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北京(十三)

 新用户8926AVU2 2023-09-08 发布于北京
古代的北京(十三) 辽南京(燕京)各条大道所围成的地区,除去特定的建筑物(寺院、衙署、楼阁等)外,都是居民居住区。辽南京城仍沿用唐幽州城的居民区格局,即坊、里的划分,这些坊大多是唐幽州时留下来的,许多坊名也都是旧名称,如卢龙坊、铜马坊、肃慎坊等,但另有些坊名则是辽代确定的或更改的。辽南京城每个坊都有坊墙,坊门上有门楼,上写坊名;坊内十字街将区域分为四块,每块中建居民房舍。坊与坊间有小道,称为巷。每个坊设有专人管理,即坊巷的官吏。 辽南京城内有陪都皇城,位于城西南隅,是利用幽州城的衙署、伪皇宫扩建的。皇城也叫子城,东门为宣和门;北门为子北门;南门利用南京城南垣西门为城门,即丹凤门;西门利用南京城西垣南门,即显西门。皇城中有宫殿区,主殿为元和殿,前有元和门;后部有嘉宁殿,以及其他宫、殿。皇城内还有迎月楼、五凤楼等楼阁,有瑶池等多个湖泊,湖边也建有殿、阁,如临水殿等。在1004年辽宋议和后,两国对立形成势结束,南京城西部南方,亦即皇城的南边向南扩展,在丹凤门外辟有球埸,供皇室娱乐之用,这里还建有一处宫殿,以供皇帝游戏时休息。向南扩展的部分,形成辽南京城的“外郭”,亦称“罗郭”,南端开门,称为启夏门,其北正对丹凤门。辽南京城这种布局,直到亡国,没有大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