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养人的五个字(此文无价)

 新用户0080 2023-09-11

图片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笑口常开,百病少来。

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无常,生命短暂,转瞬即逝。

学会养生,才能延长生命的进度条,少受疾病困苦;

懂得修心,心灵才会变得丰盈,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修养身心,不仅要养好身体,更要修得精神上的充实饱满。

人活一世,最养人的无非这5个字:

图片

动,养身

《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流动的水不会腐坏,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子蛀坏,都是因为它们在运动。

同样的道理,如果身体经常运动,就不会生病。

药王孙思邈曾言:“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

中医学看来,生命的根本在于阳气。

运动增加阳气,身体阳气足够了,生命力自然就旺盛了。

人通过运动,可以健四肢,循环肺气,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儒学大师梁漱溟,平生坚守少吃多动的理念,活到了95岁。

在北京教书期间,哪怕忙的抽不开身,他也要挤出时间去运动。

不是在校园里慢跑,就是去附近公园散步、打打拳。

到八十岁高龄,他仍然每日坚持户外运动,在讲台上授课时,依旧神采奕奕、声音洪亮,无丝毫老迈之态。

上了90岁之后,受不得风寒,他就在室内运动,踢腿伸胳膊,做全身操,让身体始终保持活力。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坚持运动的好习惯,让梁老先生一生很少生病,并且延年益寿,永葆活力。

人的身体就像一汪死水,运动给这潭死水注入活水,才能让水流源源不断更新。

坚持运动,能给身体不断注入活力,让身体各项机能保持良好运转,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身体养好了,精神面貌也会焕然一新,人生也会朝气蓬勃,少病多福。

图片

静,养心

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心态。

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无论外面怎样风吹雨打,也能坐怀不动,胜似闲庭信步,才能求得身体健康。

《苏沈良方》:“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宋代大文豪苏轼认为,人生应追求静心,从容对待万物,静以养心,才能养生长寿。

即使一生屡次陷入逆境,他皆能以豁达洒脱的心态面对,挥洒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词句。

苏轼被贬黄州后,闲暇之余,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以补给生计。

因常躬耕于黄州城东山坡,与田父野老相从于溪谷之间,为自己起别号为“东坡居士”,以自娱自乐。

以不变的心,应瞬息万变的事,乐安天命、从容自在。

人生不如意事众多,始终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淡然自若,身心舒畅,才有益于健康。

图片

图片

忍,养性

《尚书》中记载:“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忍,在传统意义上,被看作一种美德。

一个人能忍,意味着他内心坚毅而决绝,具有极高的修养和境界。

电视剧《琅琊榜》中,梅长苏本是金陵城最耀眼的青年才俊,一夜之间,所有至亲含冤而亡,只剩他一人。

太多的疑问和不甘,但仅凭他一人,什么也做不了,于是他选择了隐忍和等待;

忍受碎骨拔毒之痛,才让全天下人知晓了“江左梅郎”神通广大,算无遗策,从而有机会进入皇宫。

他隐忍蛰伏十载,最终隐性埋名重返皇宫,为了报仇,与曾经的朋友、爱人相见却不能相认。

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最终,赤焰军得以昭雪。

他也成功扶持明君上台,实现了家国振兴的愿望。

梅长苏的忍,既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境界。

忍以养性,重在克制,悲时需忍,痛时需忍,怒时亦需忍。

正如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很多时候,忍过去,才能成就更强大的自己。

忍以修心养性,是自身灵魂的升华。

在浮躁的世界中,我们都需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提升心境。

遇事心如明镜,不纠缠烂事,容万物于我心,忍一时,方能海阔天空。


图片

善,养福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真正的善良和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尽善尽美。

行善事,是在为自己积德养福。

有个故事,在深夜的荒郊野外上,一个女子的车子耗尽了汽油,在半路上搁浅。

路上人烟稀少,女子已经不抱希望了。

但有个流浪汉发现了她的遭遇,他让女子回到车上,锁好车门。

一段时间过去后,流浪汉带着一罐汽油回来,帮助女子脱离了困境。

而买汽油钱,是流浪汉仅剩的吃饭钱。

安全到家后,女子感到过意不去,于是经常送些生活用品和钱给流浪汉。

但她发现这样下去,并不能真正帮助流浪汉脱离贫困。

她在网上发帖子,讲述流浪汉的善举,帮流浪汉筹集到了善款的同时,还帮他找到了工作和住所。

流浪汉非常意外,仅一个小小的善举,竟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人有善举,福必报之,你的善意终究会给你带来好运。

曾子有言:“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人生尔尔,一个人的善意里,藏着他的好运气。

因果轮回,祸福相依,以善养福,必能厚德载物。

图片


图片

笑,养寿

俗话说:“一日三笑,人生难老;笑口常开,百病少来。”

科学研究发现,经常爱笑的人,更长寿。

笑,不只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在《红楼梦》中,众所周知,林黛玉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了。

她虽是贾母的外孙女,但父母双亡,从小就寄居在贾府。

体弱多病的黛玉,来到贾府后,变得郁郁寡欢,觉得自己寄人篱下,常常伤春悲秋。

黛玉葬花时,写的《葬花吟》更是伤感至极,字里行间透着悲凉凄苦。

她平日里悲观敏感,极少展露笑容。

遇到一些不顺的事,常常欲语泪先流,掩面而泣。

最终在宝玉和宝钗大婚夜,黛玉病重卧床,泪尽而亡。

不论是才华容貌还是出身,亦或是宝玉的爱,比起宝钗,黛玉都更胜一筹。

但最终黛玉输在了心态上,她不似宝钗那般乐观大方,得不到贾府众人的青睐。

本就身体孱弱的她,因整日面容悲苦,导致自己病重缠身,英年早逝。

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

归根结底是,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健康长寿。

笑看人生,淡然处事,既能愉悦自己,也能温暖他人。

朝着有光的地方,向阳生长,烦恼忧愁会减半,人生才会更美好。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