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即6个月至6岁儿童,其指1年内发生次数频繁、超出正常次数范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反复普通感冒、咽炎、扁桃体炎、鼻-鼻窦炎、喉炎、中耳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可分为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上呼吸道相较于下呼吸道更易引起感染。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微生物为病毒、细菌等,RRTIs感染部位主要是括鼻-鼻窦、中耳、扁桃体、咽喉,引起反复感染与免疫系统与生理构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长期食欲不振、偏食、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等有关。 RRTIs全身症状多见发热、纳差、乏力、局部疼痛等,可分期为感染期、感染间歇期等,感染期属于“感冒”“咳嗽”“伤风” “肺炎喘嗽”“乳蛾”等范畴,主要是控制感染,感染间歇期属于“自汗”“虚证”范畴,主要是免疫调节与预防。 ![]() RRTIs的感染期用药 对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早期可选用广谱的α干扰素口咽部局部喷雾经验性治疗。细菌感染者可选用青霉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等。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病毒感染者可酌情选用抗病毒药物。 风热证若鼻塞、流浊涕明显可辛凉解表,可选用小儿青翘颗粒,其可疏风清热、消食导滞,适于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期;若发热、腹胀、便秘、舌红、苔黄厚腻等肺热腑实表现时,可加用小儿热速清糖浆。实夹杂证见发热、咳嗽、咽痛伴气短懒言、自汗,可选用馥感啉口服液,其可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益气疏表。 对症治疗如发热、鼻塞、咳嗽、咳痰等对症选用药物。鼻塞明显或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鼻减充血剂或医用高渗海水,以减轻充血及缓解流涕、鼻塞、打喷嚏等,伴过敏可局部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喷鼻。儿童推荐羟甲唑啉类、赛洛唑啉类鼻减充血剂制剂,禁用含有萘甲唑啉的制剂,连用不超过7天。发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退热,对病毒感染伴高热持续不退者可酌情联用热毒宁。 咳嗽可选用有宣肺止咳的中成药如儿童咳颗粒,或丙卡特罗、氨溴特罗,剧烈咳嗽时可联用支气管扩张剂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雾化。 咳痰可选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桉柠蒎等,可联用有清肺化痰的中成药如金振口服液等。耳痛、耳流脓局部可选用1%酚甘油滴耳剂,3%双氧水清洗加用局部非耳毒性抗菌药物滴耳剂等。 免疫调节剂在RRTIs急性感染期可为联合用药,能缩短病程,减少抗菌药物及其他药物的用药时间。 ![]() RRTIs的感染间歇期用药 常用西药主要是免疫调节剂,可调节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应答,而减少RRTIs发生次数与严重程度,但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无效。儿童常用免疫调节剂主要是生物制剂(免疫系统产物)如脾多肽注射剂、丙种球蛋白、胸腺肽、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转移因子,化学合成物如匹多莫德,及微生物制剂如细菌溶解产物、必思添(biostim)等。 肺脾气虚证可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中成药可选用玉屏风颗粒,其可益气、固表、止汗。若脾胃气虚,脾失健运见厌食,汗多,偏食,大便不调,易感冒,可选用芪斛楂颗粒,其可健脾和胃、益气固表、消食导滞。气阴两虚证可养阴润肺、益气健脾,中成药可选用槐杞黄颗粒,其可益气养阴。 参考文献: 1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10):721-724 2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2,14(6):461-465 3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瘀热内结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2,37(10):5845-5847 4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10年,重庆)[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2):116-1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