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好元阳,去除寒气。清水鼻涕止不住的流,擦都擦不过来,这就是典型的“多涕症”,中医叫做“鼻鼽”,为肾中元阳不振,水路失控而引起。

 花无缺3myj1j3d 2023-09-08 发布于江苏

          致力于儿童体质全面恢复

    过敏性鼻炎诊治中心

图片

“多涕症”属于纯粹的三阴体质发病(虚、寒、痰饮水湿),病机是元阳不足,再无力控饮变水了。外邪只是诱因,节气变化亦是。

主任,这么多鼻涕水哪来的?怎么擤不干呢?

此等鼻涕水,实则为一身水液紊乱之后,连痰湿都未形成,就在水饮阶段蓄积发病了。如果把人体的痰饮病做一个简单地分类,

水—饮—痰—湿—浊毒(入血伤脏)

风饮,便是外风内饮得结合。但今天的这个“多涕症”属于严重内部气化不足,水饮停蓄而出的表现。

为什么鼻炎患者可以吃姜,也可以吃点桂附呢?

凡方法皆有局限,也是特定人群,这就是辨证论治的前提,要都是一个方子岂不是神药,万能药了,试问天底下也没有这样的药吧。

姜有生姜和干姜之分。在姜的质量没问题的前提下,学会根据自身情况吃什么姜很重要。

生姜去表寒,散表邪,适合于外感初期,体内正气充足的类型。

干姜解中焦寒,散中焦痰饮,适合脾胃中气不足,运化无力,阳不化气,停痰留饮一类鼻炎。

桂附为仲师肾气丸而成,实为振奋肾气之理法,注重少火生气,想要吃上就好,不可能,但辨证精确后用一段时间,会有好的改善。

诸方在于理法,临床是依据理法而定。

统摄水路者,当属三焦气化。

其中,以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根基,脾为水之中轴枢纽。凡破坏此三者皆能导致气化紊乱。

运化为脾之所主,在于将饮食水谷,转而成精微,这个过程叫做运化。

所谓胃强脾弱,就是胃能吃,或尚属健康,但脾太弱,无力运化。精气者,变化出焉。依靠脏的能力,转而水谷的形态,功能改变,使其令人体获得能量,这个过程就是运化。当运化失调,所引起的以痰湿水饮特点的疾病,就称之为“水路系统”疾病。

但“水路系统”疾病,并非独立的,依旧是整体作用下的反馈。这个过程中,最高的集成就是“气化”了。换句话,运化反应的是脾的特点,而气化则是一身脏腑的综合作用结果。

直到我们看到的各种形态的疾病,比如鼻炎的分泌物、咽喉痰涎之气、甚或是胃中振水声、粘滞大便、以及痰湿水饮入血液中而形成的“四高”,均以此入手调治,恢复人之本原。

具体到某个疾病,西医有划分阶段,中医也是要明确病位、层次等问题。一般的外感所引起的鼻塞、流涕,在体质正常的前提下,喝点姜汤完全可以发汗自愈。但不同的体质结果就是不尽相同,有的感冒一次,鼻塞会持续一个多月,等下次外感又周而复始,这就是典型的鼻炎特征了。但有的患者也知道老感冒是身体体质差,却总是不得其法。这就是辨证不精确,只知道大炮能发出炮弹,但具体到怎么操作,如何精准,面对不同的环境,敌军用什么型号的炮弹基本就靠体试和猜测了。

对于虚人外感而言,中医原本就有很多的治法,当然不是中医内科学的那些方法,是临床实实在在的经验。而今天我们讲的“多涕症”远没有这么简单了,此类人群是严重的体内虚损,羸弱体质了。所表现的鼻涕繁多,也远远不是玉屏风散这个层次能解决的了。已经触及根本了,以及伤及本原了。所出之液体,渐渐地转化为精气了。此类人体有显著的“但欲寐”的特点,换言之,身体严重疲乏、精力严重不足、头昏沉不适、还伴发其它多系统问题。

麻黄、干姜、细辛为消散水气。附子、龙骨为摄纳水气。

杂病难治不在于病,在于造成杂病的体质。

养生很好,但别跑偏。一定是根据自身的体质状态量身定,但这个功课做的水平很重要。有的人悟性高,很快找到了自身的健康密码,有的人花费了很多精力,最终也没找到路径。

温阳固肾法是治疗“水路系统疾病—多涕症”的关键方法。

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本,核心在于统摄、温煦、促进等一系列积极向上的作用。尤其对水路系统的把控,全部依靠元阳之力。

但并非用上附子就一定管用,有的滥用反而更加扰乱气化,导致水饮病问题复杂化了。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是不少见的。曾经遇到患者就认为,既然辨证了阳虚,肾阳不足,那么用附子就管用了。事实呢?没起到作用。说明临床和理论差距实在太大。

理论是某些观点的综合,除了临床所见的有效,我对书上写的大多持怀疑态度,经典除外。因为经典从来不讲这个病如何如何具体治疗。是讲理法,而非方药。仲师的“麻附细辛汤”,“肾气丸”给我们了很好的思路,这个思路是理法上的。我们可以照搬照抄,亦可随症加减。这就是临床,一切以患者的改善为核心,而非迁延于书本理论的落定。换句话,老百姓看的是疗效。但面对老百姓对中医知识的渴望,我们应该先于临床。

我们往往过于片面,把疾病的变化想的太简单,或想的太复杂,这都不符合辨证,更不是辩证唯物。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夹带着过去的认识,局限的认知,看待眼前事物,必然又走进一个新的误区,实际上还在原地打转。慢病难病,这些年来看到的,体质因素,疾病发展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误诊误治,自己的胡乱猜测,滥用,不得当的养生方法引起的。方法多了,焦虑反而更多了,迷雾繁多之时,离了心,反而看不到自己的身体了。我经常讲:谁也不要学,就看好自己。

鼻炎按照西医的分类,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鼻炎最为常见。

其中过敏性鼻炎,就是今天讲的“鼻鼽”,瘙痒、流涕、鼻塞,季节性发作。严重者就是“多涕症”,鼻流清涕不止,一年四季常发。务必从肾气入手,收敛藏纳,利于鼻窍收敛。

水饮当道乱九窍,气化当行水气散。

培元固本在元阳,建中补肺气化成。

早晨吃姜,晚上吃山药,练习八段锦,穿袜子睡觉,护住肚脐,不熬夜、减少粥类的摄入,常人可以不在乎,但身体已经羸弱,三阴体质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起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