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周边24个最美古村

 真友书屋 2014-08-13

梦旅人 王剑(微博@weber的web),爱摄影,爱骑行,也爱喵星人。


探访桂林周边古村落


文图/王剑


2009年11月的桂林之行,让我对其周边古村镇萌生了浓厚兴趣,不同于徽州商业化的村落、江浙说“古”实不古的古镇,这里的村镇留存着自然生息的节奏,宁静无争,淳朴憨实,犹如清风拂面,叫人无法抵挡。

2012年10月我又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将共历时20多天的两次行程串成了这篇小文。无法逐一细数,选些个道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乡野风情。


壹·大圩和熊村

南方人以前把赶集叫做赶圩,“圩”即市集,大圩顾名思义是大集市的意思。

回顾大圩历史,却也名符其实,这个距桂林市区只有15KM的漓江上游小镇,史上是广西四大圩镇之一,明清时更是商贾云集。

“大圩江上芦田市,百尺清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昏后,壮人荷叶裹盐归”,这是《永乐大典》总编谢缙对当时大圩市集情况的描写。至民国初期镇上有街八条,湘赣粤各省商人在此建有会馆。


太平门与沿街的格局。

瑞霭瀛洲,太平门的另一面。


史上大圩的发展得益于其自身地理位置以及漓江便利的水运,街边的巷子可直通到江边的各码头,现在的大圩已然保持这沿江约2华里的老街。其中以经营盐米生意的商人最为富庶,现在镇上东方街的廖家故居就是原来一大米商的宅子。


廖家老宅。

石牌指示着街道和码头的方向,这样的巷子镇上不下10条。

镇上马河和漓江交汇处建有古石桥叫“万寿桥”,建造年代不详。是观赏漓江和对岸螺狮山的极佳位置。

因离桂林较近,又在去冠岩景区的途中,这边还是有不少游客光顾,多少带些商业气息。

镇上民居。


从大圩出来,在对面岔路打上摩的就能去到熊村,两地相距约8KM,但熊村显得更“熊”一些,因为绝大多数从大圩出来的游客并不知道附近还有一个熊村就直接开路了。但这并不妨碍它之前曾是湘桂古道上重要圩市的史实,当年从湖南过来的货物经灵渠水路转运大约需要一个月,如马帮经全州-兴安-熊村-大圩线,只需3-5天,然后再运至两广。如今的老村落,被村上新建的街道和建筑完全包围了起来,不往深处走走是无法发现的。


旧时商贾往来频繁,留下多处会馆。湖南会馆保留相对较好。

村中的道路多处有这样的门洞,很有特色。

这是当年湘桂古道熊村段的主干道。

村中还有多处这样的门楼。

由于村镇的发展,很多村民迁居出去,老村更显寂寥孤清。


贰·从石浪到渔村

体验过漓江竹筏漂流的朋友应该不少,但知道石浪村的恐怕不多。这个位于江左的小村恰是江漂精华水路的起点,村子不大,紧邻漓江,村舍古朴,村民中有不少是筏工,终日穿梭于江上。秋季盛产柚子,多到任由熟落无人采摘。从石浪可以摆渡到江右,上了岸就是大名鼎鼎的漓江徒步线路。一路经下龙村->老村头村->冷水村->(摆渡)->画山村->朝板山村就可以直达兴坪。这一溜的村落虽然规模不大、村宅散落,但由于毗山近水,因势绘就了一幅极为悦目的田园山水画卷。


石浪村民居。

下龙村漓江边。

老村头村漓江边。

晒谷的村民。

徒步道。

冷水村江边沙洲。

画山村田间。

朝板山村路上的放牛人。

兴坪是漓江上的重要码头,历史可上溯千年,河埠前舟筏往来繁忙。到了这里,品漓泉,尝江鲜,登老寨山是保留节目。


镇上留有一条清民时期的老街,旧貌犹存。

恰逢渔火节,晚间有热闹的舞狮表演。

漓江在兴坪绕着老寨山拐了一个大圈,老寨山临江独立,山体并不是特别高,四十分钟足以登顶。山顶的和平亭与山脚的友好亭是看日出日落的好去处。

停靠在兴坪榕谭渡口的摆渡船。

从榕谭渡摆渡到江对岸的大坪渡,就可以搭乘竹筏,顺流前往不远的下游村落渔村。据闻村子原名渔滩洲,早年曾有翠亨中山在此活动的足迹,河埠头留有“中山系舟处”石碑。这里户户村舍门簪上都有乾坤二卦木刻,间中有些规模不小,早年该是出过大户。

叁·福利和留公

福利原名“伏荔”,因当时居民遍种荔枝树,使得村落处处在荔树浓荫之下,故而得名。后为求吉利,以谐音“福利”易名,取福国利民之意。这里素也是漓江水系的重要码头,当年闽粤商人云集,货船如鲫。江边的河埠头依然保存完好,如今叫鹦鹉码头。

福利曾是电影《刘三姐》的外景地之一,但在桂北的名气还是来自于国画,这里人家多少都能描上几笔,也不乏丹青高手。码头上来后的老街又叫“画扇街”,有不少画扇作坊,因此也赢得了“中国画扇之乡”的美称。

从阳朔到福利路程较近,可徒步、可骑行、也可坐小巴再换三轮摩的。从福利渡口过漓江一直顺江而下可以抵达留公村。

建议徒步或骑行观赏沿途田园风光,徒步约需5-6小时。

留公村坐落漓江尾段,和福利一样,也在列漓江大码头名单。村口那座得月楼,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留公村的大门,楼上建有四角凉亭,可观漓江下游景致。

村里的古民居大都是砖木结构,木梁木楼,青砖碧瓦,雕龙画凤,具有典型的明清时代建筑风格。村中黎为大姓,黎氏祠堂永享祠保存完好,却已不再使用。

巧遇村中三位老人正在玩一种类似麻将的字牌,桂林当地叫“骚嗲”。


从留公回阳朔可以搭乘竹筏,一为节省体力,二来正好观赏漓江下游钻石水道的风采。


肆·龙潭和朗梓

从阳朔沿大榕树、月亮山等景点往高田镇方向骑行,路边有三三两两的古村落,而龙潭是其中较大的一个。虽然村子历史不详,史上也无掌故可传,但一些明清古建保存尚好。

朗梓村规模比龙潭更大,但却如养在深闺,到达高田镇后还有不少路程,可以选择继续骑行,或者换乘小三轮进入,约20分钟。

朗梓为壮家村,民居却有别于桂南壮家典型的矮栏木楼,兼有陕西大宅和徽派民居的特色,石砌砖排,木雕石刻,精致华美。在深山中历经岁月风雨,依然保留完好。

瑞枝公祠规模宏大,高耸的哨楼和外墙上的大红标语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普通民居中的天井排水和窗户木雕等建筑细节一样不乏精彩。


伍·石头城

阳朔西北葡萄镇,漓江和遇龙河两大水域间的梅岭中隐卧着一座鲜为人知的石头城,占地近10平方公里,有东西南北城门四座,原有小城门24座,现保存18座。从阳朔坐车至葡萄镇,再坐小三轮颠簸至一个小山村,这村原在四大城门外,却是真正的石头城,无论路、墙、瓦、檐、门还是窗,一律石头砌成。

穿过村寨,沿着上山的石阶路走三十分钟光景便到了西门,回望山下村寨,远山如黛。眼前城墙,石材方正巨大,想必当年是耗时耗力的大工程。但如此大城何人所建?所建为何?均未记载,至今仍是个待解的谜团。


陆·从遇龙桥到旧县

龙村距阳朔不远,骑行前往是比较惬意的方式。

村以河而名,全长35KM的遇龙河,发源于上游临桂白粘岭,穿村而过。建于明永乐10年的单拱石桥-遇龙桥是村中的地标,电影《刘三姐》第一组镜头就在此取景。

人车上筏,即可开始一段精彩的遇龙河漂流,上可溯富里桥、金龙桥,下漂工农桥,两岸山水如画,风情无限,不同于华丽丽的漓江漂流,这里的水路不止一个“静”字了得。

漂过旧县桥(仙桂桥)后的小码头上岸,继续骑行可探访旧县。旧县原名仙桂村,唐代时曾分阳朔县置归义县,6年之后却又被合并回去了,而当年的县址就在此附近,或许是村人怀念以前的荣耀,而取名“旧县”。

建于清末的黎氏祠堂,门窗、房梁雕龙画凤,大门两侧挂有清朝皇帝亲书的“状元”、“进士”、“文魁”、“武魁”等牌匾,分别标榜嘉庆年间的黎家才子。这里也是抗日名将黎行恕将军的故乡,村头竖有纪念碑.夏秋之间,稻子金黄,远山脉脉,青砖灰瓦、飞檐画栋点缀其间,悠然如解甲归田。


·甘棠

位于湖南永州江永县西南,紧邻桂林、贺州,从汉代到隋代,为苍梧郡谢沐县治所在。

谢沐二水在此汇合,这两条水实则为雌雄二水。雄水发源于都宠岭雄川源,源于高山雨水;沐水为雌水,源于石灰岩地下水。雄雌二水汇合处,山环水抱,气场信息得天独厚,确是一方风水宝地。

周氏先祖唐朝天宝年间在此定居立宅,取名甘棠。甘棠意为高大的乔木,以后用作官吏政绩的称颂之词,即是说周氏先祖是朝廷有功之臣。周氏在此定居1240余年,是“忠孝廉节”和崇文尚武的教化之乡,历代出过节度使、尚书、宣政大夫、太守、刺使、知州、通判、县令、文林郡、将军等100人。

贯穿全村有一条古老的石板路,路两边都建有铺店。明、清时期,这里这农村集市贸易中心,至今还有浓厚的商贾气息,昔日酒肆之店迹犹存。

村内至今仍保存着200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此外,村庄里留下了大量明清两代建筑,如明万历四十八年的文昌阁、明弘治六年的门楼、明嘉靖十年、清乾隆年的步瀛桥、民国二年的石围墙等,还有一批明显带有宋代特征的古建筑。创建于一千多年前的村庄,在历经千年风雨后,村庄的村名、位置、居住家族始终不变,具有建筑、商业、书院、宗教等文化特色,海内罕见。

村南“月坡亭”有一摩崖石刻,据考证,该石刻是由上甘棠村周氏家族在1000年间陆续镌刻下来的,主要内容是讴歌上甘棠村的美好风光和周氏家族在该村进行的各项建设,共有功德碑、劝谕文、感怀诗、八景师等24方古代石刻,绵延宋、元、明、清4个朝代,是一部千年石刻家谱。

上甘棠村南面有一座三孔石拱桥,名曰“步瀛桥”,该桥始建于宋靖康元年,历经元、明、清修缮,千百年来维系着村前的古驿道,桥长27米、宽4.5米,跨度9.5米,拱净高5米。拱桥采用半圆型薄拱,造型小巧别致,与其南侧文昌阁的庄重高耸互为衬托,构景成图,相应成趣。遗憾的是桥建成不久就塌掉半拉子,却一直使用至今,也算奇观。

在农耕社会里,血缘村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生活圈或文化圈,是保持着社会各项特征的最小的单元。上甘棠村,提供了从普通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角度研究历史的完整资料。


捌·兰溪黄村

上甘棠北,都庞岭山谷中的兰溪乡隐居着几个瑶寨村落,这里是瑶族分支勾蓝瑶的聚居地,其中数黄村规模最大。

全木结构的门楼是勾蓝瑶家族宗氏的标识。一个门楼挟持一条青石路,聚拢一个姓氏的血缘族亲。勾蓝瑶有多少姓氏宗族,兰溪村寨里就有多少个门楼。

勾蓝瑶鼎盛时期人数超三万,于明洪武年间招安归顺中央政府,在相对自治的同时也承担其了保疆守土的职责。因此,黄村瑶寨其实也是一座军事堡垒。一个门楼守住一个大家族。出门楼到村口,建有“守夜屋”或“关厢”锁钥扼喉。

祠堂是本姓家族的宗庙,是用作祭祖、议事或裁断是非的处所,发挥着精神承载、敦良教化和家族自治等功能,是血亲家族的精神象征和政治符号。

门楣上的门簪有木雕装饰,代表着居家的身份或富贵或平凡。如果门槛上的门当有石刻雕饰,一些意会高雅、富贵的梅花、兰草、牡丹,或仙鹤、喜鹊、梅花鹿等,那即是大户了。

古戏台将兰溪的上村与下村分界,是为上村之村口。上村在村口的山高处建有一座巍峨的楼亭,唤名“石鼓登亭”。石鼓登亭始建于明代。主体木结构。下有十六根圆木柱撑顶天立地,上有叠加的三重飞檐,气势非凡。

黄村虽为瑶寨,但村落在水系的设计使用方面,已经和徽州村落有相通之处,其文化和生活习惯受汉族同化可见一斑。

·秀水村

位于湘桂交界,隶属贺州富川县。从县城富阳坐中巴到朝东镇,再搭摩的10分钟就可到达。

村子四面环山,中为盆地,西邻一度繁华的潇贺古道(注:秦始皇在南方除灵渠外的第二大工程,扩建原有岭南道路从而使潇水和贺江因水陆联运而得以贯通,因而得名),由四个夹水而建的村落组成。这里多数村民姓毛,据说与韶山毛是同源。

村东有泉眼名坦川,是秀水河的源头。有一戏台名“如斯夫”矗立水面,其意不言自喻。秀水自坦川流出,穿村而过,村民生活用水基本来源于此。秀水村史上文风鼎盛,共出进士26位,宋代还出过状元1位。

看到这处“富江首辟”的匾额,四个村落中建筑最有看头的八房村就到了。八房村中多照壁,横亘在村落中,大概是户门相对避免犯冲的用意。

村东状元楼前另有一戏台,却和“如斯夫”不同,是脚踏实地的。可见以前人有多喜欢看戏,一村两戏台。村中老人比重较高,其次是小孩,青壮年基本都在外务工。这也是附近诸多村落的共同特点,其实也是快速城市化在农村的一个投影。

·福溪

从富川朝东镇往油沐乡方向行进约10KM,就到了诗书味十足的福溪村。

沿途油沐乡境内集中了富川石劵廊桥中的绝大多数,其中尤以青龙风雨桥和回澜风雨桥最具特色。

所谓“石劵廊桥”就是结合石劵桥、亭阁和廊桥于一体的特殊廊桥,是富川地区独创的廊桥样式。

福溪村布局严谨,潇贺古道穿村而过,村中依然保留着完好的青石板路面,门楼街巷彼此联结相同通。

宋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也就是《爱莲说》的作者的后裔居住于此,村中建有濂溪祠,纪念的就是这位濂溪先生。濂溪祠对面的风雨桥保存完好,桥边突起几块大石,占着半条通衢,也一直无人移去。

村中有两处大庙,一是灵溪庙,又叫百柱庙,是全国重点文保。始建于明代,榫卯结构,由124根木珠支撑,却未使用一根铆钉。另有一处马王庙。

福溪村水系发达,村民绕水而居,其乐融融。除独特的石劵廊桥外,村中另有多座木廊桥。

拾壹·玉坡、荷塘与大田

钟山在富川正南,同隶属贺州,这里提到的三个村子,每村都有一宝。

燕塘镇玉坡村,村中有硕果仅存的恩荣石牌坊,修建于清乾隆年间,保存完好,是廖家为纪念祖上文德而自建,不是御赐钦表。虽然如此,牌坊和石刻还是很有气势。

荷塘和燕塘一样,同在323国道沿线。到了这里会觉得又回到了桂林,村落、田野、延绵十几公里的喀斯特地貌,别无二致。周边荷塘众多,人称十里画廊,是钟山县的标志之一。

大田离荷塘不远,村中一座戏台远近闻名,但该戏台建造年代已然不详,虽说如此却保存尚好,台基青石浮雕华丽精致,舞台上的木雕也十分艳丽。


拾贰·黄姚

坐落于桂林西南贺州昭平县的黄姚,如今已是蜚声海内,游客络绎。但如果不是节假双休的日子,这里依然十分宁静,特别是入夜和清晨时分。

黄姚镇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97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据闻因镇上多黄、姚二姓而得名。因倚仗姚江水路便利,明末清初时黄姚已是粤湘桂三省交界处的商业重镇。

位于镇口的古戏台是黄姚的标志之一,据说戏台由江永的工匠所建,八根台柱还是明代的原物,戏台台基中空,蓄水后可以声音圆润而宏远。入镇后沿溪水而行,古镇的另一标志带龙桥立即映入眼帘。过桥沿鲤鱼街过永安门就是大石板街,“亦孔之固”类似一处城防关隘。金德街和迎秀街都得名与才子高中,可见史上文风之鼎盛。

古镇内300多间明清宅院,青砖黛瓦,飞檐画栋,岭南风格极其浓郁。古街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均用青石板铺砌而成,一条主街延伸出八条弯弯曲曲的街巷,郭家大院、吴家宗祠是著名大宅,多部港剧在此取景。

桂林周边,八桂之地,村落座座如珍珠散落,各具风情,耐人寻味。如果你想来桂林,如果你来到桂林,如果你有闲暇时间,不妨四下走走,必定不会失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