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部各种疾病

 bdcxrh 2023-09-08 发布于湖北
【案例编号】 084

【案例分类】 腹部

【主治病症】满腹疼

【歌诀】
满腹疼痛寒气攻,牵引两?连背疼,针药罔效苦难止,热盐填脐艾火烘。

【特效主治】

【特效穴道】

【穴位说明】
肚脐:在脐正中央,即神阙。

【病因病理分析】

【生理分析】

【古人治疗经验】

孙培荣临床经验
【经验一】:依余之经验,满腹疼痛,多因受寒所致,甚则连结两胁,腰昔皆疼,服热剂或散剂,倘无效时,须用热盐填于脐内,再用文火多灸,至不疼为止。

【孙师治疗经验】
【案例一】:余君,十三岁,江苏人,住台北市晋江街,患满腹疼痛,两胁及腰背皆痛,嚎?不停,服药注射均毫无所止,民国五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深夜十二时许,叩门请予诊治,用盐填于脐内,以艾灸之计约灸至数壮,其痛如失矣。
【案例二】:姜君,山东人,住台北市信义路三段,其夫人二十四岁,患满腹疼痛,三日夜未止,民国五十五年二月五日,请余前往诊治,并用上法医疗,其痛霍然而愈。

治疗医师
孙培荣



go back to top------------------------------------------- ------------------
【案例编号】 085

【案例分类】 腹部

【主治病症】玄癖

【歌诀】
妇人玄癖腹肋痛,风冷气血而结成,隔脾俞合三阴交,冲门血海针便宁。

【特效主治】

【特效穴道】

【穴位说明】
膈俞:在第七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三阴交:在足内踝上三寸,胫骨后陷中。
冲门:在横骨两端约纹,去腹中行各四寸半。
血海:在膝膑上二寸半,膝之内侧白肉际。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金鉴,注,妇人脐之两旁,有筋突起痛,大者如臂,小者如指,状类弓弦者,名目玄癖,在两肋之间者,名曰癖,若小腹牵连腰?,疼痛高起者,谓之疝,名虽有三,其实皆因风冷客于胞中而然,故其发作;皆因再受风冷,发则痛,痛则见,不痛则平复如初也。

【生理分析】

【古人治疗经验】
百症赋云:玄癖兮冲门血海强

孙培荣临床经验

【孙师治疗经验】
【案例一】:郑小姐,年十九岁,台湾人,住嘉义市东川里山子顶,患玄癖病,自脐至胸,有一硬块似弦跳动,疼痛难忍夜不得眠月余,民国六十一年二月一日,求予诊治,施针膈俞,脾俞,三阴交,冲门,血海,先后针治五次而愈。

治疗医师
孙培荣



go back to top------------------------------------------- ------------------
【案例编号】 086

【案例分类】 腹部

【主治病症】五积六聚

【歌诀】
五积不动六聚移,大如覆杯痛凄凄,先针块头合块尾,通关期章二门医。

【特效主治】

【特效穴道】

【穴位说明】
块头:在疾病之积块上施针。
通关:中脘旁,各开五分。
期门:在直乳二肋端,不容旁一寸五分,又云,乳旁一寸半,直下又一寸半。
章门:在季肋之端,脐上二寸,旁开六寸。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金鉴:五积六聚木难经,七症八瘕载千金。注:五积六聚之名本乎难经,五积者,肥气、伏梁、痞气、息贲、责豚也。六聚者,积之著于孙络、缓筋、募原、膂筋、肠后、轮脉也。七症八瘕之名载千金方,七症者,蛟、蛇、鳌、肉、发、虱、米也。八瘕者,青、黄、燥、血、脂、狐、蛇、鳖也。肠覃者,积在肠外,状如怀子,月事以时而下。石瘕者,积在胞中,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故曰辨月经也。炫者,外结募原肌肉之间,癖者,内结隐僻膂脊肠胃之后,故曰别深浅也。然积者属脏阴也,故发有常处,不离其部。聚者,属腑阳也,故发无根本,忽聚忽散。症不移而可见,故类积类?也。瘕能移,有时隐,故类聚类癖也。积聚、症瘕、肠覃、石瘕、玄癖之疾,皆得之于喜怒不节则伤脏。饮食过饱则伤腑,肠胃填满、汁液外溢,为外所袭,与内气血食物凝结相成也。积聚牢固不动口,坚硬不软,则病深也。五积之中,贲豚最为难治,若更发作,正气虚不能支,其状欲死,从少腹起,气上冲喉,神色惊怖,皆恶侯也。

【生理分析】

【古人治疗经验】

孙培荣临床经验

【孙师治疗经验】
【案例一】:王君,四十九岁,安徽人,住台北市通化街,腹中生一痞块,自脐右至心口,右腹起一扛,高而硬,疼痛不宁,此积发生至今,二十余年,近几年来加剧,饮食大减,肌黄面瘦,行动无力,民国五十五年十一月一日,求予诊治,经施针、块头块尾、通关、气海、章门,继续针冶,三十余次而愈矣。

治疗医师
孙培荣



go back to top------------------------------------------- ------------------
【案例编号】 087

【案例分类】 腹部

【主治病症】心积

【歌诀】
心积古称名伏梁,自脐冲胸苦难当,建里通关上中脘,并针天应功最彰。

【特效主治】

【特效穴道】

【穴位说明】
建里:在脐上三寸。
通关:在中脘,旁开五分。
上脘:在脐上五寸。
中脘:在脐上四寸。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难经曰: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之气也,其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始终,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又曰:肝之积名目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令人发咳逆(?+皆)疟。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令人病烦心。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令人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肾之积,名目贲豚,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倦怠无力。

【生理分析】

【古人治疗经验】

孙培荣临床经验

【孙师治疗经验】
【案例一】:王君,年十七岁,山东人,住台湾省宜兰县。患伏梁冲心病,生于肚脐两旁,下自天枢,上至乳根,硬度粗状盈握,面黄肌瘦,行动喘吁,坐则挺胸,否则咽喉气闭不通。民国四十二年六月,来台北市西宁南路,余之诊所求诊,经施针建里、通关、中脘、上脘、天应,继续针治月余,其病痊愈。
【案例二】:石君,年三十岁,湖北人,住台北市信阳街,患伏梁冲心病,下自中极,上至心口,满腹胀痛,连结两胁及乳胀痛,十余年来,经中西医治疗均属罔效,于民国五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来诊所求治,经予施针,上述各穴,前后针治三十余次,满腹痞块,霍然而消失矣。

治疗医师
孙培荣



go back to top------------------------------------------- ------------------
【案例编号】 088

【案例分类】 腹部

【主治病症】小腹痛

【歌诀】
小腹疼痛热与寒,弯腰捧腹苦难言,中极关元并气海,大巨水道针便痊。

【特效主治】

【特效穴道】

【穴位说明】
中极:在脐下四寸。
关元:在脐下三寸。
气海:在脐下一寸半。
大巨:在天枢下二寸,平石门。
水道:在天枢下三寸,平关元。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书云,大腹属太阴,富脐属少阴,小腹属厥阴,伤寒传至厥阴,小腹痛甚,此热邪也,若热结在里,畜血下焦,若直中厥阴,小腹冷痛,则为寒邪,寻常少腹痛,多属疝瘕奔豚之类,书云,男子外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古人更有玄癖症瘕之名,皆一类也,?如弓弦,筋扛起也,癖者隐辟,沉附?骨也,症则有块可征,犹积也,多属于血,瘕者假也,忽聚而忽散,气为之也,奔豚者,如江豚之上窜,冷气上冲也,其症瘕之气,聚于小肠,则曰小肠气,聚于膀胱,则曰膀胱气也,小肠气,失气则快,膀胱气,少腹热,若沃以汤,滴于小便也。

【生理分析】

【古人治疗经验】

孙培荣临床经验

【孙师治疗经验】
【案例一】:李君,男,年七十五岁,河南人,住台北市永和镇信义街,患小腹疼痛,民国六十年十二月七日,求予诊治,经施针,关元,气海等穴,一次而愈。
【案例二】:张女士,四十五岁,四川峨眉人,住台市临沂街六十巷,患小腹痛半月余,民国六十一年元月十七日,求予诊治,经针上穴两次而告痊愈。

治疗医师
孙培荣



go back to top--------------------------------------------- ----------------
【案例编号】 089

【案例分类】 腹部

【主治病症】小腹胀

【歌诀】
小腹胀满疾多般,胀大如鼓苦闷烦,大巨中极通气海,内庭三里针便痊。

【特效主治】

【特效穴道】

【穴位说明】
大巨:在石门旁二寸。
中极:在脐下四寸。
气海:在脐下一寸半。
内庭:在足次趾反中趾叉缝尽处。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两筋间。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大成云:此病因停食不化,腹胀非一,有膀胱疝气,冷筑疼痛,有小便不利,胀满疼痛,有大便处结,胀满疼痛,须推详治之,无不愈矣。

【生理分析】

【古人治疗经验】

孙培荣临床经验

【孙师治疗经验】
【案例一】:罗君,三十三岁,广东人,住台北县复兴港,患小腹胀病,气往上翻,胸闷腰酸,连结两胁不舒于民国五十五年十日月十九日,请予诊治,施针大巨、中极、气海、内庭、三里,先后医治四次而愈其腹胀腰酸,完全消失矣。
【案例二】:孙君,四十三岁,山东人,住台湾省桃园县宏德新村,小腹胀痛,胸口闷痛,两胁不舒,民国五十七年九月二十四日,求予诊治,施针上穴,旋即而愈。
【案例三】:周女士六十七岁,山东又登人,住台北县中和乡华新街一0九巷五弄,小腹胀,两月余,五月十五日求余诊治,计针十次痊愈。

治疗医师

孙培荣

go back to top---------------------------------------------- ---------------
【案例编号】 090

【案例分类】 腹部

【主治病症】十二指肠

【歌诀】
十二指肠溃疡侵,心窝右下痛沉沉,通内二关上中脘,三里并加幽梁门。

【特效主治】

【特效穴道】

【穴位说明】
通关:在中脘旁开五分。
内关:在大陵上二寸。
上脘:在脐上五寸。
中脘:在脐上四寸。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两筋间。
幽门:在巨阙旁一寸五分。
梁门:在中脘旁三寸。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旧称心脘痛,此病初起时,心窝右下部,有压重感,向右侧卧,感觉不舒服,此因十二指肠部,或者发生障碍,受胃液之不断刺激,与食物之过度磨擦所致。每于食后一二小时,心窝右下处,发生剧疼、如锥如刺,呕吐之后疼即止,或待食物通过之后,亦可止疼。

【生理分析】
十二指肠,生理学名词,小肠之上部,紧接于幽门,蛮若蹄铁,长约十二指,故名。可分上部、下行部、及下部之三部,输胆管沿于下行部之外面而走,与胰脏管相合,斜贯肠壁而开口肠内,其开口处,成乳头状之隆起,称为十二指肠乳头。

【古人治疗经验】

孙培荣临床经验

【孙师治疗经验】
【案例一】:沈君,四十八岁,浙江人,住台北县板桥镇,患十二指肠溃疡年余,日夜疼痛戚戚,饮食渐减,颜面无色,民国五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求予诊治,施针通关、内关、中脘等穴,轮流针治三次而愈其刺痛解除矣。
【案例二】:石君,三十七岁,河南人,住新北投永和路,十二指肠溃疡,终日阵痛不止,民国五十六年三月九日,求予诊治,施针上穴两次而愈。

治疗医师
孙培荣



go back to top------------------------------------------- ------------------
【案例编号】 091

【案例分类】 腹部

【主治病症】肚脐疼

【歌诀】
肚脐痛症阴伤寒,风冷乘虚侵合欢,围脐四针须用补,神阙名灸病可安。

【特效主治】

【特效穴道】

【穴位说明】
神阙:在肚脐当中,距脐周围寸许施针补之。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肚脐痛症,男女交合之后,或外受风寒,或内食生冷,以致肚脐疼痛,男子肾囊内缩,女子乳头内缩,亦有不缩者,或手足挛曲紫黑,甚则牙紧气绝,此为阴症伤寒,亦名夹症伤寒。

【生理分析】

【古人治疗经验】
大成载:烧山之火能除寒,一退三飞病自安,始是五分终一寸,三番出入慢提看。插针之时,慢提紧按、热气复生、冷气自除。
肚脐痛症,男女交合之后,或外受风寒,或内食生冷,以致肚脐疼痛,男子肾囊内缩,女子乳头内缩,亦有不缩者,或手足挛曲紫黑,甚则牙紧气绝,此为阴症伤寒,亦名夹症伤寒。男女交合后,阳物缩入,校疼欲死者,急取本妇阴毛烧灰,用水调服,并取洗阴户水饮之,此急救良方,不可嫌秽自误,以速为妙,迟则不能救矣,或用热物暖脐,或用滚水一壶,熨之亦可。(见验方)

孙培荣临床经验

【孙师治疗经验】
【案例一】:傅君,四十六岁,四川人,住台化市中华路,肚脐疼痛难忍,民国五十六年八月十三日,经孔先生介绍,夹所请治,经询及病之由来,自诉,因交合后食西瓜所致,当即团脐四针补法,并灸神阙,其病若失。
【案例二】:吴君,三十二岁,台湾人,住台南市丰嘉路,因住旅社内,夜晚与女子交合,至晨四时许吃通便药,用冷水冲服后,继而肚脐疼痛难忍,气息不接,腹筋撷缩,如绞如刺,民国五十七年八月二十一日,求冶,即用上法而愈。

治疗医师
孙培荣



go back to top------------------------------------------- ------------------
【案例编号】 092

【案例分类】 腹部

【主治病症】盲肠炎

【歌诀】
盲肠炎痛脐右边,金匮肠痈肿痞坚,天枢外陵与天应,金针泻动兰尾蠲。

【特效主治】

【特效穴道】

【穴位说明】
天枢:在脐旁二寸。
外陵:在天枢下一寸,去中二寸,平阴交。
天应:即疼痛之处。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盲肠炎,一名阑尾炎,又名蚓突炎,旧称缩?小肠痈(因右足屈曲不能伸,故有此名),亦即金匮之肠痈,所谓少府肿痞,按之即痛,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宜大黄牡丹汤主之是也。据今之称,此病起原,由于大肠菌与其他菌类之侵入,或受异物宿便之刺戟为主因也。
【分析二】:其症状多为急发性,亦有徐发者,在右肠骨窝部(即右髂骨处)时作疼痛,或蔓延满腹痛,或痛在腹中央,终归回盲部位剧痛,而压痛感尤甚;重者局部肿胀,右腿屈而不能伸,直伸则牵引腹部更痛,如锥如刺,疼痛难忍,口臭苔厚,甚则头痛,呃逆呕吐,若化脓破坏,则恶寒战栗,高烧发热以致极度,回盲部肿疡隆起,急剧疼痛,应速治之,或药或针,或施手术,凡未化脓者,针灸有效。

【生理分析】

【古人治疗经验】
盲肠炎,一名阑尾炎,按之即痛,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宜大黄牡丹汤主之是也。
盲肠炎,,凡未化脓者,针灸有效。

孙培荣临床经验

【孙师治疗经验】
【案例一】:林君,三十七岁,四川人,住台湾省高雄市左营镇,患盲肠疼极甚,并吐鲜血,痛不可言,经其同学石先生介绍,民国五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相偕来所请诊,即针建里、天枢、天应、大巨、水道,针疗两次而愈。
【案例二】:王君,四十岁,山东青岛人,住台北市博爱路,患盲肠疼,民国五十四年十月十一日,来所就诊经施针前穴,亦收疗效矣。
【案例三】:杨华亭先生,山东人,屡治愈此病,初发其脉迟紧,为瘀血已结,尚未成脓,以大黄牡丹汤下之其轻者一剂,重者二、三剂即愈;(以泻下,痛止为明显,不需再服药。)若脉洪数,其脓已成,不可下,恐其穿肠,故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均依金匮治法也。按大黄牡丹汤,金匮原载汉时之分量,经杨先生审定,方用;大黄四钱、牡丹皮三钱、桃仁三钱及冬瓜仁三钱、芒硝三钱,对于真正盲肠炎,无论急性慢性,服比方未有木愈者,愈后即不再发矣。谨记述于此,借广流传,期能彻底解救患者之疾苦也。
【案例四】:钟君,廿八岁台湾人,住台北市延寿街四十巷四弄,民国六十年五月廿八日,患盲肠炎病,只疼的气不得喘,幸有王先生,将他用车运至诊所,当即施针,天枢,天应等穴,约不过十分钟霍然而愈。

治疗医师
孙培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