人赏心悦目。狮子滚绣球是民间表示吉祥的一种舞蹈,以此为题材画在杯的内心,将“永乐年制”四字写在球内,这种巧妙的安排充分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工匠们高雅的艺术修养。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

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明永乐,高38.5cm,口径9.0cm,足径23.5cm。  烛台为八方式,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烛插,下层为台座,两者均为束腰八方形,中层为连柱,形状如酒盅倒扣。通体青花装饰。烛插由上到下分别描绘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连柱饰有锦纹及缠枝花纹。台座面饰海水纹和莲瓣纹各一周,外壁八面绘八组各式缠枝花卉。足内施白釉。底心无釉。  此八角烛台仿自阿拉伯铜器,结构复杂,装饰华美。绘制纹样使用的青料为进口钴料,即所谓的“苏泥勃青”,青花色泽浓艳,有晕散感。  烛台出现的历史很早,远在三国、两晋时期,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瓷烛台随之出现,如三国时的羊形烛台、两晋时的骑兽人烛台等。南北朝时盛行莲花状烛台。隋、唐时的烛台底座刻划精美的花纹。到了明代盛行八方烛台,烛台上有的置蜡烛形插柱,造型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园景花卉纹盘

青花园景花卉纹盘,明永乐,高9.2cm,口径63cm,足径48.6cm。  盘敞口,弧壁,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内底绘园景图:坡地、山石、花草,下有流水,上有浮云。里外壁均绘8组花草。  此种盘形体较大,壁厚体重,与永乐一般瓷器的造型殊异,国内极少见到,而在伊朗和土耳其的博物馆里均有收藏。由于一些伊斯兰国家有用大盘盛饭,大家围盘席地而坐,用手抓饭而食的习惯,故此种大型瓷盘应是为伊斯兰国家特制的餐具。此器的纹饰风格则与永乐瓷器的总体装饰风格保持一致,布局疏朗明快,映目清新。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纹罐

青花缠枝花纹罐,明永乐,高17cm,口径14.4cm,足径9cm。  罐直口,溜肩,鼓腹,小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上绘卷草纹,肩、圈足外墙均绘海水纹,腹部绘缠枝花纹,近足处绘如意云头含灵芝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器造型新颖,纹饰繁密,描绘细腻,形制和纹饰均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海水纹香炉

青花海水纹香炉,明永乐,高55.5cm,口径37.3cm,足距38cm。  炉阔口,短颈,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天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  此器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铜炉器形相似。其形体硕大,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纹饰寓意江山永固。能够烧造如此有气魄、纹饰精美的瓷器,反映出当时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  明永乐、宣德时期瓷器上的海水纹通常有起伏相叠的波浪及涌起的浪花,其装饰性比元代大大加强。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青花阿拉伯文盘座,明永乐,高17.2cm,口径17.2cm,足径16.6cm。  尊身为直筒状,上下口处均为宽折沿。通体青花纹饰,口及底沿饰菊瓣纹,器身纹饰分三层,上、下两层仿写阿拉伯文并绘团形图案,中间一层饰仰覆变形花瓣纹。  此器造型奇特,系仿西亚阿拉伯铜器制作,系圆钵状器物的底座。因其中空无底,故清乾隆皇帝在诗中称之为“无挡尊”。

图片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明永乐,高41cm,底径12.2cm。  瓶小口,带盖,盖上有宝珠形纽,圆肩,肩下渐收,平底。盖纽及盖面中央饰莲瓣纹,盖之立壁上绘折枝花卉。梅瓶肩饰正反连贯的如意云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绘竹石芭蕉,衬以坡地、花草,宛如园中小景。足部绘莲瓣纹及卷枝纹各一周,莲瓣内绘各种折枝花卉。  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有变化,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为永乐青花瓷器中的佳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玉壶春瓶

青花玉壶春瓶,明永乐,口径7cm,足径10cm,高27cm。  瓶撇口,细长颈,圆腹下垂,圈足。瓶身自上至下分别绘青花如意头纹、回纹、卷草纹、缠枝莲纹和莲瓣纹。此杯造型庄重,纹饰素雅,构图饱满,层次分明。青花采用进口苏泥勃青料,色泽浓丽沉稳,具有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艺术特色。

图片

明永乐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

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明永乐,高25.2cm,口径3.3cm,足径6cm。  瓶葫芦式,收口,束颈,圆形扁腹,浅圈足。中部两节葫芦间有如意形双耳。瓶上部饰缠枝花纹,下腹部两面各绘轮花一朵,周围环绕花叶纹一周。无款识。  明永乐青花呈色浓艳,可见结晶斑。此瓶应是受西亚器物风格的影响而烧制的。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双环耳宝月瓶

青花缠枝莲双环耳宝月瓶,明永乐,高46cm,口径7cm,背径35cm。  瓶直口,短颈,颈部凸起一周弦纹,一侧饰小系。腹体一面扁平无釉,中心凹进如脐,另一面隆起,中心凸出如半球状,肩两侧各有一活环耳。通体以青花装饰,口沿处绘缠枝花,腹部凸起处饰海水江崖地八角锦纹,内绘缠枝花,其外围饰缠枝花,瓶壁侧面饰海水江崖纹。青花色泽浓艳,纹饰流畅自然,极富动感。  此器造型独特,形体硕大,状若乌龟,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摹仿阿拉伯铜器造型而烧制的,又称“卧壶”。

图片

明永乐青花灵芝纹碗

青花灵芝纹碗,高5.5cm,口径11cm,足径4.5cm。  碗撇口,圈足,无款。碗心双圈内饰折枝山茶花纹,口沿内侧以青花晕染一圈,外壁饰缠枝灵芝纹,外口沿及圈足外饰青花线纹。  此碗胎质洁净,造型简洁,青花发色浓重鲜艳,并有黑色结晶斑,为典型的苏麻离青料之风格。纹饰疏朗明快,雅致宜人,含有吉祥寓意。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花浇

青花缠枝莲纹花浇,高14.7cm,口径8cm,足径4cm。  花浇直口,直颈,溜肩,硕腹,足内凹,一侧以螭龙为柄,柄两端各有一头,一衔于外口,一作柄尾。通体绘青花纹饰,口部边沿绘缠枝莲纹,颈部绘海水江崖及花瓣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如意头纹一周。  此花浇青花色泽浓艳,有黑色结晶斑。其造型风格系仿西亚黄铜壶器物。

图片

明永乐青花花卉纹执壶

青花花卉纹执壶,高38.8cm,口径7.4cm,足径11.5cm。壶直口,细长颈,折肩,长腹,圈足。颈一侧为壶柄,另一侧为长方形流,流口呈葫芦形。壶颈部绘缠枝花,肩部饰莲瓣纹,腹部饰八面方形开光,每一开光内饰上下两朵花卉,足部饰卷枝纹。明初青花仿伊斯兰银、铜器造型者很多,除执壶外,还有折沿盆、花浇、盘座、烛台、扁腹瓶等。此器形仿自伊斯兰银水注。'

图片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高32.8cm,口径8.2cm,足径10.8cm。  瓶撇口,细颈,硕腹,圈足。底足无釉无款识。通体在莹润闪青的白釉上展现出色泽浓艳的青花纹饰。瓶颈部绘三层纹饰各一周,上部为上仰的蕉叶纹,中间是缠枝花纹,下部为下垂的云头纹,近足处绘上仰变形蕉叶纹一周与之相呼应。足外墙饰一周半朵莲的边饰。腹部为主题纹饰:运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南国的庭院景致,图中两块玲珑的湖石挺拔俊秀,依石而立的翠竹枝头微低,似在随风摇曳,围栏内外一片郁郁葱葱的萱草、兰花竞相开放,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四季常青的芭蕉叶又为画面平添了几分南国色彩。山石、翠竹、蕉叶、萱草、兰花构成了一幅寓意吉祥的“五瑞图”。  此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 胎质纯净细腻,纹饰清晰生动。画面一改元青花繁缛的装饰风格,构图疏朗有致,青花色泽浓艳亮丽,深浅不一,富于层次感和立体感。画面中的黑色斑点似水墨画中晕散的效果,为永乐青花的显著特征,这种自然形成的色泽特点极难模仿,为后世仿品所不及。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皆有仿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但器物造型不及永乐器柔美秀丽而略显臃肿笨重,画面中的黑斑不是天然烧成,系人为重笔点染而成,与原物相差甚远。

图片

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

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明永乐,高24.3cm,口径3.5cm,足径7.4cm。  瓶蒜头口,束颈,圆形扁腹。口肩连以对称的如意耳,腹两侧正中各凸饰一乳钉纹,璧形底足,无款识。瓶口边绘如意纹,腹部纹饰以六角星开光向四周伸展构成六边形锦式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花、缠枝花、朵花、团花、江崖海水等纹饰,足边绘朵梅纹一周。  此瓶造型仿自阿拉伯铜器,纹饰的题材与布局都具有西亚风格。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

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明永乐,高13.9cm,口径31.6cm,底径21.5cm。  盆折沿,腹垂直,平底露胎。里外青花装饰。盆里沿绘缠枝花一周,内壁绘缠枝花7朵,盆底绘回纹一周,回纹内绘八瓣团花,花瓣呈变形蕉叶纹,纹内又绘暗八仙。盆外沿绘折枝花卉8朵,外壁绘缠枝花卉7朵,底边绘变形朵花纹一周。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此盆青花呈色浓艳,有晕散现象,为苏泥勃青料所致。纹饰繁复生动,层次分明,是永乐时期受西亚国家金银器的影响而创烧的一种新器型。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纹背壶

青花缠枝花纹背壶,通高54cm,口径6.5cm。  壶小口,两环耳,器身圆形如龟状。壶背面素胎,中心凹入一圈。壶正面隆起。釉色青白光洁,青花浓翠,深入胎骨,有铁锈斑点。正面中心隆起部绘八角锦纹,以海水江崖为地,中心四周为缠枝莲,外环以海水江崖。壶颈凸起弦纹一道,上下绘缠枝花及海水江崖一周。壶盖圆顶。盖面绘四株折枝花,叶蔓清秀,运笔流畅,花大而叶小,叶纹为纤细齿状。  此壶纹饰精美,式样别致,是当时受西亚金属器皿的影响而烧制的新器型。

图片

明永乐青花云龙纹盘

青花云龙纹盘,高3.1cm,口径19.4cm,足径11.7cm。  盘撇口,弧壁,圈足。盘内壁与内底交接处暗划弦纹一周。内底暗划云纹三朵,呈“品”字形排列。内壁模印云龙纹。外壁以青花绘二云龙赶珠纹。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盘胎薄体轻,造型优美,青花发色艳丽,所绘龙纹笔触细腻,生动传神。盘内印、划花纹承袭了元代及明洪武瓷器的作法,反映了景德镇窑瓷器从元至明永乐朝一脉相承之关系。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

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高9.2cm,口径51.2cm,足径34.5cm。  盘折沿,菱花口式,通体作16瓣莲花形,盘心宽大平坦,圈足,细砂底,无款识,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青花底釉青白亮丽,厚润透明。盘心主体图案是一只栖于枇杷枝上的绶带鸟,正回首啄食饱满的枇杷果。内壁绘石榴、桃实、荔枝、枇杷等折枝花果,沿面绘大小缠枝莲花,外沿下绘海水江崖纹,外壁绘折枝菊花纹。  永乐、宣德两朝是我国青花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其青花瓷之胎质、底釉、绘画,无一不精。此盘使用永乐时由西洋进口的“苏泥勃青”料,浓重艳丽,渗入胎骨,并有自然晕散形成的“铁锈斑”,手抚之有凹凸不平之感。国内外现存传世的永乐青花瓷,大盘往往以花卉为装饰题材,用枇杷绶带鸟为主题图案的较少见,就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完整的只有三件: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一件,天津艺术博物馆一件,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这件最为精美。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高28.5cm,口径4.8cm,足径11.3cm。  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宽圈足。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纹内绘朵花。瓶身绘折枝花果,大小各3枝,分别为石榴、枇杷、樱桃、葡萄、荔枝,近足处绘上仰蕉叶纹一周,素底无釉。此瓶是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这种梅瓶的传世完整器物不多,十分名贵。  此梅瓶胎质洁白,做工精细,青花画工娴熟。永乐时期使用的青花钴料是一种称为“苏麻离青”的进口料,含铁量较高,呈色浓重青翠,往往出现铁锈斑疵。此瓶的青花钴料即典型的进口料,在白胎的映衬下,罩于釉下的青花青翠浓艳,花果上布满褐色的铁结晶斑点,有如一幅传统的水墨画,晕散自然。  清雍正、乾隆时官窑曾仿造此梅瓶,造型、釉色较接近原物,唯青花的铁结晶斑点过于均匀、细洁,与永乐青花自然晕散的风格有别。

图片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花心)

青花压手杯(花心),明永乐,高4.9cm,口径9.2cm,足径3.9cm。  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折腰,丰底,圈足。内外均绘青花纹饰。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体 “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腹部绘缠枝莲纹。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青花色调深翠。  压手杯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一种实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明人谷应泰撰《博物要览》一书中特别提到了这种杯:“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篆书,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双狮绣球内书年款和花心内书年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另有杯心为鸳鸯卧莲图案者,系明万历时期仿制。此种品质精良且带有永乐年款的压手杯,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仅故宫博物院收藏有4件。

图片

图片

图片

单色釉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高9.9cm,口径15.8cm,足径4.2cm。  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及足满施鲜艳的宝石红釉,内壁为白釉,有暗云龙纹装饰。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  此碗造型秀美,鲜红釉纯净无瑕,亮丽匀净,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唯一带有永乐官窑年款的红釉器。  高足碗盛于元代,又称靶杯,在明代初年亦十分流行。永乐红釉高足碗弥足珍贵,最负盛名。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

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高24.8cm,口径4.5cm。  瓶小口,肩下渐敛,足胫处略外撇,圈足,砂底无釉。通体施甜白釉,釉面暗划3组纹饰,依次为卷草纹、缠枝莲花纹、折枝花卉纹,以弦纹间隔。  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长挺拔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瓶身的高度,放宽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趋谐调。瓶体所施甜白釉纯正洁净,色泽柔润,纹饰刻划细腻,是永乐时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永乐时期甜白釉器物是宫中主要用瓷,据1989年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发掘报告显示,在永乐前期地层中98%以上的出土物为甜白釉瓷器。

图片

明永乐翠青釉罐

翠青釉罐,明永乐,高8.5cm,口径8.8cm,足径12.3cm。  罐广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里外及圈足内均施翠青釉,釉面莹亮润泽,色调清新淡雅,口边和足边积釉处呈青绿色。无款识。  翠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景德镇官窑创烧的一种色泽温润、釉色青翠如嫩竹的青釉,为永乐朝所独有。均造型规整秀美,胎体致密,厚薄适中,通体青釉素裹,不另加装饰,釉面玻璃质感强,釉中隐含密集的小气泡。常见的器物有盖罐、高足碗等。

图片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

甜白釉僧帽壶,明永乐,高19.7cm,通流长16.7cm,足径7.5cm。  壶因口部形似僧人之帽而俗称“僧帽壶”。阔颈,鼓腹,瘦底,圈足。壶身一侧口边至颈部置宽带形曲柄,相对的另一侧出鸭嘴状流槽。通体施甜白釉,无款识。  此壶造型端庄秀丽,釉面恬静莹润,釉色白如凝脂,优美的器形配以甜美的釉色,相得益彰。  此壶式借鉴于藏传佛教使用的金属质器皿,瓷制品始见于元代的青白釉瓷。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汉藏文化交流频繁,景德镇御器厂曾大量烧造僧帽壶,其中以白釉和红釉制品最为名贵。清代康熙朝曾仿烧永乐和宣德时的白釉、红釉僧帽壶。

图片

图片

明永乐鲜红釉盘

鲜红釉盘,明永乐,高4.2cm,口径19.3cm,足径11.7cm。盘撇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盘口显白色胎骨,足内施青白釉,无款识。此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红釉色泽鲜艳纯正,是永乐朝官窑红釉瓷作的典范。明代永乐红釉素有“鲜红”之美称,此时的红釉瓷器继承了洪武朝红釉器制作的工艺成果,施釉均匀,釉面莹润,烧成火候恰到好处,釉色鲜红明艳,完全改变了洪武朝红釉瓷红中泛黑的不纯色调。器物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为烧制时,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显露出胎色,这种现象俗称“灯草口”。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翠青釉三系盖罐

翠青釉三系盖罐,高10.4cm,口径9.9cm, 足径14.1cm。  罐直口,扁腹,圈足。肩部有3个环形小系,系下凸起海棠托饰,花瓣上有横线纹。罐里及足内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直口盖合于罐口。此罐制作规整,胎体细腻,釉色青翠。翠青釉瓷器为永乐时所创,传世品极少。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 青花模印八吉祥净水壶

高13厘米

北京保利2009春季拍卖会 Lot 1361

成交价:人民币 1,680,000

备注:

1. 仇焱之先生旧藏。

2. 胡惠春先生旧藏。

此壶形制极为奇特,是将藏传佛教八宝的形象融入造型中,创意之巧妙,设计之精绝,令人称奇。八宝指的是法轮、法螺、宝伞、华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等八种藏传佛教中象征吉祥的器物,故又称为“八吉祥”,此壶口部为“宝瓶”,颈部塑“法轮”,壶身为“法螺”,壶身璎珞为“宝伞”、“华盖”,足胚莲瓣为“莲花”,壶流塑为“双鱼”,“盘肠”塑为壶柄,各处安排恰到好处,兼具美观与实用,可谓慧心独具。永乐大帝崇奉佛法,此物应为皇家佛事活动特别设计的一件官窑法器。八宝纹是明清两代非常盛行的装饰纹样,以不同形式见于各种艺术品,而将各种宝物作为器物的有机构成集于一身,所见极罕,遍查各公私收藏,能与之参照的仅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属“大明宣德年制”寄托款之雍正朝仿品。故宫藏品因是孤品,故不能确定此类作品是否是雍正时期御窑厂仿制明代器物的摹古之作,而与本件拍品相印证,可知确有其事,也算是解开了陶瓷史上的一桩悬案。

此壶青花发色苍妍明快,呈色稳定,胎质坚密,釉层肥厚莹润,白中泛青,桔皮釉特征鲜明,加之器形格调甚高,应是永乐官窑制品无疑,唯釉面稍有损伤,疑似火烧痕迹。如此稀少之永窑隽品,故意过火绝无可能,故推断应是原先存放的宫殿楼宇不幸遭遇火灾受到殃及。由此联想到学界仍有分歧之成化“姹紫”成因,或可作一解释。有学者考证北京故宫藏成化斗彩之“姹紫”应非出窑时所带瑕疵,推测是1923年建福宫火灾后幸免于难的幸存者,原先的彩釉经火灾1300度的高温缺氧环境中被还原成无光泽的黑褐色。不妨大胆想象,此壶或为原先建福宫藏品中的一件,高温使得釉面受损。

建福宫花园位于故宫内廷西六宫的西北侧,原址为明代干西四、五两所,为皇太子居处。清乾隆时期陆续将其改建为花园,亦称西花园,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经常做诗赋词加以赞美,里面古玩、字画、瓷器、珍宝在他去世后堆满了库房,数不胜数。民国十二年(1923年),建福宫发生大火,花园建筑以及在此存放的珍宝化为灰烬。火灾后的清理工作长达数月,从废墟中就检出大量珍宝,有的成为故宫收藏,亦有不少被清理人员偷盗出宫流向古玩市场,此件净水壶或就以这种方式散落民间,后经大收藏家仇炎之先生收藏,亲将此无款器物鉴定为大明永乐,并墨书题签及钤仇氏“伉希斋”印,此番能现身拍场,实为难得幸事。

图片

Lot 0215 清雍正 仿钧釉海螺型水注

H:14cm

「大清雍正年制」款

来源:

日本藏家旧藏

HKD 800,000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细图

Lot 215 

清雍正仿鈞釉海螺型水注

高:14cm

来源:日本私人收藏
参阅:2008年4月11日香港苏富比拍出仇炎之旧藏 lot2933

香港华艺国际2022春季拍卖会

在各类仿宋古瓷釉中,雍正皇帝对仿钧釉十分钟情,在雍正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按照宜兴钵仿烧各式色釉瓷钵的谕旨中就专门交代「其钧窑的要紧」。此次拍中有一极其罕见的雍正仿钧釉海螺型水注,通体罩施仿钧釉,釉质丰谟滋润,晕散自然。天青色为地,其上紫红色如山岚云霭,妙曼无垠,呈现云蒸霞蔚之态。底足露胎处涂上黑色护胎釉仿拟铁胎,底部以阴文篆刻“大清雍正年制”款,覆盖酱黄色釉。此器釉色追慕宋时之雅韵,据《雍正纪事杂录》载此类釉色,谓之「天蓝仿钧」或「新紫」,创烧於清雍正七年( 1729年),为唐英协理御窑厂窑务后恢复的仿古色釉。

图片
图片

本品造型极其罕见,水注壶身灵感源自海螺,壶口形如将要跃出水面的鲤鱼,把手成绳结状,而且此壶还具浓厚的佛教特色,底座为佛造像中常见的莲花座,顶部围绕口沿有一圈形如法轮的装饰。

图片

仇炎之旧藏明15世纪中期青花海螺型水滴

此种造型源自明代15世纪宫廷器物,如2008年香港苏富比拍出仇炎之旧藏明15世纪中期青花海螺型水滴即为一例。此器可能是用于佛教仪式的礼器或文房具,亦有可能是雍正帝慕古赏玩的陈设瓷。

图片

明永乐  青花花卉纹执壶

高28厘米

北京保利2009秋季拍卖会 Lot 2037

成交价:人民币 9,520,000

永乐一朝窑事兴盛,成就卓越,上承宋元,下启康乾,创新发明极多,器类式样之丰富,釉色装饰之广泛,为此前所未经见,其中青花一门极负盛名,深得后世推崇。

青花执壶为永乐御瓷之经典品类,纹饰多见缠枝花卉或开光折枝花果,而本品为永乐青花执壶之翘楚,以纹饰罕见而着称。其壶身呈玉壶春瓶式样,腹一侧设长弯流,流与颈之间以云形板连接,美观实用,设计巧妙,另一侧置曲形柄,上附圆形小系,原为牵缚壶盖之用,柄下部加以三乳钉装饰,器型线条复杂多变,雍容秀美。通体以青花绘就,层次丰富,布局得宜,毫无繁缛之感。颈部饰折枝茶花与卷草纹,腹部前后对称装饰近似如意云头状的开光,内绘折枝莲花,开光边框宽大,内饰卷草纹,予人典雅庄重之感。圈足外墙饰以波涛纹,有别于常置的卷草和回字纹,颇为少见。其青花凝重妍丽,苍雅雄劲,一如水墨,所绘诸花笔触细腻,气韵流畅,尽现永乐御瓷纤巧柔美之风姿。

本品较之同类执壶最为特别之处,乃是近似如意云头纹开光装饰的运用,为永乐青花御瓷当中仅见的一例,除执壶之外,其它器型没有出现。它是伊斯兰地区流行的传统纹饰,常见于服饰、织品、建筑物的装饰之中,因此它的运用体现出浓厚的波斯色彩,是永乐御器厂借鉴和迎合中东地区王公贵族审美习惯而烧造的,记载了中外文化交流辉煌历史的一页。
本品异常珍稀,与之相同者目前所见仅知二例。一为土耳其托普卡普皇宫藏品,高30厘米,参见三杉隆敏《陶磁器染付文样事典》页14。一为西藏博物馆藏品。

图片

明永乐  青花披肩花缠枝莲花盖罐

高27.5厘米

北京保利2010秋季拍卖会 Lot 4456

成交价:人民币 14,000,000

备注:

徐展堂“在望山庄”旧藏。

图片图片

← 滑动浏览 →

本品造型敦实端庄,釉汁厚润泛青,胎骨雅洁坚致,罐身上下分别装饰云肩式图案和折枝花卉,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所绘莲花朵朵,硕大饱满,枝蔓轻柔舒展,荷叶俯仰有姿。所见青花一色,浑厚深沉,锡光迸发,极得水墨意蕴。布局疏朗清逸,诸式纹样气韵生动,空灵潇洒。底部涩胎无釉,抚之光润细腻,可见陶土淘炼之精,足墙平扁敦实,修整工致,泛出一层橘红之色,乃垫烧高岭尾砂所致。

其罐盖为清代雍正御窑所后配,原盖应该在雍正朝以前已佚。其发色苍雅清丽,运用点染技法绘画纹饰,刻意追求摹古的效果,虽无永乐青料深入胎骨之力度,亦足见雍正一朝好古之情。对于清宫旧藏前代名窑,雍正皇帝颇为关注,常以之摹古,对当中缺失配件的器皿,往往谕旨御窑厂补造,以得成全之美。据清宫造办处文档记述:“雍正七年四月十一日郎中海望持出葫芦式磁壶一件。奉旨:将此壶交年希尧照其款式仿烧造几件,其釉水如不能十分像,些须深浅亦可,将原壶上添一盖。”

以此推知,当年雍正皇帝肯定下发类似的谕旨为本品烧造盖子,方有今日之完美。永乐罐身雍正盖,此可谓明清两代官窑的连理之作,使人不由想起《饮流斋说瓷》开篇之名句:

“瓷虽小道,而与国运世变亦隐隐相关焉。”明代永乐与清代雍正皆为官窑青花瓷器的鼎盛时期,本品集二者为一体,展示明清两代鼎盛时期之不同国运气象,殊为难得。

此式青花盖罐为永乐御瓷之经典隽品,存世至为罕见,除本品之外,仅知三例,分别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带原盖 ,高28.5厘米,无款,年代定为宣德时期,参见《故宫藏明初青花瓷器》页220 ,图111;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缺盖,高20.7厘米,无款,参见HE LI著《Chinese Ceramics》页221,图407;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品,缺盖,伊斯兰式镶宝石铜包口,高21.6厘米,参见《东洋陶瓷大观》第6卷《维多利亚及阿尔波特博物馆》,黑白图版146。

永宣青花御瓷在明后期已经备受世人推崇,本品作为永乐御瓷之名品自然成为收藏和摹古的重点,嘉靖时期御器厂已成功实现对本品的摹造,实例见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国立博物馆典藏“嘉靖 青花莲唐草文壶”,高20.5厘米 ,底署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款,参见《东洋陶瓷大观》第3卷《雅加达国立博物馆》,彩色图版80。

图片

明永乐  青花花卉纹鸡心碗

直径10厘米

北京保利2017春季拍卖会 Lot 5195

成交价:人民币 4,830,000

备注:

北平东四牌楼“聚和祥”张逸宸旧藏。

鸡心碗系明永乐、宣德年间流行的碗式之一,存世颇为罕见。因碗底心有鸡心样突起,故曰“鸡心碗”。另因器形似莲子,又名“莲子碗”。鸡心碗见有大中小三种尺寸,常见大小两种。有白釉刻划印和青花等装饰。青花器外壁多饰条形莲瓣纹,永乐多呈单体细长莲瓣,宣德多为双层宽短莲瓣。清康熙、雍正多有仿制。除了纹饰的不同外,永乐鸡心碗相较于宣德者尚有体轻、足矮的特点。此类鸡心碗除作贡御之用外,另有一部分被送至近东,伊朗阿德比尔神庙亦见有此类瓷碗。

本品深腹,碗壁呈锥状,圈足窄小,口沿宽阔且微微向内收敛。釉色纯净,釉下以较为浓艳的进口青花钴料描绘纹饰。碗心绘程序化的六瓣团花,四周以几何纹饰环绕,口沿处绘回纹。器外壁绘有一圈实心大莲瓣纹,其上口沿处则绘“之”字形花瓣纹。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例与本品尺寸、纹饰及时代皆一致的清宫旧藏者(参见《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 明代洪武永乐御窑瓷器》,第148页,图版66)。另见有一例尺寸与本品近似,唯内壁纹饰稍有不同者(参见《中国陶瓷全集 第12卷 明(上)》,第50页,图版24)。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者尺寸较本品略大,纹饰亦略有不同(参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瓷器卷 明代》,第53页,图版23)。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者相近的亦见有一例孙瀛洲先生旧藏者(参见《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第62-63页,图版25)。

与同类器比较,本品器形周正,胎质洁白,釉质温润,纹饰华丽,青花发色浓艳,虽见有铁锈斑,但纹饰清晰,未见晕散,无疑系同类器中之上品。且本品系鸡心碗中尺寸较小者,手可盈握,适于把玩。

图片

明永乐  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瓶

高26厘米

保利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 Lot 3008

成交价:港币 10,030,000

出版:

《玫茵堂中国陶瓷》,卷4,编号1644,瑞士玫茵堂,1994-2010年。

备注:

1. Enrico Maestrini 收藏。

2. 伦敦埃斯肯纳齐旧藏。


在明代制瓷史上,洪武一朝具有开明代景德镇御窑之先河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洪武以后,明代御窑曾出现过三次制瓷高峰,分别发生在永宣、成化和嘉万时期。即后世文献所谓“宣窑”、“成窑”和“嘉窑”瓷器,这三个时代所生产的御窑瓷器堪称明代瓷器的品质担当。如明董其昌《骨董十三说》赞曰:“本朝宣、成、嘉三窑,直欲上驾前代。”故这三个阶段所生产的明代御窑瓷器,成为后世竭力追慕的典范。其中又以雍乾时期的慕制之作品质最佳,得其精华而自成风韵。


图片

图片

Lot 2819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
H 33 cm
来源:
法国私人旧藏;
巴黎拍卖会,2011年6月9日,lot 37

洪武一朝享国三十一年,其治下所产御窑瓷器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现象就是釉里红瓷器的高度发展,其品质在这整个明代御窑瓷器中首屈一指。

据《明史》卷六十七《舆服三》载:“(洪武)三年(1370 年),礼部言历代异尚……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从之。”崇尚火德,以红为尊,以及明室对朱红的专有权,催生了釉里红器的大量烧造。但高温釉下铜红呈色极不稳定,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因此其在中国陶瓷生产史上曾数度中止。正是为此,传世洪武御窑釉里红瓷器益显珍贵,恰若本品灿若明珠,尤值珍视。

图片

图片

Lot 2815

明永乐

青花一把莲纹盘

带旧包装

D 32 cm 

来源:

存仁堂珍藏;

中国嘉德,2006年11月22日,lot 1810


明永乐青花,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著称于世。一把莲纹盘为永乐御窑瓷器的经典之作。盘心以莲花为主体,共生的香蒲、慈姑、红蓼穿插其间,束以绶带,故称“一束莲”,寓科举连中或连生贵子之意,亦象征高洁清廉的君子之风。

本品又为国内重要藏家存仁堂主人旧藏,不仅品质颇佳,而且来源清晰,值得选藏。

图片

图片

Lot 2817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盘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宣德本朝
D 27.6 cm

来源 :

Sam P. Williams旧藏 ;

纽约拍卖会,1981年11月9日,lot 114 ;

伦敦拍卖会,1997年6月9日,lot 63

著录:《佳士得图说中国陶瓷史》(Christie’s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s),Anthony du Boulay著,牛津,1984年,第123页,图2

图片

《佳士得图说中国陶瓷史》
宣窑瓷器是明清两代所钦慕的对象。明谢肇淛《五杂俎》载:“惟宣窑款制最精,距迄百五十年,其价几与宋器埒矣”,又见田艺衡《留青日札》卷六载“宣窑之贵,今与汝敌...... 今宣窑兴而与汝争价,亦足观也”,足见宣窑瓷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查阅资料可知,此式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盘在近三十余年的艺术品市场中,仅见寥寥数件,足见其珍罕。此外,宣德青花盘类作品大多不落款识,而若此式外沿落款者,更为罕见,有利于厘清永宣此式之差异,值得收藏和进一步的研究。加之本品经由Sam P. Williams及宝芳阁递藏,又收录于《佳士得图说中国陶瓷史》一书之中,使得本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永乐朝御窑瓷器年款


从传世品和出土实物看,明代御窑瓷器上署帝王年号款以永乐朝(1403~1424年)为最早。虽然早在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即在景德镇珠山设陶厂(建文四年更名为“御器厂”,清代更名“御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正规年款的洪武朝御窑瓷器。永乐朝虽开明代御窑瓷器署帝王“年号款”之先河,但永乐朝御窑瓷器中的绝大多数并不署年款,少数带年款者其款字内容仅见有“永乐年制”四字,不见有“大明永乐年制”六字。目前所见署“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款的陶瓷器,从各方面特征看均为后仿品。

图片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正在景仁宫展出
应引起注意的是,目前所见永乐朝御窑瓷器所署“永乐年制”四字皆为篆书体,不见有楷书体。按署款方式不同,“永乐年制”四字可分为以青花料书写款、锥拱款和模印款三种。青花款仅见于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上,故宫博物院收藏四件这种压手杯。据明末谷泰撰《博物要览》“新旧饶窑”条载:“古之烧造饶器,进御者……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3]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四件永乐青花压手杯,大小相若,造型相同,均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外青花装饰,除内底外,他处所绘纹饰相同。其中一件内底绘双狮戏球纹,球内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双行款(图一,1、2、3);另三件杯心画五瓣葵花,花心内署青花篆书四字年款(图二,1、2、3)[4]

图片
图一: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狮球心)

图片

图二: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葵花心)


苏州博物馆也收藏一件这种永乐青花压手杯。但目前未发现谷泰所曰“鸳鸯心者”,也未发现谷泰所说署“大明永乐年制”六字篆书款者。倒是北京城市基本建设工地出土过几块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残片(图三),而且有的内底伴随署款所绘纹饰在传世品中未曾见过,见有类似菊花心内署款或折枝菊的花枝间署款。

图片
图三: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锥拱款和模印款主要见于永乐甜白釉、鲜红釉等单色釉瓷器上,位置多在碗、盘、高足碗等器物的内底中心或内壁,款字均作两行排列于葵花心或单线圈内。有个别署年款的永乐甜白釉瓷器的胎体很薄,达到半脱胎的程度,迎光透视,锥拱或模印的纹饰、款识清晰可辨,非常优美(图四)

图片
图四:明代永乐甜白釉模印云龙纹高足碗(残)内底锥拱的篆体“永乐年制”款
景德镇市珠山出土
署年款的永乐鲜红釉瓷器有内、外施鲜红釉者,也有内施白釉外施鲜红釉者。其中内、外施鲜红釉者所署年款除了极个别的字迹较清晰外(图五,1、2、3),其余均模糊不清。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东京出光美术馆、香港竹月堂[5]、台湾清玩雅集各收藏一件永乐甜白釉僧帽壶,颈部锥拱缠枝莲纹,四朵莲花依次托着锥拱的“永”“乐”“年”“制”四个篆体字,见于拍卖品的也有这种永乐甜白釉僧帽壶(图六,1、2、3),堪称弥足珍贵。永乐御窑瓷器上的锥拱、模印年款均需对光侧视或透视方能看到,有的清晰,有的则模糊不清。

图片
图五:明代永乐款鲜红釉模印云龙纹高足碗,2003年出土于景德镇市珠山北麓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图六:明代永乐甜白釉锥拱缠枝莲纹僧帽壶

永乐御窑瓷器上的四字篆书体年款,无论是书写的,还是锥拱、模印的,都颇具章法。其笔道流畅自然,笔划转折处浑圆,字体结构严谨,苍劲浑厚,婉丽飘逸。此款识之蓝本必出自当时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之手。有学者曾将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永乐朝翰林学士沈度(1357~1434年)使用的一方端砚外底刻划的篆体“永乐乙未秋翰林沈度识”款,与永乐朝御窑瓷器上的年款进行仔细比较,认为二者字体风格完全一致,因而认为永乐御窑瓷器所署年款很有可能是由当时翰林学士沈度受命书写后,下交景德镇御器厂,再由工匠按墨迹摹写、刻划或做成瓷模印在瓷坯上[6]

沈度,字民则,号自乐,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明代焦竑撰《玉堂丛语》曰:“太宗(朱棣)征善书者,试而御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曰:'我朝王羲之’。”又曰:“文皇览沈度书,称善一时。……度书独为上所爱。凡玉册、金简,用之宗庙朝廷、藏祕府、施四裔、刻之贞石,传于后世,一切大制作,必命度书之。”[7]可见沈度名重当时。明代最典型的台阁体书法风貌,便是由沈度创立。其端正修美的字体和遒劲圆润的笔画,呈现出一种不燥不枯、不纤不弱、不欹不宕的书法美,因此受到皇帝的喜爱。既然当时的“一切大制作,必命度书之”,那么,永乐皇帝命沈度为名副其实“大制作”的御用瓷器书写款识样本,应是顺理成章的事。

图片
图七:明 沈度书敬斋箴册页之一

图片
图八 :明 沈度楷书赤壁赋
正在文华殿展出

永乐御窑瓷器所署供养款中,也有带纪年者。1979年至1988年,景德镇珠山永乐、宣德御窑遗址出土大量瓷片标本,其中有两块以铜红料书写楷体“永乐元(年)……供养”和“永乐肆年……供养”题记的釉里红盘口瓶残片[8],供养铭文以铜红料书写于瓶口外沿,字迹清晰,笔法遒劲,可惜因残缺太多,而无法知道具体内容。这两块瓷片标本的出土,为研究永乐朝御窑瓷器款识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1893~1966年)生前对永乐瓷器做过深入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为便于人们从款识方面鉴定永乐御窑瓷器,而将永乐御窑瓷器年款编成歌诀。即:

永乐篆款确领先,
印刻暗款凸凹全。
压杯青篆在内心,
不是确知不胡言。

第一句“永乐篆款确领先”,是说永乐朝御窑瓷器上所署篆体“永乐年制”四字年款,开创了明代御窑瓷器上署正规年款之先河。

第二句是说对于永乐朝御窑瓷器上模印和刻划(锥拱)的篆体“永乐年制”四字年款,模印款笔画凸起、锥拱款笔画凹进,而且这两种款均在釉下,故称暗款。

第三句是说永乐朝御窑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上的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年款署在杯的内底。

第四句是说永乐朝御窑瓷器所署年款只有通过实践去了解,眼见为实,才有发言权。

该歌诀言简意赅,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永乐朝御窑瓷器所署年款的内容,每一位古陶瓷爱好者都应该铭记在心。
明代宣德朝(1426~1435年)御窑瓷器上的年款,在明代各朝御窑瓷器所署年款中较为复杂。从字数来看,可分为“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两种;从书写方式来看,可分为以青花料书写款、以铁红釉书写款、以矾红彩书写款以及锥拱款和模印款等;从字体看,既有楷书款,又有篆书款,但篆书仅见有四字款;从落款位置看,除了最常见的在器物外底落款外,还见有在器内底心、内口部、内壁和外壁口部(图九)、颈部、肩部、腹部(图十)、腰部、折沿下、耳部、柄上、流上、以及盖内等处落款者。

图片

图九:明代宣德青花伊斯兰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


图片
图十: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花纹香宝子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排列方式有一行竖写、六字分双行竖写、六字分三行竖写(图十一)、自右向左一排横写等。

图片
图十一:明代宣德御窑瓷器上的青花六字三行外围双圈款

款识外多围以双线圆圈,另有个别围以单线圆圈、双线长方框及双线长方框外复加双线圆圈(图十二,1、2),也有无边栏者。再有极个别器物上的年款书写于花心或锦纹中心。其中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排列外围双线圆圈款最为常见。青花楷书“宣德年制”四字年款较少见(图十三),所见青花花口蝶耳杯、青花藏文僧帽壶上的四字楷书款均署在外底,分双行排列,外围青花双线圈。

图片
图十二: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半高足碗,1991年北京市广安门外出土

图片
图十三:明代宣德青花折枝花纹高足杯

青花篆书四字年款极罕见,迄今为止,传世品中未见一例,景德镇市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曾出土宣德仿汝釉高足碗和青花高足碗残片标本,其内底中心署青花篆体四字年款,四字分双行排列,外围青花双线圈(图十四)

图片
图十四:明代宣德青花高足碗(残)
内底所署青花篆体“宣德年制”四字双行外围双圈款,1982年景德镇市珠山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宣德御窑瓷器上的锥拱六字年款多见于单色釉瓷器上。器物造型见有盘、碗、高足碗等;品种有鲜红釉、祭蓝釉、酱釉、白釉、浇黄釉(图十五,1、2)等。盘、碗锥拱于外底,高足碗锥拱于内底中心。楷书六字分双行排列,外围锥拱双线圆圈。景德镇市珠山宣德御窑遗址曾出土一件白釉矾红彩云纹高足碗,其内底心既有锥刻六字暗款又有矾红彩书写的六字款,属于非常罕见的款识。

图片
图十五:明代宣德浇黄釉金钟碗

应引起注意的是宣德朝御窑青花、仿龙泉釉、仿汝釉蟋蟀罐和青花或青花加矾红彩合碗上所署年款,均为双款。即合碗的盖内和内底均署有青花楷体六字年款,俗称“对铭款”。盖内署青花楷体六字双行外无边栏款,碗内底署青花楷体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宣德御窑蟋蟀罐分为坐盖式和平盖式两种,而且所署款式不同。坐盖式蟋蟀罐的盖内和外底均署青花楷体六字年款,盖内自右向左横写一排、外底竖写一行(图十六,1、2)。平盖式蟋蟀罐的盖内和外底虽也均署青花楷体六字年款,但盖内和外底均署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

图片
图十六:明代宣德青花汀州竹鸡图蟋蟀罐,1993年景德镇市珠山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孙瀛洲先生也曾对宣德朝御窑瓷器作过深入研究,素有“宣德大王”之美誉,他曾将宣德御窑瓷器所署年款编成四句口诀[9],合仄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即:

宣德年款遍器身,
楷刻印篆暗阳阴。
横竖花四双单无,
晋唐小楷最出群。

第一句是说宣德御窑瓷器上所署年款的落款位置不固定,除了常见的署在器物外底,还见有署在器物内底、内壁、盖内和器外口部、颈部、肩部、腰部、注壶流上等,故曰“宣德年款遍器身”。

第二句是说宣德朝御窑瓷器上所署年款的工艺既有以青花料或釉上彩书写款,又有刻划(锥拱)、模印款。“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均为楷体,“宣德年制”四字款既有楷体也有篆体。模印款笔画凸起,故曰“阳”文;刻划款笔画凹进,故曰“阴”纹。这两种款均在釉下,故称暗款。

第三句是说宣德朝御窑瓷器上所署年款既有六字和四字一排横写款,也有六字一行、六字双行、六字三行、四字双行竖写款。款外有围以花瓣或锁字子锦纹者(所谓花心署款)、四重边栏者(即双方框外复加双圆圈)、双圆圈者、单圆圈者等,也有无边栏者。

第四句是说宣德朝御窑瓷器上所署年款中有一种字体最为优美的摹仿晋唐小楷书法风格者,其笔画工整,字体清秀、遒劲,像写在宣纸上般自然大方(图十七)

图片
图十七:明代宣德御窑瓷器上所署具有晋唐小楷书法风格的青花六字年款

这四句口诀对于我们了解宣德御窑瓷器年款的特征很有帮助。实际上,由于宣德御窑年款在当时是由景德镇御器厂工人按照样本临摹在瓷器上,而且御用瓷器产量很大,参与摹写的人数肯定不只一人,故很难做到整齐划一,完全一致,致使每一个字的特征都很难用文字来准确描述。孙瀛洲先生曾对宣德年款的每一个字都进行过细致分析[10],谈到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来说,“大”字就有几种不同的写法,其一横被第二笔的一撇分割后,有左边长的,有右边长的,也有左、右相等的,且这一横还有长短之分。“年”字除一般写法外,还有最明显的五种不同的写法,即“勾头”年、“单丰腰”年、“双丰腰”年、“大四横”年、“小四横”年等。应引起注意的是,宣德御窑瓷器所署楷体四字年款之“德”字“心”上无横画,而所署篆体四字年款之“德”字“心”上有横画。

图片
明宣德 青花内松竹梅外庭院仕女图盘
正在景仁宫展出

有学者提出宣德朝御窑瓷器所署年款的蓝本也应出自当时功力深厚的大书法家沈度之手。因为从文献记载看,宣德皇帝朱瞻基亦像其祖父朱棣一样器重沈度,且疼爱有加。[11]因此,宣德皇帝效仿其祖父命沈度为御用瓷器撰写年款样本,应当顺理成章。

总体来说,宣德朝已非常重视在御窑瓷器上署年款,将其作为一项必须执行的制度,而永乐朝尚未作出如此严格的规定。宣德朝御窑瓷器上所署年款的特点是字体笔画粗细适中,六个字大小不一,笔法遒劲有力,青花款的笔画颜色多浓淡不匀,有的还泛出氧化铁结晶斑。这些都是鉴定真、仿宣德御窑瓷器年款的重要依据。

近30年来全国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最为精美的明代官窑瓷器展,展览按照时间顺序以明代早、中、晚期为划分,比较全面展示明代御窑厂的面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永乐  青花五龙纹玉壶春瓶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明永乐  青花五龙纹玉壶春瓶  局部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982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御窑厂南院东侧(原市政府南大门的东墙边)的一道沟中发现永乐刻款白瓷靶盏等。

1983~1984年珠山中路翻修马路时,又在沟南清理发掘,清理面积18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可以复原的永乐瓷器。

 

图片

明 永乐 甜白瓷砖

下面这些,就是经过修复的永乐时期的瓷器代表,也是这一时期的标准器。
请深深记住它们的样子,因为即使是瓷器专家,也是以它们的各种理化指标作为依据、作为参照物,来确定其他器物的真伪,这就是传说中玄之又玄的“眼学”。

图片

明永乐白釉军持

图片

明永乐白釉八方烛台

图片

明永乐矾红云凤纹碗

图片

明永乐白釉浮雕莲瓣纹束腰三足座

图片

明永乐仿龙泉青釉净瓶

图片

明永乐黑釉四方盖盒

图片

明永乐红地白龙纹梨形壶

图片

明永乐黄地锥绿龙纹梨形壶

图片

明永乐酱彩云龙纹碗

图片

明永乐绿彩灵芝竹叶纹器托

图片

明永乐绿地酱彩龙纹小碗

图片

明永乐金彩花口折沿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并蒂莲纹折沿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八出开光葡萄纹折沿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菊纹小碗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罐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小碗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大扁壶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窝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

图片

明永乐青花瓜瓞纹折沿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海浪刻白龙纹扁壶

图片

明永乐青花梵文大勺

图片

明永乐青花湖石鸡冠花纹大窝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菊纹执壶

图片

明永乐青花海浪仙山双耳三足炉

图片

明永乐青花开光葡萄纹花口折沿杯托

图片

明永乐青花开光花果纹执壶

图片

明永乐青花海浪白龙纹撇足梅瓶

图片

明永乐青花开光双桃纹执壶

图片

明永乐青花荔枝纹窝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龙纹盖罐

图片

明永乐青花葡萄纹窝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双桃纹窝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双桃纹小碗

图片

明永乐青花松树小景窝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伊斯兰花纹双耳扁壶

图片

明永乐青花六出开光莲花纹花口折沿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釉里红海浪三鱼纹高足杯

图片

明永乐青花釉里红海兽纹高足碗

图片

明永乐青花云龙纹爵

图片

明永乐青花云凤纹高足碗

图片

明永乐青花云龙纹直口碗

图片

明永乐青花折枝茶花纹双耳扁壶

图片

明永乐青花折枝菊花纹折沿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纹盖皿

图片

明永乐青花折枝灵芝纹花口杯

图片

明永乐青花折枝莲纹折沿盘

图片

明永乐青花折枝秋葵纹玉壶春瓶

图片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纹直口碗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盘口兽耳长颈瓶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三壶连通器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四系矮壶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爵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素面双环耳珠顶盖皿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折肩深腹执壶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锥花僧帽壶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锥花云龙纹梨形壶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锥花云龙纹罐

图片

明永乐鲜红地白云龙纹大碗

图片

明永乐鲜红釉碗

图片

明永乐釉里红梅竹纹笔盒

图片

明永乐釉里红地白龙纹高足碗

图片

明永乐影青刻海浪青花龙纹罐

图片

明永乐锥花红地绿龙纹小盘

图片

明永乐锥花黄地绿龙纹小盘


明清两代在景德镇设立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御用瓷器。御窑瓷器及其生产,是对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与绝对权力的重要体现。在皇家品质的要求与带动下,景德镇的瓷器生产也由此走向巅峰。

御窑厂遗址出土瓷器的考古修复难度很大,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考古修复的御窑出土瓷器,我们除了可以掌握明清御窑瓷器的部分特征外、还能够明确御用瓷器的挑选标准,进而对皇帝的审美及意志有所了解,最终能够着眼于制度的层面。

图片

图一  1994年清洗明洪武、永乐地层出土瓷片

图片
(图二  1994年 修复场景

图片

(图三  1994年 修复场景)

图片
(图四  1994年 修复场景

图片

(图五  1994年笔者(邬书荣)修复出土梅瓶,瓷片多达600余片

图片
(图六  2002年在御窑厂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图片
(图七  2003年 修复2002年御窑遗址发掘出土梅瓶

首先是对瓷片进行初步清洗,刷洗冲净(图八、图九)

图片

(图八)

图片

(图九)

初步清洗过后,需将瓷片进行晾晒(图一〇)

图片

(图一〇)

挑选需要拼对的标本(图一一)

图片
(图一一)

对选出标本进行分类,便于随后进行拼对(图一二、图一三)

图片

(图一二)

图片

(图一三)

分类后,进行初步拼对,利用胶带进行黏接(图一四——图二一)

图片

(图一四——图二一)

     至此,御窑瓷器的初步修复工作基本完成,修复器物基本成型,但属于展览性修复。如果高修,则需要更高的技艺和更多的时日。

     以下是一些完成了初步修复的器物标本(图二二——图二六)

图片
(图二二——图二六)

图片

(图二八 明 洪武 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碗)

图片

(图二九 明 永乐 青花海水龙纹爵,歇爵山盘)

图片

(图三一  明 永乐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

图片

(图三二 明 永乐 青花海浪刻白龙纹大扁壶)

图片
(图三五 明 永乐 内红釉外釉里红赶珠龙纹碗)

图片

(图三〇 明 宣德 青花白鹭黄鹂纹蟋蟀罐)

图片
(图三四 明 宣德 青花剔卷草纹鸟食罐)

图片

(图三三 明 宣德 青花方流直颈壶)

图片

(图二七 明 宣德 天青釉印莲托八宝纹高足碗)

历经以上诸多步骤,经过 陶瓷修复专家的努力,一件件御窑厂遗址出土的瓷器完成了拼对修复,得以部分的恢复其被打碎前的面貌。


宣德一朝(1426—1435明宣宗朱瞻基年号)虽然仅持续了短短十年,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景德镇制瓷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青花瓷在烧造技术上达到了高峰,“宣德青花”就此闻名于世。
      宣德青花瓷造型秀美,器型多样,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如碗、盘、罐等,其中盘极为雅致华贵。万历朝便已成为待价而沽之古董,明末更被视作珍宝,至今仍公认为居明代青花瓷器之首,陶瓷界素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宣德为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公元1426年至1435年,前后共十年。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长子,汉族,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死于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10年。

有了前面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明朝的社会经济状况有了恢复和发展,到了宣宗统治的时期已是国泰民安,他统治的时期是明朝政权最稳定的时期。

明宣宗在文化上的造诣也很深,诗文很有文采。他也经过了良好的武备训练,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明君。

景德镇陶瓷考古的专家们自1982年以来,从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出土的成千上万件瓷器碎片中大浪淘沙、归纳分类后,倾尽10多年心血精心修补完成的。每件展品都由几十或上百块瓷器碎片组成,最多的一件古瓷由460多块碎瓷拼接粘合而成。这些被修复的瓷器品类多样、造型丰富,为鉴别宣德官窑瓷器真伪提供了标准器。

图片明宣德 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碗

图片明宣德 蓝地白鱼藻纹高足碗

图片
明宣德 蓝地白石榴花纹盘

图片
明宣德 孔雀绿釉碗

图片
明宣德 蓝地白鱼藻纹碗

图片明宣德 绿釉凤首注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白鹭黄鹂纹蟋蟀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宝相花纹小盘

图片明宣德 青花茶菊纹梅瓶

图片明宣德 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桃花纹小盖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苜蓿纹碗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螭龙纹蟋蟀罐

图片明宣德 青花螭龙纹梅瓶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翠鸟鸳鸯纹蟋蟀罐

图片明宣德 青花凤穿花纹碗

图片
明宣德 青花凤穿花纹蟋蟀罐

图片明宣德 青花方流直颈壶

图片
明宣德 青花凤纹蟋蟀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瓜瓞纹蟋蟀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瓜瓞纹蟋蟀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海怪纹高足杯

图片明宣德 青花海怪纹大盘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海怪纹蟋蟀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行龙纹蟋蟀罐

图片明宣德 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花卉纹盖豆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花卉纹莲子碗

图片
明宣德 青花卷草纹高足杯

图片
明宣德 青花卷草纹器盖

图片

明宣德 青花卷草纹高足碗

图片明宣德 青花夔龙纹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莲托八宝纹梨形壶

图片明宣德 青花莲池鱼藻纹碗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莲托八宝纹纹僧帽壶

图片明宣德 青花灵芝纹小罐

图片明宣德 青花莲托八宝纹折腰碗

图片明宣德 青花龙穿花纹大碗

图片
明宣德 青花龙穿花纹梨形壶

图片明宣德 青花龙穿花纹高足碗

图片明宣德 青花龙穿花纹大碗

图片
明宣德 青花龙纹鼓腹钵(罐)

图片明宣德 青花龙纹钵

图片明宣德 青花龙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青花龙纹砚滴

图片
明宣德 青花龙纹僧帽壶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牡丹纹蟋蟀罐

图片明宣德 青花牡丹纹碗

图片明宣德 青花牡丹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枇杷纹盘

图片明宣德 青花闹潮龙纹窝盘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葡萄纹菱口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青花人物纹碗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瑞兽纹蟋蟀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石榴形双联鸟食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柿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梨形壶

图片明宣德 青花双纹盘

图片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碗

图片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窝式大碗

图片
明宣德 青花剔枇杷纹鸟食罐

图片明宣德 青花填红八边形花钵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蟋蟀罐

图片明宣德 青花填红花卉纹花口大钵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汀洲鸳鸯纹蟋蟀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网格纹鼓腹钵(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萱草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樱桃小鸟纹蟋蟀罐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樱桃小鸟纹蟋蟀罐

图片明宣德 青花鹦鹉寿桃纹大盘

图片
明宣德 青花鹰雁纹蟋蟀罐

图片明宣德 青花应龙纹大缸

图片
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多棱金钟碗

图片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花口洗

图片
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金钟碗

图片
明宣德 青花鸳鸯形砚滴

图片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青釉带座梅瓶

图片

明宣德 青釉鼓钉三足钵

图片明宣德 青釉花口碗

图片明宣德 青釉刻花唇口洗

图片
明宣德 青釉敛腹梅瓶

图片明宣德 青釉蟠蟀罐

图片明宣德 青釉僧帽壶

图片明宣德 青釉折腰碗

图片明宣德 青釉仰钟式花钵

图片明宣德 白釉三足炉

图片明宣德 白釉刻品字云纹盘

图片明宣德 矾红龙纹高足碗

图片
明宣德 洒蓝刻龙纹钵

图片明宣德 洒蓝碗

图片明宣德 天青釉斗笠碗

图片
明宣德 天青釉高足碗

图片
明宣德 天青釉四字篆款高足碗

图片明宣德 天青釉碗

图片明宣德 釉里红三果纹高足碗

图片明宣德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

图片

明宣德 釉里红牡丹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铁红釉碗

图片

明宣德 鲜红釉梨形壶

图片明宣德 釉里红折枝花卉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釉里红海怪纹高足碗

图片

明宣德 釉里红海怪纹莲子碗

图片
明宣德 釉里红龙纹高足碗

图片
明宣德 釉里红三果纹高足碗

图片明宣德 釉里红龙纹莲子碗

图片
明宣德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

图片明宣德 釉里红三鱼纹莲子碗

图片明宣德 紫金釉水仙盆

图片明宣德 紫金釉碗

图片
明宣德 紫金釉窝盘

图片
明宣德 紫金釉小碗

图片
明宣德 斗彩鸳鸯莲池纹盘

图片
明宣德 矾红三鱼纹高足碗

图片
明宣德 瓜皮绿釉刻龙纹梅瓶

图片
明宣德 黄地堆绿龙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黄地青花花卉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黄地青花花卉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黄釉梨形壶

图片
明宣德 黄地青花萱草纹盘

图片
明宣德 黄地青花葡萄纹盘

图片
明宣德 祭红釉直壁碗

图片
明宣德 黄釉直壁碗

图片
明宣德 祭蓝釉直壁碗

图片
明宣德 孔雀绿釉高足碗

图片
明宣德 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盘

图片明宣德 孔雀绿釉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