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队干部牺牲,16岁干事代理连长,出人意料毙杀200多人

 兵说 2023-09-09 发布于云南

作者:武陟东旭         

“太君,八路军风头正劲,我们万万不可开战。”伪军头目周爱国扯着嗓门说。

“你懂个屁,你们中国有句老话'骄兵必败’,正因为八路军刚打了胜仗,一定会麻痹大意。”日军大队长渡边反驳说,“何况现在是春节,对方肯定没有防备,我们正好去复仇。”

1940年2月,东阿县城的日军大队长渡边在会议上,在要不要袭击八路军的问题上,跟伪军大队长周国梁发生了争执。

周国梁极力劝阻,渡边却充满自信。

         

最后,渡边决定偷袭驻扎在大黄坡、小黄坡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6支队2营。

八路军真的会麻痹大意吗?他们在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刚刚打了一场胜仗。

这一天,东阿县城的300名伪军在30名日军的支援下,向驻扎在南毛峪、石板台的山东纵队第6支队2营发动偷袭。

当时,2营正在操练,周围响起了枪声,群众立即牵牛赶羊,肩上还搭着被子、包袱,扶老携幼向村外逃命

营长胡循武一点都不慌,他是个老红军,身经百战,这样的场面见多了。

他从容指挥四个连,占领黑山顶峰,居高临下打击日军。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2营成功翻盘,只牺牲8位战士,10多人负伤,却打死了100多名伪军和20多名鬼子。还缴获1挺日本轻机枪、1具掷弹筒1具、12支三八大盖步枪和3箱子弹。

黑山战斗,2营打了一个大胜仗,这非常难得。

既然是打了大胜仗,又恰逢春节,庆功是肯定的。

黑山战斗后第三天,1940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七),2营转移到了位于平阴县的大黄坡、小黄坡。

6连住小黄坡,营部带5、7、8连住在相距不到500米的大黄坡村。

这天中午,部队召开会议,一是总结黑山战斗的经验,评选表现突出的战士,给他们庆功颁奖。2营上下沉浸在歼敌的喜悦中。

正像渡边估计的那样,2营刚打了胜仗,有所放松。

但要说一点警惕性没有,也不符合事实。

当时为了颁奖,6支队司令员何光宇也来到2营,对胡循武说:“胡营长,虽然是春节,日军可不过年,你们岗哨照样派,不能放松警惕。”

胡循武营长也比较重视,交代一名连长,让他在村外一公里米外的交通要道设立固定岗哨。

【八路军为村民清理道路】

而这名连长当时正在跟村里的一位姑娘恋爱,姑娘的父亲是个财主,头天晚上请未来女婿喝酒,连长喝了不少。

第二天早上,连长头还是昏沉沉的。

结果,他把1000米设立岗哨,听成了“100米”。

渡边上次吃了亏,这次他总结教训,认为上次失败是因为兵力不足。

于是,渡边除了将自己的大队全部动用(大约有500余人),还把东平、东阿、平阴、肥城、长清等县的日伪军也调来了。

如此一来,敌军超过了2000人。

1940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七)黎明时分,敌人悄悄抵近,占领了八路军驻地附近的山头,然后架起了炮。

中午9时左右,2营的庆功会在一阵鞭炮声中隆重召开,何光宇司令走上讲台,他满面红光,在热烈的掌声中,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何光宇少将】

就在这时,一枚炮弹呼啸而来,落在了距离会场几十米的地方,震得会场的台子直晃动(临时搭建的)。

何光宇司令员一看,当即下令6连抢占南山。

日军不是占领全部制高点了?还怎么占领?

原来,日军是占领了制高点,但立足未稳,鬼子仗着人多势众,炮兵率先开火。

在敌人还没有站住脚的情况下,完全能够以较小的占领。

可在这时却传一个坏消息:6连怎么也联系不上。

战斗打响之后,6连长居然带着部队私自突围(战后连长被撤职)。

无奈,何光宇司令员只好让5连主攻,抢占南山;让7、8两个连掩护,阻击敌人。

这时,敌人发起全面进攻,一发发炮弹在我军阵地爆炸,临时阵地和南山的山坡都被硝烟笼罩,碎石和弹片满天飞,枪声和炮声震耳欲聋,爆炸的气浪让人站立不稳,也睁不开眼。

在轰击了半个小时之后,敌人的第一波攻击开始了。

几百名日军在前,上千名伪军在后,他们冒着弹雨,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一边射击一边吼叫着,以扇面的形式,冲向我军阵地。

【山东抗战老照片】

虽然我军处于劣势,但是7、8连的战士们毫不畏惧,打退了敌人的首轮进攻。

一个小时后,敌人发动了第二轮进攻,同样被战士们打退。

战斗间隙,何光宇司令员鼓励战士,同时检查枪支弹药,为更加激烈的战斗做准备。

此刻,何司令员的心情也很复杂,都快两个小时了,去攻占南山的5连怎么没有动静?

5连原来连长是夏树林,在前几天的黑山战斗中牺牲了,在黑山战斗中作战勇猛的1排长孟乾被火线提拔为副连长,代理连长职务,难道小孟指挥出了问题?

就在这时,南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原来,孟乾虽然刚代理连长,但十分机警,他指挥部队从小路上山,抄了日军的后路。

日军猝不及防,被打得抱头鼠窜,丢失了南山制高点。

5连占领制高点之后,我军占据主动,但仍然没有足够的兵力跟敌人决战,最好的办法就是突围。

何光宇司令员让人通知5连,担任掩护任务,7连、8连趁机杀出重围。

二营长胡循武则带着警卫班留在指挥所,指挥战斗。

最初,南山阵地战打得比较轻松。

因为我军占领着山头,居高临下,地形很有利。

还有,鬼子的军靴也拖累了他们。

鬼子大多穿着带防滑钉和马蹄铁的高筒昭和5式军靴,这种军靴在平地行军还凑合,上山攻击的话,在石头堆里前进就显得太笨重了。

他们由下而上仰面进攻,需要爬几百米的山坡,深一脚浅一脚,早就累得气喘吁吁,不用打仗就累趴下了。

我军战士则以逸待劳,从容打击敌人,占据绝对优势。

代连长孟乾脱了棉衣,光着膀子,在最前沿带头杀敌。

战士们一见连长上阵,全都斗志大增,杀红了眼。

敌人进行了两轮进攻,都被杀退,留下了满地尸体。

日军指挥官渡边一见,气急败坏,改变战术,让炮兵和机枪手重新对5连阵地进行延伸攻击,掩护步兵冲锋。

这样一来,果然奏效,战士们被压得抬不起头,敌人冲上了山坡。

这时候,孟乾端起刺刀,冲向敌群,跟敌人开始了白刃战。

孟乾光着膀子,瞪着血红眼睛,像战神一样,从气势上压倒了敌人。

日军士兵有点发呆,孟乾大喝一声,刺向敌人,眨眼的工夫,就放倒了三名鬼子。

战士们也不含糊,一共刺倒了20多个鬼子。

后面的日军一见,失去了斗志,潮水般后退。

可是日军很快就镇定下来,再次组织进攻。

毕竟日军人数占绝对优势,5连出现较大伤亡。

2月14日下午,孟乾在白刃战中被敌人刺中腹部,壮烈牺牲。

指导员徐宝信在指挥战斗的时候,被弹片击中,血洒战场。

5连损失很大,如果日军再次发动进攻,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万分危急,2月15日黎明,5连通讯员小高到营指挥所报告情况。

2营长胡循武闻听,眉头拧成了疙瘩。

这时候,2营的其他干部随7、8连撤退了,还有一部分机关人员需要安排撤退,作为营长,自己不能离开指挥所,这可如何是好?

他在指挥所来回踱步,把目光落在了一个16岁战士身上。

他叫孙连捷,山东肥城人,1924年9月出生,这时候还不满16岁。

他没有参加过大的战斗,更别说指挥战斗。

但是,他立场很坚定。很可靠。抗战爆发后,他的父亲、叔叔和哥哥、姐姐,家里一共有七人参加了抗战。

在亲人影响下,孙连捷14岁也参加八路军。

因为身材瘦小,孙连捷入伍后并没有在前线,而是在支队组织科当青年干事。

工作性质决定,小孙要经常下连队,不少干部战士都知道他。

这也是小孙临阵指挥唯一的优势。

胡循武身边已经无人可用,只有陈连捷在,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只有16岁的陈连捷身上。

他本以为小孙会犹豫,谁知接到任务后,孙连捷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只是说了句:“营长,给我两支枪,再给点子弹。”

胡循武没有含糊,给了他两把王八盒子,还给了他一百多发子弹,几颗手榴弹。

小孙带着枪支弹药,和五连通讯员走出指挥所。

这时候,时间已经是2月15日上午11时。

看着小孙稚嫩的脸庞,胡循武的眼眶有点湿润,如果不是战争,这孩子还在父母跟前撒娇呢。

可是残酷的战争让他走上战场,而且今天这一去,也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当小孙走出指挥所的一刹那,胡循武突然喊住他,想要说什么却什么都没说,只是用力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等你回来!”

“同志们,营长命令孙连捷同志代理连长,指挥我们战斗。”

战士们一看,都吃惊地睁大眼睛,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小孙。

军令如山,他们齐声表示:“听从连长指挥!”

孙连捷虽然没有指挥过实战,但他看过不少军事书籍,在首长身边工作时间长,也知道一些门道。

小孙来到阵地,当即下令:“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枪!”

之后他补充说:“各班注意隐蔽,一定节省子弹,争取一颗子弹打死一个敌人,我们一定完成任务,争取活着回去!”

他没有说“跟阵地共存亡”,而是说“争取活着回去”,所起的作用更大。

谁不想活着回去?大家都有亲人。

他们也明白,只有保存自己,完成任务才能回去。

小孙的枪法不好,因为八路军子弹紧缺,不可能进行打靶训练,只有实战中提高射击水平。小孙没有在一线打过仗,枪法可想而知。

而且小孙的体力也不太好,拼刺刀也是外行。

但小孙指挥战斗有一套,他命令战士们隐蔽不动,这给敌人造成错觉,以为我军没有了弹药,精神松懈。

当敌人走到距离阵地三四十米,看清敌人眼睛的瞳孔,听到敌人的喘气声的时候,小孙才把枪一挥,从牙缝里蹦出一个字“打”。

这给敌人首先造成心理震撼,让他们根本没有还手的功夫,枪声响起,敌人一个个被点名。

敌人的进攻再次被打退,还丢下了一大批枪支弹药。自然,这都被我军利用。

在小孙的正确指挥和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下,他们打退了敌人的五次进攻,将时间拖到了太阳落山。

这时候,6连长醒悟过来,带着战士前来增援。

最终,2营笑到了最后,粉碎了敌人的“复仇”。

         
【孙连捷】

此战,我军共毙敌200余人,包括日军大队长渡边少佐。

5连立下了头功,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除了指导员、副连长牺牲,还牺牲了2个排长,8个班长,战士们没有一个不挂彩的。

看到这一幕,营长胡循武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含泪向战士们庄重敬礼。

此后,孙连捷一发不可收,经历了大小战斗200多次,七次负伤,三次立大功。

新中国成立后,孙连捷曾任西南军区运输司令部参谋长,1986年离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