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非:警惕教师的错误行为

 课程教学研究 2022-01-19

社会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误解,往往会对教师的工作做出错误的判断,而这种错误判断又加剧了教师的错误行为。


任何职业都有其危险性,教师工作也不例外。说起来好像有点玄乎,但这种危险性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

友人之女曾在名校就读,说起教过她的老师,感慨不已。

有人问:在你读书的这些年里,你有没有受过伤害?她说,13岁时,父母工作调动,她从家乡转学到南京一所中学读初二。她喜欢这所学校,可是不知为什么,她报到时,班主任脸上一点笑容也没有,冷言冷语,除了莫名其妙地教训了她一顿之外,还关照她:“你每天放学后,要把教室的墙壁掸干净。”

中小学卫生值日,学生一般一星期才轮到一次,可是这位班主任竟然没有任何理由地让她每天值日。教室的墙壁也不是每天都要掸灰,这种安排简直就是歧视和惩罚。老师还让别的同学监督她。

孩子很有意志,能忍耐,回家也不告诉父母。两个月里,她每天像囚徒服役一般劳作,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没有任何光荣感。

没想到的是期末考试,这孩子考了总分第一,于是班主任通知她:从明天开始,你不用掸灰了。孩子说,其实她不恨那位教师,只是认为老师很可怜;偶尔会想起教师的乖戾,只把它当作性格问题,未必是师德差。

我听了这样的诉说,非常惊讶。我惊讶的是这名教师的行为如此令人厌恶,而学生竟然一点也不憎恶教师。固然这种难得的宽容体现了一种宗教情怀,但从教育视角观察,那位教师不具备从事教育的资质,而且,她违法了。

她以为作为班主任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她竟然不去想自己的行为会给一个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她可能很幸运:她教低年级学生,她那些乖戾的举动(纯粹是病态的)没有引发学生的抗议,她遇到了有宽容精神的学生。

但是,更多的学生在她的治下只有忍耐,再忍耐,直熬到完全摆脱了她的压迫,才如释重负,开始新的人生。也就是说,她根本不认为那些莫名其妙的惩诫式的“考验”有违师德。

学校有这样的教师,已经够奇怪的了,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教师经常被认为是“负责任”的教师。

和以往一样,我最后一次带高一新生时,还是有许多期待的。虽然我知道,在应试狂潮下,生源质量下降,“一届不如一届”,但毕竟是新同学,他们也睁着眼指望到了高中能 “享受青春”。

开学第一个星期,有教师看某个班学生的随笔,愣住了。拿给我看,我也愣住了。

因为教师节快要到了,学生在文章中回忆初中的班主任,说班主任工作极其负责,每次查到他漏做作业,都在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他的家长;如果他请了病假,她一定会在晚上到他家给他补课;她没有让他休息过一个星期天。每当他想早点休息时,班主任就会打电话给他,总是告诉他:“离期末考试只有一个月了”“离中考只有两个月了”……

在三年初中阶段,他没有一天不在老师的视野范围内,他的一切行动都要征求教师的意见,而老师也具体地管着他的一切。

现在,上了高中,十多天了,班主任没和他说几句话,于是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他当年所有的坏习惯几乎全都“萌芽”了。

当然,不能把学生身上的一切坏习惯萌发都当作教师的责任。可是这名学生的依赖性又是哪里来的?能说和教师的包办代替没有关系吗?

于是又一次想到教师职业的危险性。一般而言,我们会说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有可能会误人子弟,而往往忽视了教师在不经意之间向学生传达的错误的价值观、不良行为和错误的思维习惯。

我们充满工作的激情,然而面对的是不可知的人群;社会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误解,往往会对教师的工作做出错误的判断,而这种错误判断又加剧了教师的错误行为。

不止一次地听到家长向学校表示过这样的意思:“随你管教,随你打骂,只要他能考上大学,我们一家感激你……”

由于错误地认为这就是“人民”表示出的“意愿”,进而认为 “加强管教”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和家长只用升学率去评价教师,因此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一直在中小学盛行。

接受了这种教育的学生在未来会是什么样?他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相信每个有理智的教育工作者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工作中的任何不慎,都将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们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与社会对这一职业的误解之间的矛盾,可能会长期存在。

教师不能再以为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想要去拯救别人的灵魂,那可能先得拯救自己。

你认为呢?



来源 | 源创图书《致青年教师》,吴非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