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为异族鹰犬,称呼华夏为南蛮,却被不少后人称为英雄!

 历史最美 2023-09-09 发布于重庆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薄黜龙

字数:1930,阅读时间:约3分钟

1279年,张弘范率军在崖山击败宋军残将,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随行十万军民亦慷慨投海,这件事情震惊了全世界,史称:崖山之战。在此之前,张弘范已经在襄樊之战、丁家洲之战、焦山海战等蒙古攻打南宋的战争中有重要表现。

张弘范的父亲张柔本是金国将领,却背叛金国,投降元朝。考虑到金国因为长期不能消灭南宋,在后期已经严重汉化,甚至不少女真人改为汉姓、穿着汉服,金世宗完颜雍和章宗完颜璟都曾下令禁止,却收效甚微,所以末期的金国已经华夏化程度极高,并非一直压迫汉人的蒙古可比,如果不是蒙古灭金,金应当会像南北朝的北周一样被一个汉人政权正常取代。

就此可言,张柔不但是金奸,而且投降远比完颜女真更野蛮的蒙古(完颜女真后来基本都融入汉族,后世的建州女真和完颜女真有亲缘关系但并不是一回事),称呼为汉奸也理所应当。

张弘范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本身就带有严重的汉奸属性。与此相反,张柔的爱将张世杰就因为不肯效力于蒙古人而南下投奔南宋,终于为南宋殉国,宋史说张世杰因为犯法才逃亡南宋,很显然是蒙古史官脱脱对于张世杰的污蔑。

当然,当时大势如此,蒙古控制了大半个亚洲的土地和资源,南宋腐朽衰败,灭亡之势不可扭转。然而即便是合作于蒙古,绝大部分北方汉人也并不是张弘范这样的态度。

如著名理学家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刘因的诗歌《观梅有感》——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就反映了他感叹蒙古人南下灭宋,杀戮过重的情怀。

不可否认,刘因曾经与元廷有所交往,多次提出自己的政见,并一度入朝,但随后归隐,终老林泉;然而刘因与元朝的合作,是明白大势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政见,减少蒙古人的野蛮,解除老百姓的苦难。刘因的心中,始终充满为了汉人的华夏立场,以及深重的悲悯情怀。

然而张弘范为首的一部分北方汉族武将却非如此,他们以效力于蒙古人为荣,以杀戮南宋将士甚至百姓为乐。

▲张弘范

张弘范的词作“铁甲珊珊渡汉江。南蛮犹自不归降, 东西势列千层厚。南北军屯百万长。弓扣月,剑磨霜, 征鞍遥日下襄阳。鬼门今日功劳了, 好去临江醉一场”极其恶心,充满汉奸的肮脏臭味。

而在灭宋之后,张弘范更是欣喜作诗:磨剑剑石石鼎裂,饮马长江江水竭。我军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诗中以杀戮为乐的残忍刻毒,尽显于此。

▲张弘范浮雕

张弘范在崖山海战之后并未活多久,也许是上天报应,才过了半年不到,张弘范即染疾病逝,临终前犹自叮嘱儿子张珪尽忠于元朝。

张弘范的后人下场并不好,在元朝后期的两都之乱中因为站队错误,张珪的五个儿子全被蒙古人杀死,儿媳们也遭到侮辱。蒙古权臣、参知政事也先捏还把张珪的女儿占为己有,并得到了元文宗许可。

而元朝灭亡后,张弘范在崖山刻下的“张弘范灭宋于此”七个大字,也被好事文人加了一个宋字,变成“宋张弘范灭宋于此”,表达了对张弘范辛辣的嘲讽。

有趣的是,在明朝初年,还出现了一位同样姓张的汉奸。

洪武年间《大明律》编纂与适用在法律方面使用轻典,还是使用重典,朱元璋虽然有一定的认识,在戎马倥惚之时,似乎还没有考虑制定为自己所用的法律。元朝户部尚书、宛平人张昶,因为“智识明敏,熟于前代典故”,被授予参知政事,在 朱元璋草创国家制度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他“劝上重刑法,破兼并之家,多陈厉民之术,欲 上失人心,阴为元计”,被朱元璋发现破绽。后来都事杨宪从张昶卧榻偷出其“身在江南, 心思塞北” 的手书,朱元璋因此将其诛杀,并籍没其家。

▲张昶

铁杆汉奸张昶的报应,来得比身后报的张弘范还要早,一样遭遇了悲惨结局。

可笑的是,现代张姓人口广大,当中不乏一些好为惊人之语、喜欢故意抬杠来吸引注意力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奇葩人士,如历史吧的著名吧民“年利率为”(姓张,绰号张三)就是其中代表。“年利率为”为代表的这些人放着南宋爱国将领张珏、张世杰这些张家的英雄人物不吹,却疯狂洗白、吹捧张弘范和张昶,以张弘范、张昶对于蒙古人的忠义为荣,疯狂攻击当代的爱国青年。偏偏这些人还蒙蔽了更多好为惊人之语之徒,如历史吧小吧,“年利率为”的好友“竹雅桃源”,就也跟风变成了张弘范的崇拜者。

所以,有必要正本清源,让大家知道张弘范的所作所为,并不只是效力于异族那么简单。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薄黜龙。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个正确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