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 | 中国古代十大杰出画家

 長寿麒麟 2023-09-08 发布于湖北

2019-05-20 16:45


2019年5月19日节目回顾

在我国,每个时代都有“带领风骚”的人物,艺术界也一样,有着许多杰出的画家,他们有着无穷的智慧和能力,在时间的轨迹里绘就不朽的一笔,迸发出璀璨的光芒,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以形写神”的顾恺之,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基础;“开图千里”的荆浩,创造了全景山水的基本模式;“无一点尘土”的 倪瓒,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彼岸;“墨点无多泪点多”的朱耷等等,他们每一个人都代表这一个时代,用自己的笔墨语言将中国水墨写意画艺术逐渐推向高峰。

中华绘画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东晋画家顾恺之是这个时期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他知识渊博而有才气,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当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由于沉醉于艺术文学,顾恺之极其淡泊名利地位,以“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以达到他艺术最高的成就。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洛神赋图》便是出自顾恺之之手,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作为对中国画发展保持影响的第一位画家,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也有突出的成就,他主张在画人物时,一定要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以及性格特征,还要把握住人物像中的内在本质,这样才可以把人物表现的更加全面,通过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以形写神。顾恺之的绘画及其理论,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道子生活在盛唐时期,是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他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很早就开始当画工兼雕塑工。曾师从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成绩不大。后专攻绘画,由于学习刻苦,进步很快,“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

吴道子一生创作作品数量惊人,被称为“冠绝于世”。其一生主要是从事壁画的创作,题材很丰富,兼工山水,描绘蜀道怪石崩滩很有名气。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 ,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世,在这幅壁画中,吴道子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笔力饱含动怒的情感态势,使“变状阴怪”的鬼神如真地从壁上走下,其艺术效果如此惊人,足见吴道子在佛画艺术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吴道子在绘画艺术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于他刻意求新,勇于创作。《历代名画记》记载了他这样两句话: “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他在绘画艺术上不落俗套,大胆创新的精神。他的作品成为画师们所学习的楷模,绘画作品称为“吴家样”。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而王维不但有着卓越的文学才能,还拥有出色的绘画技艺。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对“意境”的追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亦是中国古代画论中品评作品格调的重要标准。王维之所以能立于文人画之祖的地位,正是因为他作品展现出的空灵淡远的视觉趣味,以及由这种趣味营造出的静谧淡泊的意境之美。如他在居辋川别墅期间所作五言律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正可与其《辋川图》中的景象相映成趣。

其次,就绘画技法而言,王维曾跟随享有“画圣”之誉的吴道子学习,吴氏“笔不周而意周”的疏体风格多少都会给他一些影响。另外李思训的技法也为王维吸收借鉴,融众家之长而开新局面。他将单纯的水、墨材料用于山水画表现,形成雅致、淡远的水墨画风,与其“空灵”的诗风如出一辙。

荆浩中国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其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故自号“洪谷子”。他每天在山中写生,画了数万本之多的素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磨砺,荆浩成为一代山水画大师。

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他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双林院作有壁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

荆浩注重对真山真水的体察,善于图绘北方雄伟的山川风貌,在艺术上有新的创造和突破,其代表作《雪景山水图》就是很好的体现。整幅画面画家以墨取韵,用细笔勾勒出山体的形态结构,表现出了山的阳刚之美,再用墨渲染则表现出山的仪姿,体现出了山脉的阴柔之美。

李唐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他对山水、人物、林木、竹石、禽兽等,几乎无一不工,尤擅山水、人物。变荆浩、范宽之法,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简,用笔峭劲,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画水尤得势,有盘涡动荡之趣。

最能代表李唐山水画风格的作品,应推《万壑松风图》。其画法远追李思训,变小斧劈而创大斧劈,笔意不凡,使人产生一种“神惊目眩”的威压之感,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新画风。其与郭熙《早春图》、范宽《溪山行旅图》,合称为“宋画之三大精品”。

李唐的代表作之一《采薇图》,应算是其人物画中的精品,画作中着力刻划了这两个古代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人物。李唐采用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保持气节的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候,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千百年来,中国绘画一直在蓬勃发展,每一个时代都涌现出了无数书法名家,今天介绍的这五位仅仅只是中国杰出画家的冰山一角,那么另外还有哪些大家在中国绘画这条历史悠久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呢?今后的《宝藏》栏目,我们会为观众不定期的带来,余下的几位中国十大杰出画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敬请期待。

· 免责声明 ·

编辑 / 制作:小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