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记忆】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俗夫 2023-09-11 发布于浙江

自己出生义乌乡下,古镇佛堂塔山下村,云黄山脚下的大村,分上下半村两大队,上半村云山下半村塔山有两千多人口,所在大队在山脚属上半村。半山区大村里一条小溪,从山脚破坑塘自上而下到新祠堂,再从祠堂西侧一直逶迤至新作塘水库,当年的新祠堂改成了塔山乡中心小学,上小学去从上半村走到下半村。

上小学去经过新厅,经常会看到一个人,比我们大个十来岁,应该是一个武疯子,有一次举着一把劈柴斧头要砍他父亲,其父夺下并把他捆柱子上。村里面的人都叫他阿其,据说自出生之后就染上了颠痫病,长大后只会吃闲饭却不会帮家里干活,父亲鼎辉拿大儿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平时经常看到绑着防止出去闯祸。


人家路过他家门口,只要是叫他阿其弄,肯定会冲过来揍人,远点的话就拣石头,靠你三七二十一飞快朝你这边扔过来,看他满头满脸都胀得通红。一般都不敢轻意去惹他,只要是看到阿其在新厅的大门口,自己上学去远远的避开往另一条路走,有时候看到鼎辉肩上背把犁哀声叹气,胸里面堵着一股出不去的无奈。

隔壁的烂头小弟家,也真的是无独有偶,生下来一女加两子,大儿子是个聋哑人,人生得非常的聪明却是不会开口说话,一天到晚只能啊啊啊指指。白天两根鼻涕拖到嘴唇,经常捧着一碗饭到我们家门口吃,看他用筷子划饭时鼻涕都直接沾上去,有时候他母亲发现了会用筷子敲他头,他马上瞥一眼啊啊啊摸自己头。

​烂头小弟家小儿子,要比我们小好几岁,长大成人后在县城,人家托运部里帮忙,后来听说为了生意群殴打架被打死了,大女儿肯定是早就出嫁了。烂头小弟的名字叫景乾,高中毕业那年跟他到金华做粗工,后来自己考上省城一直都是在外工作,也不知他们家哑巴大儿子是否娶媳妇,一直都住在新厅东厢破房子里。
那个年代生产队里,家里主要靠劳动力,每天出工都记工分,从三个底分开始评,正劳动力最高十分妇女最高只有七分,年终靠工分累计来分红。一年算下来十分才几角钱,家里如若都是老弱病残就很困难,年终分红亏控如没能力补交粮食不分,可见那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年代,家庭里面成员健康有多么重要。
母亲家里排行第四,三个姐姐四个弟弟,大姨娘一嫁在杨村,大表哥出生就瘫痪,拜年去看到少儿麻痹症坐着只能挪挪,靠唱新闻节节棒补贴生计。大姨父年纪轻轻就去逝,自己到东方拜年看到的是后姨夫,大姨娘为了活路带上大女儿改嫁东方,据说当年大姨父挑箩筐一头一个女儿,到附近村子里去挨家挨户要饭。

大姨娘心地很善良,小时候到我们家来,大队孔香寺办麻厂,以我们家称点麻去,大老远几十里背回去打成麻线背回来,背一趟麻和线没几个工钱。那个年代里的人真是苦,一天家里面吵架后大姨娘坐门口。晚上独自哭着也没有一个人过去劝劝,小女儿如跟在妈妈身边就不会走绝路,第二天在村附近山塘找到尸体。


自己的父亲很能干,什么手工活都会做,泥工石匠铁匠都会,且一天到晚帮人家,三年困难时期干部不当回村里当书记,响应号召改造农村落后队。自己八岁那年父亲中风,虽然国民党老中医廷江叔帮大忙,每天上门来免费帮助针灸并且开药方,恢复生活能自理之后却干不了体力活,亲眼看到父亲想自杀却没成功。

小时候的成长环境,记忆里是触目惊心,不久父亲英年早逝,对自己的打击很大,还好心理素质强大一直没破罐子破摔,而且发奋要活出人样子来。当下日子不愁吃不愁穿,每个家庭以及每一个人都是一样,心理正常身体健康比什么都来的重要,名利场争来争去最后到头一切都是空,还不如有一个健健康康的体魄。

                俗夫 2023年9月10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