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业发包商工资发放及工程款结算

 大大中中小小小 2023-09-09 发布于云南
接上篇
工资发放及工程款结算注意事项

   建筑发包商的工资结算比较特殊,由于有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工资,无论是“挂靠”模式,还是独立承包模式。一线农民工工资都是直接有本公司发放。除农民工以外的其他施工人员的工资,根据发包的形式不同,采用内部兼职人员工资或劳务费用的形式发放。

    工程款的结算,是发包商从甲方结算完工程款后,扣除管理费用、本次工程需要缴纳的增值税、本次工程需要缴纳的所得税后的剩余款项结算至下游企业。结算时,下游是完全挂靠的承包人,先冲下游承包人的垫付费用“其他应付款”,再将剩余款项以劳务形式结算给承包人;采用开票形式的独立承包人,所结款项应与发票一一对应。


(接上文)建筑发包商的会计分录

二、发包项目涉及人员工资发放

1、完全“挂靠”的账务处理

①、由甲方代付的农民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农民工工资
贷:工程结算-XX工程

②、由刘某现行垫付农民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农民工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刘某

③、农民工工资的计提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直接人工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农民工工资

④、搭建农民工宿舍费用报销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间接成本-职工宿舍
贷:应付账款

付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说明:甲公司关于此项目的所有支出都由刘某支付,甲公司不垫款,所以刘某需要有一笔流动款,一直暂存于甲公司处,刘某支付流动款项的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刘某

⑤、施工水电费及员工临时宿舍水电费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直接成本-施工水电
贷:银行存款

⑥、其他人员工资(除农民工以外成员)

    完全挂靠的工程一般为小工程,其他人员比例较低,或者没有,而是有甲公司提供。如果由甲公司提供,甲公司提供人员工资应当计入项目成本。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直接成本-直接人工
贷:应付职工薪酬

2、“独立”承包向甲公司开发票

   这里说的“独立'承包,并非指的是刘某的企业有承包资质情况下的独立承包。而是核算时,刘某独立核算,独立与供应商开展业务,然后再有刘某控制公司向甲公司开具发票。其施工还需要以甲公司名义施工。

①、由甲公司代付农民工工资

借:其他应收款-XX公司
贷:银行存款

②、由甲方代付

借:其他应收款-XX公司
贷:工程结算-xx工程

③、由刘某公司发放

  独立承包下,由刘某公司发放的职工工资、临时宿舍安置费用、水电费等,甲公司不做账务处理,等刘某公司开具发票后再行入账。

三、发包项目工程款的结算。

   甲公司按工程进度向甲方结算工程款,按比例扣除管理费用、扣除增值税预缴比例、扣除预设所得税比例后的余款结算给刘某或刘某的控制企业。

1、向甲方结算工程款

①、根据进度确认收入

借:工程结算
贷:主营业务收入——xx项目

同时确认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XX项目
贷:合同履约成本

②、甲方结算

借:银行存款
贷:工程结算

ps:新收入准则不再核算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结算科目计入收入,合同履约成本计入营业成本,两者之差即为毛利润。

2、向完全“挂靠”方式的刘某结算工程款

①、结算款进度款≤刘某垫付款项

借:其他应付款—刘某
贷:银行存款

①、结算进度款>刘某垫付款

借:其他应付款—刘某
      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间接费用-咨询费/劳务费
     (根据对方提供发票的具体情况而定)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代缴代扣个人所得税

ps:在对方个人代开劳务发票的的情况下,甲公司需要代扣代缴刘某此次收入的个人所得税。个税按劳务报酬所得税计税。应支付刘某的工程款利润部分,应在合同履约成本结转前进行分录,所以分录应当为: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间接费用-咨询费/劳务费
贷:应付账款-刘某

3、独立承包方(提供发票)的工程款结算

①、收到发票时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直接费用-材料费/直接人工等
贷:应付账款

②、向刘某结算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说明:采用承包方向发包方开具发票形式结算工程款的。需要开具材料费、设备租赁费、劳务费三种形式发票。也就是说至少需要刘某控制的三家公司完成结算。而作为发包方的甲公司最终以预留5‰的管理费、预扣的增值税、所得税作为此次工程的利润。(注:甲公司预扣的增值税与所得税并非实际发生的所得税税、增值税。一般情况,甲公司预扣刘某的增值税与所得税远远大于此次工程的实际费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