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蒙德·卡佛《大教堂》,关于“美国平民”的十一个故事

 置身于宁静 2023-09-09 发布于浙江

  445  篇笔记



《大教堂》短篇小说集中译本

《大教堂》是美国当代作家雷蒙德·卡佛(一九三八-一九八八)出版于一九八三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集中共收录了《羽毛》、《瑟夫的房子》、《保鲜》、《软座包厢》、《好事一小件》、《维他命》、《小心》、《火车》、《发烧》、《马笼头》以及书名在内的十一个故事。卡佛自言,这些小说“都是在十八个月的时间里完成的”。

美国作家似乎有酗酒的传统,从爱伦·坡,欧·亨利,到菲茨杰拉德、福克纳、海明威等,作为后辈的卡佛也是其中之一。不过,卡佛到底还是戒掉了,只是依旧难逃英年早逝的命运(相较老一代的作家来说,五十岁其实也不算太短命了吧)。八十年代初,接受《巴黎评论》的访谈中,卡佛提到了自己的戒酒经历。

有趣的是,在这个集子的小说里,卡佛笔下的人物同样沉溺于酒精中(特别是《维他命》的丈夫)。因此,也不妨说,当中有一定的自传性。按卡佛的说法,“我们所写的一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具有自传性质”,而他“对自传体小说一点也不反感”。当然,他也认为:“一点点自传加上很多的想象才是最佳的写作。”(参见《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

卡佛的小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很大一部分素材来自于他的阅历(这点他和杰克·伦敦倒有一点相似性,为生计而做过各类型工作),基本每一篇都是撷取了一些生活片段(或者说家庭琐事,特别是夫妻之间的)提炼加工而成。而里面的角色,都是小人物——也就是所谓的“美国平民”了。其中夫妻出现的频率颇高(他们之间往往也存在矛盾),这差不多可以说各个故事的共同点。至于情节,说不上跌宕起伏,但也有出人意料的转折,而基调是低沉的,仿佛诉说着人生的艰辛不易,有时也难免会给人一点感伤的情绪。

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一九三〇-二〇一八)在其《短篇小说家与作品》一书中,将短篇小说分为了两种类型——契诃夫式的和卡夫卡-博尔赫斯式的。卡佛无疑属于前者,而契诃夫是他“最钦佩的作家”,此外海明威对他也是影响至深,包括简洁的笔法(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尽管他并不喜欢别人称他为“极简主义者”(《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

布鲁姆在他论著的最后一篇中谈到了卡佛,主要对比了卡佛的《大教堂》与D. H. 劳伦斯的《盲人》。总的来说,他对卡佛的评价不是太高,有所保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