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51章 宋殇公 殇公被弑

 秋夜白露 2023-09-09

         一些小故事的集合,部分虚构与魔幻,整体走向与历史相同,喜欢的话,就订阅“东周往事”合集吧,也可以点击上面公众号链接,看更多的文章。

        话说宋国太宰华督一向不满宋殇公和孔父嘉的所为,多年暗中谋划,终于成功煽动军队哗变。

        太宰府前的士兵们在华督的煽动下情绪激昂,簇拥着华督登上车,其实车上车下,紧紧跟在华督身边的,都是华督早就安排下去的心腹们,华督自己安全得很。

        虽说华夏大地上,在后来的历史中,平民造反的事情很多,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贵族与平民的地位悬殊,统治阶级必然是贵族,平民根本没有造反的想法。所以,无论政变还是各种形式的谋逆,通常都只跟贵族有关。华督这一次能煽动平民造反,下了几乎10年的功夫,以死相威胁,最终仍然必须亲自参与。

        却说众人一齐往孔父嘉的司马府行去,到了司马府,华督先吩咐众人将司马府团团围住,然后道:“诸位莫要高声,等我先叫开门,大家再动手。”

        此时天已经快黑了,孔父嘉正在屋中饮酒,忽然听到门外有很急促的敲门声。孔父嘉让管家去看,管家回来报说华太宰在门前,说有机密要事,请孔司马到门前商议。

        孔父嘉丝毫没有怀疑,急忙整理好衣帽,匆忙来到门口。刚一打开大门,孔父嘉只看到门外一片火把,华督全身披挂,正气凛然,身后无数士兵,一个个凶神恶煞,怒气冲冲,手持兵刃。孔父嘉来不及反应,就听到华督一声喊:“害民贼就在眼前,大家还不动手!”

        众军士一同举刀,乱刀砍向孔父嘉,孔父嘉来不及转身,便已经身首异处,大批士兵一齐拥入司马府,逢人便砍,整个司马府顿时就遭了灭门之祸,府中金玉财物也被一抢而空。

        华督根本不管士兵们如何杀人,一心只顾着魏氏不能有差池,抢先便带着自家的心腹直接冲入司马府内室,将魏氏抢了出来,关进车中,由御者直接驾着车便向太宰府而去。

        那魏氏在车上无计可施,只好解下衣带,在车上自缢而亡,车中全无一点声响。等到了太宰府,从人才发觉,此时魏氏已经气绝多时,华督闻言,十分叹息,命人将魏氏载到城外乱葬岗草草掩埋,又严令相关人等,一概不许提及此事。

        这孔氏一门,原本已无活口,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华督因为一己之私,要抢魏氏,所以留了一条出路。孔父嘉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木金父,当时年纪还非常小。家臣一发现情况危急,料到无法救援主人,便赶紧跑起了小主人,又跑去找主母,没想到正好碰到华督抢走主母,尾随之下发现还有一条出路可以逃出司马府,于是抱着小主人逃出生天。

        当天晚上,家臣寻到一个可靠朋友家暂避,等到后半夜再悄悄回到司马府,只见到满地尸体,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家臣虽然心中悲痛,然而此时还不是痛哭的时候,他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将主人的血脉保留下来。家臣左思右想,太宰既然敢做这样的事情,必然还有后手的安排,小主人如此年幼,根本不能自保,绝不能留在宋国。于是家臣不敢耽误,筹措了一点盘缠,连夜带着小主人逃奔鲁国而去。

        孔父嘉本是微子启的后代,姓子,名嘉,字孔父。这位家臣带着小主人逃到鲁国后,不敢再自称姓子,便以字为氏,说小主人是孔氏。六代之后这门孔氏出了一个后代,名叫孔丘,字仲尼,便是圣人孔子。

        再说回宋国,国都之内军队哗变,屠杀了司马府满门,如此惊天大案,当时就惊动了宋公。宋公听说孔父嘉全家被杀,担心自己的宫门也不安全,一时之间非常紧张,整个晚上坐卧不宁,也不敢轻举妄动。

        到了早晨,宋公发现似乎没有更严重的情况了,心中稍微安定,之后各种初步的调查结果也开始陆续汇报,宋公得知昨晚带着士兵们闯进司马府的竟然是太宰华督,心中惊怒,立即下令召华督来问罪。

        华督煽动士兵哗变,主要目的是除去孔父嘉,抢走魏氏。然而,士兵们愤怒的情绪一旦煽动起来,根本阻止不住,瞬间便屠杀了司马满门。华督回府之后,魏氏已经自杀,华督心中懊恼,又想到如今事情闹得这么大,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控制,绝不是胡乱丢出一两个替罪羊就能了事的,主公必然不会干休。

        华督心情烦乱,正在思索接下来要如何应对,便收到了宋公要他去问罪的命令。华督知道这一去,肯定就回不来了,于是借口昨晚被士兵要挟,受到惊吓,如今勉强回府,已经卧病在床,不能起身,坚决不去。

        宋公虽恨太宰,终是无法相信太宰怎么会如此胆大妄为,为什么要公然造反,也实在想不出太宰与司马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宋公确实无法想到,太宰下如此毒手,竟然只是为了一个女人。

        宋公决定先妥善安排司马一家的后事,然后再仔细调查事情的始末,于是准备亲自去参加孔父嘉的丧礼。

        华督装病,暂时敷衍住了宋公,自己闭门在家仔细思索良久,觉得根本摆脱不了陷害司马的罪名,很有可能必须得给司马偿命,他心下一慌乱,便认定眼下只剩下最后一条路。

        于是华督急忙把当天跟在自己身边的最高军官找来,对他道:“主公一向宠信司马,你们都是知道的。那晚这么多士兵闯进司马府,屠杀司马一家满门,如此惊天大案,就算主公仁慈,肯放过普通士兵,你们这些军官们却是绝对没有活路的。

        “先穆公在的时候,没有让自己的儿子袭爵,却把爵位传给主公,没想到主公毫无感恩之心,重用司马,屡次对郑国用兵,为的就是要将先穆公的儿子公子冯置于死地,必要杀之而后快。

        “如今司马已经被士兵们所杀,这本是天理昭昭,罪有应得。诸位却要为这样的人偿命,难道不觉得太冤枉?现如今,诸位如果想活命,只有狠下心来,做成大事,然后从郑国将先穆公的儿子迎接回来承袭爵位。这样诸位不仅能活命,而且还都成了有功之臣,难道不好吗?”

       武将们的特点,大多都是一腔血勇,义气为先,没有多少心眼,容易轻信他人,这会儿被华督一吓唬,本就没主意,变得更慌乱。而且那天晚上所有人都被恶念冲昏了头,当时杀得性起,不管不顾,事后清醒过来,谁不害怕?这几天,参与了这件事的军官士兵们都是压力山大,只觉得死到临头。

        忽然间太宰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不仅能活命,而且还能立功!这些人立即便把太宰看成了神明一般,将他们从万劫不复中拯救了出来,于是所有人再一次唯华督之命是从。

        军官们按着华督的安排,打听到宋公要去司马府亲自祭奠孔父嘉,于是赶在宋公出发之前,带着士兵们以护卫为由,进入到了司马府中,四面埋伏起来。

        宋国军队一向战斗力一般,平日训练就不十分得力。孔父嘉作为军队主管,并不是一个细致的人,宋军的组织架构本就存在漏洞。此时司马被杀,军队的指挥系统越发混乱,竟然没有人察觉出这些士兵的异常,他们很容易地便潜伏在了司马府中。

        不多时,宋公来到司马府,丝毫没有察觉危险,昂然进入内院,准备祭奠司马。突然之间,只听到庭院中一声鼓噪,士兵们一拥而上,宋公身边的几个亲随根本抵挡不住,瞬间被杀,宋公也被乱刀砍死,随后士兵们哄然而散,踪影全无。

        这位宋殇公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到了现在,这已经是第三个被杀的君主了。第一起州吁杀死卫桓公,这完全是公族内斗,兄弟相残;第二起公子翚杀死鲁隐公,这就明显是臣杀君;第三起,宋殇公竟然死于乱军之手,也就是平民之手。从此以后,只要是个有野心的人,便敢尝试弑君,再也没有心理负担了。

        这种弑君大逆,华督是绝对不会出现在现场的,他只是坐在家中等消息。不多时,宋公被杀的消息传到,华督早已穿着丧服,此时立即出发赶到司马府,收敛起宋公的尸体。回到王宫,华督鸣鼓召集文武百官,告知所有人宋公在司马的奠堂中被乱军所杀,当时乱军就已经跑散,只拿到两个匪首,这便可以明正典刑,为主公报仇。

        其实哪有什么匪首,不过胡乱找两个倒霉蛋顶罪,堵住悠悠众口罢了。文武百官心知肚明,只不过大家都对主公连年开战十分不满,而且事情已经这样了,主公是被乱刀砍死的,到哪里去找真凶?何况就算找到了真凶也无济于事,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务之急是立谁为新君。

        华督道:“先穆公有儿子,公子冯目前就在郑国,先穆公颇受百姓爱戴,应当请公子冯回来承袭爵位。”殇公并没有立世子,华督又是百官之首,眼下代掌兵权,百官哪里还能有异议。

        这整个的故事,便是郑伯从宋国使臣口中问出的事情经过。郑伯庇护了公子冯这么多年,本来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帮助公子冯成为宋公,这样郑国便又能有一个强大的友好邻居,如今一切如愿,郑伯非常高兴,安排车马仪仗,准备送公子冯回宋国袭爵。

        公子冯能顺利袭爵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