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gudian386 2023-09-07 发布于山东

前言:

当今社会,人们的夜生活十分丰富,但混乱不堪,大多人都是抱着手机熬到深夜。亲人之间的沟通几乎没有,让很多人开始怀念生产队时期的淳朴生活。

当时的人们可能物质匮乏,但精神世界是丰富的,永远是纯真的。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我们的发展已经跨越了那个年代,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从文字中回到那个年代。

生产队时期

这段时期是我国在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次探索,那是真正的集体化,几个家庭组合到一起,分工明确,共同劳作赚取工分,干多少活就有多少收入。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那是一个炙热的年代,人们几乎都在燃烧自己的激情。在生产队中,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心,每天都充满了干劲。同那个年代相比,用乌烟瘴气来形容现在,我个人认为并不过分。

现在的社会,人们之间勾心斗角、缺乏信任,大多都是利益摆在第一位,没有团体意识。有时候真的该好好反思反思,社会在进步,但我们的思想别跟不上进步的潮流了,像倒退的现象就更不能有了。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当下,很多年轻人都感到空虚,当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以后,大多是靠手机消磨度过,有些为了寻找刺激和快感,就去酒吧等场所。回首生产队时期,那个没有电的年代,人们精神世界和夜生活反倒比现在还充裕得多。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扫盲班

我们一提及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觉得那时候的人,大多知识匮乏,是典型的文盲。实则不然,在当时,很多有志青年以及部分充满学习热情的老人,他们会在晚上,集体组织起来读书、学习。

前段时间,小编在和父亲收拾房子时,就翻出了那个时代的《毛主席语录》,看着泛黄的书籍。我细心研读,不禁感叹伟人思想的伟大。想想当时,只要认字的人必读的《毛主席语录》,小编认为他们的思想要高于现在很多的年轻人。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他们物质生活不及我们,但精神生活是我们大多数人远远比不上的。试问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肯读书的?在那个年代,就算是不识字的农民都能说出来《毛主席语录》,再看看现在,可悲可叹!

我们回到主题,其实扫盲班不单单是学习,那些知识青年们,还会一起组织其他的活动,例如唱歌等活动。畅想一下,有这么一群人陪在身边,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看电影

在大约十年前的时候,小编老家的村子里,还放过那种露天电影。现在想起来,当时就只有老人和小孩去看,年轻人都只是匆匆路过,回家看手机去了。

在当年那个没有手机的时代,露天电影可是一件大事,每当村里放起露天电影,那必然是座无虚席,别说一个村子的人都能到,还没开放,十里八乡的人都得过来沾沾喜气。那时候的露天电影可不像现在这么高级,两根竹竿加上一个宽敞的广场,这就是电影院。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最经典的八一五角星,是多少人记忆深处的画面,那时候放的电影多是战争片,很多人包括小孩子都能熟记里面的台词。试想一下,观看现场那么多人,肯定十分嘈杂,当时的管理者也就是大队的人,他们会通过敲竹竿、驱逐捣乱者来维护秩序,我们现在可能无法体会,但回想起来还挺可爱的。

嘈杂混乱的声音必然会影响观感,电影里说的什么话最引人好奇。这时候一些“显眼包”就有了展现机会,这些“显眼包”多是小孩子,因为他们身材矮小,可以更好的钻进人群,听到的自然就清晰,他们会努力记住电影中的台词,好为后面的炫耀做准备。人们在看完这一场以后,总会去期待下一场。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露天电影,有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他们会播放黑白电视机。现在很多电影里都有描述这一画面,一个杆子上挂着天线,村民们为了能看电视,早早的便吃完晚饭,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

这个座位的坐法也是有讲究的,普遍都是孩子在最前面、最中间的位置,大人们则在外围。因为条件有限,电视里放的节目就那么几个,但人们对此都是百看不厌。这不单单是看电视,是人们对新时代产物的探索。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听书、听广播、听收音机

我们说完看,那听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开始时,人们多是听书,听那些有文化的人给他们讲各种有趣的故事。这些讲故事的人,在当时可是很受欢迎的,他们讲的上至老年人下到儿童都非常爱听。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现在人们对当时的刻板印象中,一定会有那个标志性的大喇叭,这个大喇叭代表着各种通知和公告。他可不单单有这作用,有的相关人员还会在晚上,通过大喇叭给村民提供娱乐活动,比如唱歌。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后来,收音机的出现,成了许多人了解村子以外事情的重要渠道。那时候可不是人手一个收音机,多是许多人围在一个收音机前,把收音机的声音开到最大,大家一起听。这个时候有人发出点异响,肯定会让人们调侃。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看戏

传统戏剧班子,在当时是相当流行的,他们比电影还要常见。现在的演唱会在一定程度上,可是说是戏班子的一种继承。当时的戏班子可不像现在,那可是相当受欢迎的,他们到处去演出,有很多狂热的粉丝。

以上说的这些多是大型活动,除了扫盲班以外,其余的几乎不是天天都有。咱们后面说说,他们日常最常见的夜生活。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记录工分

一提及生产队时代,那必然得说工分,这可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基础保障。有了工分就等于有了一切,这么说完全不过分,这可不单单是钱,还是一种光荣的体现。

劳动与收获成正比,要想吃得好穿得暖,就去劳动赚工分。一天的劳作,在晚上的时候就会得到回报,人们会聚集到一起,听着大队队长宣布每个人一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工分数量。这可是一个长脸的好时刻,多少人为了晚上能“傲视群雄”,白天疯狂劳作。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除了宣布工分,相关工作人员还会宣布明天的工作内容。一切都说完以后,人们还会主动交流工作心得和体会,也有自私的人不会分享,但这种人不多,毕竟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这么浑浊。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牲畜棚“扯皮”

不得不说,不论是哪个年代,人们都爱聊天吹牛。这是许多人最爱干的事,几个人聚集在牲畜棚内畅谈未来,想想就惬意。不过,就是不知道牲畜们是怎么想的,或许它们也爱听人们的生活。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缝针线

女人作为家庭的半边天,她们在晚上会利用时间,来做缝补东西之类的手工活,同玩得好的女同志一起。几个人唠唠家常,看着孩子们嬉戏打闹、自家男人吹牛,这未尝不是一件乐事,一种独属于她们的欢乐时光。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听房

要说啥是生产队时期最害臊的事,那就莫过于听房了,房事是什么意思,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吧!听房?听房!就是听人家的房事,在当时这可不是什么稀罕事。据说,当时的人们最喜欢听的是新婚夫妻的房事,甚至有的人会偷看。

第二天的时候,有些人还会散播小夫妻的房事和悄悄话,甚是有趣。

生产队晚上,让人脸红的夜生活,农民没有手机,都干了些什么?

笔者感悟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真心不希望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死”在了手机等电子产品中,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要多加节制,切勿脱离了现实世界。回想生产队时期的夜生活,总感觉远比现在的人要幸福得多,这种精神上的充裕让人羡慕。

每个时代的过去,不单单是一段历史,其中的优点我们不能把它丢在历史长河中,而是继承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