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 08.2023 ![]() ▽ ▽ 九月一号开学,九月十号就是教师节。上学的人和毕业多年的人都在九月种下自己的前程,尤其是还在园丁的剪刀下活着的孩子,他们才显然更在意这个蓬勃的九月。然而稚嫩的他们还不知道,这并不是一个适合释放个人情感的机会。甚至事实上,我们匆匆一生都很难找到某一天,或某一个机会,离开大众的包装,逃脱外界的干扰,单纯地审视属于自己的内心,由衷地抒发个人的感受。 前几天听同事们聊天,她们作为家长都在各自发愁着教师节的事。有的孩子刚上一年级,而且刚开学一周,和老师的关系就像刚换水土的草木,生涩又勤于讨好。不过如今的教师们在各种制度的打压下都很拘谨,尤其是在教师节那天尤其洁身自好。况且学校有规定是不允许教师节送东西的。可是这个规定又太教条了,就像垃圾桶里不许有垃圾,桌上不能有书一样。 既然已经是过节了,就要有点福利和小惊喜。不然孩子们对那些兢兢业业在岗位上付出的教师们如何表达感谢呢? 说来时过境迁,在我上学的时候,教师节送礼物人人都觉得合情合理。甚至不止家长们安排我们给老师送礼,班主任也会要求我们给科任老师准备礼物。 ![]() 高一那年,我作为生活委员被班主任安排去给各科老师挑选礼物。陪我一起的是我们班的女班长。 我们是在上课时间去的,逛了好几家小卖铺,都没找到合适的礼物。这群商家只知道迎合市场卖一些康乃馨和百合。可花花草草都不合我们的口味。也许是因为老师给的班费也不多吧。平均到一个老师也就二十块钱的预算,买花也稀稀拉拉的不好看,还不如挑个本子或者笔什么的有点用处。后来我们看中了一款小闹钟,色彩很漂亮,而且刚好二十块钱。想着正好可以让老师们放在办公桌上,每天都会看到,于是便更加笃定地买了一兜子回来。 结果买回来就被班主任批评了,她说送礼没有送钟的。可是我们根本没想到这么多,只觉得小闹钟实用又好看,而且正好符合预算。 ![]() 我没有错,错的是这个结果。班主任不喜欢小闹钟,整整一天都板着脸。后来她反复强调,告诉我们送礼物的时候跟老师们说,送的是小闹表,希望老师们走时运。多好的话术啊!她当销售肯定也是销冠。 后来为了弥补我的错误,我们又悄悄给她买了束花。课间回来的时候,我偷偷把花放在了讲台上,想着她走进教室给她一个惊喜。 干了错事的人总想着能用其他事情作为补偿,实际上却经常是一个错误叠加着前一个错误。这种叠加是无休止的,直到某天最后一个摞上去的错误被认为是对的,那么之前压在身上的这座山才会逐条被理解,被原谅。可那天的补救措施依旧不是对的。老师走进教室,看到了那束花,气呼呼地说:“谁教你们这么送花的!只有送死人花才是这么放的,也不知道送到手里!” 放学后我又跑去跟她道歉了,她说没关系。那一学期之后,她不再教我们了。第二年教师节,另一位班主任也是让我负责去买礼物。这次我选了陶瓷杯子,老师们都很高兴,尤其是新班主任,她没有说杯具代表着“悲剧”,她也用这个杯子喝水,直到我们毕业。 ![]() 在我走上社会之前,我都无法理解高一老师的扫兴之举。但直到我上班以后,才意识到原来教师节不属于任何一位老师或者学生,而是属于整个社会,属于人情世故的一节齿轮,是个人情感之外的无尽喧嚣与纷争。我理解了高一老师的心理,因为比起与自己学生的感情,她更在意和各科老师之间的交际。我们以为是自己送出的礼物,在她看来却是属于她的社交与人情。她这个人的确情商很高,为人做事都滴水不漏。 高一结束后,我们放假前最后一次打扫教室,临走前我跟她打听是不是开学又要分班了。她点点头,又悄悄告诉我,她要去教重点班了。当时的她还带着得以重用的骄傲,可我却如五雷轰顶。因为当初为了进她的班级也是煞费苦心,如今却都败给了这个社会机制。 不得不说从那时起,社会就在教育我如何利用大家的权利收获自己的利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细微地体察他人的心思。回想起来,高一的班主任是我走进社会的第一位老师,是她教给我如何在这个社会上保持进取的心,也是她在日后的每个九月提醒着我,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眼下的九月,即将到来的教师节,我很想祝她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毕竟像她如此忌讳死亡的人,一定会长命百岁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