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树菩萨 | 《中论》原文全集

 刘传开先生 2023-09-10

一,《中论》源流

《中論》是龙树菩萨造。印度大乘佛教時期中觀派的根本典籍。又稱《根本中頌》、《中頌》、《中論頌》、《中觀論》。《中論》梵本已佚,然其原頌(五百偈)尚可從各注釋書中見及。現藏中阿僧佉釋,瞿曇般若譯《順中論》二卷。分別照明菩薩釋,波羅頗迦羅譯《般若燈論釋》十五卷。安慧釋,惟淨等譯《大乘中觀釋論》九卷,皆為龍樹菩薩《中論》之異出。其中以青目菩薩釋,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中觀論》四卷最為大眾熟知。


二,《中论》目录

梵志青目釋,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中觀論》目錄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
第一偈至七十六偈第七十七偈至第一八六偈第一八七偈至第三〇一偈第三〇二偈至第四四五偈
觀因緣品 第一(十六偈)觀三相品 第七(三十五偈)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觀去來品 第二(二十五偈)觀作作者品 第八(十二偈)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觀六情品 第三(八偈)觀本住品 第九(十二偈)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觀五陰品 第四(九偈)觀燃可燃品 第十(十六偈)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觀六種品 第五(八偈)觀本際品 第十一(八偈)觀時品第十九(六偈)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觀染染者品 第六(十偈)觀苦品 第十二(十偈)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觀行品 第十三(九偈)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觀合品 第十四(八偈)

共计七十六偈共计一一〇偈共计一一五偈共计一四四偈
梵志青目釋,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中觀論》共计四卷,四四五偈。

三,《中论》注释

关于为《中论》所做的注释,相传印度为《中论》作注释者有七十余家,然现存者有七,玆略述如下:

1,青目《中观论》四卷。鸠摩罗什译。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册。

2,《无畏论》,作者不明。相传为龙树所撰,然其所释颇类青目之释,故其书是否为龙树亲撰,尚待研究。

3,佛护《根本中论注》,其藏译本亦由华利赛刊行。印度古代论师月称及清辨等人由于对此注有不同看法,致使中观派分裂为二。

4,清辨《般若灯论》,现存汉译及藏译。汉译是唐,波罗颇蜜多罗所译《般若灯论释》十五卷。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册。

5,安慧《大乘中观释论》,仅存汉译,即宋,惟净及法护译,共十八卷。

6,月称《中论注》,又称《显句论》、《净明句论》等。现存梵本及藏译本。是唯一现存梵文原典(有普辛校订本)。藉此书可窥知《根本中颂》原文。

7,无著《顺中论》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译。

四,《中论》原文衔接

菩萨造论 | 关于《中论》

菩萨造论 | 中論

菩萨造论 | 中論(觀去來品 第二)

菩萨造论 | 中論(觀六情品第三)

菩萨造论 | 中論(觀五陰品第四)

菩萨造论 | 中論(觀六種品第五)

菩萨造论 | 中論(觀染染者品第六)

菩萨造论 | 中論(觀三相品第七)

菩萨造论 | 中論(觀作作者品第八)

菩萨造论 | 中論(觀本住品第九)

菩萨造论 | 中論(觀燃可燃品第十)

菩萨造论 | 中論(觀本際品第十一)

菩萨造论 | 中論(觀苦品第十二)

菩萨造论 | 中論(觀行品第十三)

菩萨造论 | 中論(觀合品第十四)

菩萨造论 | 中論(觀有無品第十五)

菩萨造论 | 中論(觀縛解品第十六)

菩萨造论 | 中論(觀業品第十七)

菩萨造论 | 中論(觀法品第十八)

菩萨造论 | 中論(觀時品第十九)

菩萨造论 | 中論(觀因果品第二十)

菩萨造论 | 中論(觀成壞品第二十一)

菩萨造论 | 中論(觀如來品第二十二)

菩萨造论 | 中論(觀顛倒品第二十三)

菩萨造论 | 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菩萨造论 | 中論(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菩萨造论 | 中論(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菩萨造论 | 中論(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