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作者和孔梅溪

 新用户7155jQFn 2023-09-10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孔梅溪,孔——空,孔就是空的;梅溪——没兮,也是空空如也——假名,虚名。孔梅溪(空没兮)从孔里只看见“风月”,一孔之见。《风月宝鉴》是照“风月”的,但此宝鉴可照两面,一面照“美女”,一面照“骷髅”,有警示作用。“骷髅”一面也是家国血泪史,“白骨如山忘姓氏”,令人悲痛。但《红楼梦》写的是美女故事,不是骷髅故事。

此书是“风流”故事,如宝玉是“一种风流”(七十八回),黛玉是“自然风流”(三回)“袅娜风流”(五回)“风流婉转”(二十五回),宝钗是“妩媚风流”(二十八回),湘云“是真名士自风流”(四十九回),晴雯是“俏丫鬟抱屈夭风流”。风流故事就是宝玉和金陵十二钗及众女儿姑娘带有诗情画意的故事。《红楼梦》中的“风流”是一种诗韵,是一种气质,是一种风姿,是“袭人”“可人”“媚人”。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小养成的,不是庸常之辈、“禄蠹”之流装出来的,也是学不来的。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薛蟠也是见过女人的,但是见一眼“黛玉风流婉转”就要晕倒,可见黛玉这“风流婉转”气韵逼人,气场强大气质不凡,见可销魂。“腹有诗书气自华”,黛玉是也。作者在楔子、第五回多处谈到反对“风月”笔墨,如“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污秽臭……”,“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耳”。作者是“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为闺阁昭传”,灵感来了,激情来了,创作完成《红楼梦》。此书是新起点、新境界、神来之笔,是“石书”——神书。“风流故事”就是一种作者想象的理想浪漫故事,就是艺术的表现大观园的故事。

《红楼梦》中,真正至今吸引读书人的就是大观园里宝玉和众女儿姑娘诗情画意般高品质生活,他(她)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情感生活丰富,美轮美奂,令人向往。如果没有这个艺术核心,其他一切免谈,什么政治、历史、文化、考证、索隐等都是附庸。《红楼梦》抄传问世到如今已三百余年,那些朝代更迭,反这个,隐那个,已经没什么意义。作者“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作者站在“天、日、时”时空交接点和思想制高点,心胸非常开阔,眼光看的非常远,有一个崇高的理想。不是心胸狭窄,反什么,隐什么可以解释的。否则,太小看《红楼梦》作者了。什么叫天才作家,什么叫天才之作,《红楼梦》是也。今人研读《红楼梦》,不要做孔梅溪(孔没兮),一孔之见看《红楼梦》。《红楼梦》是现实主义杰作,也是理想主义杰作。这个“理想故事”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历史背景,是一首理想之歌。所以,《红楼梦》“终”于八十回,保留突出了此书精华,是作者思路大逆转,大反转的结果。“你们看到的是我想让你们看到的,你们玩的是我玩剩的”。作者预知后人如是说,先做在前头。作者原本是想写成悲剧,写到后来,思想升华,完美主义抬头,且具菩萨之心,干脆以完美收住。理想之歌就是弃旧图新,摆脱束缚,向往未来。

意犹未尽,再说几句。作者在《红楼梦》开头,讲了女娲造石补天之事。作者是什么人?要补什么天?大观园就是一块补天之石,是神话梦幻一般的存在,但又非常真实。在当时社会中,就剩大观园上面一块朗朗的天。大观园就是作者心中的天,其它都是“无可奈何天”。有一些人总是把补天之石往帝王、皇子身上靠,如果《红楼梦》是一般的书,一般的作者,是俗人的眼光,是可以这么理解。但《红楼梦》作者不是凡人,是女娲托生托梦之人,也就是作者梦幻见到女娲,当面聆听神示。女娲的心胸有多大,女娲是在做什么事,那是在创造人类,创造世界。《红楼梦》作者也是要创造新人类,新世界。大观园就是榜样,就是理想。也许这个话说大了,懂的就懂,不懂的永远在小圈子里转。皇帝是作者(参与)的找出来五六个,皇子太子是作者的找出来十几个,以为帝王,皇子就了不起了,非他们就不能写出《红楼梦》了。奴才心理,就如一些崇洋媚外的人,见到洋大人就膝盖发软,一种本能。《红楼梦》不是清史,也不是明史,不是明清宫廷秘闻,是一部天才文学艺术品,包容性很强,辐射很广,具有穿透力,所以可以容纳很多东西;还是多棱镜,可以折射多种色彩,多种生活。三百余年了,总是从一个小孔里盯着一点个人事,某家事,帝王事,反什么,隐什么,津津乐道,互相扯皮,永远说不清。如果用一人分身几人,几人合身一人,那什么人和事附会不出,以后的事外国的事都能附会出,你信不信。这个谁,那个啥,越说越糊涂,越说越乱,就这点格局,一孔之见。你只要承认《红楼梦》作者是天才,此书是天作之书,就好理解了。作者的主旨是什么,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作者用主要篇幅表现大观园,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是有一个理想的艺术的大观园,你们扯什么扯,核心在那里也搞不懂,重点是什么也分不清。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最后一句话:“终。不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各版本八十回同回目最后一句话也如是。“终”,就是全书终结之语,就是“剧终”之意。查前八十回,没有一个回末语有“终”字。另外,最后一句话是“不知端的”,而前面相同句式都是“要知端的”“要知端详”,作者之意是后面“不知端的”,不知道,没有了,无可奉告。作者特此明示读者,《红楼梦》到此终结:终。不知端的。

(可转发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