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那时墙上的字和画

 冬歌文苑 2023-09-08 发布于北京

那时墙上的字和画

时下,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旅文化方兴未艾,一些乡村在农民的墙体上,聘请画家或用油画,或用水彩画,画出本地的土特产品,或风景名胜,这是时代进步的印记。尤其是笔者回到五合吴村,走进村口一眼看到吴兵子的山墙上那幅“五合茶”的宣传画时,不禁想起了当年在墙上用红土刷写标语的情景。

文革后期的1975年初学校还未开学,五合大队农业学大寨的热潮正如火如荼。大队党支部和革委会为了渲染对毛主席的衷心,造就浓厚的学大寨氛围,除了张贴宣传画外,还要求各个生产队在公路两边大队和生产队的公房,以及农民住房的外墙上用红土(氧化铁)写标语,“广而告之”,没有粉的土墙一定要用石灰刷白。粉墙的活由大队瓦工队承担,泥沙和石灰等材料的资金,由大队集体开支,刷写标语这项活自然落到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几个知识青年和大队办中小学年轻的男性民办教师头上,刷写标语按天计算算出工。

6个生产队,每队一组,我被分到吴村生产队。跟我分在一起的还有一个芜湖的下放知青做我的下手。

标语口号我记得有这么几条:“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伟大的统帅毛主席万寿无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等等。

要求用艺术字写到墙上,黑体字、新魏体、仿宋体、隶书等等,正正规规地写。不是随便刷。不象现在广告公司做会标字体用电脑拖出来这么简单,更没有电子显示屏。

看好一方墙后,是山头墙,还是正面墙,大致上要写哪副标语,大队基本上都做了规定。当时五合大队是芜湖地区和广德县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各级领导来视察,其他公社大队来参观的比较多,所以,标语的安排也有讲究。有多少字,就能定下写多大的字体。先用两个竹梯,靠在墙上的两边,用红土颜料(氧化铁)把线条打出来,否则,上下不齐难看,然后用木质三角板用铅笔把字底框出来,无论写那种字体必须先打字底。人站在竹梯上划线打字底开始时手脚还是有点发抖,写多了也就习惯了。标语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在3米上下。我们两个人我打字底,还有一个用红土(氧化铁)按照字体的空格填色。就这样,我们在全大队的每个村庄上的靠路的墙上,用以上的方法写了几十幅标语。造就了较为浓厚的忠于毛主席、学大寨的宣传氛围。

还有一件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学江同志亲自到杨滩公社文化站,专门请站长许善国同志来吴村,在忠子室的屋山头,(这忠子室正对村口,进村就能看见),用毛竹搭好了脚手架,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画了一幅四米正方形的“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彩色巨型画像,其工序是:先把墙面粉白,然后,用墨线在16平方米的墙面打出十厘米见方的小格子,在样画稿上以同样的方法画出方格,小方格对应大方格,数目相等,再在大方格中,按照小方格里的色彩填入其中 ,我曾好奇地问过许站长:“这样能把毛主席画出来吗?”许站长严肃且和蔼地回答:“画毛主席的宣传画,来不得半点马虎,打方格填颜料不会出错的。”一个月后,方格填好了,面带微笑的毛主席像也出来了。给吴村又增加了政治文化氛围。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我还在五合初级中学教学楼的墙上,用红土以隶书的字体、两米见方的大小,划了六个大字“按既定方针办”,这是我最后一次在五合用红土在墙上写的标语,1983年五合中学撤销后,学校的房子也被当地的农民拆掉了,盖起了小洋楼,大队核算也在当年解体,老房子基本换新了,标语一个也看不到了,现在看到的是新时代的宣传画。

插图/作者

作家简介 

王业沁,籍贯,安徽宁国,安徽省广德市退休干部,爱好写作,曾在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调研文集《科学税收征管之路》,多年来在中央、省、市、县发表诸多作品,现为广德作协顾问,宣城、广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