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神张学友演唱会摔倒,他说的耳水不平衡到底是什么病?扶阳医学怎么处理

 九不同 2023-09-08 发布于广西
三衍道人讲药
图片
前几天看到视频,歌神张学友在演唱会的时候接连摔倒三次,不禁感叹,歌神真的开始老去了吗?属于我们的青春要逝去了吗?歌神解释说,他从小就有耳水不平衡的毛病。

那么,耳水不平衡是什么病呢?

科普一下,我们的耳朵里的确有液体。
先来明确一下,我们耳朵里的确是存有液体的。要说清液体到底是哪来的,就需要我们先了解一下耳朵的结构。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图片
内耳在最深处,又分为听觉器——耳蜗,和平衡器——前庭。在内耳外层是一层骨质结构,称为骨迷路,里面充满外淋巴液。在骨迷路内,又有个膜质结构,叫膜迷路,膜迷路里面充满内淋巴液。正常情况下,人的内耳充满了淋巴液,当内淋巴液分泌过多或者正常吸收功能障碍时,就会出现内耳膜迷路积水,这个膜迷路积水就是张学友所说的“耳水不平衡”。
但,“耳水不平衡”并不是专业的医学术语。临床上它被称为——梅尼埃病,过去称之为“美尼尔氏综合症”。也就是说,梅尼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
梅尼埃病有五个典型的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的眩晕:发作性眩晕多持续20分钟至12小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走路不稳等平衡功能障碍,无意识丧失。间歇期无眩晕发作,但可伴有平衡功能障碍。双侧梅尼埃病患者可表现为头晕、不稳感、摇晃感或振动幻视。
2、波动性的听力下降:一般为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早期多以低中频为主,间歇期听力可恢复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间歇期听力无法恢复至正常或发病前水平。多数患者可出现听觉重振现象。
3、耳鸣:多出现在眩晕发作之前。耳鸣在眩晕发作时加剧,间歇期自然缓解,但一般不消失。多是单侧耳鸣,少数患者有双侧耳鸣。
4、耳闷胀感:发作期患侧耳内有胀满、沉重或压迫感。随着病情发展,耳鸣和(或)耳闷胀感可持续存在。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恶心、呕吐、面色惨白、出冷汗、脉搏迟缓、血压下降等,出现平衡障碍,但意识清醒。上述症状在睁眼转头时加剧,闭目静卧时减轻。眩晕常反复发作,复发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间歇越短。
歌神张学友的主要症状就是第一条了。那中医一般是怎么样来辩证用药呢?笔者总结了三首自己常用的方剂,下面一一道来:
1、干祖望老中医的“三拗汤加味”:
组成:炙麻黄、杏仁、炙甘草、防风、薄荷(后下)各5g,苍耳子、路路通各10g,桔梗、石菖蒲各8g,僵蚕10g
此方,笔者在本科实习时亲见其神奇功效,当时,笔者跟诊贵州省中医院专家诊室的孙定隆老师,有一妇女约四十余岁,一进诊室,就趴在桌上,不敢睁眼,称睁眼则天旋地转,干呕不止。当时,孙老师立处此方,用颗粒剂,家属抓药后开水冲服一剂,过半小时,该妇女竟症状消失无影无踪,不由得让人赞叹。
从此,笔者对中医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和憧憬,在孙老师处抄方两个月,基本将老人家压箱底的绝活都学过来了,孙老师打趣说:“我这瓶牙膏已经被你挤干净了,再也不剩一点了。”直到现在,他老人家的经验方,我还在临床大量应用,比如胃安六合汤、乙肝九味等。
继续来说这个方子。
内经曰:“耳者,肾之官也”,“肾气通于耳,肾和则知五音矣”,所以人们总结出耳为肾之窍的理论。肝胆之经络走耳周,自古以来治疗耳聋多从肾与肝胆入手。
但临床上有许多耳聋患者,并无肝胆、肾经见证,反见鼻塞、咳嗽或有恶寒、发热等肺卫不和之状,何也?干祖望老中医是中医耳鼻喉科的创始人,他认为,此类耳聋即现代医学所称“急性耳咽管炎”或“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中医则认为风邪袭肺,移病聋葱之故。
聋葱一词见于王孟英《温热经纬·卷四》:“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聋葱,专注乎听”,聋葱受病亦即《诸病源候论》所称“耳聋”,虽有证名但无方治。干老常取三拗汤加菖蒲、路路通,宣肺解表,疗效很好。
三拗汤原出《和剂局方》,主治伤风鼻塞,干老利用其疏风宣肺功能治疗耳鸣耳聋。除了麻黄、杏仁、甘草三味外,尚用防风、薄荷、苍耳子、僵蚕,意在加强疏风宣肺;菖蒲、路路通,因其能走窜诸窍而做为治聋要药。
运用此方的辨证要点:
①耳聋、眩晕发病不久(一般一周以内);
②伴肺经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等。
2、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半夏15g,天麻、茯苓、橘红各10g,白术15g,甘草6g,生姜15,大枣6
此方出自《医学心悟》卷四。在跟师孙定隆老师的时候,有一次,门诊一个老护士找来,说最近头晕不止,走路虚浮,血压也偏高,孙老看看舌头,便处此方,四付药症状基本解除。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再以白术、茯苓为臣,健脾祛湿,能治生痰之源。佐以橘红理气化痰,俾气顺则痰消。使以甘草和中调药;煎加姜、枣调和脾胃,生姜兼制半夏之毒。临床应用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3、《金匮要略》泽泻汤:

原方组成: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金匮要略》原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医圣提出,痰饮上泛是昏冒眩晕的主要病机。该方重用泽泻利水下行,以治其标;以白术健脾制水,以治其本。《本草正义》说:“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本草求真》:“白术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

本方为临床治疗痰饮致眩之要方。其中泽泻为常用中药,一般认为其无毒,偶有报道称有一定的肝肾毒性,因此临床切勿长期大量应用。

泽泻为君,又称之为禹孙。李时珍说:去水为泻,如泽水之泻。禹能治水,因此曰禹孙。泽泻在古代被称为禹孙,禹就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大禹治的是黄河流域的水患,而泽泻专治身体里的水湿。
因为泽泻的功效太多,所以只给大家挑重点的说,古人用泽泻主治祛湿消肿,其次就是利尿、眩晕。旁治消渴,就是今天说的糖尿病,补女人的肝脏,令人有子,轻身。
在2020年《中国药典》中也记录了泽泻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因此,在对泽泻的运用上,可谓古今相通。
白术为臣,辅助泽泻健脾运化。《本草纲目》讲白术有九种功效:1、温中;2、去脾胃中湿;3、除胃中热;4、强脾胃,进饮食;5、和胃生津液;6、止肌热;7、治四肢困倦、嗜睡,目不能开,不思饮食;8、止渴;9、安胎。
总结一下:
1、歌神张学友的耳水不平衡,其实就是美尼尔氏综合征。是内耳淋巴迷路的循环不好所致。临床症状有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等。
2、常用的中医方剂有三个:
①、三拗汤加味:治疗突然发作、又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②、半夏白术天麻汤:适用于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的患者。主要是看舌苔。
③、泽泻汤:要大剂量应用,只能短时间解除症状用,不能长期服用。也是治疗痰饮,以舌苔白厚腻,舌边有痰湿齿痕,痰液线为要点。
笔者在临床上治疗眩晕症,在扶阳医学的大法框架中,选择性加入上述的专方专药,临床效果杠杠的,读者可参考应用。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