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节随笔

 新用户3134eDv6 2023-09-10 发布于陕西

      今天教师节,第三十九个教师节。

      到今年,我刚好工作整整三十年了。在这个日子里,回头去看自己三十年的工作生涯,心里真有万端感慨。平平淡淡,平平常常,平平庸庸,却也平平安安。在别人眼里,可是有点儿不大瞧得起;于我自己,却是一种小幸福呢。我发现,能跟平常平淡友好相处,真有一种幸福感。

      从八月28号开始抄汪曾祺先生的《受戒》,赶在今天上午10:00彻底完工了。纯属巧合,也成了我过节的最好礼物。——我没有赶进度,就是下班回来了抽一点儿时间抄一下。

      读书这事情,就是我常说的,“读一遍不如读两遍,读两遍不如抄一遍。”抄写的过程其实就跟自己与作家一块儿共同创作一样:一个句子接下来应该是哪个句子,这个词语后面应该用哪个词语。抄写,就有这样的好处,它会让你深入到文章的里面去。另外,抄写还有一个很直观的作用,那就是让你把忘记了的字儿再找回来。比如吧,“栀子花”这个“栀”,不太常用的话,要让我们拿笔写出来,很多人都不一定能写对。最后要说的是,抄写让你提升了文字的校对意识。我看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第三卷),朱栋霖主编、吴秀明该卷主编,这是一套省内师范学院的中文系教材。但是,在抄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几处问题。一个是错别字的问题。第一处是P262:“……肉铺里挂着成片的猪。”书中把“片”弄成了“边”。我在抄写的时候,其实心里也在阅读。因为《受戒》这篇小说的文字特别适合诵读,口感极好。无论是读起来的感觉上,还是文章的意思上,这里的“边”字都不对。为此,我查阅了网络版本,还查阅了《汪曾祺作品集》纸质本。确定该字有误,应为“片”,就是肉铺里挂着成片的猪肉。第二处还在本页,“大伯一桨一桨地划着,只听见船桨泼水的声音。”这个句子里的“泼”应该为“拨”,就是船桨在划动的时候把水拨开。第三处在P264,“仁山、仁海叫他嫂子。”很显然,这里的“他”应该是“她”,因为后面有被叫为嫂子。第二个问题是标点符号的使用。P273,“什么叫'沙弥尾'”?大家注意看看,这在小说中是小英子和明海的对话,是不是后引号应该在句子问号的后面?也就是用把小英子所说的话都引起来。

      如果不是抄写,这些问题是发现不了的。我倒不是在给大学教材挑刺儿,——当然,这刺儿我还必须挑一下子,因为它是要作为师范大学教材的,以讹传讹咋办?我借此培养了自己体会汪曾祺先生对于词语运用的那种感觉。——人都是这样的,发现别人身上的错误的时候很精准很彻底,要找自己身上的错误的时候那么难那么难。

      《受戒》的对话有意思的很,简洁,纯真,风趣。我在抄写诵读的时候,不停地反复咂摸。

     又划了一气,小英子说: “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浆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浆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我所列举的只是一小部分对话,是两个十来岁小孩儿的对话。是不是足以让大家品尝到汪曾祺先生语言的趣味了:音乐的节奏感,文字的蕴蓄感,还有一种语言勾画出来的美妙的画面感。

      在众多的中国作家里面,沈从文和汪曾祺这对老师和学生,是极少把文学作品当作手工艺品来做的。他们心里的那种纯粹,他们对自己手艺活儿的精致再精致的追求,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我很赞同他们的观点和做法,文学作品就是要像手工艺品一样,不要沾染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它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手工艺品就行了。所以,那些自称为评论家的所谓的歌颂,所谓的批判,都是对文学作品的桎梏,而不是提升。带功利性的文学作品,就像功利心很强的人一样,叫人生厌。

      我对让自己心动的作品的最高礼遇就是抄写下来。《受戒》的抄写,成了我今天最好的礼物!

      人这一辈子: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当学生的幸运;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是当老师的幸福。就像黄庭坚遇到了苏轼——老师成就了学生,学生幸福了老师。

      我跟大家讲讲“苏黄”的故事吧。

      “苏门四学士”里(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黄庭坚年龄最大,仅比苏轼小了8岁。

      黄庭坚和苏轼两个人之所以能搭上关系,还真的多亏了孙觉这个人。孙觉(1028-1090)字,莘老,在历史上一般人不太知道。其实,他是苏轼,王安石和曾巩的挚友,最有意思的是他是黄庭坚的岳父。——如果我们要进行一个“史上最佳岳父”评选的话,孙觉还真的是不二人选。

      黄庭坚早年丧夫,是母亲抚养他的。黄庭坚少有才智,他的少年聪慧,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了。1051年他7岁的时候,就写了一首诗《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1052年他8岁的时候又写了第二首《送人赴举》:“青衫乌帽芦花鞭,送君归去明主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后来,他成为宋代最有名诗派“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

      虽然家境不好,但是他少年成名,引得很多关注。这其中,就有孙觉。孙觉就是因为这一点看中了黄庭坚,决心要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他。

      那个时候苏轼正在上升时期。孙觉就在跟苏轼聊天的时候就说到了黄庭坚:“我这个女婿呀,要说才气吧还是有一点儿的。但是年轻人嘛,有时候还是需要有人提携提携的。”

      那个时候苏轼虽然还没跟黄庭坚见过面,但是已经耳闻了他的才识,读过了他的诗文。要说吧,苏轼还是情商很高的。他说黄庭坚这个年轻人啊,打小就这么富有才气的,哪里需要我们来提携他呀,我们大家将来还得要求拜于他呢。

      黄庭坚能把官做到皇帝的秘书那个职位上,跟苏轼提拔人才不避嫌的做法有很大关系。这一点侧面也反应出苏轼作为一名人师,能够不怕“青出于蓝胜于蓝”,不是对弟子遏制,而是鼓励推荐,这样的胸怀,对于我们现在做老师的也是一种教育和启示。

      果然,苏轼和黄庭坚师徒的组合,成为历史上最叫人艳羡的师生搭配,史称“苏黄”。——这在宋代当时人们就已经普遍以“苏黄”称呼了。

      文学上,苏轼的诗文自然是名满天下,黄庭坚也成为“江西诗派”的总舵手。在书法上,黄庭坚更是先着力于学习苏轼,最后又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苏轼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而黄庭坚的草书成就,有人说如果要在历史上评出“十大草书家”,黄庭坚肯定得算一个。

      我们所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苏黄”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们师徒俩人经常探讨文学,也谈论书法。曾经有一次他们探讨书法的时候这样开玩笑:黄庭坚问苏轼自己书法的特点,苏轼说:“如死蛇挂树梢。”苏轼反过来问黄庭坚他自己的书法特点,黄庭坚说:“如石压蛤蟆。”据史书记载:“二公哈哈大笑。”

      其实,黄庭坚和苏轼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除了在文学上,书法上的造诣都很高之外,就连命运也极其相似:命运多舛。有人说苏轼是“史上被贬之最”——他几乎被贬遍了大半个中国;而黄庭坚也基本差不多,也是一路被一贬再贬,最后客死他乡。

      据说在黄庭坚的江西老家厅堂里,一直悬挂着自己老师苏轼的画像,黄庭坚每天早上要行弟子礼。有乡邻曾经过来跟他说,人家都说你跟苏轼两个人无论在诗词文学上还是在书法造诣上,包括为人处世之道上,都可以比肩而立,到处以“苏黄”传颂,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黄庭坚听了这个话,惊吓得跳了起来。他说自己怎么可以跟老师相提并论做比较呢,这都是他们瞎传的。他原话的意思是,师生之序是永远不能乱的。

      现在很流行读苏东坡,如果要读,就一定也要读一下黄庭坚,他们之间的故事,是对师生关系的最好解读。

       今天的天气不错。朋友们的问候温馨着我,街道上的平淡也一样温馨着我。你看,做一个有自己生活节奏的人,就有这样的好处。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吧!一定要快乐!人家只说要我们这教师行当的人生活清贫,谁也阻挡不住我们精神富足啊!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写作爱好者。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