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7)——山东桓台四世宫保坊 | 静思斋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3-09-07 发布于河北
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列游记第127篇:山东桓台(新城)四世宫保坊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2023年8月18日

八月中旬全家巡游山东烟台、潍坊、淄博三城,末站停驻淄博,主要是为了附庸一番烧烤的“风雅”。此时已玩了六七天,有些人困马乏,淄博市区里也无甚可去之处,当日下午便在“温泉”消磨时光,就等着晚间敞开肚皮一战了。我或许五行属火,对于室内水上游乐设施颇觉不耐,极度的闷热与无聊一齐袭来,让我忽然又想出去转转。很久之前曾粗略了解过淄博的两处国保(在桓台县,算是远郊了),心里尚有依稀印象,在汤池边随手一查,发现从酒店这里竟有直达公交,并不需要多少周折腿脚,于是便起身更衣,屁颠屁颠的去了。

不过毕竟有二十多公里路程,坐71路公交直坐了个把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新立站”。此地现属桓台县新城镇,新城古代为县,民初因全国多有重名县份而改称桓台,1950年县治东移索镇,新城这边逐渐边缘化,成为一个平凡乡镇。许多人或许不知,在明清两朝,这里曾有一个全国最顶级的科举世家——新城王氏,一门竟出了三十位进士,入仕者有当朝宰辅,在乡者有一代文宗,文运绵延三百余年!新城王氏现有重要文物遗存三处,围绕着新立站呈“品”字布局(见下图),近年已开发为旅游资源,但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注定了这里绝对不会太热门,而我,就是当时在场有且仅有的游客。
 
 图1:王渔阳故里景区文物分布图

这仨地方分属新城王氏历史上最重要的三位人物:第四代王重光(忠勤祠)、第六代王象乾(四世宫保坊)、第八代王士禛(王渔洋故居),同宗不同人,文保大约也是因此分别立项,景区则是以辈分最低而知名度最高的王渔命名(王渔故里景区,可买50元的联票,只看牌坊的话不用买票)。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有着“华夏第一砖坊”之誉的四世宫保坊,但考虑到王重光乃是新城王氏肇兴之始,我最终还是决定先去忠勤祠看看再说。
 
 图2:忠勤祠前复建之牌坊

据王氏家谱记载,在元末明初的乱世,青州府诸城县初家庄人王贵移居新城县,在此成家立业,后被奉为新城王氏的始祖。王贵最初依附于地主赵家,以务农为业,但到了第二代便已家境殷实,王贵的小儿子王伍已经有能力在村里“舍粥行善”了。毫无疑问,王家这两代人必然都是吃苦耐劳的良善之辈,后代也因此受惠,得到了读书的机会。王伍之子王麟是王家第一位读书人,而且多少取得了一些功名,后以贡生身份,出任颍川王府(郡王,属周王世系)教授(从九品芝麻小吏)。

王麟教子有方,其子王重光(1502-1558)在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二甲登第,成为新城王氏第一位进士。王氏通过科举兴家,屌丝逆袭的经过,与我们这边的正定梁氏颇似(包括后世的绵延也很相似),只不过梁氏用了七代,王家四代人便实现了。王重光为官清正,颇有作为,但不畏权贵,终是得罪了严嵩,被“发配”到贵州抚蛮,任布政使司左参议(从四品),适逢皇宫失火,王重光奉命主持采木以重修宫殿,不久后因环境恶劣积劳成疾,卒于任上。朝廷追赠王重光为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嘉靖帝并御赐“忠勤可悯”四字,敕于贵州建祠。
 
 图3:王重光像
 
 图4:王重光中进士时应该也立过牌坊

王重光对于家风的建树极大,之后的两代更是青出于蓝,其子王之垣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三甲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正三品)。万历年间,王之垣以“贵州祠远”之故,得皇帝恩准,为其父在家乡新城另建“忠勤祠”,其后历经发展,成为新城王氏家祠。如今存世的忠勤祠,面积大约只剩旧时的四分之一,八十年代整修充实后,大部分辟为其玄孙王渔的纪念馆,目前仅定为省保。游于祠中,发现其中颇有些珍贵文物,我觉得甚至比新晋国八的王渔故居更有逛头,他日晋升国九应是份属必然。
 
 图5: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忠勤祠

王之垣的儿子王象乾(1546-1630),隆庆五年(1571年)三甲进士,其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一生五戍边关,威震九边,官至兵部尚书(正二品),加少师衔(从一品),并曾总督蓟辽、宣大、山西军务,成为王氏家族仕途上成就最高者(王渔虽然也当到尚书,但品级不如,这个下篇再详说),以王象乾为代表的第六代精英有九人高中进士,亦堪称王氏家族数百年的巅峰。

王象乾为大明鞠躬尽瘁,耄耋之年仍赴边挂帅,只“可惜”他的诸多功绩是建立在以建州女真为首的少数民族身上,于是他的传记仅在《明史稿》中有载,当满清修《明史》最终定稿时,对这种“伤害感情”又不太方便用春秋笔法的人,干脆一刀阉割了事。如此一位名臣的传记,就这样与正史失之交臂了。

不过明廷自然不会忘了王象乾在边防上的卓越贡献,万历皇帝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在新城为他敕建了一座牌坊,并推封其祖上三代同其官职,这是《明会典》中给予一品大员的专有待遇。王象乾当时的加衔是太子太保(也是从一品),俗称“宫保”(对,宫保鸡丁的宫保就是这个意思,昨天写到这里时心痒难搔,中午忍不住出去吃了一盘),所以这座牌坊被人称为四世宫保坊。
 
 图6: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照(第七批)

由于两个场馆都有闭馆时间,牌坊在户外随时都可以参观,我是先转完了王渔故居才溜达过去的。然既是按长幼之序写起,便先来说它也无妨。牌坊的历史非常古早,但似乎盛极于明清,至少我在如今的国保名录中,没有找到牌坊标注年份早于明代的。多年前我曾走访过我市灵寿县的三世中枢牌坊(也是明末建,同为国七,我国保寻踪系列的No.10),该牌坊正主傅永淳,也是正二品尚书,但无一品的加衔,故只能推封祖宗两代。这就是三世牌坊和四世牌坊之间的差距,其根源我想并不难理解。
 
 图7:这是从网上找到的一张解放初期老照片,不难看出后面还有别的牌坊

据说新城县原有古牌坊七十二座,属于王氏的也并不只此,惜历经战火与乱世,四世宫保坊成为硕果仅存的一座。这是整个王氏家族最大的荣耀,也是他们最珍视的宝贝,数百年来,即便后来王家荣宠不再,仍是以阖族之力守护着它,终让它渡过了各种劫难。即便是全国范围内,如今存世的牌坊界“四世祖”,这就算不是唯一一例,也绝对是凤毛麟角的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四世宫保坊是无比幸运的。
 
 图8:民国时期王氏族人重修牌坊时的合影老照片
(此照片引自“桓台融媒”公众号)

眼前的四世宫保坊尽显敦厚、肃穆、华贵之气,相比之下,无论是灵寿三世中枢坊还是我不久前刚写过的广州盛世直臣坊都显得稍逊风骚。且它还是极为少见的砖砌牌坊,与通常所见、绝大多数为石构的新老牌坊相比,在技法上亦见精妙与特立独行之处。其卓立于交通要冲,北面被小商贩“驻扎”,几个人玩牌玩得不亦乐乎,搞得我都没好意思去买水,所幸南面尚有一片空旷,可以让我驻足拍摄、欣赏。落日余晖之下,古朴的美感溢出屏幕,一时竟让我有些流连忘返了...
 
 图9:四世宫保坊(北)
 
 图10:四世宫保坊(南)

我原打算将四世宫保坊与王渔故居合篇而作,因为后者从文物的角度来看有些乏善可陈,但王渔这个人又不能不提,稍微写了点便意识到篇幅会太大。也罢,王家“明朝那些事儿”就先到此为止吧,王渔既算是清人,且下篇再叙便是。


                                  静思斋  于岳
                                  2023年9月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