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是儿童常见的临床表象,是指1年以内发生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 ![]() 儿童RRTIs的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治疗及预防要充分考虑其个体化,单纯西药或中药都难免有局限性,中西医结合防治,将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治疗相融合并合理应用,可取得更好的防治疗效。本文依据《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整理了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治疗RRTIs的方案,便于中西医儿科医师合理应用中西医药物及中医外治防治儿童RRTIs。 儿童RRTIs RRTIs根据年龄、潜在原因及部位不同,将其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反复普通感冒、扁桃体炎、咽炎、喉炎、鼻窦炎和中耳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又可分为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和反复肺炎。 分期: 儿童RRTIs分期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共识中,分期采用感染期和感染间歇期更利于临床诊治。 病因及危险因素 1.西医观点 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的RRTIs,多与护理不当、特应性体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疫苗接种缺陷等有关;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炎症有关。 呼吸道过敏是RRTIs很重要的危险因素,一些潜在的基础疾病也会造成RRTIs,如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等。 2.中医观点 儿童体质与RRTIs密切相关,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及湿热质是RRTIs患儿的主要体质类型。 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应仔细询问近1年内RRTIs的次数,根据诊断标准,判断是否符合RRTIs。 疑似RRTIs者 部分表现为近期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或因病史陈述不清等,不足以诊断RRTIs,需要注意询问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并动态观察随访是否发展为RRTI。 符合RRTIs者 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根据线索提示进行针对性特殊的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难点为判断是否伴有基础疾病。 · 如果每次感染均较轻、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周左右好转的患儿,通常不伴有基础疾病,多为护理不当或存在RRTIs的危险因素所致,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应注意去除危险因素及加强预防,避免再次呼吸道感染发生。 · 如果RRTIs患儿发病年龄较小,尤其是<6月龄起病、反复细菌感染、每次感染病情较重、对治疗的反应较差、消瘦、杵状指(趾)、家族中有遗传性肺部疾病患者,应注意全面检查、仔细查找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如免疫缺陷、气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并针对性治疗。 RRTIs的治疗 治疗原则 感染期治疗根据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用药,如有其他基础疾病针对病因治疗;中医治疗则以祛邪治其标为主。感染间歇期应注意去除或回避潜在危险因素,加强随访、宣教和管理,适当使用安全和研究证据较充分的免疫调节剂;中医以扶正固本为主,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患儿抗病能力。 感染期治疗 西医治疗 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早期明确病原及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目前针对病毒的早期快速检测方法有核酸及抗原检测等。 · 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早期的经验性治疗可选用广谱的α干扰素口咽部局部喷雾治疗。 · 无细菌感染证据时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 感染中毒症状较明显或者病情迁延者应注意细菌感染的可能,可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治疗,最好根据细菌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性抗生素。 · 有肺炎支原体感染证据时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治疗。 · 对于下呼吸道感染建议早期多种病原联合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目标性用药;若查不出具体病原可基于循证医学经验性用药,待病原明确后再及时调整敏感的抗菌药物。 中医辨证施治 ![]() 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保证充分热量摄入,多饮水,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和微生态平衡。 对症治疗 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主要是鼻塞、发热、咳嗽、咳痰等。根据不同年龄、发病时期、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用药依从性或既往用药经验等,可酌情选择中成药或西药。 · 鼻塞: 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鼻塞明显者可酌情使用减充血剂以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充血,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儿童常用含有盐酸伪麻黄碱的复方制剂(包含盐酸伪麻黄碱、抗组胺药物、止咳药等)。 · 发热: 对体温超过38.5℃者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对于病毒感染伴高热持续不退者也可酌情联合应用喜炎平或热毒宁治疗;喜炎平注射液用于2岁以上儿童,1-2岁幼儿慎用;热毒宁注射液可用于3岁以上童;静脉用药要密切监测有无输液反应。 · 咳嗽: 可选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中药口服,如儿童咳颗粒;亦可选用盐酸丙卡特罗或氨溴特罗口服。剧烈咳嗽时可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雾化治疗。 · 咳痰: 儿童临床常用的祛痰药物主要包括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桃金娘油(如桉柠蒎)等。其中盐酸氨溴索较为常用,有口服、注射、喷雾及雾化剂型,盐酸氨溴索喷雾剂型为儿童专用,使用简便,依从性好;乙酰半胱氨酸有雾化剂型亦有颗粒剂型,后者较适合儿童口服使用,安全性好。亦可联合选用具有清肺化痰功效的中药口服,如金振口服液等。 感染间歇期治疗 西医常用的药物 西医常用药物为免疫调节剂,其作用为调节患儿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减少RRTIs发生次数和严重程度。 儿童常用免疫调节剂主要包括生物制剂、化学合成物、微生物制剂等,具体药物及适应证如下: ![]()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调节剂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无效,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不能单纯依赖免疫调节剂,而应针对病因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 RRTIs的预防 合理进行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的最终目标是针对特定病原体提供一种有效的主动免疫。推荐6个月以上没有禁忌证的 RRTIs儿童在每年流感爆发前(一般是秋季)常规接种流感疫苗。2岁以上体弱的儿童可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 但疫苗接种也有其预防的局限性,因此,在常规接种疫苗的同时,还需合用其他的预防手段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中医药外治预防 可通过捏脊推拿疗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以及香佩疗法进行预防。 由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呼吸学组.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2,16(6):461-46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