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显示,有关十二生肖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但诗经中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 《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 ![]() (五)辰龙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生肖鼠与十二地支的第一位“辰”相对应,所以称为“辰龙”。 从属相相生相克的角度来说,龙与猴、鼠为三合,与鸡为六合,为大吉,其他次之;龙和狗、牛、龙、兔相克。 一、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我们没有谁见过龙,但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已深深的嵌入了每人的潜意识里,无处不见龙的影子。龙文化已渗透进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贵尊荣的象征,也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 ↑和田洒金皮《神龙护主》,仿先秦印章形制 唐代刘禹锡《陋室铭》开篇便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意思是说“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简单的几个文字,便把龙的写的活灵活现。 ![]() ![]() 龙究竟是不是真实存的,我们目前无法给出肯定与否定的答案,12生肖中其它11中动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古人把这十二个文字都提炼的十分的完美,那么我们未曾见过的龙象形以何? 其实龙的形态在文字出现以前就早已存在了,红山C形玉龙,代表了上古黄帝文化的传承,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 ↑红山文化玉猪龙 这是中国最早的龙的形象,红山玉龙的形象古朴、原始,没有龙鳞、龙爪、龙须、龙角。 此外良渚文化的瑶山祭坛墓葬中也发现玉器上有龙形图案或龙形玉器,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 商周及其秦汉以后考古发现的与龙相关遗存数量就更是很多很多了。 《商代玉龙的演变》 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龙”的形象,已经出现了“龙角”、“龙爪”等标志性象征。 ![]() 经过了长达八百年的漫长演变,“西汉玉龙”脱离了C型龙的形象,转而向“盘龙”发展,“龙”的身体看上去更加修长,龙头在牙齿的衬托上也显得更加威武。 ![]() “唐代玉龙”已经具备了“中国龙”的所有特征,“龙”的形象在唐朝基本定型。 ![]() ![]() 二、玉雕龙的寓意与佩戴禁忌 在十二生肖中,属龙是最具有神秘色彩和魅力的一个。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非常深远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有着不同的解释与含义。 1、九五至尊 《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数字九为最高,五居正中,故“九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至尊”。 2、权力与尊贵 龙在中国古代是皇帝的象征,也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尊贵。 3、祥瑞与吉兆 中国古代以来祈求丰收、平安与幸福等,龙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物,是祥瑞和吉兆的象征。 4、精神与气概 龙是勇气、坚强、奋斗、不屈不挠的象征。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与气概。 5、龙相关的成语 龙的相关成语有很多很多,这里列举一些,每一句成语都有着丰厚的吉祥寓意: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车水马龙、龙马精神、乘龙快婿、蛟龙得水、笔走龙蛇、龙肝豹胎、龙肝凤髓、龙行虎步、生龙活虎、龙跃凤鸣、龙腾虎跃、望子成龙、飞龙在天、龙吟虎啸、活龙活现、矫若游龙 6、玉雕龙佩戴禁忌 龙与猴、鼠为三合,与鸡为六合,因此,这三种属相的人最适合佩戴与摆放与龙相关玉雕饰品;龙和狗、牛、龙、兔相克、相冲,所以这些属相的人不适合佩戴与摆放与龙相关的玉雕饰品。 三、古今玉雕龙作品欣赏 考古发现玉雕龙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红山文化就已经出现了 ![]() ↑凌家滩玉龙 ![]() 2004年,二里头夏都遗址、距今约3600年前的绿松石龙被发现。整条“龙”以二千余片绿松石小片构成,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龙整体长64.5厘米,巨头蜷尾、鼻尖朝上,身躯起伏有致,仿佛正在蓄力向天腾跃,形象鲜活生动。龙身中段的一只桶状物为铜铃,内有白玉铃舌。这条绿松石龙最特别之处,是它整个由23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绿松石细片拼合而成。这些石片十分微小——每片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 ![]() ![]() ![]() ![]() ↑春秋 玉龙纹玦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战国 双龙形佩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战国,玉龙上海博物院藏,长4.1,宽3.2厘米 ↑战国勾龙纹玉佩 ![]() ↑西汉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广州南越王博物馆藏 ![]() ↑西汉 龙形佩 安徽天长博物馆藏藏 ![]() ↑唐代 龙形玉佩 武汉博物馆藏 ![]() ↑唐代 玉龙璧 上海博物馆藏 ![]() ↑宋、辽 玉龙纹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 ↑宋代 云龙佩 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 ↑元代 龙纹带饰 上海博物馆 藏 ![]() ↑明嘉靖 玉透雕龙纹带板 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 ↑明代 透雕云龙纹白玉牌 现藏于江西博物馆 藏 ![]() ↑清乾隆 青玉龙戏珠纹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 ↑清代 翡翠玉龙纹镯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 ![]() ![]() ![]() ![]() ![]() ↑宋雄先翡翠作品《龙行天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