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知多少

 舟夜书所 2023-09-10

春花秋月何时了?

千古词帝辟蹊径,敬元擎剑隐凤阳。

6月21日,有幸与《山花》文学社近二十师友同行,饱览岭南山水,寻访古镇名胜。

第一站是观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连州地下河。它藏在山势雄竣的大口岩溶洞中,天然的洞口宽敞雄伟,是一个大型的地下暗河溶洞,上下共分为三层,游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先步行再乘船,历时二个多小时,置身其中,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油然而生。

第二站穿行在冯达飞故乡——东陂镇。瞻仰了黄埔第一期的名将、新四军主要领导人冯将军故居与纪念馆。

第三站我们是观摩南唐元帅隐居地——丰阳古村。翻开历史的画卷,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最易挑逗旅行者的思绪。有些地方,旅行要用眼睛去尽收山河景秀;有些地方,旅行要用敬仰去感受家国情怀;有些地方,旅行要用心思去追寻历史的钟声。

最有念头的还是丰阳古村,有朱颜未改的南唐遗风;有文武双全神话故事;有商旅如织的湘桂盐道;有小楼昨夜的悲欢离合。

南征元帅吴敬元

村前是古镇牌坊,村后是元帅广场。

我们别出心裁地首先车行村后的元帅广场,以南北盐道为中轴线穿越巷道。

缅怀元帅雕塑,牵动“一江春水”。史载五代时期,南唐后主“千古词帝——”李煜在宋太祖赵匡胤的步步紧逼之下,派遣了一支劲旅向南进发,企想开拓一块根据地,以为退路。然而不到一年光景,南唐小王朝即被宋军灭亡了,失去了国家的征南统帅吴敬元只好仰天长叹,弃甲隐居于广东连州丰阳。据说丰阳原本叫“凤阳”,后为避明太祖朱元彰故里之讳才改称为丰阳。丰阳古镇,于930年至今,历时近1100年!

当地年年设农历四月十四日为吴氏祖诞日,以纪念始祖吴敬元。是日十时,丰溪古庙燃响土花炮,继而醒狮舞动,游龙疾走,数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穿村走街,进巷入庙,然后来到河边,鸣8响土花炮,纪念礼毕。最后活动是唱祁剧(这里的人很喜欢祁阳地方剧),要在古戏台上唱三天三夜方休,这是村中老人最中意的节目。

孔丘关羽骈神坛

走进丰阳古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气势恢宏的四座星极门楼。南门楼是全村的大门,重檐飞翘,气势恢宏,门楣石匾上“南极生辉”四个大字流畅潇洒。门楼前是一块10多平方米的地坪,地坪用光滑的鹅卵石铺成精致的花纹图案,其中央则是一个铜钱模样。试问吴氏后裔,他们秘而笑着说,这是“钱字符”。

最有异域特色的是二楼的神坛上并排供奉着关羽和孔丘的神像,一文一武,以这种方式供奉大概是丰阳人的独创吧。老人告诉游人,丰阳村始祖是征南元帅,习武保家卫国;三世祖吴世范中进士及第官至御史大夫,文治兴业安邦。“崇文尚武,文武双修”是丰阳吴氏宗族的座右铭。故而将孔圣和关二爷的神位摆在一起,以示激励后人,安邦定国,光宗耀祖。

明清湘桂古商道

通过“南极星辉”小门楼,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巷路蜿蜒向南,这就是有名的湘桂盐道“铺头街”。明清时代,丰阳就成为了广东通往湖南的蓝山、宁远、邵阳和广西的八步、贺州一带的交通要道。铺头街就是明清时期丰阳村的商业大街。当时经营有雕塑、旅业、草药、织鞋、饮食等三十多种行业。

在这一公里多长的鹅卵石街道上,距离均匀地建有三座小门楼。一个小门楼里居住的为一坊人,一坊人的房子中间又簇拥着一间高大宏伟的建筑,那就是这坊人的祖先祠堂。丰阳村这种集族群、分宗室的建筑居住方式,有利于维系氏族关系、团结协调发展,这或许是中华民族血缘亲疏关系的体现吧。

古庙戏台拥榕树

  绕行一圈,从西南回归广场,需经过丰阳村的古戏台。每逢佳节或宗族盛事,总有本宗人汇集一起,演戏热闹。戏台右前方是一颗大大的榕树,传说以风雨千年,为人们挡阳遮雨,任劳任怨,也是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的见证。戏台对面是一座古庙,既可见香火不断,又常见村中老人在此逍遥自在,弹琴吹唱、自娱自乐,不亦快哉。

玩兴未央,夕阳在山,一路笑声,随风起舞。匆匆一日,放下烦人琐事,带着一身轻松;放下分秒牵挂,带着一天真空;放下眼前云烟,带着一键清空,的确爽快,实在飘然。

朋友,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生活需要五味俱陈的故事才有滋有味。闲暇之余,志同道合,多来几个“往事知多少”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