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圣张仲景:“回阳第一药”与干姜一起使用,回阳救逆,妙不可言

 文香阁 2023-09-10
素体阳虚并且有在服中药的朋友,对于附子这味中药肯定不会陌生,每次服用都需要久煎的附子,很难让人不注意到。
若要论起能够温阳散寒的中药,附子必是带头的“老大哥”。
西南地区流传的火神派,便是因重用附子来治疗各种寒证而著名。
但是即使是温阳散寒如此厉害的附子,临床应用也不可能一药单行,要想达到好的疗效还是需要其他药物的配伍。
图片
而说到它的经典搭档,自然不得不提“附子无姜不温”的干姜了。
附子与干姜,历来便是医者常用的一对配伍药物,早在医圣张仲景手里,这对中药便挽救过许多人的生命。
附子的入药部位比较特殊,是来自于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
而其母根又是另外一味中药——乌头。两者虽出于同一植物,但它们具体功效却有不同。
干姜自然不用过多解释,人人都会用到的调料生姜经过晒制后便是可入药的干姜了。附子与干姜都属于温里药,两者皆为辛热之品,论热性附子要更胜一筹。
附子可入心、脾、肾经,干姜则入脾胃、心、肾及肺经。
在功效上,附子与干姜皆可温阳散寒、回阳救逆
而干姜还可入肺经,因此还具有温肺化饮之力。
图片
那么在这样的功效加持下,附子配伍干姜又可以用于哪些病症呢?
1.亡阳之危急重症
张仲景的名方四逆汤,便是以附子和干姜作为最重要的药物,附子和干姜也因此成为四逆汤的关键药对,二者搭配取其回阳救逆之功效,用于心肾阳虚寒厥证的治疗。
因素体心肾阳虚,又有感实寒邪气,从而阳气暴脱,导致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之危重症。
此时阴盛而阳气极度衰竭,故需急急回阳救逆,才可保住生机。
故以附子和干姜大辛大热之品而迅速回阳救逆而散寒。
图片
当然,由于现代医疗水平已经比较发达,所以这样的症状在我们生活中已经不常见到。
但若因急性失血而引发休克,因大出血而气随血脱,阳气暴脱而亡阳,这种时候仍然可以用上附子与干姜,甚至现在已经有了相应的中药制剂以利于在急救之中使用。
可见,附子和干姜在亡阳证的治疗中仍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寒证
附子入心、脾、肾三经,上温心阳,中助脾阳,下补肾阳,且其性善行,通走十二经。而干姜则“走而不守”,可于寒邪侵犯之处加强附子温阳散寒之力。
故以附子配干姜,不管是肌表还是脏腑,不管是上中二焦还是下焦,只要受寒邪所侵犯,身体上下内外无处不可治。
对于实寒证,两药可迅速散寒祛邪
对于病程较长的虚寒证,附子干姜也可助阳而散寒,同时也可以根据病变脏腑以配伍补阳之品而加强疗效。
图片
总之,附子配伍干姜,临床使用只需要抓住一个“”字,有寒处便可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二者大辛大热,所以寒证较重时使用比较适宜,若寒邪较轻选用其他力量相对较弱的温里药其实更合适。
此外,附子为有毒之品,故使用附子时一定要充分久煎以减少毒性,同时具体用量必须遵守医嘱,不可随意滥用
温馨提示:本文选自“金兰中医说”公众号(ID:jinlanzhongyi),作者无常,选入时有改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方药或治疗的推荐,不能代替医疗建议,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如有诊疗需要,请到当地医院就诊。
公众号升级,更改了分发机制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神希园设为星标
保持沟通,一起前行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